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国志注》所引杂传述略 |
张新科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2
|
《春秋》笔削见义与传统叙事学--兼论《三国志》《三国志注》之笔削书法 |
张高评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3
|
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 |
布仁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4
|
论裴松之《三国志注》与《三国演义》的关系 |
傅惠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5
|
三国两晋孙权历史形象演变——以《三国志》裴松之注为中心 |
王怀成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陈寅恪“合本子注”说新探 |
吴晶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7
|
依史演义 融史于文——略谈《三国演义》运用史料的艺术手法 |
钟云星
|
《重庆社会科学》
|
1994 |
0 |
|
8
|
陈寿“谤议”诸葛亮质疑 |
李小树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7 |
3
|
|
9
|
考据学渊源考辨 |
李颖科
|
《人文杂志》
|
1987 |
3
|
|
10
|
论裴松之的史学思想 |
李颖科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1
|
评《裴松之评传》 |
苏生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12
|
试论裴松之的主要史学成就和贡献 |
陈虎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