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题厚重与形式轻盈的“寻找叙事”——读杨志军《三江源的扎西德勒》
1
作者 张国功 何敏君 王雨婷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96,共4页
杨志军的长篇儿童文学新作《三江源的扎西德勒》,通过“寻找叙事”的模式,抵达精神的高地;在多样的书写中,建构丰富的意蕴与厚重的主题;在精巧的构思与轻盈的形式中,展现诗性抒情的特质。
关键词 杨志军 《三江源的扎西德勒》 “寻找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层状云系微物理结构特性的飞机观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黎俊 康晓燕 +2 位作者 王启花 郭世钰 韩辉邦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3,共12页
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PMS)对三江源一次春季典型层状云系进行分层垂直探测,研究了云系的微物理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春季典型层状云系由3层云层组成,卷层云(Cs)为冰云,分为上、下两层的高层云(As)为过冷混合... 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PMS)对三江源一次春季典型层状云系进行分层垂直探测,研究了云系的微物理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春季典型层状云系由3层云层组成,卷层云(Cs)为冰云,分为上、下两层的高层云(As)为过冷混合态云,过冷水高值区位于下层高层云的中上至中下部位,在其中下部过冷水含量及云粒子浓度最大,具有较明显的地区特性。过冷水高值区的液态云粒子主要是中值直径在3.5~27.5μm范围内的云滴,30.5μm以上云粒子基本上为冰相。在下层高层云中上部的过冷水高值区有较明显的淞附增长现象,而中下部存在较明显的冰晶效应。在下层高层云过冷水高值区,过冷水含量比率的平均值达(90.8%±10.9%),且其中部至中下部位处(95.6%±5.6%)明显高于中上部(79.8%±12.1%),为人工增雨作业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层状云系 飞机观测 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草地有蹄类动物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振媛 王军邦 +5 位作者 宋鹏飞 江峰 梁程博 张婧捷 高红梅 张同作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4-1853,共10页
草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主体生态系统,是该地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现草畜平衡对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为研究区域,通过野生有蹄... 草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主体生态系统,是该地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现草畜平衡对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为研究区域,通过野生有蹄类动物样带调查和官方公布的家畜数量,获得现实承载力,通过遥感-过程耦合模型估算草地可食牧草产量,获得可食牧草和粗蛋白的理论承载力,采用放牧压力指数对昂赛乡草地有蹄类动物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20年该地区全年野生动物实际载畜量共约(0.67±0.35)万标准羊单位,家畜约12.99万标准羊单位;可食牧草产量承载力为13.15万标准羊单位,低于粗蛋白承载力,牧草产量承载力和粗蛋白承载力存在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暖季高于冷季。仅考虑家畜,可食牧草放牧压力指数为0.9878,没有超载;综合考虑家畜和野生动物,载畜压力指数为(1.0388±0.0510),存在超载风险,野生动物是草畜平衡不可忽视的部分。野生动物对载畜压力指数的贡献约5%,草场牧食压力主要来自放牧家畜,控制家畜数量是实现该区域的草畜平衡的关键。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草地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估,合理配置放牧强度,实现草畜平衡管理,促进草地系统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承载力 草畜平衡 三江国家公园 大型野生食草动物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高中自然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4
作者 常丽霞 段玉山 张向阳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5,共5页
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问题愈发严峻。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经历了从理念提出到制度改革,再到全面建设发展的探索历程。这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了根基,更为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与实践场所。本文以三江源国家... 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问题愈发严峻。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经历了从理念提出到制度改革,再到全面建设发展的探索历程。这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了根基,更为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与实践场所。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构建初高中自然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提升生态素养与环境责任感,进而推动公众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江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三江源草地绿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昌军 张镱锂 +3 位作者 刘林山 魏博 崔伯豪 宫殿清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6,共13页
研究基于2000-2020年三江源生长季最大值合成MODIS 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量化了三江源草地绿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气温降水与生长季NDVI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 ... 研究基于2000-2020年三江源生长季最大值合成MODIS 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量化了三江源草地绿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气温降水与生长季NDVI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三江源区草地生长季NDVI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增加趋势的像元占比为77.53%,其中显著增加趋势像元占比为33.95%(P<0.1);而局部出现了降低的趋势,降低趋势的像元占比为22.47%,其中呈现显著降低趋势像元占比为3.03%(P<0.1)。(2)生长季NDVI呈现显著增加的像元主要分布在海拔[4 500,5 000) m,坡度2°~6°的阴坡,而生长季NDVI呈现显著降低的像元主要分布在海拔[4 500,5 000) m,坡度6°~15°的阳坡。(3)整个三江源区来看,生长季NDVI与生长季的气温降水有着最强的相关性,且与生长季最低温的相关性(R=0.79,P<0.001)大于生长季降水(R=0.66,P<0.001)和生长季平均温度(R=0.55,P<0.001)的相关性;栅格月尺度气候要素与生长季NDVI的关系表明,7月份降水与7月份最低温与生长季NDVI的年际波动具有最强的相关性,空间上表现为东部生长季NDVI受降水主导,而西部则主要受温度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三江 草地绿度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水源涵养服务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陶洁怡 章锦河 +2 位作者 郭丽佳 王静玮 薛华菊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6-1238,共13页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研究其水源涵养服务变化对区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参数地方化修正的InVEST模型,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2000-2022年水源涵养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逐像元...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研究其水源涵养服务变化对区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参数地方化修正的InVEST模型,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2000-2022年水源涵养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逐像元相关和残差趋势方法辨识对其产生影响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2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水源涵养量显著上升,变化速率为1.01亿m^(3)/a,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91.66亿m^(3)。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有助于水源涵养服务的提升,试点建立后(2016-2022年)水源涵养量增长速率高于试点建立前(2000-2016年)。地方化的Z参数可用于相似自然条件下的水源涵养研究。(2)水源涵养量空间上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高值区位于东南部澜沧江源园区,低值集中于国家公园北部,草原是区域水源涵养量的主要贡献地类。水源涵养极重要区和高度重要区占比小,多为各河流发源地。(3)三江源国家公园水源涵养服务与降水呈正相关、与蒸散发呈负相关,降水发挥着主导作用。2000-2022年间,气候要素对水源涵养服务的影响有所下降。(4)气候变化是驱动三江源国家公园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自2016年国家公园试点建立后,单一气候的积极影响区域占比从98.42%下降至82.44%。气候人类共同作用和单一人类活动的积极影响逐渐显现,说明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生态保护对水源涵养起到积极作用,但仍存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叠加引起的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国家公园 涵养 InVEST模型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添加物对三江源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的影响
7
作者 郭龙欣 张铭洋 +3 位作者 杨永胜 庞博 张振华 张秀娟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4,共13页
为探究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方式,利用正交试验与完全组合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养分因子、菌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TDZ)3类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分因子碳(C)添加显著抑制苔... 为探究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方式,利用正交试验与完全组合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养分因子、菌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TDZ)3类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分因子碳(C)添加显著抑制苔藓结皮株高,氮(N)、磷(P)的添加对苔藓结皮盖度和高度具有显著影响;2)菌类和TDZ添加均对苔藓结皮株高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TDZ对结皮盖度具有一定抑制作用;3)TDZ与放线菌的交互作用在苔藓结皮培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积极影响;4)快速培育三江源高寒草甸的最佳因子组合为巨大芽孢杆菌(1 g·kg^(-1)基质)+蒸馏水,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培育70 d,苔藓结皮盖度、密度、株高及叶绿素a含量分别达到90.35%,31.39株·cm^(-2),1.86 mm和7.39μg·cm^(-2)。综上,三江源地区苔藓结皮培育过程中受到外源因素影响较大,且在添加巨大芽孢杆菌条件下长势较好,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退化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苔藓结皮 养分因子 菌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2000—2020年水土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8
作者 佘欢 李鹏 +5 位作者 王孝康 肖列 王周 杨秀玲 宁静 张泽宇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5,316,共11页
[目的]探究三江源地区水土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及成因,为该地区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方法]基于NPP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水土保持服务能力,并采用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对其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1)20... [目的]探究三江源地区水土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及成因,为该地区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方法]基于NPP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水土保持服务能力,并采用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对其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1)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耕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双双减小;三江源地区主要以草地为主,其次是水域和林地。20 a间植被覆盖度基本呈现平稳增加的趋势,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土保持服务能力指数呈现N形的变化趋势,但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增速为26.13%,水土保持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水土保持服务能力分布较为一致,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重心始终在玛沁县的西部,水土保持能力向西北方向增大且多方向外延,工程实施效果显著。(3)植被覆盖度、地均GDP、放牧强度对于水土保持服务影响较大。植被覆盖度与地均GDP、年平均降雨、放牧强度等多个因子交互作用解释力均较强。[结论]三江源地区应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森林保育和修复大力提升森林蓄积量;采取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地、围栏封育、补播等措施对生态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服务 时空演变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三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唐古拉山以北区域藏野驴生境适宜性
9
作者 安峥旭 吴佳忆 +7 位作者 路晓平 王静 扎西 桑珠扎西 耿硕 朱印酒 李宁 孟秀祥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1-2629,共9页
三江源唐古拉山以北区域(三江源唐北区域)地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环境条件极端、相对缺乏前期工作基础及行政划分导致的管理职责不明等原因,唐北区域的濒危动物种群及生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及保... 三江源唐古拉山以北区域(三江源唐北区域)地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环境条件极端、相对缺乏前期工作基础及行政划分导致的管理职责不明等原因,唐北区域的濒危动物种群及生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及保育实践还需加强。藏野驴(Equus kiang)是唐北区域的重要旗舰物种,已极度濒危。要提升对濒危藏野驴保护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其前提和基础是深入了解其生境的适宜性、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三江源唐北区域的实地调查、红外相机监测以及查询已有的网络数据库,获取藏野驴的分布点位,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 model),结合区域内生态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对唐北区域的藏野驴生境进行了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唐北区域藏野驴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面积为28335 km^(2),占总面积的41.8%,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东南部,有超过30%的藏野驴适宜区未被列入国家公园范围。影响三江源唐北区域藏野驴生境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季节降水量变化、海拔、温度季节变动及最干季降水量。区域内的居民点对藏野驴的生境适宜性也有较大影响,藏野驴偏好利用距离居民点1000—3000 m范围的生境,这与藏野驴对该区域较好的草地资源和水源的正向选择有关。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尽快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的勘界和界桩布设,修复藏野驴非适宜生境,优化其生境保护。青海和西藏两省应加强协作,共同保护唐北区域的藏野驴。同时,提高当地社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发展替代生计,完善生态补偿,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唐北区域 藏野驴(Equus kiang) 生境适宜性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高寒草地健康评价
10
作者 朱炳淑 樊江文 +6 位作者 张海燕 黄麟 田海静 王林 王守兴 杨明新 郭炎明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7,共15页
草地健康是草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关键表征,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对退化草地进行恢复治理,但对当前草地健康状况仍缺乏系统评估。本研究参考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解析草地健康概念,基于高寒草地特点,运... 草地健康是草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关键表征,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对退化草地进行恢复治理,但对当前草地健康状况仍缺乏系统评估。本研究参考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解析草地健康概念,基于高寒草地特点,运用专家经验,构建综合反映草地健康整体状况的草地健康指数(grassland healthy index,GHI),包括植被状况、地表生物特征、生物多样性和牧草生产性能特征等,分区、分类、分型评价2022年黄河源园区高寒草地健康状态和等级。结果表明:1)高寒草原类和高寒草甸类草地在植被群落特征指数、地表特征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牧草生产性能指数等方面存在差异,尤以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最为明显。2)黄河源园区当前草地健康指数(64.98)整体呈亚健康状态,高寒草原类GHI(66.70)略高于高寒草甸类(62.30),高寒草原类下的早熟禾型与其他两种草地型均存在显著差异,但紫花针茅型与蒿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高寒草甸类下各型存在显著差异。3)从功能分区来看,核心保护区草地健康指数(59.30)较一般控制区(69.50)更低,可能是生态本底脆弱、历史上长期过度放牧和区划变动等因素导致高寒草地尚未完全恢复。本研究可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方法视角,同时可为提升自然保护地体系空间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评价 草地健康指数 理想参照系 高寒草地 三江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三江平原水域覆盖变化特征
11
作者 曾星雨 曲艺 +4 位作者 张弘强 罗春雨 李海燕 崔玲 周博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针对以往研究利用Landsat TM影像进行水域覆盖识别存在的时间分辨率低、信息缺失等问题,结合Landsat TM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MODIS影像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通过建立Landsat TM影像提取的水域分布比例与MODIS波段及衍生指标之间的关系,... 针对以往研究利用Landsat TM影像进行水域覆盖识别存在的时间分辨率低、信息缺失等问题,结合Landsat TM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MODIS影像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通过建立Landsat TM影像提取的水域分布比例与MODIS波段及衍生指标之间的关系,构建水域分数覆盖模型(FCWM),模拟形成水域覆盖时空序列,分析三江平原水域分数覆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20年三江平原整体上水域分数覆盖呈下降趋势,整体水域分数覆盖平均值下降了23.63百分点,在2020年降水量高于2002年的情况下,许多具有高等、较高、中等水域分数覆盖的区域降级为较低和低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域覆盖 变化特征 Landsat TM MODIS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添加剂对三江源区燕麦青贮品质和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
12
作者 郝迎辰 黄钰 +5 位作者 张洪瑞 王召明 李雨嘉 秦子旸 孙志强 玉柱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4-1280,共7页
为了筛选适宜三江源区的燕麦品种及高效添加剂,选用燕麦品种‘贝勒Ⅱ’‘白燕2’和‘白燕7’,于抽穗期收获后,分别设置空白对照(CK)、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B)及苯甲酸钠(Sodium... 为了筛选适宜三江源区的燕麦品种及高效添加剂,选用燕麦品种‘贝勒Ⅱ’‘白燕2’和‘白燕7’,于抽穗期收获后,分别设置空白对照(CK)、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B)及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SB)添加剂处理,青贮45 d后取样分析,测定青贮品质和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蛋白组分。结果表明:(1)‘白燕2’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组可以显著降低高寒地区燕麦青贮饲料的pH值(P<0.05),添加LB能够显著降低氨态氮含量,提高乳酸和乙酸含量(P<0.05)。不同添加剂均能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品种和添加剂互作对燕麦青贮饲料有显著影响(P<0.01)。(3)CNCPS蛋白组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和添加剂互作对PB组分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1),对PA和PC组分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品种和添加剂互作对燕麦青贮品质和CNCPS蛋白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以“白燕2+LB”组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燕麦 品种 青贮品质 CNCPS蛋白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的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的预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张国晶 颜青松 +3 位作者 秦文强 张兹予 李希来 黄建强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5-1668,共14页
为了揭示三江源地区2000—2023年植被时空变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并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三江源地区植被可能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基于三江源达日、玛多、玉树、曲麻莱四个地区2000—2023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 为了揭示三江源地区2000—2023年植被时空变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并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三江源地区植被可能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基于三江源达日、玛多、玉树、曲麻莱四个地区2000—2023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以及温度、降水、风速和气压等气候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了梯度提升回归树、自适应增强回归、随机森林以及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NDVI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模型参数进行了精细调优和验证,以提升模型性能和可靠性。最终,筛选出了模拟精度最优模型,进行多情景下植被变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NDVI的气象特征值占比最高,达0.6486。梯度提升回归模型在所有研究区综合表现优于其他模型,平均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在0.00045~0.00104之间,拟合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均超过0.90,显示出强大的拟合能力。梯度提升回归树在预测三江源地区NDVI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对NDVI数据具有良好拟合效果,为三江源地区NDVI预测提供了科学方法。研究结果有助于预警气候变化条件下植被退化的潜能,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区域植被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机器学习 梯度提升回归树 三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对牧民生计结果与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李军辉 陈文烈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8-2280,共13页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牧民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主体,其生计结果和行为的演变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建设的高效性与持续性。选择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域,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探讨国家公园建设与牧民生计...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牧民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主体,其生计结果和行为的演变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建设的高效性与持续性。选择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域,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探讨国家公园建设与牧民生计结果及行为适应性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牧民对传统生计资本的过度使用,但是却促进了牧民生计结果的不断改善;(2)牧民生计行为适应性选择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由试点建设期的消极应付转向正式建设期的主动支持;(3)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进程中,高人力资本、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牧业收入占比的牧民生计行为适应性选择表现出更为主动的支持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国家公园 牧民 生计结果 生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白燕7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饲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刘青青 吕亮雨 +5 位作者 施建军 蔡宗程 李发毅 保善存 常诗娅 恩仁乐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1,共8页
试验探究了白燕7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人工草地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对维持草畜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将禾本科饲草白燕7号与3种豆科饲草分别混播,并设置了两种不同混播比例,以4种饲草单播为对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该地... 试验探究了白燕7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人工草地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对维持草畜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将禾本科饲草白燕7号与3种豆科饲草分别混播,并设置了两种不同混播比例,以4种饲草单播为对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该地区最适混播比例,以期为高寒地区饲草生产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结果显示:B6(白燕7号∶饲用豌豆=7∶1)处理株高、叶面积、单株叶重和茎重较其他处理明显更优;B6处理(白燕7号∶饲用豌豆=7∶1)干草产量最高,为9300 kg/hm^(2),较单播白燕7号(A1)显著增加了50.0%(P<0.05),B4次之,为9200 kg/hm^(2)。此外,大部分禾豆混播处理饲草的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单播白燕7号(A1)(P<0.05),但显著低于单播饲用豌豆(A2)(P<0.05),B4处理(白燕7号∶饲用豌豆=4.5∶1)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P<0.05),分别为16.50%和6.26%;饲用豌豆(A2)在3种豆科饲草中营养物质含量最高。根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B4(白燕7号∶饲用豌豆=4.5∶1)的隶属函数值为0.738,属优,为Ⅰ级。综上所述,各单播和混播处理中的白燕7号∶饲用豌豆=4.5∶1各项指标较其他处理更好,因此该混播处理更适宜在三江源区的果洛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豆混播 白燕7号 生长 产量品质 三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植被季节性变绿的水分驱动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16
作者 王宇腾 柳媛普 +6 位作者 陈昊 李照国 马迪 尚伦宇 晋伟 孟宪红 赵林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8-922,共15页
三江源区植被季节性变绿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利用2003-2021年多源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部分信息分解(PID)解耦分析,探讨了三江源地区植被季节性变绿的水分驱动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 三江源区植被季节性变绿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利用2003-2021年多源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部分信息分解(PID)解耦分析,探讨了三江源地区植被季节性变绿的水分驱动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3-2021年间,三江源区春、夏、秋季叶面积指数(LAI)的线性趋势总体上升,但是不同季节的环境条件差异显著。春、秋季降水量、土壤湿度(SM)和积雪覆盖(SC)的线性趋势均表现出增加趋势,温度变化不明显;夏季温度的线性趋势轻微上升,但降水量和SM略有下降,SC变化不显著。(2)水分驱动因子对LAI的影响方面,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春、夏季LAI与SM显著正相关,秋季不显著;LAI与SC的相关性各季节均较弱。引入PID解耦分析方法,有效地揭示了SM和SC对LAI的非线性和协同影响。SC在春、秋季影响LAI变化的独立信息贡献更高,成为主要水分驱动因子,夏季则SM贡献更大;同时,SM和SC的协同作用在各季节对LAI变化起重要作用,协同信息贡献均超过30%。(3)水分驱动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关分析研究表明,SM在各季节均与降水显著正相关,与春季温度显著负相关;SC在各季节均与降水显著正相关,与春、秋季温度显著负相关。PID分析也表明,降水是影响三个季节SM和SC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对SM和SC的独立贡献均高于温度,但温度和降水对各季节的SM和SC的协同作用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植被 土壤湿度 积雪覆盖 部分信息分解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大型动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及应用
17
作者 王钊齐 赵亮 +8 位作者 李奇 张同作 江峰 张桂峰 赵星涛 郑凯 马涛 向明学 赵新全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高寒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库和基因库之一,保护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对于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监测和大型动物种群数量空间分布调查是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调查...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高寒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库和基因库之一,保护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对于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监测和大型动物种群数量空间分布调查是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调查和监测方法是关键。迄今,已有众多方法应用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和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中。研究综述了地面样线法、红外相机法、无人机、系留气球、直升机和卫星在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研究中的主要技术流程,设备的关键参数,人工智能在动物解译中的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大型动物种群数量监测技术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就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未来国家公园现代化监测技术体系建设探索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三江国家公园 空中监测平台 大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不同草地类型植被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特征的研究
18
作者 王守兴 周华坤 +6 位作者 欧立鹏 李成先 王雁鹤 宁晓春 谷强 魏代军 杨明新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6,共11页
草地生物多样性是保持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基础,了解不同草地类型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科学的保护和修复策略。以三江源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群落调查和扩增子测序相结合,探讨了不同草... 草地生物多样性是保持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基础,了解不同草地类型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科学的保护和修复策略。以三江源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群落调查和扩增子测序相结合,探讨了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并分析了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在植被群落特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寒草甸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P<0.05),而温性草原则具有最大的植被高度(P<0.05)。在土壤真菌方面,高寒草甸Faith’s-pd指数显著大于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P<0.05),而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小于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P<0.05);在土壤细菌方面,高寒草原的Chao1指数和Faith’s-pd指数显著小于温性草原和高寒草甸(P<0.05),而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环境因子对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pH、有机碳(SOC)含量和全氮(N)含量是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为三江源地区不同草地类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植被特征 土壤微生物 物种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质灾害危险性
19
作者 贾天朝 文琦 +2 位作者 施琳娜 吴昕燕 丁金梅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7,共9页
[目的]定量评估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质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状况,探究其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为区域减灾防灾和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提供对策。[方法]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从地质灾害孕育和诱发角度选取12个评价因子,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质灾害... [目的]定量评估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质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状况,探究其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为区域减灾防灾和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提供对策。[方法]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从地质灾害孕育和诱发角度选取12个评价因子,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结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廊道与优化分区进行分析。[结果]1)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质灾害高危险、极高危险区面积为25614.32 km^(2),占20.81%。2)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质灾害发生的主控孕灾和诱发因子分别是坡度(信息量值为6.23852)和距农村居民点距离(13.27066),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间存在较高的敏感性。3)识别生态源地面积为26833 km^(2),提取生态廊道55条(6080.15 km),识别核心保护区(39613.58 km^(2))、生态保育区(67261.84 km^(2))、游憩展示区(10143.44 km^(2))、传统利用区(6081.34 km^(2))等功能区域。4)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安全格局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主要影响的区域为长江源园区(65.30%)、澜沧江源园区(77.90%)的核心保护区和黄河源园区(88.97%)的传统利用区,黄河源园区是廊道风险性最高的园区。[结论]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质灾害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空间差异明显,应当分区分类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信息量模型 生态安全格局 三江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三江源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佘欢 李鹏 +3 位作者 肖列 王周 杨秀玲 宁静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61-67,共7页
采用InVEST模型及修正后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V_(ES)(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三江源地区V_(ES)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土地利... 采用InVEST模型及修正后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V_(ES)(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三江源地区V_(ES)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耕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扩大,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小;研究区以草地为主,其次是水域和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小。②三江源地区V_(ES)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治多县增幅最大、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降幅最大;V_(ES)等级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等级一般的县域较多,等级好的县域数量有所减少。③考虑空间关联性因素后,地均GDP和植树造林均呈正向直接效应,放牧强度呈负向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影响因素 InVEST模型 当量因子法 空间杜宾模型 三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