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国公报》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植入 被引量:9
1
作者 孙邦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9-107,共9页
《万国公报》尽管不是一份教育专业期刊,但它却是晚清来华西教士介绍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和理论的一个重要媒介。西教士当时所撰写或翻译的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中文著作,或大部分内容在该刊连载,或在该刊优先发表,或在该刊部分发表,或作广... 《万国公报》尽管不是一份教育专业期刊,但它却是晚清来华西教士介绍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和理论的一个重要媒介。西教士当时所撰写或翻译的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中文著作,或大部分内容在该刊连载,或在该刊优先发表,或在该刊部分发表,或作广告宣传。该刊还发表了其他一些教育学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和影响的。我们在研究西方教育制度在中国传播史以及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教育变迁时,不应该忽视其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国公报》 林乐知 西方教育制度 近代 中国 传播史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教会报刊的在华传播——以《万国公报》为考察的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跃峰 姚彦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4,共8页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外国人的报刊尤其是来华传教士的教会报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传播活动发展为传播事业后,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华传播的教会报刊作为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重要传播载体,在传...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外国人的报刊尤其是来华传教士的教会报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传播活动发展为传播事业后,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华传播的教会报刊作为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重要传播载体,在传播教义和西学的同时,也要受到来自晚清社会各方面因素和力量的控制或影响。《万国公报》较好地应对了各种社会控制因素,在中国近代报刊史和西方文化传播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报刊 传播 社会控制 《万国公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国公报》反鸦片言论特点刍议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鹏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4,共4页
近代来华传教士为了维护传教利益,坚决反对鸦片吸食和鸦片贸易。《万国公报》的反鸦片言论以鸦片对身体的伤害为切入点,以"灵魂得救"、"信仰福音"作为戒除鸦片的根本方法和最终归宿。这些言论在根本上服从于传教士... 近代来华传教士为了维护传教利益,坚决反对鸦片吸食和鸦片贸易。《万国公报》的反鸦片言论以鸦片对身体的伤害为切入点,以"灵魂得救"、"信仰福音"作为戒除鸦片的根本方法和最终归宿。这些言论在根本上服从于传教士的传教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传教士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基督教 鸦片 《万国公报》 禁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清传教士报刊的西学传播——以《万国公报》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晓彤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近代以来,有感于中国人因极度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拒绝基督教,以《万国公报》为代表的传教士报刊开始致力于传播西方文化,首重西学。他们希望通过介绍西方政治、经济、科技和宗教方面的知识,改变中国人对西方的轻视态度,在中国读者... 近代以来,有感于中国人因极度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拒绝基督教,以《万国公报》为代表的传教士报刊开始致力于传播西方文化,首重西学。他们希望通过介绍西方政治、经济、科技和宗教方面的知识,改变中国人对西方的轻视态度,在中国读者心目中建立起西方民主、富强、文明的正面形象。传教士报刊的努力使得西方文化渐渐为国人所了解,直接影响了上层社会中的开明分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其后发生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报刊 《万国公报》 西学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万国公报》停刊的历史考察
5
作者 杨代春 《船山学刊》 2001年第3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万国公报》 刊物 时期 特点 历史考察 传教士 创办 经营 上海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的文化宣传
6
作者 李海红 《益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5期80-84,共5页
李提摩太是英国的一名传教士 ,在晚清时期来到中国传教。他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 ,在当时是其他传教士所不能相比的。我们通过李提摩大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文章 ,对他的思想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李提摩太 《万国公报》 影响 中国文化 英国 传教士 文化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国公报》与戊戌变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房德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33-41,共9页
《万国公报》初名《教会新报》,1868年9月(同治七年)由美国监里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于上海,为周刊。1874年更名《万国公报》,1883年(光绪九年)停刊,六年后作为广学会的机关报复刊,改为月刊,至1907年停办。作为基督教传教士所... 《万国公报》初名《教会新报》,1868年9月(同治七年)由美国监里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于上海,为周刊。1874年更名《万国公报》,1883年(光绪九年)停刊,六年后作为广学会的机关报复刊,改为月刊,至1907年停办。作为基督教传教士所办的报纸,《万》报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宗教宣传,这种宣传在中国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乃至反动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大。在进行宗教宣传的同时,《万》报还以大量篇幅报导中外新闻,介绍西学,评议时政,在这方面它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广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乐知 《万国公报》 戊戌变法 西学 清政府 设议院 “主静” 甲午战前 日本 来华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影响
8
作者 刘桂玲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万国公报》是英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综合刊物。《万国公报》不是一份教育专业期刊,但他却是晚清来华传教士介绍西学的重要媒介。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教育作为宣传的重点,介绍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大力宣传女子教育和社会教... 《万国公报》是英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综合刊物。《万国公报》不是一份教育专业期刊,但他却是晚清来华传教士介绍西学的重要媒介。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教育作为宣传的重点,介绍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大力宣传女子教育和社会教育,《万国公报》中关于社会教育的文章不多,但当近代中国新型社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它关于社会教育的宣传和介绍对社会教育在中国的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国公报》 社会教育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与信仰的张力——《万国公报》对儒家影响之探析
9
作者 文倩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153,160,共8页
《万国公报》积极传播西学、倡导教育改革,其背后的动机是传播信仰。传教士自觉、主动地利用世俗知识与神圣信仰之间的张力,一方面大力介绍西学并鼓吹通过教育改革将西学纳入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试图借助西学的力量从知识上动摇儒家的... 《万国公报》积极传播西学、倡导教育改革,其背后的动机是传播信仰。传教士自觉、主动地利用世俗知识与神圣信仰之间的张力,一方面大力介绍西学并鼓吹通过教育改革将西学纳入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试图借助西学的力量从知识上动摇儒家的信仰体系;另一方面弥合西学与西教,希望使西教依托于西学被中国士人所接受,同时消除西学对其信仰可能造成的伤害。中国士人对知识与信仰的张力不够重视,他们将知识与信仰截然分离,尽管只愿接受西学而拒斥西教,但正是其接受的西学从知识与制度两个层面对儒家信仰体系造成了根本性破坏,使儒家最终走向了知识与信仰的分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国公报》 儒家 知识 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提摩太:报业“政论时代”的揭幕者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丽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9,53,共6页
李提摩太在华期间,以传教赈灾、著书立说、游说参政、办学兴教等方式活跃于中国社会,对中国的社会改良影响深远。经过长期的在华传教实践,李提摩太摸索出一条走"上层路线"的传播路径,办报立言成为他在精神上引导中国上层人物... 李提摩太在华期间,以传教赈灾、著书立说、游说参政、办学兴教等方式活跃于中国社会,对中国的社会改良影响深远。经过长期的在华传教实践,李提摩太摸索出一条走"上层路线"的传播路径,办报立言成为他在精神上引导中国上层人物最为有效的方式。他顺应中国洋务和维新的社会思潮,通过执掌《时报》笔政和主导《万国公报》言论,对洋务大员和维新领袖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确立了报刊干预政治和现实的时代风向,揭开了"政论时代"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提摩太 《时报》 《万国公报》 广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林乐知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恒 赵文铎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0-53,共4页
文章主要概述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林乐知的研究。对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如林乐知与中国近代教育、林乐知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林乐知的女权思想、林乐知与中国传统文化、林乐知与晚清中国政局等作了论述,且就进一步加强林乐知研究... 文章主要概述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林乐知的研究。对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如林乐知与中国近代教育、林乐知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林乐知的女权思想、林乐知与中国传统文化、林乐知与晚清中国政局等作了论述,且就进一步加强林乐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乐知 《万国公报》 教育 西学 女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儒学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革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25-32,共8页
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外国传教士是十分活跃的角色。因此关于传教士问题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中日甲午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儒学的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来华传教士 耶稣 儒学 上帝 基督教教义 孔子 《万国公报》 花之安 福音派 宣传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0——1907年林乐知有关清末新政的思考与评论
13
作者 赵建辉 《阴山学刊》 2009年第5期68-71,共4页
1900年后,传教士和著名报人林乐知对当时清末政局和中国革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在教育改革方面,他重视"蒙学"和"女学",并建议对传统士大夫进行"仕学"再教育。在政治立场上,他支持自上而下的政府改... 1900年后,传教士和著名报人林乐知对当时清末政局和中国革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在教育改革方面,他重视"蒙学"和"女学",并建议对传统士大夫进行"仕学"再教育。在政治立场上,他支持自上而下的政府改良,反对暴力革命手段,尤其对晚清"预备立宪"寄予厚望。随着他对清末新政逐渐失去信心,对革命派的态度有所改善。但他始终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文化问题,根本出路只有教育和基督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乐知 《万国公报》 清末新政 教育 改良派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教会报刊的在华传播
1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外国人尤其是来华传教士的教会报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传播活动发展为传播事业后,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重要传媒,中国本土发行的教会报刊在传播教义和西学的...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外国人尤其是来华传教士的教会报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传播活动发展为传播事业后,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重要传媒,中国本土发行的教会报刊在传播教义和西学的同时,也受到来自晚清社会各方面因素和力量的控制或影响,《万国公报》较好地应对了上述控制和影响,在中国近代报刊史和西方文化传播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报刊 近代报刊 传播事业 “西学东渐” 《万国公报》 社会力量 来华传教士 传播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强学会变质的探究
15
作者 殷敦新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2期87-92,共6页
强学会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不断上书光绪帝,争取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改革时组成的政治团体.强学会有北京强学会与上海强学会之分,两会先后建立于1895年11月中旬和12月上旬.北京... 强学会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不断上书光绪帝,争取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改革时组成的政治团体.强学会有北京强学会与上海强学会之分,两会先后建立于1895年11月中旬和12月上旬.北京强学会成立后不久,即遭御史杨崇伊上疏弹劾,1896年1月29日被大学士、军机大臣李鸿藻乘机改为官书局,专欲“译刻各国书籍”,使之“渐讳时政”.北京强学会被禁的消息传至上海,张之洞即电告沪地各报馆“此报(指《强学报》——引者)不刊,此会不办.”遂于1896年2月8日将上海强学会余款、书籍、木器物件等点交其幕僚汪康年“收存”.至此,南北两强学会被改宗易旨,秋扇见捐.本文试图对其变质探本究源,以昭其实质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学会 张之洞 汪康年 康有为 官书局 资产阶级改良派 孝谦 《万国公报》 梁启超 光绪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黔》四则
16
作者 陈明远 《贵州文史丛刊》 1996年第5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贵州 洋人 黔中 总理衙门 引进外资 《万国公报》 万山 办矿 学堂 外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7
作者 洪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93-98,共6页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在欧洲传播,后又波及美洲,经过一百三十多年的斗争,现已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民主独立的思想武器和胜利旗帜。那么,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是什么时候、由谁传入中...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在欧洲传播,后又波及美洲,经过一百三十多年的斗争,现已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民主独立的思想武器和胜利旗帜。那么,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是什么时候、由谁传入中国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考察,舛谬之处,望诸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传播 四十年代 十九世纪 李提摩太 《万国公报》 朱执信 巴贝夫 《民报》 不自觉 革命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学会与戊戌变法──兼论近代传教士
18
作者 于建胜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1-27,共7页
关键词 传教士 广学会 戊戌变法 《万国公报》 维新派 李提摩太 西方传教士 林乐知 天主教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午战后在华基督教发展原因探析
19
作者 朱玉彪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51-53,共3页
基督教传入我国,在历史上共有四次,前三次分别是在唐代、元代和明末清初,第四次是在甲午战争前后。甲午战争之前,他们的传教并未取得多大的成功,甲午战争之后,形势才发生变化,基督教传教出现了高潮。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看到这种情况的出... 基督教传入我国,在历史上共有四次,前三次分别是在唐代、元代和明末清初,第四次是在甲午战争前后。甲午战争之前,他们的传教并未取得多大的成功,甲午战争之后,形势才发生变化,基督教传教出现了高潮。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原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思想 李提摩太 《万国公报》 中东战纪本末 维新运动 维新变法 维新派 公车上书 儒家思想 基督教在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始而恶终:袁世凯与维新运动新论
20
作者 廖一中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75-78,共4页
袁世凯与维新运动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善始而以恶终。
关键词 维新运动 维新变法 维新派 军机大臣 《万国公报》 王修植 维新人士 《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学堂 强学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