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万国公报》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植入 |
孙邦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2
|
近代教会报刊的在华传播——以《万国公报》为考察的中心 |
欧阳跃峰
姚彦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万国公报》反鸦片言论特点刍议 |
王海鹏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4
|
论晚清传教士报刊的西学传播——以《万国公报》为例 |
雷晓彤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早期《万国公报》停刊的历史考察 |
杨代春
|
《船山学刊》
|
2001 |
0 |
|
6
|
试析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的文化宣传 |
李海红
|
《益阳师专学报》
|
2002 |
0 |
|
7
|
《万国公报》与戊戌变法 |
房德邻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6
|
|
8
|
论《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影响 |
刘桂玲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0 |
0 |
|
9
|
知识与信仰的张力——《万国公报》对儒家影响之探析 |
文倩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李提摩太:报业“政论时代”的揭幕者 |
程丽红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林乐知研究综述 |
张恒
赵文铎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2
|
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儒学的关系 |
史革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3
|
1900——1907年林乐知有关清末新政的思考与评论 |
赵建辉
|
《阴山学刊》
|
2009 |
0 |
|
14
|
近代教会报刊的在华传播 |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对强学会变质的探究 |
殷敦新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1 |
0 |
|
16
|
《谭黔》四则 |
陈明远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6 |
0 |
|
17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洪业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8
|
广学会与戊戌变法──兼论近代传教士 |
于建胜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9
|
甲午战后在华基督教发展原因探析 |
朱玉彪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20
|
善始而恶终:袁世凯与维新运动新论 |
廖一中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