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月与安生》的青春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东 李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6-88,共3页
《七月与安生》是一部独特的青春片。这部影片跳出窠臼,着力表现友谊中自我的悖反与认识,体现出对同性之情的多方面思考。影片在表现爱情时,着重表现爱情中人性的弱点,以及面对情感纠葛时的真诚与伪善,表现出超越爱情的人性探讨。影片... 《七月与安生》是一部独特的青春片。这部影片跳出窠臼,着力表现友谊中自我的悖反与认识,体现出对同性之情的多方面思考。影片在表现爱情时,着重表现爱情中人性的弱点,以及面对情感纠葛时的真诚与伪善,表现出超越爱情的人性探讨。影片在表现成长时,注重个性的完善与心理的回归,表现出更为深广的青春思索。《七月与安生》的价值,除了在主题上覆盖青春片的所有内涵外,更在于从青春的深刻性思索中展现青春片的独特意义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 青春 人性 自我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月与安生》的女性主义镜像人物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阳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2-84,共3页
曾国祥执导的青春爱情电影《七月与安生》在同类题材中获得了较好的口碑。电影体现了女孩子成长中的快乐与受伤,成长是青春更重要的主题,认识自我比得到爱情更为重要。电影的主人公七月与安生体现了心理学家拉康关于成长的镜像理论,她... 曾国祥执导的青春爱情电影《七月与安生》在同类题材中获得了较好的口碑。电影体现了女孩子成长中的快乐与受伤,成长是青春更重要的主题,认识自我比得到爱情更为重要。电影的主人公七月与安生体现了心理学家拉康关于成长的镜像理论,她们互为镜子中的另一个自我,一个被动、温柔,一个主动、自由。她们互相欣赏、迷恋,甚至想成为对方。两个角色最终在体验对方生活态度后成为完整的自我,电影以女性的自我发现为主题,使电影具有女性主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 镜像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月与安生》的女性自我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银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曾国祥执导的影片《七月与安生》自上映以来收获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连连斩获各类奖项,为国产青春电影开辟了一种新的叙事可能。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对鲜活的女性形象,并借助丰富的叙事内容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完成了对女性灵魂... 曾国祥执导的影片《七月与安生》自上映以来收获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连连斩获各类奖项,为国产青春电影开辟了一种新的叙事可能。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对鲜活的女性形象,并借助丰富的叙事内容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完成了对女性灵魂世界的挖掘,充分呈现出女性内在的复杂性。《七月与安生》将女性置于表达的核心位置,在与男性的参照之中挖掘女性探索自我的可能性,深刻洞察了女性心灵世界的丰富性,超越了青春电影固有的套路,成就了别具一格的影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 女性 灵魂 自我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月与安生》的后青春电影美学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成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86-87,共2页
国产青春爱情片在新世纪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作热潮,在多部高票房黑马的推动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既定的创作模式。随着"怀旧"之声逐渐远去,国产青春爱情片逐渐走入"后青春"时代,不再拘泥于模式化的"青春怀旧&quo... 国产青春爱情片在新世纪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作热潮,在多部高票房黑马的推动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既定的创作模式。随着"怀旧"之声逐渐远去,国产青春爱情片逐渐走入"后青春"时代,不再拘泥于模式化的"青春怀旧",而是开始深刻地探讨青春的内涵。国产青春爱情片《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本文从后青春电影的新浪潮谈起,分析该部电影与文学原著改造方式的同时,深入分析其后青春电影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编 后青春 电影美学 《七月与安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七月与安生》的电影改编
5
作者 张静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91,共3页
在当下持续火热的网络小说IP改编热中,改编成的电影作品良莠不齐,而让人惊喜的是,电影《七月与安生》的改编却获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七月与安生》的成功改编提供了一则思考影视改编问题的成功个案,跟原著小说相比,电影对... 在当下持续火热的网络小说IP改编热中,改编成的电影作品良莠不齐,而让人惊喜的是,电影《七月与安生》的改编却获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七月与安生》的成功改编提供了一则思考影视改编问题的成功个案,跟原著小说相比,电影对于两个女孩的性格塑造有了更丰富的呈现,对于两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也有更深刻的表现。通过此改编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以下问题:何种意义上的改编是成功的?影视改编的文本与原著文本之间呈现出何种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 电影改编 忠实原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月与安生》的女性形象解读
6
作者 宿亚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84-86,共3页
曾国祥执导的《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安妮宝贝小说以都市女性题材著称,而电影最精彩之处,也正是在于从不同的角度为观众勾勒出七月和安生两张鲜明的女性脸庞。影片通过女性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独特的理解,也为同类... 曾国祥执导的《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安妮宝贝小说以都市女性题材著称,而电影最精彩之处,也正是在于从不同的角度为观众勾勒出七月和安生两张鲜明的女性脸庞。影片通过女性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独特的理解,也为同类电影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提供了表达形式和思想内涵上的有益借鉴。文章从命运对比与性格塑造、女性形象背后的女性主义、男性形象对女性塑造的补充三方面,解读《七月与安生》中的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 曾国祥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七月与安生》的叙事模式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海娥 王桂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04-105,共2页
"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是当下西方悬疑性影视作品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叙事方法,即一种增强故事叙事留白效果的特殊叙事技巧。它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刺激观众去主动参与破解的欲望,进而增强了观众与影片的互动。对曾国祥导演的《... "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是当下西方悬疑性影视作品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叙事方法,即一种增强故事叙事留白效果的特殊叙事技巧。它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刺激观众去主动参与破解的欲望,进而增强了观众与影片的互动。对曾国祥导演的《七月与安生》这部青春类题材电影进行"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研究,为当下同类题材影片发展与走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文章分别从"谜点"式的情节内容、"领悟"式的情感体验、"熏鲱鱼"的叙事强化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字谜 谜点 领悟 熏鲱鱼 《七月与安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七月与安生》中文学的影像化叙事 被引量:2
8
作者 苏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94,共3页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七月与安生》在2016年上映后大获好评,在突破国内青春电影格局的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新的青春电影叙事风格。影片《七月与安生》将剧本、运镜、剪辑与原作有机地结合,也展示出了影片的自身气质。特别是其中的剪辑手...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七月与安生》在2016年上映后大获好评,在突破国内青春电影格局的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新的青春电影叙事风格。影片《七月与安生》将剧本、运镜、剪辑与原作有机地结合,也展示出了影片的自身气质。特别是其中的剪辑手法与运镜技巧在近年来诸多青春影片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电影作者叙事特色。因此也有必要针对《七月与安生》文学性的影像化叙事策略做出简要的分析,探究文学化的影片气质下的叙事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 安妮宝贝 曾国祥 文学改编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七月与安生》的女性主义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安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100,共3页
2014年以来,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代表的国产青春片异军突起,迅速占领国产电影的一席之地,"青春""爱情""怀旧",成为国产青春片中不可缺少的三大元素。在经历了青春片的同质化和故事叙述的欠缺后... 2014年以来,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代表的国产青春片异军突起,迅速占领国产电影的一席之地,"青春""爱情""怀旧",成为国产青春片中不可缺少的三大元素。在经历了青春片的同质化和故事叙述的欠缺后,国产青春片进入了"口碑"和"题材"的双重窠臼。在现有的青春片评价较低的情况下,由曾国祥指导,2016年上映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作为一部少有的展现闺密之情的青春电影,获得了超乎意料的好评。而这部在一定意义上解构了传统青春片的突破之作,所具有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视点 《七月与安生》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月与安生》改编下的女性主义私语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子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103,共3页
《七月与安生》在2016年金马奖中成为一匹夺冠黑马,七月和安生的扮演者马思纯和周冬雨双双斩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金马奖的颁布一方面证明影片制作的精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两位女性主演的认可。事实上,七月和安生的形象设立,有别于近... 《七月与安生》在2016年金马奖中成为一匹夺冠黑马,七月和安生的扮演者马思纯和周冬雨双双斩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金马奖的颁布一方面证明影片制作的精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两位女性主演的认可。事实上,七月和安生的形象设立,有别于近年来国内青春电影的主角设定。女主角不再简单的是观众情感表达的替身和代表,反而成为叙事主体,反向塑造了观众的情感认同。《七月与安生》中女性叙事主题正是对女性的电影形象建构的突破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 女性主义 《七月与安生》 镜头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国产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创作状况影像表达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峻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7,共1页
在某种意义上,《路边野餐》《一个勺子》《七月与安生》《驴得水》《百鸟朝凤》《村戏》《冈仁波齐》《狗十三》《平原上的夏洛克》《春潮》《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创作乃是当代国产电影创作的重要路径。纵观世界电影... 在某种意义上,《路边野餐》《一个勺子》《七月与安生》《驴得水》《百鸟朝凤》《村戏》《冈仁波齐》《狗十三》《平原上的夏洛克》《春潮》《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创作乃是当代国产电影创作的重要路径。纵观世界电影发展史,多数电影为中小成本电影;而在公认的电影杰作中,中小成本电影亦占多数。可以说,中小成本电影(尤其是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实为中国由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主要支撑;唯有颇具鲜明本土色彩的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真正为广大受众所关注,并得到充分发展,国产电影才能达至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国产电影也才能由此实现有效的国内、国际传播,才会更好看、更自信,更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鉴于此,深入考察当代国产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创作状况、影像表达与发展策略无疑较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七月与安生》 中小成本电影 《冈仁波齐》 《驴得水》 《一个勺子》 《百鸟朝凤》 《路边野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