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都市中“人”的迷失——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探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宪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93-93,共1页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在农村教育题材的外表下,通过一个偶入城市的"外乡人"——魏敏芝"寻人"的遭遇揭示出现代都市中"人"的迷失这一深刻主题。影片也以魏敏芝为代表的一群农村孩子淳朴的品质以及他们...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在农村教育题材的外表下,通过一个偶入城市的"外乡人"——魏敏芝"寻人"的遭遇揭示出现代都市中"人"的迷失这一深刻主题。影片也以魏敏芝为代表的一群农村孩子淳朴的品质以及他们对现代乌托邦社会的向往,为已经迷失了"人"的现代都市人构建了一个心灵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都市
“人”的迷失
《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从《一个都不能少》、《黄河绝恋》谈起
2
作者
邢虹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8-22,共5页
电影的特征不仅在于人如何面对摄影机表演 ,而且还在于人如何借助摄影机来表现客观世界。张艺谋和冯小宁都是对生活 ,对人的情感和命运极为关注的非常成熟的艺术家 ,他们的影片摆脱了重重的滤镜效果、神奇的蒙太奇技术的控制 ,增强了对...
电影的特征不仅在于人如何面对摄影机表演 ,而且还在于人如何借助摄影机来表现客观世界。张艺谋和冯小宁都是对生活 ,对人的情感和命运极为关注的非常成熟的艺术家 ,他们的影片摆脱了重重的滤镜效果、神奇的蒙太奇技术的控制 ,增强了对主宰我们生活之“强制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评论
《一个都不能少》
《黄河绝恋》
冯小宁
电影
张艺谋
社会转型
霸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逼真传神 生动感人——谈《一个都不能少》的人物刻画
3
作者
曹公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一个都不能少>是电影剧本,写的是20世纪90年代一所农村小学的故事.课文节选了其中第12、13、14节,写张春花在电视台接受采访、找到李望水、受到城里人赞助重新回到水泉小学的经过.
关键词
《一个都不能少》
人物刻画
电影剧本
初中
人物性格
张春花形象
动作
神态
语言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转型与变迁中的脱贫叙事——电影纪录片《出山记》价值评议
被引量:
3
4
作者
岳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18,共3页
改革开放4 0年来,中国有7亿人实现联合国标准下的脱贫。贫穷、战胜贫穷,以及观察、体验减贫力量,是文艺创作的主题。剧情片中,张艺谋"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问题"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杨亚洲执导的《美丽的大脚》(2003),宋海...
改革开放4 0年来,中国有7亿人实现联合国标准下的脱贫。贫穷、战胜贫穷,以及观察、体验减贫力量,是文艺创作的主题。剧情片中,张艺谋"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问题"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杨亚洲执导的《美丽的大脚》(2003),宋海明执导的《水凤凰》(2008)等,都以较高艺术水准或极大教育意义被观众记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纪录片
脱贫
《一个都不能少》
《美丽的大脚》
价值
叙事
变迁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都市中“人”的迷失——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探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宪文
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93-93,共1页
文摘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在农村教育题材的外表下,通过一个偶入城市的"外乡人"——魏敏芝"寻人"的遭遇揭示出现代都市中"人"的迷失这一深刻主题。影片也以魏敏芝为代表的一群农村孩子淳朴的品质以及他们对现代乌托邦社会的向往,为已经迷失了"人"的现代都市人构建了一个心灵乌托邦。
关键词
现代都市
“人”的迷失
《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从《一个都不能少》、《黄河绝恋》谈起
2
作者
邢虹文
机构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8-22,共5页
文摘
电影的特征不仅在于人如何面对摄影机表演 ,而且还在于人如何借助摄影机来表现客观世界。张艺谋和冯小宁都是对生活 ,对人的情感和命运极为关注的非常成熟的艺术家 ,他们的影片摆脱了重重的滤镜效果、神奇的蒙太奇技术的控制 ,增强了对主宰我们生活之“强制设施”
关键词
电影评论
《一个都不能少》
《黄河绝恋》
冯小宁
电影
张艺谋
社会转型
霸权主义
Keywords
movies
Mr. Zhang Yi mou
Shift of social pattern
hegemonism
分类号
J90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逼真传神 生动感人——谈《一个都不能少》的人物刻画
3
作者
曹公奇
机构
陕西宝鸡市教研室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文摘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一个都不能少>是电影剧本,写的是20世纪90年代一所农村小学的故事.课文节选了其中第12、13、14节,写张春花在电视台接受采访、找到李望水、受到城里人赞助重新回到水泉小学的经过.
关键词
《一个都不能少》
人物刻画
电影剧本
初中
人物性格
张春花形象
动作
神态
语言描写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转型与变迁中的脱贫叙事——电影纪录片《出山记》价值评议
被引量:
3
4
作者
岳振
机构
<当代贵州>杂志社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18,共3页
文摘
改革开放4 0年来,中国有7亿人实现联合国标准下的脱贫。贫穷、战胜贫穷,以及观察、体验减贫力量,是文艺创作的主题。剧情片中,张艺谋"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问题"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杨亚洲执导的《美丽的大脚》(2003),宋海明执导的《水凤凰》(2008)等,都以较高艺术水准或极大教育意义被观众记住。
关键词
电影纪录片
脱贫
《一个都不能少》
《美丽的大脚》
价值
叙事
变迁
转型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都市中“人”的迷失——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探析
曾宪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从《一个都不能少》、《黄河绝恋》谈起
邢虹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逼真传神 生动感人——谈《一个都不能少》的人物刻画
曹公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转型与变迁中的脱贫叙事——电影纪录片《出山记》价值评议
岳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