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兵书《三略》中的领导方式
1
作者 王惠芬 《领导科学论坛》 2000年第1期62-64,共3页
领导是领导者督导、激励下属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方式主要反应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组织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方式。本文将简述我国古代兵学经典《三略》中的领导思想和方法以揭示古今中外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和本质特征。
关键词 《三略》 领导方式 兵书 中国 组织目标 领导思想
全文增补中
《三略》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海燕 《滨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14,共5页
同是作为被收入《武经七书》的武学经典,《三略》与《孙子兵法》在兵学思想方面多有相通之处,如都强调用兵要知彼知己、因敌制胜、速战速决,都重视将帅的作用,强调君主要给予将帅独立指挥、临机决断之权等等。但是,两部著作也存在不少... 同是作为被收入《武经七书》的武学经典,《三略》与《孙子兵法》在兵学思想方面多有相通之处,如都强调用兵要知彼知己、因敌制胜、速战速决,都重视将帅的作用,强调君主要给予将帅独立指挥、临机决断之权等等。但是,两部著作也存在不少相异之处,《三略》结合时代特点从战争观、将帅思想等方面对《孙子兵法》的思想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如《三略》倡导"义战",而《孙子兵法》则没有区分战争性质;《三略》较之《孙子兵法》更加重视民众在治国、战争中的重要性;《三略》提出了"夺其威废其权"等处理君将关系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略》 《孙子兵法》 兵学 战争观 将帅 战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略》成书年代考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晓文 《孙子研究》 2020年第1期63-66,共4页
《三略》乃闻名中国古代的兵家著作,与《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等六部兵家著作位列"武经七书",对于其出世年代众说纷纭,概括起来莫过于五说:西汉末年说、西汉年间说、战国中后期说、西晋南北朝说、东汉末年说。在这五种说法... 《三略》乃闻名中国古代的兵家著作,与《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等六部兵家著作位列"武经七书",对于其出世年代众说纷纭,概括起来莫过于五说:西汉末年说、西汉年间说、战国中后期说、西晋南北朝说、东汉末年说。在这五种说法中,笔者倾向于《三略》出自西汉末年的说法,并有意从有关《三略》的古籍记载中对以上五种说法进行分析、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略》 成书时代 西汉末年说 典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公三略》整理研究述要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炳杰 《孙子研究》 2015年第2期69-77,共9页
《三略》之成书有先秦姜太公著说、秦黄石公著说、后人伪托之书等三说,笔者以为当为东汉后期伪托之兵学著作。其主要内容全面论述统军御将、治国安邦的大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军政韬略,较为系统的战争观和精要作战原则,以及建军治军思想... 《三略》之成书有先秦姜太公著说、秦黄石公著说、后人伪托之书等三说,笔者以为当为东汉后期伪托之兵学著作。其主要内容全面论述统军御将、治国安邦的大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军政韬略,较为系统的战争观和精要作战原则,以及建军治军思想体系,具有朴素的军事哲学和军事信息思想,因而军事学术价值突出。其版本大致可分为《群书治要》本、《武经七书》本两个系统,另有流失海外的《俄藏敦煌文献》手抄夹注残卷孤本、《俄藏黑水城文献》西夏文夹注本两种版本。其著述品格为:学术上集成创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现代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略》 作者 主要内容 学术价值 著述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石公三略》学领导力
5
作者 陈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4,共3页
一、引言 《黄石公三略》又称《三略》,是《武经七书》之一,通篇论述的是如何让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更加全面地掌控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后世的统治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纵观全书,作者以“政略”... 一、引言 《黄石公三略》又称《三略》,是《武经七书》之一,通篇论述的是如何让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更加全面地掌控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后世的统治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纵观全书,作者以“政略”为核心展开论述的同时,也不乏关于领导活动的阐述。这些论述从客观上为深入研究领导力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因此,在社会各界都在强调增强领导力的今天,本文试图以《三略》为理论依据,对领导力的构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提升各领域领导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力 黄石公 《武经七书》 《三略》 领导活动 理论借鉴 统治者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pirical Analysis on Influence Mechanism of Cohesiveness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of Virtual Community Based on 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 被引量:2
6
作者 NING Lianju LIU Qian XIA We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1期146-155,共10页
The virtual community has become a new life style as for human,but the public's acceptance is relatively low at present.So the research about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cohesiveness and the collective e... The virtual community has become a new life style as for human,but the public's acceptance is relatively low at present.So the research about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cohesiveness and the collective efficiency in virtual community h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In the paper,the key variables that affect virtual community cohesiveness are extracted from two aspects—self-perception of community members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model of virtual community cohesiveness and community collective efficiency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By means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community members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cohesiveness of virtual community are brought up,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that the four dimensions of cohesiveness work,on collective efficiency.According to the results,it is practically meaningful that the problems and insufficiency in the operation of existing virtual community are discovered,which guides the operating managers of the virtual community to formulate operation policy of the virtual community for operating managers to develop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community COHESIVENESS collective efficacy environment variables self-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