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精神哲学: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上期待--樊浩教授《“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评析
1
作者 蒋艳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以"伦理精神"为聚点,以"精神哲学"为密钥,建构"道德形而上学"之理念、基础与形态三维度。《三部曲》直面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而上学"困境,围绕"伦理精... 《"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以"伦理精神"为聚点,以"精神哲学"为密钥,建构"道德形而上学"之理念、基础与形态三维度。《三部曲》直面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而上学"困境,围绕"伦理精神"的核心概念,在批判审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上努力基础上提炼"价值生态"理念,继而在中国伦理精神与黑格尔精神哲学的对话互动中正式确立"精神哲学"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建构起"道德形而上学"的新理论形态,开辟出伦理学形上思辨范式的新视野与新境界。但精神哲学方法的运用也不可避免遭遇到违背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等理论诘难,作者深谙其理,在思辨推演中作出回应,更加明确了其构筑伦理学自身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的远大学术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 当代伦理学 形而上学 精神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Ⅰ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邓晓芒 《哲学分析》 2010年第2期80-90,163,共12页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第一章中列出了三条道德理性知识的原理:(1)你行动的准则要出于义务而不仅仅符合义务;(2)出于义务的行动的道德价值只在于它的准则的普遍性形式,而不在于任何质料;(3)义务就是由敬重法则而来的行动的必然...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第一章中列出了三条道德理性知识的原理:(1)你行动的准则要出于义务而不仅仅符合义务;(2)出于义务的行动的道德价值只在于它的准则的普遍性形式,而不在于任何质料;(3)义务就是由敬重法则而来的行动的必然性。这三条原理正是要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中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而为向下一章即道德形而上学的提升打下一个基础。这三条原理其实已经暗示着道德形而上学的至上原理即定言命令的内在结构了,这就是在义务概念中所包含的主观准则、客观法则和由敬重而实现出来的主客统一的必然性三个环节,它们后来扩展为定言命令的三个变形的公式。当然,这三个环节的真正意义单凭形式逻辑的分析和停留于词句的表层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深入到康德思想的深处才有可能真切地把握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学 义务 准则 敬重 定言命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与哲学的转换——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弥尔顿《哀失明》的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玉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132,193,共7页
一 一七八五年四月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世人见面了。“然而它的酝酿史相当长,因为它可以回溯到康德在二十年前提出、并且此后始终盘踞在他心里的问题。”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 弥尔顿 关联 失明 哲学 酝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与自然:“形上之道”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
4
作者 余卫东 徐瑾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4期62-65,共4页
在中国传统“形上之道”与西方“Metaphysics(形而上学)”两者都是对超经验的形上事物的研究,但是也存在着根本的不可通约的区别:“形而上学”是着眼于从认识论求“真”的角度来研究的关于自然本体论的“知识”,即“自然形而上学”;而... 在中国传统“形上之道”与西方“Metaphysics(形而上学)”两者都是对超经验的形上事物的研究,但是也存在着根本的不可通约的区别:“形而上学”是着眼于从认识论求“真”的角度来研究的关于自然本体论的“知识”,即“自然形而上学”;而中国的“形上之道”更多地表现为求“善”的内心体验式的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和精神寄托,即“道德形而上学”。产生区别的内在原因是传统西方以“主客两分”为特征的理性传统与传统中国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德性传统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之道 形而上学 道德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论纲——从柏拉图到马克思·舍勒
5
作者 王腾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2,107,共5页
一般来说,伦理学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道德形而上学研究;二是道德哲学研究;三是应用伦理学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伦理学的分型研究主要是在道德哲学和应用伦理学领域展开,相对来说,对于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则关注较少。"道德形而上... 一般来说,伦理学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道德形而上学研究;二是道德哲学研究;三是应用伦理学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伦理学的分型研究主要是在道德哲学和应用伦理学领域展开,相对来说,对于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则关注较少。"道德形而上学"是关于"道德的纯粹理性的概念体系",它主要是探究伦理价值概念与命题证明系统。以"伦理学的哲学本性"为根本原则可以将西方(从柏拉图到马克思.舍勒)道德形而上学理论划分为五种型态。"应当之应当"的道德基础是西方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学 哲学伦理学 道德哲学 分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正当优先于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前提
6
作者 王艳秀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4,共7页
现代化的祛魅与现代国家的形成导致了正当与善分离以及政治与道德的双重分离,从而使正当性陷入危机之中。康德"正当优先于善、道德优先于政治"的思想从正当的形式条件入手进行正当性证成,奠定了现代政治的基调与方向。罗尔斯... 现代化的祛魅与现代国家的形成导致了正当与善分离以及政治与道德的双重分离,从而使正当性陷入危机之中。康德"正当优先于善、道德优先于政治"的思想从正当的形式条件入手进行正当性证成,奠定了现代政治的基调与方向。罗尔斯拒绝了康德哲学的形而上学前提,从"合理经验主义"出发对康德哲学进行修正,反而流于历史主义或相对主义。因此仍然需要回到对道德形而上学前提的辩证理解中去为"正当优先于善"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性危机 道德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及其现代效应与意义理解
7
作者 张能为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5期68-89,197,198,共24页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性问题。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形而上学的重建“唤回了哲学的自信”,在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行得通”的思想桥梁,尤其是其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思考在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中产生了深远的方向性与话语...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性问题。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形而上学的重建“唤回了哲学的自信”,在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行得通”的思想桥梁,尤其是其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思考在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中产生了深远的方向性与话语方式影响。随着康德对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认知性的独断论思考的终结,形而上学转向了非知识性的纯粹理性原则、道德原理的普遍意义思考,这种思考基于否定性的、先验性的方法,不再诉求于体系化的、证明性的科学知识理解,而是“消极性地”呈现出非体系性、非理性化的和隐秘性的新认识、新发展。传统形而上学受到了批判,但以道德形而上学为例,形而上学没有终结,正是在通过康德延展至现代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中,古老的形而上学开辟出了不同的思想道路,展现出了当代新发展的意义理解空间与未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 现代效应 意义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论贺麟的道德观 被引量:3
8
作者 余洁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94-198,共5页
贺麟从现代社会的实际出发 ,运用西方的正宗哲学、基督教精华和艺术 ,阐发和改造儒家道德 ,重建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 ,其具体途径为将道德艺术化 ,从艺术中去求具体美化的道德 ;将道德宗教化 ,从宗教中去求社会化、平民化的道德 ;将道德... 贺麟从现代社会的实际出发 ,运用西方的正宗哲学、基督教精华和艺术 ,阐发和改造儒家道德 ,重建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 ,其具体途径为将道德艺术化 ,从艺术中去求具体美化的道德 ;将道德宗教化 ,从宗教中去求社会化、平民化的道德 ;将道德学术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形而上学 艺术化道德 贺麟 道德
全文增补中
回到道德现象本身——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论证方法初探
9
作者 张会永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3期98-102,共5页
在康德理性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过程中,两种论证方法即分析法和综合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首先用分析法从普通人的相互混杂的道德认识中逐步分离出纯粹的道德现象和原则,力图给真正的道德哲学奠基。随后他又用综合法来论证道德律的实... 在康德理性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过程中,两种论证方法即分析法和综合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首先用分析法从普通人的相互混杂的道德认识中逐步分离出纯粹的道德现象和原则,力图给真正的道德哲学奠基。随后他又用综合法来论证道德律的实在性并使它在经验世界中能得到现实的应用,以说明纯粹的道德原则并非人的主观臆造。两种方法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道德形而上学的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 分析法 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中的“绝对”概念
10
作者 穆青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1-33,共3页
"绝对"概念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占有核心位置,它的外在表现"绝对命令"是康德无可批判的真理产物,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康德的道德哲学,绝对命令产生的绝对道德同样无可批判。在当今多元文化盛行的社会意识背景之下,加强对... "绝对"概念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占有核心位置,它的外在表现"绝对命令"是康德无可批判的真理产物,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康德的道德哲学,绝对命令产生的绝对道德同样无可批判。在当今多元文化盛行的社会意识背景之下,加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如果能从其本体论角度引申出一条普世的道德规律,对于加强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 道德 形而上学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道德形而上学的内在困境
11
作者 朱海洋 《人文天下》 2022年第4期18-24,共7页
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开创性地把人性问题提升到形而上学层面,他把仁义礼智等具体道德理念设置为人性之善的实质内涵,将其与天道联结,从而构建起一个纯道德的形而上学世界。但是,形而上学的性善论无法将其形而上学属性贯彻到底,并且,只要... 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开创性地把人性问题提升到形而上学层面,他把仁义礼智等具体道德理念设置为人性之善的实质内涵,将其与天道联结,从而构建起一个纯道德的形而上学世界。但是,形而上学的性善论无法将其形而上学属性贯彻到底,并且,只要认为纯粹的善属于人性本身的基本规定、属于人之存在的本质,人们就应该并且必须在其实际生活中全面实现人性之善,如是,孟子就取消了纯道德的形而上学世界与现实历史世界之间的那种必要的紧张关系;最终,也因此让前者失去其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形而上学的超越性和彼岸性。孟子道德形而上学的这种内在的结构性问题并非无关紧要,中国思想史和政治史上的许多负面问题都或多或少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道德 形而上学 康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成——基于孔、孟、荀的儒家哲学思想
12
作者 吴越强 《人文天下》 2018年第15期16-20,共5页
虽然"道德形而上学"一词是近代中国哲学工作者们借用了康德对于"形而上学"的区分,但"道德形而上学"却是先秦儒家的一个基本问题。要想明确这个问题,则又要从孔子出发,再结合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来讨论。本文的讨论主要着眼于四... 虽然"道德形而上学"一词是近代中国哲学工作者们借用了康德对于"形而上学"的区分,但"道德形而上学"却是先秦儒家的一个基本问题。要想明确这个问题,则又要从孔子出发,再结合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来讨论。本文的讨论主要着眼于四书和《荀子》。对于所选用的文本,接下来先做一个简要分析。《论语》:关于《论语》的争议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哲学思想 道德 儒家 先秦 《论语》 中国哲学 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步与妥协:论“小妇人”三部曲中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
13
作者 马红旗 韩红宇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在其代表作《小妇人》三部曲中有着集中体现。作为读者眼中的“道德传教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契合了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语境,显示出她对女性传统身份和家庭角色的关切和肯定。作为进步...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在其代表作《小妇人》三部曲中有着集中体现。作为读者眼中的“道德传教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契合了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语境,显示出她对女性传统身份和家庭角色的关切和肯定。作为进步女权思想的宣传者,身处第一次女权运动浪潮中的她在作品中表达了争取参政权等女性平等权益的诉求。然而,奥尔科特在表达女性伦理道德进步性观念的同时,其妥协性也得以暴露。奥尔科特的“妥协”可视为她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表达自己进步主张的一种可行策略。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进步运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科特 “小妇人”三部曲 伦理道德 进步女权思想 妥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根据的节制──对“正确生活”问题存在后形而上学的回答吗? 被引量:2
14
作者 哈贝马斯 薛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关键词 基尔凯郭尔 形而上学 道德 公正 伦理学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旧立新——休谟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云鹏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6期57-60,共4页
哲学界一般认为休谟曾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其在近代面临巨大的危机。然而,笔者在研究休谟著作与相关文献后发现休谟对形而上学的建设性作用。从取消实体到探究认识论中的人类知性,再到讨论人类的理性和情感,休谟系统地批判... 哲学界一般认为休谟曾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其在近代面临巨大的危机。然而,笔者在研究休谟著作与相关文献后发现休谟对形而上学的建设性作用。从取消实体到探究认识论中的人类知性,再到讨论人类的理性和情感,休谟系统地批判了以理性主义和宗教神学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人性科学为代表的新形而上学。但是由于经验主义的偏狭性及认识上的不足,休谟对形而上学的重建并不成功,但他为新的形而上学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这也启发了康德,使得后者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对未来形而上学的建构,使其逐渐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哲学 形而上学 人类知性 道德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志豪:教小学生“形而上学”
16
作者 周彩丽 《教育家》 2018年第8期21-23,共3页
我是谁?幸福是什么?何谓"死亡"?人生有什么意义……这是一群小学生思考并论辩的哲学话题。中山大学哲学博士颜志豪毕业后在小学开设哲学课,教小学生形而上学、逻辑学、道德哲学、价值论等,带学生思考因果关系、自由意志、本质与偶... 我是谁?幸福是什么?何谓"死亡"?人生有什么意义……这是一群小学生思考并论辩的哲学话题。中山大学哲学博士颜志豪毕业后在小学开设哲学课,教小学生形而上学、逻辑学、道德哲学、价值论等,带学生思考因果关系、自由意志、本质与偶性等根基性问题。他希望在小学生心中埋下哲学思维与求真精神的种子。在国内,小学开设哲学课少之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小学生 哲学话题 哲学博士 中山大学 道德哲学 因果关系 自由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曲同工 一脉相承的美国梦——“欲望三部曲”和《老人与海》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班光语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38-41,共4页
“欲望”三部曲和《老人与海》在创作背景、动机、人物刻画和主题挖掘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说明了海明威对以德莱塞为代表的美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对美国文学创作技巧的完善。处在经济高速发展 ,情感、道德危机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下两... “欲望”三部曲和《老人与海》在创作背景、动机、人物刻画和主题挖掘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说明了海明威对以德莱塞为代表的美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对美国文学创作技巧的完善。处在经济高速发展 ,情感、道德危机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下两位作家都有强烈的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愿望 ,各自在悲剧主人公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和希望 ,谱写了一曲曲美国精神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多葛》 德莱塞 比较文学 自我 情感 道德 美国精神 "欲望三部曲" 《老人与海》 《金融家》 《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特区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引导与整合
18
作者 陈遵沂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8-21,共4页
经济特区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引导与整合陈遵沂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建设。由于过去的思想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已与特区经济状况和人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新的和现代的思想文化观念又显得模糊或幼稚,因此,在经济特区,思... 经济特区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引导与整合陈遵沂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建设。由于过去的思想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已与特区经济状况和人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新的和现代的思想文化观念又显得模糊或幼稚,因此,在经济特区,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引导与体系的建构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思想 道德文化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规范体系 特区文化 传统思想文化 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道德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题材戏曲的先进性和生命力——论罗怀臻2021年“红色三部曲”剧作
19
作者 罗馨儿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3期55-5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三部曲 加强党性修养 红色基因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先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唱响班主任队伍建设三部曲:“聘-用-训”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生树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4,共3页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队伍建设 三部曲 思想道德教育 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工作 中小学 教师队伍 学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