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评《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
1
作者 詹宏松 《学术论坛》 2001年第5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市场 社会主义 书评 《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资本主义的技术哲学透视
2
作者 王娜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7,共7页
基于网络与数字技术兴起的平台资本主义,深刻变革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组织形式和剩余价值谋得方式,使资本逻辑及其规训机制全面嵌入平台技术之中。作为持续生成的技术聚合,平台内嵌并指涉社会关系,塑造着整个社会的劳动过程、消费方式和... 基于网络与数字技术兴起的平台资本主义,深刻变革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组织形式和剩余价值谋得方式,使资本逻辑及其规训机制全面嵌入平台技术之中。作为持续生成的技术聚合,平台内嵌并指涉社会关系,塑造着整个社会的劳动过程、消费方式和政治选择。数字技术资本与算法技术权力构成平台资本主义社会操控的新向度,使人的生命活动变得可见、可算、可控。资本与技术的多维耦合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植入价值创造和资本增殖体系,零工、无酬劳动者与新无产阶级构成平台资本主义时代工人的生存样态。超越平台资本主义,意味着将资本逻辑从平台技术意向结构中去除,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平台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资本主义 技术哲学 数字资本 算法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社会数字交往危机的政治经济学阐释——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资本主义考察
3
作者 韩哲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2,130,159,160,共11页
在传统产业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揭露并批判了因资本逻辑所导致的交往异化。西方社会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技术不仅没有改变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状态,反而进化为另一种形式,即数字交往危机。在资本逻辑与数字技术的双重统摄下,主体虚... 在传统产业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揭露并批判了因资本逻辑所导致的交往异化。西方社会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技术不仅没有改变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状态,反而进化为另一种形式,即数字交往危机。在资本逻辑与数字技术的双重统摄下,主体虚拟化、形式片段化、关系表面化将主体间的交往置于技术依赖和数字化生存的困境。然而,交往异化只是交往危机的外在表现形式,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数字资本为形式载体的数字生产关系,数字化的生产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以物和物的关系为表征,而是进一步降格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扬弃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为破除当今西方社会的交往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未来图景,虽然其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构建的“共享原则”依然对解决当下的交往危机困境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危机 交往异化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探析
4
作者 赵婷 敖旭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9,共9页
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引发的诸多问题使人们对当前资本主义模式产生质疑。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发展逻辑使法国面临系统性危机,当前法国政府的政策实践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为此,法国共产党提... 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引发的诸多问题使人们对当前资本主义模式产生质疑。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发展逻辑使法国面临系统性危机,当前法国政府的政策实践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为此,法国共产党提出了旨在实现民主的政治替代方案、推动公平的经济替代方案、促进平等的社会替代方案以及减少碳足迹的生态替代方案。然而,法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面临着理论认同缺失、改革与稳定难以平衡、欧盟政策约束等挑战。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积极探索,仍为法国和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行资本主义模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共产党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认知资本主义中“不稳定无产者”问题
5
作者 孙亮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伴随数字社会的发展,“认知资本主义”的转型使得资本增殖、劳动方式以及主体抵抗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倡导的“不稳定的无产者”概念受到学界诸多关注,其界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劳动和工作模... 伴随数字社会的发展,“认知资本主义”的转型使得资本增殖、劳动方式以及主体抵抗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倡导的“不稳定的无产者”概念受到学界诸多关注,其界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劳动和工作模式;收入来源;权利模式。他认定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是导致这一群体的根本原因。他从提供劳动、增加收入、给予权利等三方面提出“天堂政治”的构想。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审视,真正理解“不稳定无产者”的重心不是所谓的“不稳定”,而应是“无产者”。当“基本收入”、保障权利等作为“不稳定无产者”解放方案的时候,说明其仅是希望在资本主义内部解决这一问题。究其根本,“不稳定无产者”的出路注定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这是基于资本主义运行逻辑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无产者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价值来源的四重解释路径——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夏鑫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5,共15页
当代左翼学者对数字资本主义的价值来源展开了研究。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数字资本从平台用户的“一般智力”中攫取剩余价值;传播政治经济学认为数字资本通过无偿占有平台用户的“数字劳动”来攫取剩余价值;租金理论认为数字资本凭借... 当代左翼学者对数字资本主义的价值来源展开了研究。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数字资本从平台用户的“一般智力”中攫取剩余价值;传播政治经济学认为数字资本通过无偿占有平台用户的“数字劳动”来攫取剩余价值;租金理论认为数字资本凭借对平台的垄断从其他部门那里转移价值;金融化理论认为数字资本的急速膨胀主要源于金融资本对数字经济新业态的投机性追捧。四种理论分别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采取了“修订”“扩展”“类比”和“悬置”的态度。基于马克思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应按照数字平台所执行的社会职能判断数字资本的价值来源;数字资本之所以能够迅速获得其他部门的价值转移,是因为其代表了资本中介化进程的最新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劳动价值论 金融化 平台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的时间剥削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4
7
作者 聂嘉琪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立足于哲学—经济学视角,阐明了资本对劳动个体生命时间控制和剥削的内在机制,解答了资本运动的“时间之谜”。随着资本主义数字化转型,数字资本的时间剥削呈现出多元形态,既采用精准化管控、碎片化占有、...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立足于哲学—经济学视角,阐明了资本对劳动个体生命时间控制和剥削的内在机制,解答了资本运动的“时间之谜”。随着资本主义数字化转型,数字资本的时间剥削呈现出多元形态,既采用精准化管控、碎片化占有、界限模糊化等新方式加大对劳动时间的剥削,又通过数字劳动加强对“数字技工”“数众”等不同主体的闲暇时间剥削。数字资本从时空维度重构了生产时间,数字权力从社会时间等维度对时间体系进行系统规训,共同构成数字资本主义时间剥削的双重驱动力。要破除时间剥削困境,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变革数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构数字社会主义时间范式,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时间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时间剥削 劳动时间 闲暇时间 时间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下的“休闲困境”:资本逻辑与主体疏离的双重张力 被引量:2
8
作者 魏郡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2,共12页
在资本与技术联袂的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休闲实践呈现出双重异化特征:本体功能从以主体性建构与精神解放为内核的自发实践,异化为遵循资本增殖逻辑的生产性活动;价值维度从自由发展的意义载体,扭曲为承载剥削关系的数字界面。资本通过技... 在资本与技术联袂的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休闲实践呈现出双重异化特征:本体功能从以主体性建构与精神解放为内核的自发实践,异化为遵循资本增殖逻辑的生产性活动;价值维度从自由发展的意义载体,扭曲为承载剥削关系的数字界面。资本通过技术手段将休闲活动编码为隐形劳动,实现了对个体注意力、自媒体生态乃至全部时空的全面渗透与操控,休闲场域沦为资本增殖车间。主体与自我及社会走向疏离,呈现出自我建构被动化、身份符号化及情感异化态势,陷入“伪归属感”“伪认同感”与“伪公共性”困局,个体自由体验被资本逻辑所裹挟。数字资本主义“休闲困境”的实质是资本权力重构休闲实践的产物,它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固有的剥削本质。对此,实现休闲解放,必须从生产关系变革入手,重构所有制关系、变革劳动制度、构建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推动休闲作为自由实践的本真复归,实现人之为人的真正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困境 休闲异化 数字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润·地租·价值:平台资本主义研究的进阶逻辑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弦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4,157,共11页
平台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态,呈现出整体的新异性,具有较高话语热度。当前国内外学界对平台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主要呈现为三重逻辑,即利润、地租和价值的逻辑。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来看,这三重逻辑并... 平台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态,呈现出整体的新异性,具有较高话语热度。当前国内外学界对平台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主要呈现为三重逻辑,即利润、地租和价值的逻辑。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来看,这三重逻辑并非并列式逻辑,而是一种进阶式逻辑。从广告收入、品牌价值和金融租金角度来理解数字化平台的利润来源,构成理解平台资本主义的初阶逻辑,这种理解只是在探讨资本运动过程的表层逻辑,并没有深入问题的实质。从数字地租和技术封建主义批判理论来阐释数字化平台所获取的租金,能够有效揭示数字化平台技术寻租和数字圈地运动的本质,但这种探讨进路又忽视了传统地租与数字地租的质性差异。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理论视域来看,生产性劳动和价值才构成解析平台资本主义的高阶逻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科学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资本主义 利润 地租 价值 生产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人的本质的新样态、批判及复归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艳琴 靳永茂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存在方式发生着深刻改变,资本裹挟致使人类深陷数字化生存困境,人的本质呈现出工具化、虚拟化及符号化的新样态,成为人的本质确证的新藩篱。追溯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结合数字技术的现实作用,透析数字资本潜置的...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存在方式发生着深刻改变,资本裹挟致使人类深陷数字化生存困境,人的本质呈现出工具化、虚拟化及符号化的新样态,成为人的本质确证的新藩篱。追溯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结合数字技术的现实作用,透析数字资本潜置的意识形态因素,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源、数字技术与资本合谋的现实推手及技术背后虚假意识形态的诱导是人的本质确证受缚的关键因素。应立足历史与现实结合、主体同客体互动的视角,不断破除私有制主导的生产关系,推进数字技术的社会主义运用,规避资本逻辑对人的发展的统御,强化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及意识,持续为人的本质新确证及复归积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人的本质 资本批判 复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的文化异化及其批判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云文 李真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6,共14页
数字资本主义的文化异化,是资本逻辑和技术逻辑交相运作的结果。数字资本将“文化要素”作为资本牟利的一大动力形构文化商品,在由资本征用的技术加持下制造对文化应然价值本质的幻灭。文化日益脱离服务于人性解放与理性复归的崇高旨归... 数字资本主义的文化异化,是资本逻辑和技术逻辑交相运作的结果。数字资本将“文化要素”作为资本牟利的一大动力形构文化商品,在由资本征用的技术加持下制造对文化应然价值本质的幻灭。文化日益脱离服务于人性解放与理性复归的崇高旨归,沦为现代理性主宰下的资本主义“治理术”。数字资本主义文化异化突出表征为:“景观生产”的图像围城消解崇高价值,文化渐趋“荒漠化”;“虚假需要”的反哺叙事变异受众审美,文化渐趋“媚俗化”;“加速社会”的网络弥散解构交往深度,文化渐趋“两极化”;“数字—生命政治”的权力幻象架构全域统摄,文化渐趋“霸权化”。对此,我们应该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整体性论域,深刻反思、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文化异化现象,废除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脱离数字资本主义技术权力的宰制,斩断“资本逻辑”和“技术逻辑”及其联姻对文化的操控宰制。同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语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培育数字公民的技术伦理和文化素养,识别数字资本主义文化霸权全球扩张的意识形态新场景,不失为破除数字资本主义规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有效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文化异化 数字技术 资本逻辑 技术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回与未来:资本主义智能统治的历史谱系
12
作者 徐亚清 于水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6,共10页
在既往思想史中,尼采最早宣称要以不合时宜的方式考察资本主义智能统治的历史谱系。在他看来,启蒙学者鼓吹的智能观只是对苏格拉底的诡辩理性和经院哲学的上帝概念的复制,并未改变人类长期的生存之困,但生命必须在直面此轮回之后思考何... 在既往思想史中,尼采最早宣称要以不合时宜的方式考察资本主义智能统治的历史谱系。在他看来,启蒙学者鼓吹的智能观只是对苏格拉底的诡辩理性和经院哲学的上帝概念的复制,并未改变人类长期的生存之困,但生命必须在直面此轮回之后思考何以行走于智能概念遮盖下的危险绳索之上。近百年后,阿甘本和奈格里、拉扎拉托分别形成了强调生命无法改变轮回状态和必须通过颠覆资本主义智能统治从而拥有未来的两极叙事,但他们在围绕绝望与希望的争论中,共同忽视的是尼采所阐释的生命存在的基础,即厚重的大地,更不愿意承认马克思立足总体性生产视域对大地的阐释可以促使人类在当下重新诠释智能并探寻超越资本主义的未来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资本主义 永恒轮回 未来 不合时宜的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情感时代的异化与祛魅——情感资本主义困境及其破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斌 杨子源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8,共11页
情感既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根据,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向度。当下,资本将“普照的光”投向情感领域,人们逐渐陷入情感异化的危机之中,步入后情感时代。悖论性是情感资本主义的基本风格,自由选择和全面掌控的悖结、关系基座和自主承诺的... 情感既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根据,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向度。当下,资本将“普照的光”投向情感领域,人们逐渐陷入情感异化的危机之中,步入后情感时代。悖论性是情感资本主义的基本风格,自由选择和全面掌控的悖结、关系基座和自主承诺的冲突、感性表达和理性计算的背反等三对矛盾凸显了当下的情感困境。情感的文本化、商品化和资本化催生了一般情感,并揭示出情感资本主义的内生逻辑。面对情感资本主义的威胁,超越资本逻辑、构筑情感共同体、重塑个体情感认知能够有力地祛除资本加诸情感的神话,为破解情感异化提供有效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资本主义 后情感时代 情感悖论 一般情感 情感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理论的构建
14
作者 唐柳 黄瑾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5,共9页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色彩,其理论主要由有机构成命题、长波命题、国家命题三部分构成。有机构成命题解释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与阶段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放缓之间的统一;长波命题解释了资本主义长期衰...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色彩,其理论主要由有机构成命题、长波命题、国家命题三部分构成。有机构成命题解释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与阶段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放缓之间的统一;长波命题解释了资本主义长期衰落与阶段性繁荣之间的统一,在遵循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下,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能够实现利润率的重新高涨;国家命题侧重国家的阶级职能分析,考察了资产阶级国家功能的演变,解释了资本主义国家功能根本局限性与阶段性发挥有效作用之间的统一。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回应时代关切,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德尔 晚期资本主义 有机构成命题 长波命题 国家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财产关系的转变与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罗伯特·布伦纳“政治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观辨析
15
作者 冯旺舟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7,160,共13页
布伦纳指出了资本主义起源的解释难题,深刻批判了斯密的解释模式、新斯密马克思主义的商业化解释模式、人口论解释模式、米歇尔·曼恩的欧洲动力论解释模式,提出正是社会财产关系的转变才导致资本主义产生于英国农业领域。在他看来... 布伦纳指出了资本主义起源的解释难题,深刻批判了斯密的解释模式、新斯密马克思主义的商业化解释模式、人口论解释模式、米歇尔·曼恩的欧洲动力论解释模式,提出正是社会财产关系的转变才导致资本主义产生于英国农业领域。在他看来,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财产关系和榨取剩余方式有根本不同:前资本主义社会通过超经济强制手段对农民进行剩余榨取,资本主义社会则通过经济强制进行剩余榨取。农民政治共同体、地主政治共同体相互纠缠和冲突,促使封建社会人口危机、地主收入危机爆发,推进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伦纳 社会财产关系 政治共同体 农业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是颠覆当代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论奈格里与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之争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顺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共9页
颠覆资本主义是马克思赋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奈格里与齐泽克继承了马克思的革命事业,但二人就“谁是新无产阶级?”“新无产阶级如何革命?”这两大核心问题进行了持久的争论。奈格里的思路是,非物质劳动孕育出了作为新无产阶级的诸众... 颠覆资本主义是马克思赋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奈格里与齐泽克继承了马克思的革命事业,但二人就“谁是新无产阶级?”“新无产阶级如何革命?”这两大核心问题进行了持久的争论。奈格里的思路是,非物质劳动孕育出了作为新无产阶级的诸众,它既可以专指智能算法工程师,也可以泛指所有人,他们在生命政治生产中生成了自主、协作的力量,这决定了诸众的革命策略是无领导的水平模式;而齐泽克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系统地产生被排斥者,他们是比经典无产阶级更悲惨的新无产阶级,以贫民窟居民为代表,革命策略是有领导的垂直模式。深入厘清这两位政治哲人之间的思想分歧与局限,对于把握经典无产阶级理论在欧陆思潮中的最新发展动向、探索颠覆当代资本主义的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无产阶级 颠覆资本主义 奈格里 齐泽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话语定力研究
17
作者 江林謄 乔瑞金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因其科学的现实解释力而富有持久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立足人类实践及其发展,马克思合理解决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了社会现实以及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实现了世界观的整体性变革,完成了从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因其科学的现实解释力而富有持久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立足人类实践及其发展,马克思合理解决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了社会现实以及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实现了世界观的整体性变革,完成了从人的现实存在、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发展走向出发来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新话语创建,形成了一种思想丰富且具有内在整体性定力的话语体系。探讨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整体性话语定力,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阐释马克思如何通过追问资本主义社会异化根源的话语形式、追问世界变革方式的话语内涵、追问人的解放目标的话语意义来言说其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内涵,以期深化人们对于马克思思想的本质内涵乃至马克思主义本质意义的整体性理解,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思想 整体性 话语定力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嬗变及其反思--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虎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微观化操作,生命政治拓展了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当代视野,开创了生命政治微观权力模式,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内在资本权力的作用机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构成了福柯开展生命政治分析的前提,生命的资本... 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微观化操作,生命政治拓展了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当代视野,开创了生命政治微观权力模式,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内在资本权力的作用机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构成了福柯开展生命政治分析的前提,生命的资本化为当代生命政治提供了历史和理论支撑。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生命治理技术实现了从生命资本化到生命政治化的转向。今天,资本主义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其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又催生了新的生命治理技术。总体上,在资本权力主导的治理逻辑中,生命治理技术围绕着生命的资本化、生命的政治化和生命的数字化不断迭代。而对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反思与批判不能局限于治理技术本身,必须跳出资本主义治理体系,恢复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透析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隐秘性与虚假性,进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治理技术 生命政治 资本权力 生命权力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芳 刘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197,198,共11页
新一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塑推动数据日益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细胞元素”,全球化浪潮下数据规模的爆发式激增掀起日常生活的数字化革命,对数字资本主义进行彻底性剖析,亟须从生产全过程对其进行总体性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凭借天然... 新一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塑推动数据日益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细胞元素”,全球化浪潮下数据规模的爆发式激增掀起日常生活的数字化革命,对数字资本主义进行彻底性剖析,亟须从生产全过程对其进行总体性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凭借天然的逐利本性搭建“数据要素(价值潜力)-数字劳动(价值创造)-数字商品(价值实现)-数字资本(价值增殖)”的生产链条,从而实现“赛博空间”中资本逻辑的动态扩张,加剧“数字景观”幻象统治中人的异化状态与生存危机。问题的关键在于审视数据何以成为“普照的光”主宰一切社会关系,这仍需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出发,推进追问数字资本主义的价值生产全过程,揭示技术、劳动、商品、资本间的内在联系,勘破数字资本时代劳动剥削的神秘面纱及剩余价值的奥秘,揭露数字资本主义的不平等性与剥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生产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赤裸化及其救赎——阿甘本对当代资本主义治理危机的生命政治学透视
20
作者 郭伟峰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1,177,共8页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学为人们审视当代资本主义治理危机提供了一个透镜。当代资本主义治理危机的根源在于权力对生命的赤裸化。民族国家的正当性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治理危机的极致呈现形式。例外状态的常态化既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治理机制,...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学为人们审视当代资本主义治理危机提供了一个透镜。当代资本主义治理危机的根源在于权力对生命的赤裸化。民族国家的正当性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治理危机的极致呈现形式。例外状态的常态化既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治理机制,又是其危机的生成机制。危机最终引发了神圣人普遍化的效应,实现了权力对生命宰制的彻底化和普遍化。为了消解危机,需要以“纯粹性使用”的生存实践消解资本主义的法律关系,彻底破坏资本主义的生命政治分隔装置,最终实现生命的救赎。然而,该方案既因具有典型的弥赛亚主义色彩而被质疑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又因缺乏彻底的唯物史观立场而陷于肤浅的政治决定论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治理 生命政治 阿甘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