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个白痴》中反思印度教育体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磊 刘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5-166,共2页
影片《三个白痴》是2009年印度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电影以倒叙的方式开始,在两个好朋友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乔的过程中展开,讲述了三个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法兰、拉杜和兰乔如何奋斗、如何成就自己的梦想的故事。电影触及了很多非常值... 影片《三个白痴》是2009年印度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电影以倒叙的方式开始,在两个好朋友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乔的过程中展开,讲述了三个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法兰、拉杜和兰乔如何奋斗、如何成就自己的梦想的故事。电影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阶层意识、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等。该部电影针砭时弊,以讽刺幽默的基调直指印度当今的应试教育体制及评价学生的单一标准,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白痴》 教育体制 阶层意识 应试教育 人才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在现实与理想间穿行——《三个白痴》的教育叙事分析
2
作者 徐立明 钟铧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主要运用"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对印度电影《三个白痴》进行叙事分析,对其教育思想获得解释性理解。该影片针砭设计性教育、倡导非设计性教育,批判竞争教育、宣扬非竞争教育,揭露功利化教育、弘扬非功利化教育。整体地... 主要运用"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对印度电影《三个白痴》进行叙事分析,对其教育思想获得解释性理解。该影片针砭设计性教育、倡导非设计性教育,批判竞争教育、宣扬非竞争教育,揭露功利化教育、弘扬非功利化教育。整体地看,该影片呈现了一种结构,即由设计性教育、竞争教育与功利化教育串构而成的教育现实,与由非设计性学习、非竞争性学习与非功利化学习串构而成的教育理想之间的对立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白痴》 教育叙事分析 设计性教育 竞争教育 功利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白痴》人物塑造中的对比
3
作者 金俊荣 《电影评介》 2013年第8期4-6,共3页
电影《三个白痴》塑造了以兰彻为首的栩栩如生的艺术群像,其多重对比的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凸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影片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模式,从教育方法到教育手段,从教育环境到教育的最终目的,都进行了深度反思。以阳光、积极、乐观、自... 电影《三个白痴》塑造了以兰彻为首的栩栩如生的艺术群像,其多重对比的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凸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影片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模式,从教育方法到教育手段,从教育环境到教育的最终目的,都进行了深度反思。以阳光、积极、乐观、自由的大学生兰彻作为主角,通过一系列笑料百出的事件,运用幽默诙谐的喜剧手法,使观众在轻松的体验过后,体味了严肃的思考,这是压力释放后的冷静的思考,这个思考是深沉的、长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白痴》 人物塑造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三个白痴》中的情绪基调种类
4
作者 付兰 李彦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33-135,共3页
印度电影《三个白痴》在鲜明的批判主题下,加注了爱情、友情、亲情三个人性普世价值,超越于民族国界,给迷茫的人以启发,给失败的人以激励,是一部足以定格于历史的不朽经典。影片情节跌宕起伏,在整体喜剧的氛围中充满了不同类型的情感情... 印度电影《三个白痴》在鲜明的批判主题下,加注了爱情、友情、亲情三个人性普世价值,超越于民族国界,给迷茫的人以启发,给失败的人以激励,是一部足以定格于历史的不朽经典。影片情节跌宕起伏,在整体喜剧的氛围中充满了不同类型的情感情绪,而这些情感的渲染都是以不同基调的音乐转换作为基础的,观众在不同的音乐感染下,体味着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剧情的变化发展与主人公一同喜怒哀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白痴》 情绪 基调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