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相如《上林赋》、《大人赋》作年考辨 被引量:12
1
作者 龙文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关于司马相如《上林赋》与《大人赋》的作年,学术界众说纷纭。通过对《史记》、《汉书》及司马相如赋作等文本进行考辨,认为《上林赋》作于建元六年五月到元光元年五月之间,《大人赋》作于元狩五年武帝因“病鼎湖”而沉迷神仙方术之后... 关于司马相如《上林赋》与《大人赋》的作年,学术界众说纷纭。通过对《史记》、《汉书》及司马相如赋作等文本进行考辨,认为《上林赋》作于建元六年五月到元光元年五月之间,《大人赋》作于元狩五年武帝因“病鼎湖”而沉迷神仙方术之后、相如病免家居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上林赋》《大人赋》作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雄四赋作年新论 被引量:4
2
作者 陶成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7,共8页
目前学界对扬雄四赋写作年代的判定,主要依据《汉书·扬雄传》《汉书·成帝纪》等相关记载,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持《汉书》论"。此论主要特征是将《汉书》作为判定扬雄四赋作年的最可信的证据。由于《汉书·成帝纪... 目前学界对扬雄四赋写作年代的判定,主要依据《汉书·扬雄传》《汉书·成帝纪》等相关记载,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持《汉书》论"。此论主要特征是将《汉书》作为判定扬雄四赋作年的最可信的证据。由于《汉书·成帝纪》和《汉书·扬雄传》的相关记载并不同时,"持《汉书》论"内部也存在分歧和争议。通过分析《汉书·扬雄传》中颜师古一则注释的错误,指出《汉书·扬雄传》并非是录自扬雄《自序》的第一手材料。"持《汉书》论"之外,《文选》李善注所引《七略》中记载的扬雄辞赋作年,与《汉书》的纪和传均有明显不同。目前学界对于《七略》的有关记载采取相对忽视或简单否定的态度。本文结合汉成帝时郊祀制度变迁的舆论背景、"预先献赋"的文学传统以及扬雄本人"归蜀葬子"的活动,论证《七略》的记载更为合理。扬雄四赋的作年,应该为永始三年(前14)完成《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绥和元年(前8)完成《长杨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甘泉赋》 《长杨赋》 《七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雄《甘泉赋》作年考辨 被引量:3
3
作者 龙文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108,共8页
扬雄《甘泉赋》的作年,迄今有六种观点。《汉书·扬雄传》认为作于扬雄随汉成帝郊祀甘泉泰畤之后,但未给出《甘泉赋》创作的具体年份;《文选·甘泉赋》李善注引《七略》认为作于永始三年,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认为作于元延元... 扬雄《甘泉赋》的作年,迄今有六种观点。《汉书·扬雄传》认为作于扬雄随汉成帝郊祀甘泉泰畤之后,但未给出《甘泉赋》创作的具体年份;《文选·甘泉赋》李善注引《七略》认为作于永始三年,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认为作于元延元年,应者寥寥;《文选·甘泉赋序》李善注引桓谭《新论》认为作于扬雄死之前日,经历代学者辨析,这条材料存在缺漏讹误问题,不足信;《文选·甘泉赋序》李善注认为作于永始四年、王益之《西汉年纪》认为作于元延二年的观点,各有追随者。在剖析历代歧说基础上考辨,《甘泉赋》作于成帝首次祭祀甘泉泰畤的永始四年,与成帝企图通过祭祀求子嗣、拓迹开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甘泉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龙文玲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2-135,共4页
汉武帝《李夫人赋》并非如学术界所说的作于元鼎四年或元鼎六年,而是作于元封三年之后、太初元年之前。《李夫人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悼亡赋,其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在赋史上有开拓意义。
关键词 汉武帝 《李夫人赋》 文学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司马相如和他的作品
5
作者 韩桓德 《远程教育杂志》 1984年第5期27-28,共2页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7年)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以作赋著称于世,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相传他有二十九篇赋传世,但大部分已亡佚,今存《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大人赋》 《长门赋》 《美人赋》 文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