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志·张辽传》地名误字辨析
1
作者 姚乐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1,共1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地名误字的失校,多属前人已指谬正讹而点校者未能留心所致,如《梁习传》误“章长”为“漳长”(《三国志》卷一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9页)、《于禁传》误“广戚”为“广威”(卷一七,第522页)之类,清人皆已辨... 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地名误字的失校,多属前人已指谬正讹而点校者未能留心所致,如《梁习传》误“章长”为“漳长”(《三国志》卷一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9页)、《于禁传》误“广戚”为“广威”(卷一七,第522页)之类,清人皆已辨明(卢弼集解,钱剑夫整理:《三国志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6、1475页),点校本却未据以改订。前人已指出的谬误,今天原无继续讨论的必要,但前人考证不透彻,仍然贻惑后学之处也是有的,点校本未改相关误字,或是出于谨慎。今笔者不揣浅陋,特就所见一例略加辨析,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国志 中华书局点校本 点校 《三国志集解》 误字 不揣浅陋 三国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三国时期的书法艺术
2
作者 杨代欣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9-92,共4页
试论三国时期的书法艺术杨代欣三国时期的经学、哲学、宗教学、地理学、文学、书法、绘画和科学技术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文拟就三国时期的书法艺术作一探讨。一魏、蜀、吴三国鼎立,结束了自公元186年以来的长期混战局面。三国的... 试论三国时期的书法艺术杨代欣三国时期的经学、哲学、宗教学、地理学、文学、书法、绘画和科学技术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文拟就三国时期的书法艺术作一探讨。一魏、蜀、吴三国鼎立,结束了自公元186年以来的长期混战局面。三国的统治者从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三国时期 诸葛亮 《三国志集解》 蜀汉 孙吴 曹魏 康有为 楷书 书法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昭《吴书》原有“使臣列传”
3
作者 曲柄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14,共1页
《三国志·吴志·胡综是仪传》于胡综、是仪二人间插叙徐详:“徐详者,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先综死。”陈寿评曰:“是仪、徐详、胡综,皆孙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仪清恪贞素,详数通使命,综文采才用,各见信任……”(中华... 《三国志·吴志·胡综是仪传》于胡综、是仪二人间插叙徐详:“徐详者,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先综死。”陈寿评曰:“是仪、徐详、胡综,皆孙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仪清恪贞素,详数通使命,综文采才用,各见信任……”(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419页)陈景云推测本有《徐详传》:“《志》中凡不立传而附见他传者,虽有事迹可称,评中皆不及之。《综传》次《是仪传》,详事又附《综传》后,而陈氏评详乃与是仪、胡综同目,为孙权时干兴事业者,而尤称详之数通使命,无传有评,疑乖史例”,“意详当自有传。”(《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12页)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117页)、潘眉《三国志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01页)同此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集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 《十驾斋养新录》 使臣 韦昭 中华书局 钱大昕 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操“唯才是举”是乱世揽才的权宜之计 被引量:6
4
作者 许春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94-98,共5页
东汉末年,曹操曾三次发布求才令,提出“唯才是举”、“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均可举荐选拔,这与西汉长期奉行的德才兼备、以德为重的选士标准大相径庭。“唯才是举”的实质是轻德,把“不忠不孝”与“有治国用之术”紧密联系在... 东汉末年,曹操曾三次发布求才令,提出“唯才是举”、“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均可举荐选拔,这与西汉长期奉行的德才兼备、以德为重的选士标准大相径庭。“唯才是举”的实质是轻德,把“不忠不孝”与“有治国用之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广为招揽,其目的是为了夺权而非长治久安。因而它是在乱世环境中广罗人才的一种手段,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这从曹操实际推行的是德充才盛的用人标准和大杀不忠于己的才俊名士两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才是举” 《三国志 曹操 求才令 《资治通鉴》 《后汉书》 传统道德 用人标准 《三国志集解》 德才兼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州之学与魏晋玄学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运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4-48,共5页
本文通过对荆州之学的形成、特点与玄学的领袖人物王弼的治学内容、特点作详细的比较,从而找出了玄学与荆州之学二者的内在联系,探讨了魏晋玄学产生的渊源。作者指出:荆州之学作为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链环,决不可忽视,否则,将会出现... 本文通过对荆州之学的形成、特点与玄学的领袖人物王弼的治学内容、特点作详细的比较,从而找出了玄学与荆州之学二者的内在联系,探讨了魏晋玄学产生的渊源。作者指出:荆州之学作为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链环,决不可忽视,否则,将会出现许多令人费解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荆州 魏晋玄学 王粲 《易》 刘表 《三国志集解》 太玄 后汉书 章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贡》黑水与堂光古道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子今 《文博》 1994年第2期49-52,共4页
《禹贡》分划九州地域,关于雍州与梁州区界都说到黑水:“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对于《禹贡》黑水的理解,历来歧议纷纭.阮元以为此二黑水一在雍州一在梁州,名同而地异.黄以周则以为并“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语,“... 《禹贡》分划九州地域,关于雍州与梁州区界都说到黑水:“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对于《禹贡》黑水的理解,历来歧议纷纭.阮元以为此二黑水一在雍州一在梁州,名同而地异.黄以周则以为并“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语,“《禹贡》三言黑水,同属一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黑水 《读史方舆纪要》 梁州 子午道 雍州 秦岭北坡 黄以周 《三国志集解》 诂经精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评介
7
作者 龙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94-96,共3页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评介龙晦魏晋南北朝史,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算起,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统一陈朝止,实为三百七十年。如从曹操控制汉政权的建安元年(196年)算起,到隋文帝开皇年,则将近四百年。这段时期...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评介龙晦魏晋南北朝史,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算起,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统一陈朝止,实为三百七十年。如从曹操控制汉政权的建安元年(196年)算起,到隋文帝开皇年,则将近四百年。这段时期,南方经历了吴、东晋、宋、齐,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史 陶渊明 《通鉴》 《三国志 《三国志集解》 论稿 少数民族 陈先生 隋文帝 州刺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史二题
8
作者 舒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72-76,71,共6页
邢丙彦《商榷》读后 《上海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刊登了邢丙彦同志所撰《〈“平齐民”与“平齐户”试释〉商榷》的文章,提出了与《北京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许福谦同志一文对立的意见,认为“平齐民”与“平齐户”是一种人。邢文犀利泼... 邢丙彦《商榷》读后 《上海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刊登了邢丙彦同志所撰《〈“平齐民”与“平齐户”试释〉商榷》的文章,提出了与《北京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许福谦同志一文对立的意见,认为“平齐民”与“平齐户”是一种人。邢文犀利泼辣,时有所中,是其长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利泼辣 师院 期刊 读后 《魏书》 《北史》 上海 寻阳 《三国志集解》 诸葛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