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卯集》对晚唐政局的反映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5,共4页
许浑《丁卯集》的思想内涵并非如传统上所认为的徜徉山水、遁世绝俗那么单纯。济世思想或明或暗地贯穿了诗人的一生,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就形成了《丁卯集》丰富的题材和深刻的内蕴。突出的是对宦官把持朝政、藩镇拥军割据及皇帝荒淫昏庸... 许浑《丁卯集》的思想内涵并非如传统上所认为的徜徉山水、遁世绝俗那么单纯。济世思想或明或暗地贯穿了诗人的一生,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就形成了《丁卯集》丰富的题材和深刻的内蕴。突出的是对宦官把持朝政、藩镇拥军割据及皇帝荒淫昏庸等晚唐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有较为真切的反映和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卯集》 晚唐 许浑 政治格局 题材 济世思想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诗人的仕隐矛盾与许浑隐逸诗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时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5-71,共7页
晚唐诗人既不取魏晋以前遁迹山林的“小隐”,也不取盛唐时期京官加别业的“大隐”,为了解决仕隐矛盾,他们根据出仕外郡既可远祸避害,尽情游乐,又可获得优厚俸禄,免去饥寒冻馁的切身体会,多采取外官加田园的“中隐”形式。但由“大隐”... 晚唐诗人既不取魏晋以前遁迹山林的“小隐”,也不取盛唐时期京官加别业的“大隐”,为了解决仕隐矛盾,他们根据出仕外郡既可远祸避害,尽情游乐,又可获得优厚俸禄,免去饥寒冻馁的切身体会,多采取外官加田园的“中隐”形式。但由“大隐”到“中隐”这种隐逸形式的变化,却是以诗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失落为代价的。许浑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意义。许浑虽然用山水、禅道、酒棋建构起自己的精神乐园,但由于他一直在江湖与魏阙之间不断徘徊,因此他的精神乐园实际上仍是一个在隐遍超世情结掩盖下的充满矛盾和苦闷的精神世界。许浑隐逸诗的独特风韵在于:一是在人境中追求孤独与寂寞,从而表现出悠闲高雅的艺术情趣;二是以审美主体的美学意趣摄取物境,以细微幽约的意象表现环境美;三是讲究精巧的构思和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浑 隐逸诗 仕隐矛盾 晚唐诗人 陶渊明 精神乐园 《丁卯集》 文人士大夫 审美取向 美学意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中期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及其唱和高潮
3
作者 王小恒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165,共7页
清中期浙派是清代诗史上重要的诗人群体,在这一诗人群体逐步走向繁兴的过程中,众多极具文化情怀的浙派活动平台东道主的深度介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些浙派活动平台中,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的文化功德尤不可被忽视。吴氏家族中的... 清中期浙派是清代诗史上重要的诗人群体,在这一诗人群体逐步走向繁兴的过程中,众多极具文化情怀的浙派活动平台东道主的深度介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些浙派活动平台中,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的文化功德尤不可被忽视。吴氏家族中的吴焯、吴城父子两代相继,不但自身成为这一时期浙派诗人群体的核心成员,而且借助其瓶花斋别业广泛凝聚众多浙派诗人,展开高频度的浙派诗歌唱和活动,与其他活动平台一道,共同推动浙派诗文化活动走向高潮。其中,在吴氏瓶花斋活动平台,浙派诗人围绕唐人许浑《丁卯集》展开的广泛唱和是标志性的文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郡吴氏家族 瓶花斋 《丁卯集》唱和 文化功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