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时间现代性 |
戴志鹏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2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身体书写与民族性建构 |
曹韵竹
|
《外文研究》
|
2024 |
0 |
|
3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之存在主义解读 |
艾桂琴
|
《云梦学刊》
|
2015 |
0 |
|
4
|
画中爱尔兰,画中乔伊斯——以《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为个案解读乔伊斯的民族主义 |
杨水平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
1
|
|
5
|
象征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应用 |
胡冬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6
|
乔伊斯与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对比——以《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到灯塔去》为例 |
刘悦
|
《今古文创》
|
2023 |
0 |
|
7
|
迷茫的都市流浪者——邱华栋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 |
袁功勇
|
《写作》
|
2005 |
2
|
|
8
|
从《画像》看乔伊斯的两种创作手法 |
余陈乙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0 |
|
9
|
后殖民视角下斯蒂芬·迪达勒斯的身份杂合性 |
牟童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9 |
2
|
|
10
|
论《肖像》文本的“不连贯”与主题的“连贯” |
郭军
|
《外国语文》
|
1994 |
1
|
|
11
|
严师教我演戏 |
盛亚人
|
《上海戏剧》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