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白绒山羊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陇平 吴仪 +5 位作者 王旭辉 杜媛媛 曹萌霜 李托 屈雷 李强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3-61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筛选适宜陕北白绒山羊高效利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试验测定柳枝稷、菊芋秸秆、葵花头、沙打旺、马铃薯秧、花生秧、羊草和玉米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相对饲用价值(RFV)...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几种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酶活性,筛选适宜陕北白绒山羊高效利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试验测定柳枝稷、菊芋秸秆、葵花头、沙打旺、马铃薯秧、花生秧、羊草和玉米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效能值,结合体外发酵产气试验,测定产气量、甲烷产量、发酵参数和发酵液酶活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1)葵花头和沙打旺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菊芋秸秆和马铃薯秧粗灰分(Ash)和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羊草中性洗涤纤维(NDF)(玉米秸秆除外)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2)菊芋秸秆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葵花头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以及RFV和相对牧草品质(RFQ)最高,羊草DMI(玉米秸秆除外)、TDN含量以及RFV和RFQ极显著低于其他7种饲料(P<0.01)。3)葵花头和沙打旺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增重净能(NEg)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4)各种饲料72 h发酵累积产气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葵花头>菊芋秸秆>沙打旺>柳枝稷>玉米秸秆>羊草>花生秧>马铃薯秧,花生秧和马铃薯秧甲烷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饲料(P<0.01)。5)菊芋秸秆发酵液pH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1);菊芋秸秆、马铃薯秧和葵花头发酵液氨态氮(NH 3-N)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5种饲料(P<0.01);花生秧、马铃薯秧和葵花头发酵液微生物蛋白(MCP)含量较高;花生秧、葵花头和菊芋秸秆发酵液乙酸含量较高;柳枝稷发酵液乙酸/丙酸值最低;葵花头发酵液总挥发性性脂肪酸含量最高。6)花生秧发酵液α-淀粉酶、葵花头发酵液胰蛋白酶、沙打旺发酵液纤维素酶以及菊芋秸秆发酵液果胶酶活性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7种饲料(P<0.05),柳枝稷、羊草、玉米秸秆和花生秧发酵液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饲料(P<0.01)。综上所述,葵花头、菊芋秸秆和沙打旺在陕北白绒山羊养殖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非常规饲料 营养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65靶向BCL 2L11调控武安山羊成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婧 盛辉 +5 位作者 张效生 郭晓飞 姚大为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2-590,共9页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PCR检测了不同月龄武安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BCL 2L11和miRNA-665的表达情况;构建了BCL 2L11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以及miR-665 mimics和对照组,将其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通过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了miR-665与BCL 2L11存在靶向性关系。在山羊成肌细胞转染miR-665 mimic及阴性对照,采用RT-qPCR检测了细胞凋亡标志因子XIAP和Fas表达水平,同时利用EdU试验分析miR-665过表达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BCL 2L11在背最长肌组织中高表达;miR-665和BCL 2L11在9月龄和1月龄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情况存在差异,miR-665在1月龄的表达量高于9月龄,而BCL2L11则相反,两者存在负调控现象;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当转染过表达miR-665 mimic后,显著抑制了BCL 2L11荧光素酶的活性,同时靶基因BCL 2L11的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验证miR-665的功能,转染miR-665 mimic后发现细胞凋亡标志基因XIAP与Fas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EdU试验分析显示,过表达miR-665后促进了成肌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在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miR-665作为BCL 2L11的调控元件,能够显著抑制山羊成肌细胞中BCL 2L11的表达水平,当miR-665过表达后,能够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65 BCL 2L11 肌肉 武安山羊 成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茵陈蒿替代饲粮中燕麦草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凯 李振新 +5 位作者 徐晓江 纪美楠 王景春 王浩东 王坤 孙亚波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3-46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茵陈蒿替代饲粮中燕麦草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24只平均体重为(26.93±0.77)kg的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以0(对照组)、5%(WW5组)、10%(WW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茵陈蒿替代饲粮中燕麦草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24只平均体重为(26.93±0.77)kg的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以0(对照组)、5%(WW5组)、10%(WW10组)和20%(WW20组)的茵陈蒿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燕麦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绒山羊的生长性能和氮代谢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WW5和WW10组绒山羊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WW20组绒山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WW5、WW10和WW20组绒山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WW5和WW10组绒山羊瘤胃液中丙酸和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提高(P<0.05),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用5%~10%的茵陈蒿等量替代饲粮中燕麦草能够提高辽宁绒山羊的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促进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燕麦草 辽宁绒山羊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1代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管凇 施力光 +2 位作者 林雨 彭维祺 武洪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6,共9页
本研究以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F1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山羊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及杂交优势,为山羊品种改良和风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海南黑山羊、努比亚... 本研究以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F1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山羊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及杂交优势,为山羊品种改良和风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F1品种中,共检测出23种脂肪酸,其中包括11种饱和脂肪酸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杂交羊1代C18:2含量显著高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P<0.05),杂交羊1代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3种羊肉组织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含量较高。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揭示,三种羊肉中共鉴定出4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醛类16种、醇类12种、脂类4种、酸类4种在内共36种风味物质被定性;有10种未被定性出明确化合物。醛类在整体风味物质中含量占比达50%以上,贡献最多的风味。努比亚山羊的醛类物质高于海南黑山羊和杂交1代,黑山羊中未被定性的化合物含量高于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1代,3种羊肉风味物质中醛类物质己醛、壬醛、癸醛含量较高,是3种羊肉的代表性物质,是羊肉挥发性风味的主要物质,分别贡献药草味、油脂味。杂交羊中4种酸类物质含量都低于其父本和母本,表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杂交后膻味减少。主要风味化合物有己醛、壬醛、癸醛、1-辛烯-3-醇、2-乙基己醇、3-羟基-2-丁醇;反-2-辛烯醛、(E,E)-2,4-壬二烯醛为杂交羊独有,分别贡献了坚果味和花果香,在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中未检测到;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贡献花香和香脂香气)、5,8a-二甲基-3-丙-2-基-2,3,4,4a,5,6,7,8-八氢-1H-萘为海南黑山羊独有,在努比亚羊和杂交羊中未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努比亚山羊 杂交羊1代 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P基因及其重组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脂肪沉积的效应
5
作者 孙晓燕 宋昱龙 +5 位作者 蒋婧 李杰 陈灿灿 王高富 王林杰 任航行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I0001,共10页
为探索ASIP基因对山羊脂肪沉积的效应,本研究采集波杂山羊(BZ)和酉州乌羊(YZ)组织,并使用体外培养的山羊前脂肪细胞,采用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ASIP基因在山羊组织和体外培养分化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 为探索ASIP基因对山羊脂肪沉积的效应,本研究采集波杂山羊(BZ)和酉州乌羊(YZ)组织,并使用体外培养的山羊前脂肪细胞,采用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ASIP基因在山羊组织和体外培养分化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以及脂质生成关键基因在山羊脂肪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重组ASIP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形成及脂质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SIP基因在山羊体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肾脏和白色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ASIP基因在山羊脂肪细胞分化6 d时显著升高(P<0.05),8 d时达到最高值。PPARG、LEPTIN和ATRN基因在YZ肾脂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BZ(P<0.05);PPARG、FASN和ATRN基因在BZ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YZ(P<0.05),FABP4和SREBP1基因的表达在两品种羊之间无显著差异。重组ASIP蛋白处理诱导山羊脂肪细胞在8 d出现明显脂肪滴,显著提高了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TG)(P<0.05),并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脂肪细胞中脂质合成关键基因(PPARG、LEPTIN、FASN、FABP4、SREBP1和ATRN)的表达量。综上,ASIP基因及重组ASIP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的脂肪沉积可能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ASIP基因调控山羊脂肪沉积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ASIP基因 重组ASIP蛋白 脂肪细胞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山羊(Capra hircus)球虫种类与地理分布
6
作者 黄兵 董辉 +3 位作者 韩红玉 朱顺海 赵其平 于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21,共15页
为了解山羊(Capra hircus)球虫的种类及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本文收集整理了世界上报道山羊球虫的相关资料,按照虫种学名的字母为序,介绍了从山羊检出的19种艾美耳球虫(Eimeria),包括1种在中国发现与命名的新种(E.shunyiensis Wang,Shu... 为了解山羊(Capra hircus)球虫的种类及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本文收集整理了世界上报道山羊球虫的相关资料,按照虫种学名的字母为序,介绍了从山羊检出的19种艾美耳球虫(Eimeria),包括1种在中国发现与命名的新种(E.shunyiensis Wang,Shu and Ling,1990)和2种以绵羊(Ovis aries)为模式宿主的球虫。每种球虫包括中文名称与学名、宿主名称、寄生部位、地理分布,部分种类有同物异名,地理分布按照国家或地区的英文或拼音字母为序。在收录的50个国家中,记录球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为中国(13种,含新种E.shunyiensis),其次为巴西(12种,含新种E.sundarbanensis)与新西兰(12种,含新种E.capralis,E.charlestoni,E.masseyensis),记录9~11种球虫的国家占46%,5~8种球虫的国家占24%,1~4种球虫的国家占24%。在19种球虫中,分布最广的球虫为E.arloingi(46个国家),其次为E.ninakohlyakimovae(44个国家)、E.hirci(43个国家)、E.alijevi(42个国家),分布国家数在20~39的球虫种类占26.32%,2~19的球虫种类占15.79%,有7种球虫(36.84%)仅报道于一个国家。本文基本能反映出山羊球虫在世界范围的分布状况,为全面了解山羊球虫的地理分布提供了一份较为完整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球虫 艾美耳球虫 种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多糖对豫东山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香菊 孟凡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56,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绞股蓝多糖对豫东山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体质良好、体重接近的豫东山羊,试验采用单因素方案,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绞股蓝多糖低量组、绞股蓝多糖中量... 文章旨在探讨绞股蓝多糖对豫东山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体质良好、体重接近的豫东山羊,试验采用单因素方案,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绞股蓝多糖低量组、绞股蓝多糖中量组和绞股蓝多糖高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的绞股蓝多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绞股蓝多糖低量组、绞股蓝多糖中量组和绞股蓝多糖高量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8.15%、23.81%和13.69%(P<0.05),绞股蓝多糖中量组和绞股蓝多糖高量组料重比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2.98%和8.95%(P<0.05),绞股蓝多糖中量组和绞股蓝多糖高量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指标显著提高(P<0.05),绞股蓝多糖低量组、绞股蓝多糖中量组、绞股蓝多糖高量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4(IL-4)、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指标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指标显著降低(P<0.05),可见绞股蓝多糖能提高豫东山羊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100 mg/kg绞股蓝多糖对豫东山羊的饲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多糖 豫东山羊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ATRN对山羊脂肪细胞中cAMP水平的效应
8
作者 孙晓燕 宋昱龙 +6 位作者 王高富 王林杰 蒋婧 李杰 陈灿灿 吕士鹏 任航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重组吸引素(Attractin,ATRN)对体外培养的山羊脂肪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的影响。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克隆山羊ATRN基... 本研究旨在探索重组吸引素(Attractin,ATRN)对体外培养的山羊脂肪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的影响。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克隆山羊ATRN基因序列,并合成ATRN重组蛋白。向体外培养山羊脂肪细胞中添加重组ATRN和重组Agouti信号蛋白(Agouti signaling protein,ASIP),收取第8天成熟的脂肪细胞,检测cAMP含量。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克隆了山羊ATRN基因编码区的片段,长811 bp;合成了包含EGF功能结构域的重组蛋白ATRN,包含70个氨基酸;单独添加ASIP或ATRN均显著下调了山羊脂肪细胞中cAMP的表达量,共添加ATRN和ASIP进一步极显著下调了cAMP含量。综上,ATRN可能协同ASIP,通过影响cAMP信号,进而调节了山羊脂肪细胞中的能量代谢或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ATRN基因 重组ATRN 脂肪细胞 CAMP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研 张国宇 +3 位作者 宁小敏 罗蔚 梁丹阳 汪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2,共7页
为研究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4月龄关中奶山羊公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杂交构树组饲喂用发酵杂交构树替代基础日粮中10%苜蓿干草的试验日... 为研究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4月龄关中奶山羊公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杂交构树组饲喂用发酵杂交构树替代基础日粮中10%苜蓿干草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两组试验羊之间全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发酵杂交构树组肌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降了14.06%,熟肉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0.11%(P<0.05)。(3)发酵杂交构树组羊肉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升了6.16%、4.41%、11.90%和4.92%,油酸、EPA含量分别提高了68.18%、48.44%,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分别提高了26.27%和28.75%,差异均显著(P<0.05);(4)发酵杂交构树组肌纤维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0.46%(P<0.05),肌纤维平均面积显著降低了16.10%(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提高了19.11%(P<0.05)。综上所述,用含10%发酵杂交构树的饲粮饲喂奶山羊公羊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同时能够提升羊肉品质和风味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杂交构树 山羊公羊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桑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吕丹娜 刘正伟 +5 位作者 于明 贾富勃 吉尚雷 孙淑琴 冀红芹 孙亚波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8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比例蛋白桑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5月龄,体重为(19.27±1.72) kg的健康辽宁绒山羊32只(公、母各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比例蛋白桑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5月龄,体重为(19.27±1.72) kg的健康辽宁绒山羊32只(公、母各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依次饲喂蛋白桑含量为10%、20%、30%的日粮,各组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绒山羊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各组绒山羊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辽宁绒山羊日粮中添加蛋白桑比例为10%时,可提高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及眼肌面积,降低失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桑 辽宁绒山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FTO基因对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11
作者 姚大为 郭晓飞 +4 位作者 刘玉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张效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试验旨在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技术探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克隆得到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FTO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FTO... 试验旨在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技术探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克隆得到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FTO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FTO过表达载体,并设计合成靶向FTO的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过表达或干扰FTO基因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脂代谢相关基因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奶山羊FTO基因的CDS区全长1518 bp,与绵羊(Ovis aries)(NM_001104931.1)、牛(Bos taurus)(NM_001098142.1)和水牛(Bubalus bubalis)(XM_006043050.4)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7%和96%。在乳腺上皮细胞中过表达FTO能够显著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1,SREBF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 2,DGAT2)的mRNA水平(P<0.05),显著下调甘油三酯水解相关基因如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干扰FTO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综上,FTO基因在调节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FTO 脂代谢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2
作者 闫素梅 武汭 +4 位作者 张满新 张东伟 郭咏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亚麻油组、棕榈油组和混合油组(棕榈油∶亚麻油=4∶6),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脂肪酸组成。体内...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亚麻油组、棕榈油组和混合油组(棕榈油∶亚麻油=4∶6),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脂肪酸组成。体内试验采用3×3有重复的拉丁方设计,将12只试验羊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亚麻油、棕榈油和混合油(棕榈油∶亚麻油=4∶6)。试验共3期,每期28 d,包括预试期7 d和正式试验期21 d。在晨饲0、6 h采集瘤胃液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体外试验中,混合油组α-亚麻酸(C18∶3n-3)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的含量与亚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棕榈油组C18∶3n-3和n-3 PUFA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P<0.05)。混合油组中n-3 PUFA的含量高于棕榈油组(P>0.05)。在体内试验中,混合油组和亚麻油组C18∶3n-3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C18∶3n-3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P<0.05),n-3 PUFA含量与亚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混合油在改善瘤胃液C18∶3n-3和n-3 PUFA组成方面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瘤胃发酵 脂肪酸 亚麻油 棕榈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单芒山羊草染色体易位系创制
13
作者 宫文萍 汪晓潞 +5 位作者 韩冉 刘爱峰 李豪圣 刘建军 徐文竞 刘成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3-1010,共8页
单芒山羊草1N染色体上含有小麦育种所需的优异基因,为快速准确鉴定小麦背景中的单芒山羊草1N染色质,本研究利用合成的212对引物对单芒山羊草、一套小麦-单芒山羊草附加系和小麦对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物TNAC1006、TNAC1017、TNAC1029... 单芒山羊草1N染色体上含有小麦育种所需的优异基因,为快速准确鉴定小麦背景中的单芒山羊草1N染色质,本研究利用合成的212对引物对单芒山羊草、一套小麦-单芒山羊草附加系和小麦对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物TNAC1006、TNAC1017、TNAC1029和TANC1031的扩增产物经TaqⅠ酶切后,在单芒山羊草和小麦-单芒山羊草1N附加系中分别获得长度为900、1 200、1 800和400 bp的多态性片段,而在其他供试材料中未获得这些多态性片段,因此它们可作为特异分子标记用于小麦背景中的1N染色质检测。利用建立分子标记筛选小麦-单芒山羊草1N附加系和中国春杂交F2群体,同时用以Oligo-pSc119.2-1和Oligo-pTa535-1为探针的双色FISH鉴定相应单株,结果发现,单株N91和N350含有杂合1NS·1NS等臂染色体,N46含有杂合1N+1NL·1NL染色体,N319含有杂合1BS·1NS易位染色体。进一步对上述4个单株的207个自交后代单株进行分子标记和FISH鉴定,结果仅获得1份小麦-单芒山羊草1NS·1NS纯合易位系。为研究清楚获得纯合易位系比例极低的原因,以1BS·1NS+1B杂合系与济麦38为材料进行测交,结果证实1BS·1NS仅通过雌配子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芒山羊 易位系 分子标记 荧光原位杂交 雌配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徐淮白山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力的影响
14
作者 张林吉 任春芝 +3 位作者 任士飞 张善芳 邱良伟 孙朋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徐淮白山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力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徐淮白山羊羔羊48只,公母各半,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徐淮白山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力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徐淮白山羊羔羊48只,公母各半,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0.50%和1.00%的地顶孢霉培养物。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0%组羔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羔羊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50%组可以显著升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0.50%组和1.00%组可以显著增加羔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P<0.05);0.50%组可以显著增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P<0.05),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P<0.05)。研究表明,徐淮白山羊羔羊饲喂适宜水平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可以提高生长性能和机体对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地顶孢霉培养物的最适添加水平为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顶孢霉培养物 徐淮白山羊 生长 免疫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对徐淮白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石丰运 随韶璞 +1 位作者 曹忠新 朱广琴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9-132,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水稻秸秆对徐淮白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健康、体重均一[(14.98±0.73)kg]的96头徐淮白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日粮水稻秸秆添加量分别为0%、6%、12%、24%。预饲期7... 文章旨在探究水稻秸秆对徐淮白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健康、体重均一[(14.98±0.73)kg]的96头徐淮白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日粮水稻秸秆添加量分别为0%、6%、12%、24%。预饲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2%的水稻秸秆组徐淮白山羊末重显著提升3.38%(P<0.05),日增重显著提升6.82%(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3.56%(P<0.05)。12%的水稻秸秆组徐淮白山羊血清总蛋白(TP)、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升(P<0.05),血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24%的水稻秸秆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提升(P<0.05);6%和12%的水稻秸秆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6%和12%的水稻秸秆组徐淮白山羊肌肉a值显著提升(P<0.05),12%的水稻秸秆组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适量(12%)添加水稻秸秆能有效改善徐淮白山羊肉质,提高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徐淮白山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宠佑对中国地质学会的贡献
16
作者 焦奇 李玉馨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5-1429,共5页
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及早期的发展史上,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及葛利普等都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相继担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之后,王宠佑担任了第四任会长。通过查阅《中国地质学会志》和《地质论评》有... 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及早期的发展史上,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及葛利普等都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相继担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之后,王宠佑担任了第四任会长。通过查阅《中国地质学会志》和《地质论评》有关记载王宠佑的信息及发表的文章,在参考其他有限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并研究王宠佑在地质学会成立、缓解经费困难、设置购书基金、设立葛氏奖章以及学术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了解他在地质学会所做的努力及地质学会早期发展的艰辛,以此纪念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佑 中国地质学会 葛氏奖章 学术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某羊场徐淮白山羊冬春季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17
作者 王玉燕 郭延检 +3 位作者 吕颜枝 任士飞 薛忠 朱广琴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8期5-7,共3页
为了解徐淮白山羊常见病发生情况,2022年11月—2023年3月对某养殖场362只徐淮白山羊的呼吸类疾病、消化类疾病、繁殖类疾病、外科类疾病、皮肤类疾病等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羊场总发病率为27.3%,羊群间发病率依次为:羔羊发病率... 为了解徐淮白山羊常见病发生情况,2022年11月—2023年3月对某养殖场362只徐淮白山羊的呼吸类疾病、消化类疾病、繁殖类疾病、外科类疾病、皮肤类疾病等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羊场总发病率为27.3%,羊群间发病率依次为:羔羊发病率>育成羊发病率>繁殖母羊发病率>公羊发病率;各类疾病中呼吸类疾病的发生情况最为严重,发病率为11.3%,其次是消化类疾病发病率为6.9%。本研究表明,在徐淮白山羊舍饲过程中,应减少羔羊应激,重点加强对呼吸类疾病和消化类疾病的防控,以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白山羊 发病情况 冬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植物盐舔砖对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董静 张振华 +5 位作者 金崇富 刘冲 朱小梅 贺亭亭 张明 邢锦城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81-85,共5页
研究通过山羊饲喂试验,设置了仅饲喂基础日粮(CK)、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补饲Ⅰ号、Ⅱ号和Ⅲ号植物盐舔砖4个处理,系统探究了补饲不同配方植物盐舔砖对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植物... 研究通过山羊饲喂试验,设置了仅饲喂基础日粮(CK)、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补饲Ⅰ号、Ⅱ号和Ⅲ号植物盐舔砖4个处理,系统探究了补饲不同配方植物盐舔砖对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植物盐舔砖后,山羊饮水和排便正常,被毛平整、毛色光亮,总增胸围显著增加了23.12%~31.94%;相较CK,补饲植物盐舔砖处理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补饲Ⅱ号和Ⅲ号舔砖能显著提高血清中Mn、Se、Zn的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同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补饲Ⅱ号和Ⅲ号舔砖处理的IgA含量显著高于CK,其中补饲Ⅱ号舔砖处理的IgA和IgG含量最高。总体而言,Ⅱ号和Ⅲ号舔砖均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经成本效益分析,推荐补饲Ⅱ号舔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耐盐植物 舔砖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精粗比对绒山羊粪尿中主要污染物产污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静 张晓东 +5 位作者 李科南 杜海东 娜梅拉 郭文亮 柳淑伟 娜仁花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内蒙古绒山羊产污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9.85±0.49 kg)的5月龄内蒙古绒山羊公羊,以苜蓿干草为粗饲料,以玉米、精料补充料为混合精料,日粮精粗比分别设为40∶60、30∶70和20∶...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内蒙古绒山羊产污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9.85±0.49 kg)的5月龄内蒙古绒山羊公羊,以苜蓿干草为粗饲料,以玉米、精料补充料为混合精料,日粮精粗比分别设为40∶60、30∶70和20∶80,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采集粪尿分析其污染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组绒山羊排鲜粪量差异显著(P<0.05),40∶60组的排粪量比30:70组、20:80组分别提高了33.62%、59.44%,而含水率以及排尿量受精粗比的影响较小(P>0.05);不同组间铜、锌的产污系数差异显著(P<0.05),40∶60组铜、锌的产污系数最高,分别为4.56 mg/d和33.29 mg/d,均高于30∶70组和20∶80组,而氮、磷的产污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研究结果可见,随着日粮精料比例的增加,绒山羊的产污量提高,粪便中铜、锌含量增加,因此,应根据羊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配方,提高其生产力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研究可为规模化养殖场根据日粮精粗比变化调整粪污处理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精粗比 山羊 产污系数 排粪量 排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淮山羊同期发情处理后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20
作者 廖云琼 王超 +2 位作者 武静 张善芳 康永刚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61-63,共3页
为了掌握徐淮山羊同期发情处理后的最佳输精配种时间,选取经过同期发情处理的徐淮山羊30只,以撤除孕酮阴道栓并完成氯前列烯醇(PG)注射时计为0 h,分别检测0、12、24、36、48、60、72、168 h血清孕酮(P 4)、雌二醇(E_(2))、促黄体素(LH)... 为了掌握徐淮山羊同期发情处理后的最佳输精配种时间,选取经过同期发情处理的徐淮山羊30只,以撤除孕酮阴道栓并完成氯前列烯醇(PG)注射时计为0 h,分别检测0、12、24、36、48、60、72、168 h血清孕酮(P 4)、雌二醇(E_(2))、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阴道黏液电阻值的变化情况。结果:P 4在24、36、48 h显著低于0 h(P<0.05),之后恢复至较高水平;E_(2)、LH在48 h显著高于除36 h外的其他时间点(P<0.05);FSH呈现波动式变化,在24、48 h达到较高值,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阴道黏液电阻值在48 h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P<0.05)。结论:徐淮山羊经同期发情处理后,在撤栓并完成PG注射后36~48 h排卵,最佳人工授精时间为36、48、60 h各进行1次输精配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山羊 同期发情 生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