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权语境与宿命意识——《边城》与《一生》主人公悲剧根源的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雷小青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1,共3页
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与莫泊桑《一生》中的约娜是两个天使型女性,两人共同的悲剧根源是文本的男权语境和宿命意识。这是男权文化和宿命论思想在作者心理世界的积淀,并成为他们创作的心理动力“意”,男权语境和宿命意识就是“意”在... 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与莫泊桑《一生》中的约娜是两个天使型女性,两人共同的悲剧根源是文本的男权语境和宿命意识。这是男权文化和宿命论思想在作者心理世界的积淀,并成为他们创作的心理动力“意”,男权语境和宿命意识就是“意”在文本中的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一生》 男权语境 宿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祝福》与叶绍钧《一生》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庆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8-100,共3页
《祝福》与《一生》均是“五四”文学中揭露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罪恶的上乘之作,《一生》是小说界对封建礼教的第一声喊叫,《祝福》则是对礼教最沉重的致命一击;《一生》是现代白话小说拓荒期的佳作,技法的幼稚在所难免,近于速写,《祝福》... 《祝福》与《一生》均是“五四”文学中揭露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罪恶的上乘之作,《一生》是小说界对封建礼教的第一声喊叫,《祝福》则是对礼教最沉重的致命一击;《一生》是现代白话小说拓荒期的佳作,技法的幼稚在所难免,近于速写,《祝福》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圆熟之作,艺术上已臻炉火纯青之境。《祝福》是对《一生》根本性的改造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一生》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生有你
3
作者 姚兴腾 《山东农机化》 2009年第4期37-38,共2页
“友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很喜欢席慕容这段文字,不是吗?淡淡的花香持久的迷散在空气中,清清爽爽,只有惜香之人才能愉悦其中!爱情不是也如此吗?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一生有你》 姚兴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与女性的合鸣:莫泊桑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秋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别开生面的描写,展现了别样风采的诺曼底农村风俗,并娓娓向我们诉说了女主人公约娜苦涩的一生。对《一生》的分析试从左右约娜一生的三次幻灭——爱情的幻灭、婚姻的幻灭和家庭的幻灭入手,用生态... 《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别开生面的描写,展现了别样风采的诺曼底农村风俗,并娓娓向我们诉说了女主人公约娜苦涩的一生。对《一生》的分析试从左右约娜一生的三次幻灭——爱情的幻灭、婚姻的幻灭和家庭的幻灭入手,用生态和女性的双重视角加以剖析,体味源于男权主义下的女性创伤,展现当时女性物质生态与精神生态的不平衡,以此管窥莫泊桑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女性 莫泊桑 《一生》 生态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温泉》的自然主义风格
5
作者 高建为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自然主义风格 莫泊桑 自然主义作家 温泉 期待视野 长篇小说 自然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 《一生》 科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洁晚近的文学情思 被引量:2
6
作者 罗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5,共3页
文章力图透过张洁晚近的文学代表作——大致从1993年8月的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开始,至2009年9月的小说《一生太长了》——结合比照张洁的人生经历,来梳理其晚近文学创作的心境,呈现其最近以及最新的文学情思。
关键词 张洁 《一生太长了》 文学情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小说与同时期的某些小说比较
7
作者 金宏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3-60,68,共9页
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同时期的以及后来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对于某些大作家来说,他们的影响有可能在后世比在当时更大,更深刻,而且,这种影响也可能不以比较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而... 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同时期的以及后来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对于某些大作家来说,他们的影响有可能在后世比在当时更大,更深刻,而且,这种影响也可能不以比较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对于鲁迅来说,他的影响即便在当时就已经很大,他的创作思想、经验和方法,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文学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现代短篇小说 小说比较 《一生》 许钦文 《阿Q正传》 作家创作 作品 主人公 题材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叶圣陶短篇小说的现实主义
8
作者 张金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27-33,共7页
他的作品和他的为人都令人敬重和怀念。——丁玲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白话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就在鲁迅发表他的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实主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的第二年,叶圣陶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现实主义小... 他的作品和他的为人都令人敬重和怀念。——丁玲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白话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就在鲁迅发表他的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实主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的第二年,叶圣陶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现实主义小说《这也是一个人?》(后改为《一生》);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两年之中共发表了二十个短篇,并以《隔膜》名篇,结集为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付梓。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随着作者思想和技巧的不断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革命现实主义 小市民 短篇小说集 白话小说 作品 现代文学史 小说创作 《一生》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treatment of hypersaline mustard wastewater with integrated bioreactor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强 张婷婷 +3 位作者 柴宏祥 杨士伟 周健 杜国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673-1678,共6页
A full-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reating mustard wastewater by the integrated bioreactor with designed scale of 1 000 m3/d is conducted combined with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The systematical researches on the effi... A full-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reating mustard wastewater by the integrated bioreactor with designed scale of 1 000 m3/d is conducted combined with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The systematical researches on the efficiency of combined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anaerobic-aerobic and anaerobic-aerobic-flocculation as well as chemical phosphorus removal of hypersaline mustard wastewater are conducted. The optimal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parameters in pretreatment of mustard wastewater in winter (the water temperature ranges 8-15 ~C) are determined: the anaerobic load is 3.0 kg (COD)/(m3.d), the average COD and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inflow are respectively 3 883 mg/L and 35.53 mg/L and the dosage of flocculent (PAC) is 400 mg/L. The anaerobic-aerobic-flocculation combined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postpositive phosphorous removal with ferrous sulfate are employed. After treatment, the COD of the effluent is 470 mg/L and the average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is 5.09 mg/L. The effluent could achieve the third-level of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GB 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tard wastewater aerobic treatment anaerobic treatment integrated bioreactor chemical phosphorus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and structure diversity with coverage of Solidago Canadensis L 被引量:13
10
作者 廖敏 谢晓梅 +2 位作者 彭英 柴娟娟 陈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749-756,共8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dago canadensis L. invasion an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cluding functional and structure diversities was studied across the invasive gradients varying from 0 to 40%, 80%, and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dago canadensis L. invasion an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cluding functional and structure diversities was studied across the invasive gradients varying from 0 to 40%, 80%, and 100% coverage of Solidago canadensis L. using sole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profiles analyses,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 profiles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and structure diversity in invaded soils strongly changed by Solidago canadensis L. invasion. Solidago canadensis L. invasion tended to result in higher substrate richness,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As compared to the native and ecotones, average utilization of specific substrate guilds of soil microbe was the highest in Solidago canadensis L. monoculture. 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Solidago canadensis L. monoculture was distinctly separated from the native area and the ecotones. Aerobic bacteria, fungi and actinomycetes popul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anaerobic bacteria decreased in the soil with Solidago canadensis L. monoculture. The ratio of cyl9:0 to 18:1 co7 gradually declined but mono/sat and fung/bact PLFAs increased when Solidago canadensis L. became more dominant.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clearly separated the native soil from the invaded soils by PCA analysis, especially 18: lco7c, 16: lco7t, 16: lco5c and 18:2co6, 9 were present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for exotic soil. In conclusion, Solidago canadensis L. invasion could create better soil conditions by improving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which in turn was more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Solidago canadensis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e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structure diversity functional diversity Solidago canadensis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