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相如《上林赋》、《大人赋》作年考辨 被引量:12
1
作者 龙文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关于司马相如《上林赋》与《大人赋》的作年,学术界众说纷纭。通过对《史记》、《汉书》及司马相如赋作等文本进行考辨,认为《上林赋》作于建元六年五月到元光元年五月之间,《大人赋》作于元狩五年武帝因“病鼎湖”而沉迷神仙方术之后... 关于司马相如《上林赋》与《大人赋》的作年,学术界众说纷纭。通过对《史记》、《汉书》及司马相如赋作等文本进行考辨,认为《上林赋》作于建元六年五月到元光元年五月之间,《大人赋》作于元狩五年武帝因“病鼎湖”而沉迷神仙方术之后、相如病免家居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上林赋》《大人赋》作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太子读本”“诸侯读本”到“天子读本”——论《七发》《子虚赋》《上林赋》对刘彻的精神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世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刘彻"为太子闻乘名",一即位就"征乘",表明枚乘作品曾给刘彻带来特别的阅读体验。《七发》对楚太子宫闺生活的批判以及阐扬知性生活的主旨,显示出作为太子精神读本的意义。《子虚赋》为司马相如在梁府时所作,表达出... 刘彻"为太子闻乘名",一即位就"征乘",表明枚乘作品曾给刘彻带来特别的阅读体验。《七发》对楚太子宫闺生活的批判以及阐扬知性生活的主旨,显示出作为太子精神读本的意义。《子虚赋》为司马相如在梁府时所作,表达出劝诫藩王禁淫守职的时代要求,堪称为"率多骄淫失道"的诸侯精神读本。《上林赋》对天子校猎至壮的铺叙,对天子往而知返形象以及大一统文化中国形象的描画,诸如此类,堪称为"明天子之义"的天子精神读本。刘彻由太子时对《七发》的阅读到建元三年(前138年)前后对《子虚赋》《上林赋》的阅读,构成了由"太子读本"到"诸侯读本""天子读本"的阅读史。在初为天子的第一个六年中,刘彻遭受了以儒学建元的失败,但以不自觉方式拉开了以大赋建元的时代大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发》 《子虚赋》 《上林赋》 刘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相如赋异文的类型与价值
3
作者 踪凡 张晓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7,208,共11页
司马相如赋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史记》系列、《汉书》系列、《文选》系列等不同的版本系统。对不同版本系统中的赋篇进行文字比勘,汇集其中的异文资料,发现古籍中各种各样的异文类型,大都可以从相如赋中找到例证,堪称是研究汉字形体演... 司马相如赋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史记》系列、《汉书》系列、《文选》系列等不同的版本系统。对不同版本系统中的赋篇进行文字比勘,汇集其中的异文资料,发现古籍中各种各样的异文类型,大都可以从相如赋中找到例证,堪称是研究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样本。对其中虚词异文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文选》系统与《汉书》更为接近,并大略可以窥见《文选》中司马相如作品的底本来源以及相如赋各版本之间互相作用的动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异文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虚》《上林》赋的分篇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踪凡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梁昭明太子萧统在编纂《文选》时,将《史记》《汉书》所载之《天子游猎赋》分为《子虚》《上林》两篇,后人多从之。自宋人王观国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子虚》《上林》实为一篇赋,不宜加以割裂,所论不无道理。但从本质上讲,《子虚》《上林... 梁昭明太子萧统在编纂《文选》时,将《史记》《汉书》所载之《天子游猎赋》分为《子虚》《上林》两篇,后人多从之。自宋人王观国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子虚》《上林》实为一篇赋,不宜加以割裂,所论不无道理。但从本质上讲,《子虚》《上林》赋的分篇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使赋题与内容的对应更为准确,而且有效地遏制了《天子游猎赋》在先唐时期异名繁多、指称混乱的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从混沌走向精确、从含糊走向明晰的历史进程。《子虚》《上林》之名行用已久,自然不宜进行更改或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虚赋》 《上林赋》 分篇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六朝赋中戏剧型式对话的转变 被引量:14
5
作者 苏瑞隆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9-93,共5页
魏晋六朝赋中戏剧型式对话的转变[美]苏瑞隆以主客之间的问答或者辩论作为文章的开端,是汉赋传统中早已成立的文学形式。《昭明文选》第四十五卷即以“对问”及“设论”区分文类;刘勰更在其《文心雕龙·诠赋》篇中指出汉赋的特... 魏晋六朝赋中戏剧型式对话的转变[美]苏瑞隆以主客之间的问答或者辩论作为文章的开端,是汉赋传统中早已成立的文学形式。《昭明文选》第四十五卷即以“对问”及“设论”区分文类;刘勰更在其《文心雕龙·诠赋》篇中指出汉赋的特色乃在:“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六朝 司马相如 《月赋》 梁孝王 谢惠连 《七发》 建安七子 历史人物 《上林赋》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赋渊源初探
6
作者 辛保平 夏立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6,共6页
汉赋渊源初探辛保平,夏立华汉赋是继承先秦文学而形成的一种崭新文体,是汉代文学的主潮。汉赋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大体可分为三类: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通常所谓汉赋,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汉赋是专指散体大赋的。因此,本文所论... 汉赋渊源初探辛保平,夏立华汉赋是继承先秦文学而形成的一种崭新文体,是汉代文学的主潮。汉赋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大体可分为三类: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通常所谓汉赋,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汉赋是专指散体大赋的。因此,本文所论汉赋仅就汉大赋而言,汉初的骚体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汉大 表现手法 《上林赋》 司马相如 《子虚赋》 纵横家散文 楚辞 《招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天子游猎赋》 被引量:3
7
作者 沈伯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5-88,共4页
一千多年来,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一直被说成是《子虚赋》和《上林赋》。解放以后,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都沿袭了这一说法,国内出版的其它通史和文学史,也... 一千多年来,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一直被说成是《子虚赋》和《上林赋》。解放以后,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都沿袭了这一说法,国内出版的其它通史和文学史,也大率如此。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应该是《天子游猎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子游猎赋》 司马相如 《子虚赋》 梁孝王 景帝 武帝 代表作 《上林赋》 窦太后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上林苑4种(亚)热带植物考证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雅伟 《广东园林》 2022年第5期78-81,共4页
《上林赋》记载了西汉上林苑的植物、动物、建筑、山水和园林活动,是研究汉代皇家园林的重要文献。由于赋体文学反映了西汉好博、尚奇的社会风尚,其所描写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证。通过研究西汉时期长安气候条件、社会发展以及其他相关史... 《上林赋》记载了西汉上林苑的植物、动物、建筑、山水和园林活动,是研究汉代皇家园林的重要文献。由于赋体文学反映了西汉好博、尚奇的社会风尚,其所描写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证。通过研究西汉时期长安气候条件、社会发展以及其他相关史料典籍,考证《上林赋》中所描写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椰子Cocos nucifera、槟榔Areca catechu、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4种亚热带植物是否存在于历史上的西汉上林苑中。研究发现,荔枝、槟榔有其他文献记载移植记录,但并没有在上林苑长期生存。椰子由于资料缺乏以及其对环境的要求高,在上林苑移植的概率极小,棕榈由于其适应能力较强,是4种植物中最有可能移植至西汉上林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赋》 亚热带/热带植物 气候环境 历史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经学与汉大赋的流变
9
作者 张庆利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1期20-24,共5页
经学是汉代最为尊宠的学术。西汉中期以后,它成为取士、论人、定纷决疑的重要标准。纵向考察汉大赋的发展并与经学作横向比较,我们得到的初步尊象是:大赋的盛衰与经学的盛衰相始终。这似乎表明如有的同志所说“经学促进了汉赋的繁荣”,... 经学是汉代最为尊宠的学术。西汉中期以后,它成为取士、论人、定纷决疑的重要标准。纵向考察汉大赋的发展并与经学作横向比较,我们得到的初步尊象是:大赋的盛衰与经学的盛衰相始终。这似乎表明如有的同志所说“经学促进了汉赋的繁荣”,但透过表而现象,深入探讨大赋艺术与经学哲学的内在联系,我们认为其关系极为复杂:大赋的形式并不以汉代经学的建立为条件,定型后的大赋与经学具有异质同构性,而经学的泛滥又窒息了大赋艺术。研究汉代经学与汉大赋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大赋艺术走向消亡的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大 汉代经学 流变 扬雄 《上林赋》 张衡 《西京赋》 经书 汉书 摹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雄薄赋辩
10
作者 马夏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4年第1期58-61,共4页
汉代大赋家杨雄早年极好辞赋,晚年著述《法言》却认为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并声明自已“壮夫不为”。杨雄为什么鄙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了呢?后世人一般认为,杨雄是因为认识到了辞赋无补于规谏,失去了讽谕之义。如刘勰... 汉代大赋家杨雄早年极好辞赋,晚年著述《法言》却认为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并声明自已“壮夫不为”。杨雄为什么鄙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了呢?后世人一般认为,杨雄是因为认识到了辞赋无补于规谏,失去了讽谕之义。如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中讲,辞赋“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杨雄所以追悔于‘雕虫”贻消于‘雾”者也”。游国思、王起等先生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中也这样写道:杨雄晚年认为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无补于规谏……失去了讽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谕 《中国文学史》 后世人 辞人之 诗人之 是非颇谬 宗经 《上林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名称演化的考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立兴 《农业考古》 1999年第1期257-258,共2页
关键词 银杏树 历史时期 《上林赋》 中国银杏 欧阳修 外种皮 杨万里 《本草纲目》 生长特性 《昭明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卢桔名实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抒昂 章恢志 《古今农业》 1989年第1期52-56,共5页
枇杷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的枇杷属(Eriobotrya),秋冬开花,春夏结实,有很高的鲜食、加工、药用和观赏价值。卢桔则顾名思义,是柑桔的一种,实为金柑,属于芸香科,柑桔亚科的金柑属(Frotunella),产南方,可... 枇杷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的枇杷属(Eriobotrya),秋冬开花,春夏结实,有很高的鲜食、加工、药用和观赏价值。卢桔则顾名思义,是柑桔的一种,实为金柑,属于芸香科,柑桔亚科的金柑属(Frotunella),产南方,可多次开花结果,也用作鲜食、加工、药用和观赏。枇杷和卢桔实为异科异属的两种不同植物。但在一些古今文献中,多以卢桔为枇杷的古名或直接将卢桔说成是枇杷,使得两者的概念混淆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地区 苹果亚科 枇杷属 ERIOBOTRYA 芸香科 《上林赋》 黄如金 金桔属 长江流域 植物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规划亟待“劝一讽百”意识
13
作者 程惠哲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5,共1页
在改文风的问题上,不仅个人写的小文章存在改的问题,集群体之力而成的大规划,更需要改。 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为打赌汉大赋,以劝百讽一的文体、文风著称。劝百讽一,主要掻汉大赋几乎通篇全是对奢华铺张的美饰夸... 在改文风的问题上,不仅个人写的小文章存在改的问题,集群体之力而成的大规划,更需要改。 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为打赌汉大赋,以劝百讽一的文体、文风著称。劝百讽一,主要掻汉大赋几乎通篇全是对奢华铺张的美饰夸耀,最后来几句应当远离奢侈淫逸的讽谏,可谓夸张、渲染的篇幅占99%,劝戒、提醒的1%不到。这种劝百讽一的行文风格,在当今社会渐成大有市场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劝百讽一 行文风格 《子虚赋》 《上林赋》 司马相如 汉大 讽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绍煐及其《文选笺证》
14
作者 蒋立甫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6期96-99,共4页
关键词 《文选笺证》 胡氏 司马相如 《上林赋》 《文选》 《说文》 联绵词 文选学 《长笛赋》 西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的历史地位
15
作者 邱泽奇 《古今农业》 1988年第2期76-83,共8页
后汉至隋唐,是中国古典植物学的形成时期,出现了不少与古典植物学发展有重要关系的著作,除农书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1)本草;(2)草木疏;(3)专谱;(4)“志”、“记”。其中,“志”、“记”类以记载岭南者为多,尤具特色,遗憾的是大都散... 后汉至隋唐,是中国古典植物学的形成时期,出现了不少与古典植物学发展有重要关系的著作,除农书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1)本草;(2)草木疏;(3)专谱;(4)“志”、“记”。其中,“志”、“记”类以记载岭南者为多,尤具特色,遗憾的是大都散佚了。笔者从南宋以前的三十余种古籍中,辑录了汉魏六朝岭南的“志”“记”、“传”、“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广州记 交州记 离骚草木疏 农书 《上林赋》 《尔雅》 诗草木今释 学史 诗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是”的词性研究及其认定方法
16
作者 王月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介词结构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词性 “是” 《史记》 动作行为 语言环境 《上林赋》 少正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意志·逆反心理——再论秦俑的主题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晓丛 张文立 《文博》 1987年第1期26-31,共6页
秦俑主题思想是秦俑研究诸方面中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较为复杂的课题.它关系到从总体上真正把握和认识秦俑这一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随着秦俑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秦俑主题思想的探讨也逐渐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从一般涉及到专文论述,以致初... 秦俑主题思想是秦俑研究诸方面中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较为复杂的课题.它关系到从总体上真正把握和认识秦俑这一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随着秦俑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秦俑主题思想的探讨也逐渐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从一般涉及到专文论述,以致初步形成几种不同观点的争鸣,这是秦俑研究不断深入的可喜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思想 专文 作品主题 艺术作品 右相 《上林赋》 什么是艺术 羽猎 定于一 始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柳诸地名疏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清波 《文博》 1994年第5期58-62,共5页
汉唐长安城周围冠之以细柳的地名有七处,笔者发掘研究咸阳市西南渭河故道上的西渭桥遗址时,因这些地名多少与桥有关,遂对这些地名作了初步的分析如下.
关键词 汉长安城 昆明池 西渭桥 周亚夫 长安县 万年县 咸阳市 渭北 中国历史地理 《上林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谷”“入壳”
19
作者 尚喜平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45,共1页
字儿,有时候真是一个也错不得。错了,大者,捅漏子,吃官司,惹麻烦;小者,也会闹笑话儿,落笑柄,出典故的。我所说的,都是小者。一天,学生拿着语文书,指着杨万里《石榴》中的“雾谷作房珠作骨”问我:“雾谷”是什么意思?“雾谷”的确不知何... 字儿,有时候真是一个也错不得。错了,大者,捅漏子,吃官司,惹麻烦;小者,也会闹笑话儿,落笑柄,出典故的。我所说的,都是小者。一天,学生拿着语文书,指着杨万里《石榴》中的“雾谷作房珠作骨”问我:“雾谷”是什么意思?“雾谷”的确不知何所指。许是用典吧?又不知典出何处。查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者 语文书 五里雾中 《上林赋》 皮日休 天下士 杨万 小果 成长史 李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司马相如和他的作品
20
作者 韩桓德 《远程教育杂志》 1984年第5期27-28,共2页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7年)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以作赋著称于世,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相传他有二十九篇赋传世,但大部分已亡佚,今存《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关键词 司马相如 作品 《子虚赋》 《上林赋》 《大人赋》 《长门赋》 《美人赋》 文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