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哲学的语言植物研究法和概念工程及其关联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杜世洪 田玮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7,112,共8页
格莱斯用“语言植物研究法”来概括他个人和牛津大学日常语言学派的语言哲学研究,并认为现代语言哲学堪与古希腊哲学媲美,是哲学发展的必然成就。现代语言哲学发展至今出现了新的研究动态,即概念工程研究。什么是语言植物研究法?什么是... 格莱斯用“语言植物研究法”来概括他个人和牛津大学日常语言学派的语言哲学研究,并认为现代语言哲学堪与古希腊哲学媲美,是哲学发展的必然成就。现代语言哲学发展至今出现了新的研究动态,即概念工程研究。什么是语言植物研究法?什么是概念工程研究?二者有何关联性?这三个问题是语言哲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语言植物研究法是语言哲学研究的典型方法,它与概念工程研究至少具有三点关联性,有相同的出发点、相同的研究旨趣和相同的思想原则。语言哲学曾受人诟病琐碎,离散性太强。针对这些观点,语言植物研究法和概念工程研究重视概念分析的系统性和概念工程建设的连续性。语言哲学研究并非一味地沉迷于对语言细节的考察,相反,语言哲学具有哲学本有的任务与作用。语言哲学的研究者或为语言分析师、概念分析师、哲学治疗师及概念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语言植物研究 概念工程 概念分析 格莱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研究中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Ⅳ)——简化和科学概念
2
作者 史济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39,共3页
九、简化简化是科学研究中处理复杂问题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对应用性学科更是这样,因为其研究成果要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便于操作,只有采取化繁就简才能做到。化繁就简不意味着问题的简单化,更不意味没有学问。恰恰相反,这正是说明... 九、简化简化是科学研究中处理复杂问题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对应用性学科更是这样,因为其研究成果要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便于操作,只有采取化繁就简才能做到。化繁就简不意味着问题的简单化,更不意味没有学问。恰恰相反,这正是说明解决问题中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和高度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贮木场 科学研究 哲学思想 指导作用 科学概念 工艺流程 概念 输送机组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概念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余庆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6,共7页
概念分析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分析教育哲学最为核心的研究方法。教育概念分析在使用中缺少正当性的证明。分析哲学是教育概念分析的方法论基础,语言分析纠正了思辨心理学的主观化倾向,语境原则为概念分析提供了可行性。教... 概念分析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分析教育哲学最为核心的研究方法。教育概念分析在使用中缺少正当性的证明。分析哲学是教育概念分析的方法论基础,语言分析纠正了思辨心理学的主观化倾向,语境原则为概念分析提供了可行性。教育概念分析不是去寻找适合所有情境的普遍性定义,而是通过差异性和相似性比较相关概念背后的教育关系,由此区别于名词解释或操作性定义的界定。教育概念分析的价值标准依社会情境而定,并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来关涉教育活动,而非直接给出教育活动的结论或建议。只有从单纯的逻辑学研究拓展到语用学研究,教育概念分析才能拥有更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分析 分析教育哲学 研究方法 现代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项新建树——《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读后
4
作者 鲁品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59-160,共2页
中国古代哲学,概而言之,可谓“天人之学”。作为社会伦理之学的“仁学”,乃其轴心;而作为宇宙本体之学的“气论”,则是其基础。天人合一,仁学与气论相互交织贯通,形成二千年来中华哲学之主流,铸就了中华文化入世的而非出世的、伦理的而... 中国古代哲学,概而言之,可谓“天人之学”。作为社会伦理之学的“仁学”,乃其轴心;而作为宇宙本体之学的“气论”,则是其基础。天人合一,仁学与气论相互交织贯通,形成二千年来中华哲学之主流,铸就了中华文化入世的而非出世的、伦理的而非宗教的、君权的而非神权的特征。李存山同志的新著《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以下简称《气论》),正是站在纵观中国哲学总体发展的高度,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对中国气论的源流进行了气度恢弘的考察与透视,得到了一系列深刻的发人深省的新观点。此书诚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中国社会 非宗教 气论 源流 中国哲学研究 神权 新建树 中国古代哲学 科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研究范式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庆祥 王海滨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8,共6页
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蕴涵着对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独特思考,必然在深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对哲学范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诸多学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毋庸... 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蕴涵着对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独特思考,必然在深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对哲学范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诸多学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毋庸讳言,由于长期以来文本依赖这一研究惯习的影响,那种能够真正直面并有效破解中国问题的创新性成果还不多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亟需以“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作为主攻方向,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和利益博弈问题,中国文化转型问题,理应成为“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中央党校的哲学研究具有面向中国问题的优良传统,正在建构之中的“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研究范式,体现出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的一种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创新 哲学研究 范式概念 领导干部 哲学智慧 哲学工作者 杨献珍 彻底性 具象 现实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研究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东 成龙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哲学基础 新阶段 主要问题 概念 学术界 出版 观点综述 发表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哲学与二元论--体育哲学研究范式的重建与实践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强 程一帆 陈昱彤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6,F0003,共10页
由于体育哲学诞生以来分析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占据了主导性地位,概念化思维方式影响了当前中西体育哲学研究基本走向与研究内容,从而导致了体育哲学的生发一直处于与二元论的对峙之中。基于科学研究范式理论的视角转换,在现象学范式下... 由于体育哲学诞生以来分析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占据了主导性地位,概念化思维方式影响了当前中西体育哲学研究基本走向与研究内容,从而导致了体育哲学的生发一直处于与二元论的对峙之中。基于科学研究范式理论的视角转换,在现象学范式下二元论转变为积极推进体育哲学研究范式变革的反常现象。借助现象学的理论襄助,体育哲学在经过"普通现象学转化"与"普通现象学-知觉现象学""普通现象学-历史现象学"两条前后相继的思想通路后,形成了新式体育哲学研究范式的框架与研究范例,使体育与二元论紧张关系逐渐疏解,并在知觉与记忆两个层面进行重建,形成了体育哲学的现象学范式的理论核心、解释性原则与应用性方法,进而实现体育哲学在研究视角、研究路径上的变革,形成中西交融的体育哲学研究学脉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分析主义哲学 体育哲学 二元论 研究范式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老子时期“道”语词的发展及哲学准备 被引量:4
8
作者 吾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3,共8页
文章在于考察老子同时代以及之前“道”这一语词及其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考察它的原始义以及后来的各个衍生义,由此把握道从日常语词发展为哲学概念的完整过程。其具体包括:(1)“道”包括道路、引导在内的原始含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2)... 文章在于考察老子同时代以及之前“道”这一语词及其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考察它的原始义以及后来的各个衍生义,由此把握道从日常语词发展为哲学概念的完整过程。其具体包括:(1)“道”包括道路、引导在内的原始含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2)方法义;(3)社会法则义;(4)道德义;(5)自然法则义;(6)更为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义;(7)由原始而发展的言说义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老子之前或同时,关于道的语词内涵发展所已到达的进度,了解老子“道”的哲学的概念准备,了解前人为老子哲学所奠定的观念甚至是思想基础,并了解前老子之道与老子之道的内在连接。完全有理由这样说,老子的道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产生的。是前老子时代关于道的丰富理解或认识构成了老子“道”的哲学的坚实概念与思想基础。老子所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向着抽象与系统高度的辉煌一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 概念 观念 思想 春秋 老子时期 早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概念剖析——信息哲学的全新存在观 被引量:3
9
作者 邬天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存在概念一直是西方哲学研究的终极概念。黑格尔认为,只有当巴门尼德提出being概念时,西方哲学史才真正开始。being始终是西方本体论(ontology,又译存在论)的核心范畴,实际上也是整个西方认识论的基础。物质与存在,存在与精神的... 存在概念一直是西方哲学研究的终极概念。黑格尔认为,只有当巴门尼德提出being概念时,西方哲学史才真正开始。being始终是西方本体论(ontology,又译存在论)的核心范畴,实际上也是整个西方认识论的基础。物质与存在,存在与精神的关系,一直是存在问题争论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概念 信息哲学 “存在” 西方哲学研究 BEING 西方哲学 巴门尼德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气哲学的“西化”历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振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0-65,共6页
气是贯穿中国古典哲学始终的主干范畴之一。它没有精确稳定的内涵和外延,可将相互矛盾、相互反对的规定圆融地兼容于一体。气可以解释一切宇宙现象、社会现象和生命现象,表现出鲜明的“泛心论”色彩。严格地讲,气不能算是一个哲学概... 气是贯穿中国古典哲学始终的主干范畴之一。它没有精确稳定的内涵和外延,可将相互矛盾、相互反对的规定圆融地兼容于一体。气可以解释一切宇宙现象、社会现象和生命现象,表现出鲜明的“泛心论”色彩。严格地讲,气不能算是一个哲学概念,仅仅是一个“前概念”。建立在这种逻辑思维形式之上的本体论,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泛生命哲学本体论。在“西学东渐”过程中,方以智、严复等人利用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成就,来重构中国哲学概念与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哲学 本体论 中国古典哲学 王夫之 亚里士多德 范畴 “西化” 原子论者 哲学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概念的泥淖——“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辨 被引量:32
11
作者 舒国滢 《学术界》 2001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论文把“法理学”与“法哲学”两个外文汉译名称的引入作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事件对待 ,并对目前学界并用两概念的因由和后果作了简要的考察。通过对“法哲学”与“法理学”概念形成的辨析 ,文章认为 ,两者在学术传统、学科归属、研... 论文把“法理学”与“法哲学”两个外文汉译名称的引入作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事件对待 ,并对目前学界并用两概念的因由和后果作了简要的考察。通过对“法哲学”与“法理学”概念形成的辨析 ,文章认为 ,两者在学术传统、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所以人们在断言“法理学是法哲学”或“法哲学是法理学”时 ,应当明白谈论的是什么语境中的“法哲学”或“法理学”。文章指出 ,中国的法理学大体上属于法学家的法哲学 ,但长期以来 ,法理学家们对实在法的制度和规则本身并不十分感兴趣 ,不是从实在法的内容本身出发来思考问题 ,而是把自己的理论兴趣转向对实在法的隐性背景的解释。这种“注释法学”所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 :它不仅没有使法理学完成与其他学问 (如政治学 )的分离 ,而且败坏了法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及大学基础 (主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实在法 概念形成 学术传统 学科归属 研究方法 法理学家 理论学科 法学家 政治学 作为 文章 学问 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寻根的一种哲学尝试——卡西尔神话与语言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刚 《江淮论坛》 CSSCI 1991年第5期83-88,共6页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er,1874—1945)的文化哲学体系是本世纪哲学思维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一体系的逻辑取向就在于从“理性的批判”转向“文化的批判”,即由西方近代哲学的思维模式跨入当代学术氛围。而在卡西尔的整个文...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er,1874—1945)的文化哲学体系是本世纪哲学思维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一体系的逻辑取向就在于从“理性的批判”转向“文化的批判”,即由西方近代哲学的思维模式跨入当代学术氛围。而在卡西尔的整个文化哲学体系中,神话与语言研究又是上述逻辑取向的一个基本着力点。本文即想围绕这一基本着力点展开评述,试就一个主要角度去估价卡西尔文化哲学观念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尔 哲学体系 西方近代哲学 语言概念 哲学观念 文化寻根 研究述评 学术氛围 理性 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怎么做哲学才好?——评陈嘉映教授报告《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周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海德格尔哲学 科学概念 教授 《存在与时间》 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 二十世纪 语言分析 科学哲学 认知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经济学之中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一兵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1931-)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左翼代表。1931年5月19日,施密特出生于德国首都柏林。1957-1961年间,施密特在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哲学、社会学和历史。1960年,在阿多诺的指导下,他完成了题为《马克...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1931-)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左翼代表。1931年5月19日,施密特出生于德国首都柏林。1957-1961年间,施密特在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哲学、社会学和历史。1960年,在阿多诺的指导下,他完成了题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博士论文。随后执教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法兰克福劳动学院。1972年起,任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研究所所长。施密特的代表性论著有:《马克思的自然概念》(1960年)、《尼采认识论中的辩证法问题》(1963年)、《康德与黑格尔》(1964年)、《列斐伏尔和现代对马克思的解释》(1966年)、《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1967年)、《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概念》(1968年)、《历史与结构》(1971年)、《论批判理论的思想》(1974年)、《什么是唯物主义》(1975年)、《作为历史哲学的批判理论》(1976年)、《观念与世界意志》(1988年)等。这里的5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的理论得失。张一兵的文章着重探询施密特的方法论,重新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经济学的关系。段方乐的文章揭示了施密特所阐发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双重逻辑,张金鹏的文章着力辨识了这种双重逻辑乃是施密特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缺失了生产关系这一重要环节所带来的理论后果。颜岩和夏凡的文章则分析了施密特对“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解和施密特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特殊理解。希望这一组笔谈的发表,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施密特研究的重视,进而促发我们更好地体悟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经济学批判 施密特 文本解读 笔谈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旧唯物主义 历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与哲学的价值概念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龑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4期76-78,共3页
在近年的价值问题研究中有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与哲学的价值概念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对价值的定义,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认识。本文从目前流行的几种看法反映出的问题出发,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在近年的价值问题研究中有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与哲学的价值概念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对价值的定义,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认识。本文从目前流行的几种看法反映出的问题出发,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所标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物质过程对人的支配,是马克思认为必须批判和超越的东西;哲学的价值概念则是从人的完整的感性出发,它不但涵盖人类活动的一切价值现象,并且标示着人的最终解放。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概念的三种看法第一,同一论。这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任何一个概念的含义都应该是一致的,不论在哲学还是在经济学中,价值概念都应该是一个而不是两个。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一科学的概念,它既是经济学范畴,又是哲学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概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哲学范畴 价值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问题研究 一般人类劳动 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世纪回顾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祥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中国哲学史是 2 0世纪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在近一百年的发展中 ,中国哲学史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就每个阶段发展中的内容、特征、得失作了力求简明扼要的阐述和评论。
关键词 中国哲学研究 方法论 五十年 中三十年 后二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哲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磊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第5期7-8,共2页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世界法哲学经历了一场重要的研究范式的转换,堪比自然科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那就是它的语言哲学转向。语言哲学转向,也就是分析哲学转向。分析哲学以语言为其对象,而语言哲学以分析为其方法。作为一种研究风格和研...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世界法哲学经历了一场重要的研究范式的转换,堪比自然科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那就是它的语言哲学转向。语言哲学转向,也就是分析哲学转向。分析哲学以语言为其对象,而语言哲学以分析为其方法。作为一种研究风格和研究方法,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相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方法论 自然法学 实证主义 法律论证理论 概念 哲学研究 哥白尼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史研究中的纯化和泛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萧萐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3,共1页
鉴于哲学史研究曾羼入许多非哲学的思想资料,往往与一般思想史、学说史浑杂难分,我曾强调应当净化哲学概念,理清哲学史研究的特定对象和范围,把一些伦理、道德、宗教、政法等等非哲学思想资料筛选出去,使哲学史纯化为哲学认识史,以便揭... 鉴于哲学史研究曾羼入许多非哲学的思想资料,往往与一般思想史、学说史浑杂难分,我曾强调应当净化哲学概念,理清哲学史研究的特定对象和范围,把一些伦理、道德、宗教、政法等等非哲学思想资料筛选出去,使哲学史纯化为哲学认识史,以便揭示哲学矛盾运动的特殊规律。但进一步考虑到哲学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哲学赖以生长的土壤,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哲学概念 思想资料 哲学 研究 学说史 哲学认识 对象和范围 活的灵魂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的分殊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家凤 林家虎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9期17-19,64,共4页
气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哲理等多重含义。中医学在吸收融会哲学之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学理论。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皆是从生命的角度认识气,但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在以气论自然、以气论身心、以气论情及... 气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哲理等多重含义。中医学在吸收融会哲学之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学理论。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皆是从生命的角度认识气,但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在以气论自然、以气论身心、以气论情及以气论德等方面体现出诸多不同。气是彰显中华文化特质的概念,当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亟需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只有立足于气的理论,考辨其历史源流,厘清其核心要义,才能从根本上阐明中医药学的“真正优势”,为中医在当代的发展拨开“偏见”的迷雾、扫清“玄虚”的障碍,从理论上推动中医药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哲学 中医之 分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玄》与《周易》之比较研究——兼论扬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敬 《思想战线》 1987年第5期15-22,共8页
《周易》作为儒学的一部分,在汉代极受重视。特别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包括《周易》在内的儒家古文献都成了“圣人”“微言大义”的“经典”,被抬到了只许顶礼膜拜、体会解释、不能有丝毫违背或不满的... 《周易》作为儒学的一部分,在汉代极受重视。特别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包括《周易》在内的儒家古文献都成了“圣人”“微言大义”的“经典”,被抬到了只许顶礼膜拜、体会解释、不能有丝毫违背或不满的地步。稍有异议便会落个“非圣无法”的罪名,甚至惹下杀身之祸。而学习儒家经典却成为利禄之源。只要跟上一个老师,学通一经,就可以作为进身之阶。因此,从西汉中叶到末期,在一百余年间,知识分了都钻到极其浩瀚烦琐的儒家经典的章句训解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地位与作用 中国哲学 六十四卦 比较研究 儒家经典 阴阳二 独尊儒术 统治思想 董仲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