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沦陷语境中的民族意识与文化坚守——编辑者对《万象》影响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昊 史育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6-73,共8页
《万象》的两任主要编辑人陈蝶衣与柯灵,以各自不同的编辑方式,表达了同样的编辑思想———有意识地在编辑中体现出延续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并不同程度地宣扬人们的反抗精神与民族意识。在侵略者与卖国者共谋文化垄断的沦陷区,《万象》以... 《万象》的两任主要编辑人陈蝶衣与柯灵,以各自不同的编辑方式,表达了同样的编辑思想———有意识地在编辑中体现出延续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并不同程度地宣扬人们的反抗精神与民族意识。在侵略者与卖国者共谋文化垄断的沦陷区,《万象》以其严肃的编辑态度与灵活的编辑方式,在日伪严密文网中建构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呼吸空间。《万象》编辑者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坚持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为《万象》赢得了民族文化"堡垒掩体"的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 编辑 《万象》 民族意识 文化坚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象》与1940年代文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厉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1,150,共10页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使之呈现出三个典型特点:一是对战争的言说采取"隐性写作"的叙事策略,隐含着民族国家的隐性叙事与对殖民现代性的审思;二是文学创作主题转向市民日常生活,但日常生活叙事都呈现出"肯定"与"批判"的焦虑情绪;三是倡导融通新旧、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运动",而"正确的意识"、"高尚的趣味"、"大众的生活"成为界定通俗文学合法身份的标签。由此,《万象》既彰显出沦陷区文学发展的复杂命运,更丰富了40年代文学图景,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 1940年代文学 殖民现代性 日常生活 “通俗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沦陷时期《万象》中的小说形态
3
作者 王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7-171,共5页
上海沦陷时期市民大众杂志《万象》前期小说形态上,立足市民“融合新旧”:以从市民大众根本利益出发为新的统一的叙事立场,体现出可贵的民生关怀与民族意识;同时这些小说又保留为新文学所忽略的与世俗人生相贴切的一面。小说富于现代市... 上海沦陷时期市民大众杂志《万象》前期小说形态上,立足市民“融合新旧”:以从市民大众根本利益出发为新的统一的叙事立场,体现出可贵的民生关怀与民族意识;同时这些小说又保留为新文学所忽略的与世俗人生相贴切的一面。小说富于现代市民娱乐趣味,这既是适应了当时的市民娱乐口味,也体现了沦陷时期批评现实的精明策略。不同的文体各以其文体自身特点参与了这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 小说形态 融合新旧 沦陷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象
4
作者 申攀登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0-I0010,共1页
设计说明:《万象》的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中“飞天纹样”,由主花型和衍生纹样组成。系列设计将具有代表性的飞天形象与莲花纹、忍冬纹等华美的藻井图案相结合,再现绚丽又浪漫的“敦煌式”美学,画面正中,疾驰的列车穿云而过,冲破传统与科... 设计说明:《万象》的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中“飞天纹样”,由主花型和衍生纹样组成。系列设计将具有代表性的飞天形象与莲花纹、忍冬纹等华美的藻井图案相结合,再现绚丽又浪漫的“敦煌式”美学,画面正中,疾驰的列车穿云而过,冲破传统与科技的壁垒。在图案配色上,多采用石绿、土红等传统色彩,辅助以黑白线描,明丽典雅中尽显现代气息。整体古典大气,适用于服饰、家居、文创产品等多个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莲花纹 《万象》 藻井图案 设计说明 传统色彩 忍冬纹 系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篆隶万象名义》所反映的重纽韵舌齿音的归属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林啸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1-656,共6页
文章用反切结构分析法和统计数据研究了《篆隶万象名义》一书中重纽韵舌齿音的归属问题,发现书中重纽韵的舌齿音明显分为两类:章组、精组、日母和以母都应该归属于重纽四等;而来母、知组、云母和庄组则应该归属于重纽三等。文章最后还... 文章用反切结构分析法和统计数据研究了《篆隶万象名义》一书中重纽韵舌齿音的归属问题,发现书中重纽韵的舌齿音明显分为两类:章组、精组、日母和以母都应该归属于重纽四等;而来母、知组、云母和庄组则应该归属于重纽三等。文章最后还分析了本文观点与陆志韦先生分析《王三》重纽的细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隶万象名义》 反切 重纽 数量统计 舌齿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希祖与钱玄同(二)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乐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8,85,共7页
2006年,家父朱元曙曾写过一篇《朱希祖与钱玄同》,发表在《万象》2006年4月号上,那时我在读大二,正跟着父亲整理先曾祖父朱希祖先生的日记,着手编纂《朱希祖先生年谱长编》。八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当年所写的《朱希祖与钱玄同》某些说法有... 2006年,家父朱元曙曾写过一篇《朱希祖与钱玄同》,发表在《万象》2006年4月号上,那时我在读大二,正跟着父亲整理先曾祖父朱希祖先生的日记,着手编纂《朱希祖先生年谱长编》。八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当年所写的《朱希祖与钱玄同》某些说法有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资料,特别是杨天石先生整理的《钱玄同日记(整理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玄同 希祖 整理本 《万象》 我在 杨天石 朱元 朱希 章太炎 早稻田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馆藏师陀《荒野》两章残稿
7
作者 慕津锋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68,F0003,共9页
《荒野》是师陀20世纪40年代应柯灵之约为《万象》创作的一部未完成长篇小说。笔者深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荒野》第14、15两章修改稿,比较作者对该小说修改前后的差异,并对师陀修改背后的成因进行探寻。
关键词 师陀 《万象》 《荒野》 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去与拥有:平氏叔侄两代出版人与张爱玲
8
作者 余皓明 《出版科学》 CSSCI 2009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台湾资深出版人、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先生在他的自传《逆流而上》中谈到张爱玲,不无自豪地这般写道:“从1966年四月,《怨女》在皇冠连载而后出版单行本,我们与张爱玲,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情谊……张爱玲的全部作品,都由... 台湾资深出版人、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先生在他的自传《逆流而上》中谈到张爱玲,不无自豪地这般写道:“从1966年四月,《怨女》在皇冠连载而后出版单行本,我们与张爱玲,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情谊……张爱玲的全部作品,都由皇冠独家出版。”接下来他又说“年轻时期的张爱玲和平襟亚先生的《万象》杂志结下了深厚的文学之缘,而后又和《皇冠》愉快地长期合作,前后五十年,与两个平氏家族的出版事业紧密携手,这样横跨两代的渊源,也许正如她的第一本书名一样,可说是另一则传奇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出版人 长期合作 文化集团 《怨女》 《万象》 《皇冠》 出版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蝙蝠划过夜空”——论小白的都市书写
9
作者 夏彬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63,共6页
小白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于2005年左右凭借发表在《万象》《书城》《读书》等刊物上的文化随笔初获声名,然后转向小说创作,且最先涉猎的是长篇小说,而后方开始创作中短篇。距离他第一部虚构作品《局点》问世,至今已有14个年头。小白的... 小白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于2005年左右凭借发表在《万象》《书城》《读书》等刊物上的文化随笔初获声名,然后转向小说创作,且最先涉猎的是长篇小说,而后方开始创作中短篇。距离他第一部虚构作品《局点》问世,至今已有14个年头。小白的小说创作并不以数量见长,1但贵在几乎每部作品都能保持相当水准且风格鲜明,无论是带有“考古学家的周详”还是作为“诗人的偏僻趣味”,2都被他耐心、机敏、细致、生动、不无谐谑地网罗进笔下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短篇 都市书写 《读书》 《万象》 谐谑 虚构作品 文化随笔 小说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广角》,美丽前行!
10
作者 王谦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94,共1页
这十年,我最喜欢的刊物有三个:《收获》《万象》《出版广角》。如果从专业的角度给三刊的策划、组稿、编辑难度作一连线,所成折线或曲线,由前向后必然呈上升状。《收获》依托海派文化,每期作品数最有限,一部长篇小说就占去半本的... 这十年,我最喜欢的刊物有三个:《收获》《万象》《出版广角》。如果从专业的角度给三刊的策划、组稿、编辑难度作一连线,所成折线或曲线,由前向后必然呈上升状。《收获》依托海派文化,每期作品数最有限,一部长篇小说就占去半本的篇幅;《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广角》 《万象》 《收获》 海派文化 长篇小说 刊物 组稿 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人视他为圣人(如鲍耀明)”吗?
11
作者 鲍耀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河南大学出版社 圣人 周作人 《万象》 晚年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亭子间、咯血症与“侠盗”想象——以1940年代孙了红的居室及“侠盗鲁平奇案”系列小说为中心
12
作者 战玉冰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6,113,共11页
本文从孙了红1940年代的居住空间入手,揭示作者当时物质生存条件的艰难,并分析作品畅销与作者穷困这一现实情况背后的悖谬之所在。突如其来的咯血症加深了孙了红的生存危机。而这生活上的种种困境,最终都以一种曲折的、以趣味外壳包含... 本文从孙了红1940年代的居住空间入手,揭示作者当时物质生存条件的艰难,并分析作品畅销与作者穷困这一现实情况背后的悖谬之所在。突如其来的咯血症加深了孙了红的生存危机。而这生活上的种种困境,最终都以一种曲折的、以趣味外壳包含反抗内核的形式呈现于“侠盗鲁平奇案”系列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了红 《万象》 “侠盗”鲁平 亭子间 咯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