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走向精神哲学: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上期待--樊浩教授《“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评析 |
蒋艳艳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
|
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Ⅰ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 |
邓晓芒
|
《哲学分析》
|
2010 |
8
|
|
3
|
诗与哲学的转换——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弥尔顿《哀失明》的关联 |
马玉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4
|
道德与自然:“形上之道”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 |
余卫东
徐瑾
|
《伦理学研究》
|
2007 |
0 |
|
5
|
西方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论纲——从柏拉图到马克思·舍勒 |
王腾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6
|
论“正当优先于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前提 |
王艳秀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及其现代效应与意义理解 |
张能为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3 |
0 |
|
8
|
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论贺麟的道德观 |
余洁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9
|
回到道德现象本身——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论证方法初探 |
张会永
|
《伦理学研究》
|
2005 |
0 |
|
10
|
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中的“绝对”概念 |
穆青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1
|
孟子道德形而上学的内在困境 |
朱海洋
|
《人文天下》
|
2022 |
0 |
|
12
|
论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成——基于孔、孟、荀的儒家哲学思想 |
吴越强
|
《人文天下》
|
2018 |
0 |
|
13
|
进步与妥协:论“小妇人”三部曲中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 |
马红旗
韩红宇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4 |
0 |
|
14
|
有根据的节制──对“正确生活”问题存在后形而上学的回答吗? |
哈贝马斯
薛华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5
|
破旧立新——休谟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重构 |
黄云鹏
|
《今古文创》
|
2022 |
1
|
|
16
|
颜志豪:教小学生“形而上学” |
周彩丽
|
《教育家》
|
2018 |
0 |
|
17
|
异曲同工 一脉相承的美国梦——“欲望三部曲”和《老人与海》比较分析 |
班光语
|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4
|
|
18
|
经济特区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引导与整合 |
陈遵沂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红色题材戏曲的先进性和生命力——论罗怀臻2021年“红色三部曲”剧作 |
罗馨儿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1 |
0 |
|
20
|
唱响班主任队伍建设三部曲:“聘-用-训” |
陈生树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