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1
作者 朱吉双 李清 +1 位作者 林晶晶 宁涛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完善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突破“唯吞吐量论”单一评价模式,对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采用“主题-目标-路径-服务”分析框架对世界一流港口内涵特征进行剖析,提出以加权吞吐量、船舶服务效率、连通度、经济... 为完善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突破“唯吞吐量论”单一评价模式,对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采用“主题-目标-路径-服务”分析框架对世界一流港口内涵特征进行剖析,提出以加权吞吐量、船舶服务效率、连通度、经济贡献、绿色安全水平等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构建世界一流港口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从全球选取34个样本港口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新加坡港、上海港综合得分排名前两位,处于世界领先方阵;鹿特丹港、宁波舟山港、釜山港、青岛港等九个港口综合得分都超过80分,位居世界前列方阵。最后,从建立评价标准、加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应用等方面提出开展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港口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创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历程与经验——以大学外籍教师的引入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函颖 刘雨心 陈峥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6,I0006,共14页
一个国家对于世界人才的吸引力与经济实力有关,人才友好型生态系统的构建尤为重要。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创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从全面西化到本土化的两极发展阶段;制度重塑中的显性排他阶段;主动国际化的形式平权阶段... 一个国家对于世界人才的吸引力与经济实力有关,人才友好型生态系统的构建尤为重要。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创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从全面西化到本土化的两极发展阶段;制度重塑中的显性排他阶段;主动国际化的形式平权阶段;“共生社会”的体系化建设阶段。这一过程累积的关键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共识性“国际人才理念”是人才中心建设的价值取向,政策法令及其执行模式是人才中心建设的制度保障,国立大学与私立大学是人才中心建设的主体机构,第三方机构是人才中心建设的重要推力与生态系统,文化心理的双重性是人才中心建设的“双刃剑”。中国在创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时应继续坚定对外开放的“国际人才理念”,加强政府引导下多主体协作的系统性谋划与落实,并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高校 大学外籍教师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大学国际化 共生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世界城市建设的逻辑与实践
3
作者 覃剑 巫细波 《经济研究参考》 2025年第2期20-37,共18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塑,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城市发展和世界城市网络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预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将有更多中国城市发展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塑,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城市发展和世界城市网络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预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将有更多中国城市发展为世界城市。在此进程中,面对国际形势动荡、经济下行、贸易碎片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推动城市在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迈向更加确定的未来是中国城市迈向世界城市的重要选择。新质生产力作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先进生产力,可通过推进城市动力变革、产业变革、要素变革、空间变革、制度变革和功能提升,持续增强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集散和配置能力,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网络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话语与梁启超早期的文学观念
4
作者 刘保庆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现代意义“文学”的出现,与梁启超早期的文学观念有关。梁启超创造了“世界外之世界”概念,契合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时代的精神氛围,“作为世界的文学”得以显身。“作为世界的文学”以人之局限性和共通性为基础,在文学世界和现实世... 现代意义“文学”的出现,与梁启超早期的文学观念有关。梁启超创造了“世界外之世界”概念,契合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时代的精神氛围,“作为世界的文学”得以显身。“作为世界的文学”以人之局限性和共通性为基础,在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保持了灵活的“出入”关系,为借助文学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可能,使得文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思考更具开放性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世界话语 世界外之世界 “作为世界的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强震动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解全才 马强 +3 位作者 钱亮 陶冬旺 王江 娄良琼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近年来,全球主要地震多发国家加大了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建设,布设的数字强震仪和烈度仪等数量显著增加,获取的强震动记录迅速增长。各国或地区建立了不同的强震动数据库、例如美国的NGA数据库、CEMSD数据库、欧洲的ESM数据库、法国IPGP数... 近年来,全球主要地震多发国家加大了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建设,布设的数字强震仪和烈度仪等数量显著增加,获取的强震动记录迅速增长。各国或地区建立了不同的强震动数据库、例如美国的NGA数据库、CEMSD数据库、欧洲的ESM数据库、法国IPGP数据库、意大利ITACA数据库、日本NIED数据库和新西兰GeoNet数据库等。基于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8WCEE)探索世界地震数据中心专题及相关文献,详细梳理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强震动数据中心的台网建设、数据处理、数据共享及数据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与国外强震动数据中心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强震动数据中心发展存在的差距,指出我国未来需要重视的工作和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地震数据中心 强震动数据 数据处理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视角下世界粮食贸易网络脆弱性研究
6
作者 韩建军 崔欣苗 +2 位作者 侯婧祎 程玉 张佳豪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为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脆弱性,为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预判提供参考,基于1990—2020年的世界粮食贸易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脆弱性理论,从模体的角度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局部结构脆弱性变化情况,并模拟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随... 为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脆弱性,为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预判提供参考,基于1990—2020年的世界粮食贸易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脆弱性理论,从模体的角度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局部结构脆弱性变化情况,并模拟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模式下的失效过程,将网络中的节点分级。结果表明: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局部结构中,V型结构占比较高,网络的稳定性较弱,但这种现象有减缓趋势;对比真实网络与随机网络,真实网络的结构更加稳定且贸易关系更复杂;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面对随机攻击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面对蓄意攻击时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蓄意攻击对网络的破坏力远大于随机攻击;在蓄意攻击模式下,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节点根据失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其中第一层级节点对网络稳定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贸易 复杂网络 脆弱性 格局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
7
作者 韩宝明 李卓一 +8 位作者 靳雨馨 鲁放 胡江枫 黄思齐 王丁宁 张植 高婕 封方威 桑雁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4730.14 km,其中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分别占51.24%、10.43%和38.34%。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5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2844.57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2168.77 km。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共188座城市累计运送客流713.78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5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318.10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全球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33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总里程达64195.23 km,中国(含港澳台)共有21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运营里程达2974.40 km。通过分析国内外重点国家的线网规模及发展状况可推测,中国通勤铁路的建设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模 客流量 统计分析 通勤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8
作者 杜粉霞 李丽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历史文化认知、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历史文化认知、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为推动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改革,教师应认知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明确案例选择标准,从多个方面探索案例教学法在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现代设计史 案例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华戏剧《悲惨世界》:文学性与剧场性的舞台演绎
9
作者 胡明华 田广文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央华戏剧制作的《悲惨世界》是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与中国演员合作的话剧,它集中体现了导演的“演员叙述者”概念和现代化的剧场表现手法。舞台上的演员们主要以叙述者身份讲述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内心活动,辅助以人物角色的动作表... 央华戏剧制作的《悲惨世界》是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与中国演员合作的话剧,它集中体现了导演的“演员叙述者”概念和现代化的剧场表现手法。舞台上的演员们主要以叙述者身份讲述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内心活动,辅助以人物角色的动作表演和情境设置;观众在剧场中主要通过聆听人物角色的叙述,感受小说的文学魅力。在剧场性的处理和呈现上,导演通过写意简约的舞台布景、丰富多样的现场音乐伴奏和现代中性的服装设计等,使小说摆脱了具体的时空限制,凸显了永恒的人性光辉。戏剧演出虽然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剧场性,但是在戏剧动作和人物对话的处理上明显不足,弱化了观众的观剧体验;而且导演过于忠实原著的改编演出,也无法满足已知原著的观众群体对于二度创作的更高要求。戏剧《悲惨世界》既体现了当前戏剧改编长篇小说所常用的舞台叙述和表演手法,也反映了其在追求文学性、剧场性的同时对戏剧性的忽略和淡化等问题。这为戏剧的小说改编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实践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惨世界 让·贝洛里尼 文学性 剧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写在202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10
作者 李国英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5年第3期1-2,共2页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党的十...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明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周 世界水日 水利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银行贷款水生态治理的浙江实践与思考
11
作者 史浩 郁国培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浙江省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越来越聚焦于浙江的水生态治理项目。文章通过简述世界银行千岛湖项目在浙江省淳安县和建德市的两个典型子项目,提出了理解千岛湖综...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浙江省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越来越聚焦于浙江的水生态治理项目。文章通过简述世界银行千岛湖项目在浙江省淳安县和建德市的两个典型子项目,提出了理解千岛湖综合治理项目的内在逻辑可分为治水环节和供水环节,而治水环节又被清晰地定义为“保土和清流”。最后从项目执行的表象中引发思考并挖掘出项目蕴含的深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银行贷款 水环境治理 国外贷援款项目 千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世界的真实遗产:游戏赋能非遗文化传播的作用机理与未来路径
12
作者 罗朋 安静 《人文天下》 2025年第2期4-10,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亟须与时俱进,而游戏作为一种新兴媒介,逐渐成为传播非遗的重要平台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数个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的游戏案例,结合玩家反馈,发现游戏不仅能够有效传播非遗知识,还能激发玩家对非...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亟须与时俱进,而游戏作为一种新兴媒介,逐渐成为传播非遗的重要平台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数个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的游戏案例,结合玩家反馈,发现游戏不仅能够有效传播非遗知识,还能激发玩家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提升玩家对非遗文化传播活动的参与度,有助于培养玩家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但游戏在传播非遗文化时也面临着文化准确性与敏感性的平衡、市场适应性与用户接受度的考量以及技术发展与创新设计的思考等一系列挑战。通过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拓展传播渠道和注重游戏创新设计等手段,能够进一步激发游戏赋能非遗传播的潜力,进而为数字时代下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新赛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虚拟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典型案例
13
作者 李夜 吕春华 +2 位作者 燕飞 邢岗 陈儒峰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研究聚焦如何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将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评价体系融入到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中,推动相关教学的改革。通过对新质生产力与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将世赛理念融入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 本研究聚焦如何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将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评价体系融入到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中,推动相关教学的改革。通过对新质生产力与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将世赛理念融入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中,通过案例的实施与效果评估,验证了将世赛理念融入到课程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有助于培养出更符合智能制造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智能制造 世界技能大赛标准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现代世界的民俗学
14
作者 高丙中 杨闪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民俗”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大致经历了从作为现代的他者的农民旧俗到普通国民的生活文化的演变,其概念发明与内涵演变是在传统与现代、小地方与大共同体的二分对立框架下进行的,民俗学既以学术方式、也在社会事业的意义上参与其中,既在... “民俗”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大致经历了从作为现代的他者的农民旧俗到普通国民的生活文化的演变,其概念发明与内涵演变是在传统与现代、小地方与大共同体的二分对立框架下进行的,民俗学既以学术方式、也在社会事业的意义上参与其中,既在一国之内的意义上参与了现代国家的文化建设,也在人类共同体的意义上参与了文化多样性的现代工程,由此谱写了从对立到融入现代世界的学科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小地方与大共同体 一国民俗学 世界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跨民族研究:美国本土裔文学批评理论的张力与流变
15
作者 陈靓 《外文研究》 2025年第2期97-104,109,110,F0003,共11页
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深受美国本土裔口述传统影响,其文本承载和传递了独特的族裔特质和认识理念。同时,在全球化流散的语境下也呈现出多元的包容特质。就美国本土裔文学批评话语和理论建构而言,需基于本土裔文化中的部落意识、地域特点... 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深受美国本土裔口述传统影响,其文本承载和传递了独特的族裔特质和认识理念。同时,在全球化流散的语境下也呈现出多元的包容特质。就美国本土裔文学批评话语和理论建构而言,需基于本土裔文化中的部落意识、地域特点、语言特色和身份观等因素,采用契合本土裔视角和文化模式的批评角度来分析作品中的族裔性,关注其在全球语境下的批评空间拓展。本文将主要从美国本土裔文学批评的两大流派(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纷争谈起,延伸到跨民族研究,进而在对当前的美国本土裔文学批评的流变梳理中对其特质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本土裔文学批评 民族性 世界 跨民族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汉魏六朝志怪类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16
作者 李华 《蒲松龄研究》 2025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宴饮是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重要的题材内容,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宴饮描写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各种神仙、鬼怪形象跨越仙凡、幽明之隔,现身于人世的宴饮之中,各种宴饮情节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本文试从神仙与宴饮... 宴饮是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重要的题材内容,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宴饮描写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各种神仙、鬼怪形象跨越仙凡、幽明之隔,现身于人世的宴饮之中,各种宴饮情节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本文试从神仙与宴饮、鬼与宴饮、怪与宴饮等方面,来探究汉魏六朝志怪小说饮宴书写的多元性。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的饮宴书写,传承礼乐和合文化,体现道教、佛教盛行的时风,对后代神魔志怪类小说从情节内容到艺术手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宴饮描写 汉魏六朝 志怪小说 光怪陆离 想象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评述
17
作者 柴荣 郑伊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一、一部展现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运行状态的著作王云霞主编的《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是一本系统且全面阐述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源流发展及代表国家具体实施情况的著作。在本书面世之前,我国学界虽不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国内立法问题或者相... 一、一部展现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运行状态的著作王云霞主编的《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是一本系统且全面阐述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源流发展及代表国家具体实施情况的著作。在本书面世之前,我国学界虽不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国内立法问题或者相关国际公约的研究,但大多仅就某一类文化遗产或者某一特定公约进行论述,缺乏更为宏观且全面的研究。反观国外学者则十分重视此类问题的研究,如英国学者珍妮特·布莱克(Janet Blake)所著《国际文化遗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视野 文化遗产法 国际公约 国内立法 王云霞 珍妮特 中国与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完整电影神话”到AI生成影像的“世界图景”——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美学的影像本体论
18
作者 陈旭光 杜天笑 《民族艺术研究》 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
传统摄影影像本体的美学根基在于实现“完整电影神话”,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则在不断地逼近世界模型的完美图景。从“完整电影神话”到世界模型的图景,意味着AI生成影像在美学上的根本性转变。在AI生成影像的“世界图景”中,物理世界、... 传统摄影影像本体的美学根基在于实现“完整电影神话”,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则在不断地逼近世界模型的完美图景。从“完整电影神话”到世界模型的图景,意味着AI生成影像在美学上的根本性转变。在AI生成影像的“世界图景”中,物理世界、想象世界和虚拟世界交叠共生。“变形的物理世界”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失效,取而代之的是“空间智能”下的三维逼真美学,以及数字技术的物质性奇观;“重塑的想象世界”中去中介化的创作流程让创作者不断逼近“潜意识影像”,同时,“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工智能想象呈现出了“克苏鲁世”的共生图景;“涌现的虚拟世界”中实时生成技术与扩展现实(XR)技术结合,溢出形式的边界,走向沉浸与交互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影像 完整电影神话 世界模型 电影工业美学 想象力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足联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世界杯足球场设计研究
19
作者 陆诗亮 杜小璇 张宗琦 《世界建筑》 2025年第5期90-98,共9页
针对当代语境下世界杯足球场建设面临的制约与挑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梳理国际足联发布的有关可持续理念的官方报告,结合世界杯的既有建设实践,从国家理性、本体理性、技术理性3个方面探讨世界杯建筑在可持续战略中的内涵与外... 针对当代语境下世界杯足球场建设面临的制约与挑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梳理国际足联发布的有关可持续理念的官方报告,结合世界杯的既有建设实践,从国家理性、本体理性、技术理性3个方面探讨世界杯建筑在可持续战略中的内涵与外延,辩证地考量既往和未来世界杯足球场建设中的理性,厘清我国未来承办世界杯的困局与破局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足联 世界 可持续发展 国际足联可持续发展战略 专业足球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淮河力量——写在202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20
作者 杨锋 《治淮》 2025年第3期4-5,共2页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Glacier Preservation(冰川保护)”,“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水是生存之本、...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Glacier Preservation(冰川保护)”,“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水是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就治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之本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永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 国家水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局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