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技术”的电影叙事结构解析——以《不见不散》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牛月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6-18,共3页
电影叙事结构解析相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其专业技术含量有更趋于大众化的可能;相对于行外人士而言,它抛弃了情节加感受的印象式、随意性言说,具有更多的理性、科学性和技术色彩。本文通过影片个案解析,探讨电影叙事结构解析的一般方法与理... 电影叙事结构解析相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其专业技术含量有更趋于大众化的可能;相对于行外人士而言,它抛弃了情节加感受的印象式、随意性言说,具有更多的理性、科学性和技术色彩。本文通过影片个案解析,探讨电影叙事结构解析的一般方法与理论,考察结构主义叙事学的适用性及问题,通过对文本说话实现对社会发言、对文艺问题的深度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叙事结构 解析 《不见不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内真人秀节目制播新策略——以《非诚勿扰》、《不见不散》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灼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5-166,共2页
一、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来源于经济学概念。它是指在已有相当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基础上,将原品牌运用到新产品或服务以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的一种营销策略。这一理论在电视节目中最初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湖南电视台的《... 一、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来源于经济学概念。它是指在已有相当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基础上,将原品牌运用到新产品或服务以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的一种营销策略。这一理论在电视节目中最初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及其品牌延伸栏目《天天向上》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诚勿扰》 《不见不散》 真人秀节目 经济学视角 品牌延伸策略 《越策越开心》 国内 《天天向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小刚贺岁电影创作的文化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振东 张万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5,共2页
20世纪90年代末,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电影犹如一股春风,给当时相对沉寂的国内电影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虽然业内人士至今对冯小刚及其作品的评价仍褒贬不一,但是他的一系列喜剧影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 20世纪90年代末,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电影犹如一股春风,给当时相对沉寂的国内电影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虽然业内人士至今对冯小刚及其作品的评价仍褒贬不一,但是他的一系列喜剧影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在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大获成功,在观众中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已经形成了一种冯氏喜剧的“品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文化基础 电影创作 20世纪90年代末 《天下无贼》 《一声叹息》 《没完没了》 《不见不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诚信进行到底——从《非诚勿扰》看冯小刚电影的生命力
4
作者 卜文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6,共2页
《非诚勿扰》是由冯小刚编导的2009年贺岁片,一经放映,便如一颗炸雷在观众中爆响,产生了新一轮“冯氏效应”,可谓牛气冲天。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手机》((天下无贼》再到《非诚勿扰》,冯氏推出的每一部贺岁片均博得了... 《非诚勿扰》是由冯小刚编导的2009年贺岁片,一经放映,便如一颗炸雷在观众中爆响,产生了新一轮“冯氏效应”,可谓牛气冲天。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手机》((天下无贼》再到《非诚勿扰》,冯氏推出的每一部贺岁片均博得了观众喝彩,赢得了霸主地位。纵观冯氏作品,诚信是其永不更改的底色,将诚信进行到底,是冯氏电影拥有旺盛生命力的食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诚信 生命 电影 《不见不散》 《甲方乙方》 《手机》 霸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冯小刚贺岁影片的平民视角
5
作者 孙云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6,共2页
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是在葛优的煽情中结束的,带着一贯的独特京味,葛优缓缓地说道:“1997年过去了,我怀念它。”也正是从这一年起,贺岁片撬动了中国院线的票房杠杆。此后十年来,冯小刚先后拍摄了《不见不散》(199... 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是在葛优的煽情中结束的,带着一贯的独特京味,葛优缓缓地说道:“1997年过去了,我怀念它。”也正是从这一年起,贺岁片撬动了中国院线的票房杠杆。此后十年来,冯小刚先后拍摄了《不见不散》(1998年)、《没完没了》(1999年)、《大腕》(2001年)、《手机》(2003年)、《天下无贼》(2004年)、《集结号》(2007年)、《非诚勿扰》(2008年)八部老百姓叫好又叫座的贺岁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平民视角 影片 《甲方乙方》 《不见不散》 《没完没了》 《天下无贼》 《大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氏幽默”与后现代幽默社会——论冯小刚《非诚勿扰》的幽默艺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邓玉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9,共2页
《非诚勿扰》是冯小刚集编剧和导演于一身的新作。这是继《不见不散》和《手机》之后,又一部以婚恋为题材的贺岁片。《非诚勿扰》主要以男主角秦奋(葛优饰)征婚为题材,通过与应征者的约会,来演绎现实人生中的故事。并通过男主角与... 《非诚勿扰》是冯小刚集编剧和导演于一身的新作。这是继《不见不散》和《手机》之后,又一部以婚恋为题材的贺岁片。《非诚勿扰》主要以男主角秦奋(葛优饰)征婚为题材,通过与应征者的约会,来演绎现实人生中的故事。并通过男主角与各类应征者的感情纠葛,反映当今社会的人们对爱情、婚姻的世俗、功利的态度。冯小刚导演以他特有的“冯氏幽默”,顺应后现代社会大众的个人主义的享乐需求,并运用了笑星范伟,影星葛优、舒淇、冯远征、徐若萱、车晓、胡可、罗海琼等明星效应,再次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艺术 社会大众 冯小刚 后现代 《不见不散》 《手机》 现实人生 感情纠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非诚勿扰》看冯小刚贺岁片的平民风格
7
作者 周保萍 季中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39,共2页
自1997年以来,冯小刚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贺岁片,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冯小刚的贺岁片虽然也时常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却迥然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宏大叙事的电影,如谢... 自1997年以来,冯小刚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贺岁片,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冯小刚的贺岁片虽然也时常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却迥然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宏大叙事的电影,如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以批判性地思考社会热点问题来获取观众的共鸣。冯小刚的贺岁片自觉地定位为商业电影,但又不同于张艺谋近些年制作的“大片”,以满足观众视觉快感来成就票房业绩。一般而言,商业电影很难形成个人风格,因为商业电影必须尽可能满足最大数量观众的不同口味,在美学上往往表现为折中主义,但是,冯小刚的贺岁片却出乎意外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平民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风格 贺岁片 冯小刚 20世纪80年代 社会热点问题 商业电影 《没完没了》 《不见不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