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贾樟柯《世界》的叙事空间 被引量:2
1
作者 翟淼淼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5期55-55,59,共2页
贾樟柯的《世界》一如既往的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表现出了其对小人物甚至是弱者的人文情怀。作品以世界公园为切入点,假借这个充满寓意的表面繁华绚烂实则虚假的空间,展现人们特别是外地人对外观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向往,更是在掩饰自身... 贾樟柯的《世界》一如既往的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表现出了其对小人物甚至是弱者的人文情怀。作品以世界公园为切入点,假借这个充满寓意的表面繁华绚烂实则虚假的空间,展现人们特别是外地人对外观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向往,更是在掩饰自身在现实中的缺失。同是描述外地人怎样去融入城市的话题,与其他民工题材的影片相比,《世界》只是对空间进行了归纳与分类,并没有针对人,在片中没有出现城市人——乡下人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世界》叙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电影《世界》中的农民工形象传播的符号学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颜小芳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第六代电影的叙述中,曾经在革命时期有着历史中心主体地位的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阶级重构中逐渐走向边缘和匿名生存。贾樟柯的电影《世界》深刻地反映了后现代语境下农民工主体的放逐和自我解构。电影通过"世界公园&qu... 在第六代电影的叙述中,曾经在革命时期有着历史中心主体地位的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阶级重构中逐渐走向边缘和匿名生存。贾樟柯的电影《世界》深刻地反映了后现代语境下农民工主体的放逐和自我解构。电影通过"世界公园"这一仿像世界,展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消费奇观,以及农民工身份的危机与主体的破碎,思考了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与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后现代 农民工 主体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樟柯《世界》的“世界”及其文化意蕴——对《世界》中的“影视时空”的一种修辞学解读
3
作者 孙鹏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3,共1页
贾樟柯《世界》中展现了两个很有反差的时空型,"世界之窗"是一个消费社会现象,它是眩目的,但在眩目的世界之窗背后,是灰色的前现代空间。与以往电影不同,《世界》中空间的排列并不是用对比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拼接是《世界》连... 贾樟柯《世界》中展现了两个很有反差的时空型,"世界之窗"是一个消费社会现象,它是眩目的,但在眩目的世界之窗背后,是灰色的前现代空间。与以往电影不同,《世界》中空间的排列并不是用对比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拼接是《世界》连接两个时空型的主要形式,从贾樟柯的空间聚合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樟柯对我们当代中国的一种艺术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世界》 时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图景与个人记忆——影片《世界》导演演员访谈录 被引量:2
4
作者 钟瑾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6,共4页
本次对话,不仅是贾樟柯拍片八年以来首次亲耳聆听观众的意见,也是艺术家对中国当下现实的一次深层剖析。作为贾樟柯解禁后的首部影片,《世界》一方面延续了他一贯的思考;另一方面,也一反他前三部影片中对于家乡、对于20世纪80年代、对... 本次对话,不仅是贾樟柯拍片八年以来首次亲耳聆听观众的意见,也是艺术家对中国当下现实的一次深层剖析。作为贾樟柯解禁后的首部影片,《世界》一方面延续了他一贯的思考;另一方面,也一反他前三部影片中对于家乡、对于20世纪80年代、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思考,转而从个人记忆出发关注全球化影响之下处在急剧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本片中还相应地采用了数字技术,希望赋予世界各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全球化 个人记忆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不真正溯及既往规则的适用及优化
5
作者 郭树理 唐锃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3,共9页
2021年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第27.4条的规定包含持续性法律效果的要素,且体现新规则的即行适用效力,这与不真正溯及既往的观念相契合。研究发现,不真正溯及既往的观念诞生于反兴奋剂规则的“法典化”初期,其伴随《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2021年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第27.4条的规定包含持续性法律效果的要素,且体现新规则的即行适用效力,这与不真正溯及既往的观念相契合。研究发现,不真正溯及既往的观念诞生于反兴奋剂规则的“法典化”初期,其伴随《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多次违规处罚制度的改革,经历了实践尝试、规则成文化与规则完善三阶段的演进过程。第27.4条涵盖初次违规情节及禁赛期的重新评估,是不真正溯及既往规则的载体,第26.6条的但书规定可视为对第27.4条的解释说明;当“从轻”原则与不真正溯及既往规则发生竞合时,根据二次违规的处罚原理,后者应得到优先适用。第27.4条的注释规定的“初次违规的禁赛期处于执行状态”要件,对当事人的信赖赋予了最低程度的保护,旨在维护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底线;实践中该要件的不当适用可归因于其规则位阶与实际效力存在不兼容性,可以考虑参照第27.3条的做法,将注释内容提升至正文中作为但书规定,以此实现不真正溯及既往规则的协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学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法不溯及既往 不真正溯及既往 二次违规 信赖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谜语、迷失、迷惑,也迷人——读小昌小说集《世界扑面而来》
6
作者 李彬彬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9,共9页
小昌《世界扑面而来》由七个中篇小说组成,作品多关注时空流转中,人的身体或精神流徙,以及身份的置换和命运的不确定性。谜语般的讲述含纳多组颇具神秘感的人物关系,他们镜像般地寻找和确认自我。逃离与流亡是人物抵近“生活的另一种可... 小昌《世界扑面而来》由七个中篇小说组成,作品多关注时空流转中,人的身体或精神流徙,以及身份的置换和命运的不确定性。谜语般的讲述含纳多组颇具神秘感的人物关系,他们镜像般地寻找和确认自我。逃离与流亡是人物抵近“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的方式,在此过程中,“我是谁”和“谁也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是小说集始终探索的母题,这种有关现代性迷思的追问似乎无法明确导出来路与去向,由此而来的迷失引生迷惑,也因此显得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昌 《世界扑面而来》 镜像投射 逃离 流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更多明清档案成为世界记忆——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王鸿运
7
作者 王玥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1,共2页
自1999年至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已有3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项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作为国内入选名录档案数量最多、开展名录申报时间最长的机构,一史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 自1999年至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已有3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项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作为国内入选名录档案数量最多、开展名录申报时间最长的机构,一史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发展水平。本期本刊记者就一史馆开展世界记忆项目工作的有关情况专访馆长王鸿运,了解申“忆”背后的故事。中国档案:自1999年至今,一史馆已有3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项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请您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记忆名录》 明清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申报时间 馆长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 记忆 亚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的记忆 世界的记忆:让珍贵的文献重获生机——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的新要求新变化
8
作者 王红敏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共2页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参观萨拉热窝国家图书馆时,面对因内战被摧毁的建筑和散落废墟的珍贵文献遗产,他敏锐地意识到保护文献遗产与保护人类记忆同等重要。为唤起人们对珍贵文献的保护意识,实现联合...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参观萨拉热窝国家图书馆时,面对因内战被摧毁的建筑和散落废墟的珍贵文献遗产,他敏锐地意识到保护文献遗产与保护人类记忆同等重要。为唤起人们对珍贵文献的保护意识,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的最高目标和宗旨,在马约尔的积极支持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世界记忆名录》,通过评选对人类文明延续有重要意义的文献遗产,提升全人类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世界记忆项目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同构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大旗舰遗产项目,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记忆名录》 国家图书馆 文献遗产 人类记忆 马约尔 保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中国文献遗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访国家档案局世界记忆项目负责人王红敏
9
作者 王玥 王红敏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共3页
中国档案:世界记忆项目设立至今已有30余年,请您介绍一下该项目和我国参与的总体情况。王红敏:世界记忆项目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立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遗产类旗舰项目。1992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 中国档案:世界记忆项目设立至今已有30余年,请您介绍一下该项目和我国参与的总体情况。王红敏:世界记忆项目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立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遗产类旗舰项目。1992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记忆项目,建立《世界记忆名录》,对世界范围内的文献遗产进行权威性评估和登记,以促进文献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播,提升全社会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两个月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国家及大学图书馆的手稿、古本等所有馆藏随着整座建筑在战火中付之一炬,这一惨剧进一步增强了开展世界记忆项目、文献遗产保护的急迫性,项目由此不断推进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记忆名录》 文献遗产 国家档案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波斯尼亚 大学图书馆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绽放异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征稿函
1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为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研究中心会刊,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国际刊号为ISSN1009-1726,国内统一刊号为CN46-1045/S。
关键词 国内统一刊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征稿函 科技信息研究所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公开发行 会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征稿函
11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为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研究中心会刊,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国际刊号为ISSN 1009-1726,国内统一刊号为CN46-1045/S。
关键词 国内统一刊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征稿函 科技信息研究所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公开发行 会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征稿函
12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为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研究中心会刊,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国际刊号为ISSN1009-1726,国内统一刊号为CN46-1045/S。
关键词 国内统一刊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征稿函 科技信息研究所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公开发行 会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景观与被围困的人——贾樟柯电影“世界”的裂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郎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8-45,共8页
贾樟柯在"故乡三部曲"之后的故事影片《世界》不仅是他从"地下"转到"地上"的解禁之作,更表明了其电影"世界"地形学的初次裂变。因此,影片名称和创作者的无意识隐意在这里实现了双重的契合。在... 贾樟柯在"故乡三部曲"之后的故事影片《世界》不仅是他从"地下"转到"地上"的解禁之作,更表明了其电影"世界"地形学的初次裂变。因此,影片名称和创作者的无意识隐意在这里实现了双重的契合。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大潮的裹挟下,小武兄妹在乡间小路上无意间踢到的可口可乐易拉罐发展为北京世界公园里的全球微缩景观,《站台》里反复回乡的公共汽车被世界公园里无法起飞的飞机所取代。一方面是全球景观所营造的宏大神话,另一方面是在合理性剥夺的语境下被遮蔽的空间困境,贾樟柯电影"世界"的裂变成为中国人在转型过程中境况的悖论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故乡三部曲” 《世界》 全球景观 合理性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地震工程》被引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山 张玉敏 苏幼坡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9-162,共4页
以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为信息载体,统计分析了1999~2004年《世界地震工程》被我国期刊、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的引用状况。结果表明,该刊共被引981次,在同类期刊中被引次数名列前茅; 引用期刊主要是近200种高等学校学报;引用期刊论文主要... 以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为信息载体,统计分析了1999~2004年《世界地震工程》被我国期刊、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的引用状况。结果表明,该刊共被引981次,在同类期刊中被引次数名列前茅; 引用期刊主要是近200种高等学校学报;引用期刊论文主要归类于建筑科学和地震学;引用学位论文的作者单位都是具有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世界地震工程》作为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较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震工程》 引文分析 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揆情审势、宽严相济:《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之新发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郭树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21,共13页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是国际体育界反兴奋剂斗争的纲领性规则文件,新修订的《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已于2019年11月在第5次世界反兴奋剂大会上通过,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2021年实施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强调反兴奋剂斗争的目的是维护...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是国际体育界反兴奋剂斗争的纲领性规则文件,新修订的《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已于2019年11月在第5次世界反兴奋剂大会上通过,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2021年实施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强调反兴奋剂斗争的目的是维护健康价值以及保护运动员的权利,增设《运动员反兴奋剂权利规则》;将《技术文件》增列至世界反兴奋剂主要规则体系中;设立新的兴奋剂违规类型——阻挠报复举报行为;新增对社会毒品的单独规定;增设受保护人员、业余运动员2类主体;新增“情节严重加重处罚”条款;明确肯定“认罪协议”制度;删除“故意”构成要件中的“作弊”要素;修订“赛内”的定义;提高对公平听证的要求。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积极参与了《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修订的意见征集工作。中国参照2021年实施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颁布了全新的《反兴奋剂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反兴奋剂 运动员 处罚 权利 禁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最新修改和完善 被引量:21
16
作者 宋彬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3,共7页
新修订的2015年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集中反映了世界反兴奋剂制度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它强调了对人权的保护,完善了对兴奋剂违纪行为的认定,改进了反兴奋剂斗争手段,明确了反兴奋剂组织内部的职责,完善了兴奋剂违纪处罚机制,加强... 新修订的2015年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集中反映了世界反兴奋剂制度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它强调了对人权的保护,完善了对兴奋剂违纪行为的认定,改进了反兴奋剂斗争手段,明确了反兴奋剂组织内部的职责,完善了兴奋剂违纪处罚机制,加强了体育组织、反兴奋剂组织、政府之间的合作。新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较现行的版本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既抓住了当前反兴奋剂工作的薄弱之处制定特别的措施,又在许多方面加强了对被指控人权利的保障,应该充分肯定其修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兴奋剂 体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舆论监督与媒介责任:由《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引申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仕勇 陈旻 陈聪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8期66-71,共6页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再次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性,体现了西方新闻传媒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这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客观公正原则、新闻自律等系列问题。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再次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性,体现了西方新闻传媒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这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客观公正原则、新闻自律等系列问题。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新闻报》 舆论监督 媒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修改与运动员人权的保障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雪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7-351,共5页
国际体育运动中对兴奋剂违禁运动员的查处与其基本人权的保障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查处兴奋剂违规事件的主要依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WADC)一直强调保障运动员基本权益的精神。以往WADC多次强调尊重人权,新修订的2015年版也强调尊重人... 国际体育运动中对兴奋剂违禁运动员的查处与其基本人权的保障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查处兴奋剂违规事件的主要依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WADC)一直强调保障运动员基本权益的精神。以往WADC多次强调尊重人权,新修订的2015年版也强调尊重人权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包括比例原则的精神。但在保护疑似服用兴奋剂运动员的人权方面,首先必须明确的是,WADC具有公法和私法混合的性质,也具有习惯国际法的性质,各国政府及其国内的各种实体和个人,尤其是运动员和其他体育参加者都有遵守WADC规则的义务。尽管如此,除非有例外情况,人权法原则上不能适用于体育运动和反兴奋剂制裁。修改后的WADC多次强调尊重人权和比例原则,并在兴奋剂违规认定时的严格责任、处罚过程中的公平听证程序以及兴奋剂处罚机制等方面强化了对运动员人权和基本权益的保护。另外,国际体育仲裁院(CAS)在其兴奋剂争议裁决中也多次强调尊重人权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并多次引用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原则以保护运动员。鉴于国际体育运动中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最高管理机构性质以及在其制定的WADC中规定CAS享有最高的管辖权,因此CAS是兴奋剂管理中的最高裁决机构,在保护兴奋剂违规运动员的基本人权方面,国际体育界还需要CAS的解释和密切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人权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统一立法走向——《世界环境公约(草案)》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杜群 郭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共12页
2017年6月法国倡议的《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是一次意欲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一体化而整合国际环境立法的可贵尝试。该公约草案主要是对现有国际环境法原则的重申,但也适度发展了新的原则,具有较典型的共进性、权利义务统一性、统领性和框... 2017年6月法国倡议的《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是一次意欲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一体化而整合国际环境立法的可贵尝试。该公约草案主要是对现有国际环境法原则的重申,但也适度发展了新的原则,具有较典型的共进性、权利义务统一性、统领性和框架性。各国政府对公约草案本身尚未明确表态,理论界对其内容和作用亦有所质疑。公约草案的倡导国法国试图在联合国框架下促其生效实施。2018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评估制定"世界环境公约"可行性的决议,启动了联合国工作程序。虽然法国意欲推动联合国在2020年左右通过"世界环境公约",但就目前的《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来看,其因缺乏法律规范体系的逻辑自洽性,未必能实质性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国际统一立法的车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环境公约(草案)》 全球环境治理 法国政府 国际统一立法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世界报》新闻语言中的主观色彩分析——基于语用学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戈 傅荣 杨涵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153,共3页
较早从语言角度对主观性进行阐释的是法国语言学家Benveniste,他指出:"主观性的基础在于语言的使用,是由人的语言身份决定的。"1我国语言学家沈家煊也对语言的主观性做了定义:"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 较早从语言角度对主观性进行阐释的是法国语言学家Benveniste,他指出:"主观性的基础在于语言的使用,是由人的语言身份决定的。"1我国语言学家沈家煊也对语言的主观性做了定义:"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说话中留下自我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言 《世界报》 主观色彩 法国 语用学 语言学家 主观性 说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