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猫追老鼠”新解——《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1
作者
陈象兴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3-45,61,共4页
关键词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设计
数学
复习课
初中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实录与评析
2
作者
黄炜(执教)
朱文芳(评析)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09年第7期51-56,共6页
教学内容 人教版仪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蝴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内容解析 这部分内容建立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以一次(线性)运算为基础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仪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蝴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内容解析 这部分内容建立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以一次(线性)运算为基础的数学模型的已有认识上,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对一次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从函数的角度对一次方程(组)、不等式重新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
一次方程
方程
(
组
)
一次函数
教学实录
一元一
次
不等式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实验教科书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建模思想解决一次函数应用题问题
3
作者
乔小坡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8期81-81,共1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根据《课标》编写的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数学试题也体现了这一要求。其中一次函数应用题,因其综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能实现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能体现分类讨论、对应、极端值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函数
应用题
建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
一元一
次
不等式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利用
一元
一次方程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巧解二元方程组
4
作者
徐洪霞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8期5-5,共1页
方程组并不难,可是比方程头绪多,容易节外生枝,走弯路,也容易丢三落四把答案算错.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碰到一些类似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程组,不知如何下手.下面就介绍这类方程组的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二元
方程
解题技巧
解
方程
组
类
方程
韦达
一元
二
次方
程
三
次方
程
中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数学思想润“物”细无声
被引量:
3
5
作者
倪小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9X期21-22,共2页
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两条主线:其一是按逻辑体系编排的知识所构成的显性主线,它是数学学科的外在形式,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另一条是蕴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所构成的隐性主线,它是数学发展的内在...
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两条主线:其一是按逻辑体系编排的知识所构成的显性主线,它是数学学科的外在形式,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另一条是蕴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所构成的隐性主线,它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数学知识的"灵魂"!初中的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有:①数形结合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二
次
函数
直接开平方法
一元
二
次方
程
联想迁移
最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换元法”教学浅议
6
作者
陈明明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4-36,共3页
“换元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方法。这种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中学生求得一些较复杂的分式方程、高次方程、无理方程的解。同时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但在实际数学中反映出的问题较多,...
“换元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方法。这种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中学生求得一些较复杂的分式方程、高次方程、无理方程的解。同时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但在实际数学中反映出的问题较多,主要是: 1.缺乏换元意识。有的学生将无理方程或分式方程两端同时平方、或去分母得到一个四次方程,无法求出方程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元法
四
次方
程
简化运算
十字相乘法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一元
二
次方
程
化繁为简
解题过程
总复习
概括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用教材,“灵”动课堂
7
作者
牟肖杰
《教育家》
2016年第31期68-,共1页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自2015年,学校开始探索并构建'学立方'整体育人模式,对北师、华师、浙教、苏教等多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比较,形成了基于具体学情的数学校本教...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自2015年,学校开始探索并构建'学立方'整体育人模式,对北师、华师、浙教、苏教等多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比较,形成了基于具体学情的数学校本教材,充分彰显了'活'用教材,'灵'动课堂的思想。化整为零整合法研读多个版本的教材后,我们发现有的教材某个章节的内容过于集中,虽然有紧跟相关知识的应用,但是针对具体的学情,则需要将教材内容化整为零。例如:浙教版八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教版
《新课标》
课分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育人模式
面积计算
十字相乘法
一元
一次方程
二
次
函数
角平分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高中数学“集合”概念教学
8
作者
祖日古丽.买买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126-126,共1页
集合概念在高中数学中广泛地利用着,本文探讨了"集合概念"在高中数学中的误区,并用实例证明其应广泛运用的便利之处。
关键词
概念教学
集合概念
绝对值
不等式
一元
二
次
不等式
一元
一次方程
不等式
组
教学过程
奇偶性
补集
解集
全文增补中
题名
“猫追老鼠”新解——《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1
作者
陈象兴
机构
浙江衢州市巨化二中
出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3-45,61,共4页
关键词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设计
数学
复习课
初中
教学手段
分类号
G633.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实录与评析
2
作者
黄炜(执教)
朱文芳(评析)
机构
北京市第八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09年第7期51-56,共6页
文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仪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蝴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内容解析 这部分内容建立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以一次(线性)运算为基础的数学模型的已有认识上,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对一次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从函数的角度对一次方程(组)、不等式重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一元
一次方程
方程
(
组
)
一次函数
教学实录
一元一
次
不等式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实验教科书
教学内容
分类号
G633.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建模思想解决一次函数应用题问题
3
作者
乔小坡
机构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初级中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8期81-81,共1页
文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根据《课标》编写的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数学试题也体现了这一要求。其中一次函数应用题,因其综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能实现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能体现分类讨论、对应、极端值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
一次函数
应用题
建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
一元一
次
不等式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利用
一元
一次方程
义务教育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解二元方程组
4
作者
徐洪霞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匀东中学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8期5-5,共1页
文摘
方程组并不难,可是比方程头绪多,容易节外生枝,走弯路,也容易丢三落四把答案算错.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碰到一些类似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程组,不知如何下手.下面就介绍这类方程组的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二元
方程
解题技巧
解
方程
组
类
方程
韦达
一元
二
次方
程
三
次方
程
中得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数学思想润“物”细无声
被引量:
3
5
作者
倪小红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学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9X期21-22,共2页
文摘
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两条主线:其一是按逻辑体系编排的知识所构成的显性主线,它是数学学科的外在形式,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另一条是蕴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所构成的隐性主线,它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数学知识的"灵魂"!初中的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有:①数形结合思想;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二
次
函数
直接开平方法
一元
二
次方
程
联想迁移
最值问题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换元法”教学浅议
6
作者
陈明明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4-36,共3页
文摘
“换元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方法。这种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中学生求得一些较复杂的分式方程、高次方程、无理方程的解。同时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但在实际数学中反映出的问题较多,主要是: 1.缺乏换元意识。有的学生将无理方程或分式方程两端同时平方、或去分母得到一个四次方程,无法求出方程的解。
关键词
换元法
四
次方
程
简化运算
十字相乘法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一元
二
次方
程
化繁为简
解题过程
总复习
概括能力
分类号
G527.7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用教材,“灵”动课堂
7
作者
牟肖杰
机构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四中学
出处
《教育家》
2016年第31期68-,共1页
文摘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自2015年,学校开始探索并构建'学立方'整体育人模式,对北师、华师、浙教、苏教等多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比较,形成了基于具体学情的数学校本教材,充分彰显了'活'用教材,'灵'动课堂的思想。化整为零整合法研读多个版本的教材后,我们发现有的教材某个章节的内容过于集中,虽然有紧跟相关知识的应用,但是针对具体的学情,则需要将教材内容化整为零。例如:浙教版八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关键词
浙教版
《新课标》
课分
二元
一次方程
组
育人模式
面积计算
十字相乘法
一元
一次方程
二
次
函数
角平分线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高中数学“集合”概念教学
8
作者
祖日古丽.买买提
机构
新疆于田一中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126-126,共1页
文摘
集合概念在高中数学中广泛地利用着,本文探讨了"集合概念"在高中数学中的误区,并用实例证明其应广泛运用的便利之处。
关键词
概念教学
集合概念
绝对值
不等式
一元
二
次
不等式
一元
一次方程
不等式
组
教学过程
奇偶性
补集
解集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猫追老鼠”新解——《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陈象兴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实录与评析
黄炜(执教)
朱文芳(评析)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建模思想解决一次函数应用题问题
乔小坡
《成才之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巧解二元方程组
徐洪霞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让数学思想润“物”细无声
倪小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换元法”教学浅议
陈明明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活”用教材,“灵”动课堂
牟肖杰
《教育家》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谈高中数学“集合”概念教学
祖日古丽.买买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