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诠释
1
作者 陈妤薰 《乐器》 2025年第2期60-63,共4页
德国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过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由于历史的变革,保存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只有两首。其中一首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于1862年~1865年之间创作。本文通过对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 德国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过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由于历史的变革,保存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只有两首。其中一首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于1862年~1865年之间创作。本文通过对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笔者舞台演奏的经验,希望给正在演奏这首作品的每一位大提琴学习者们提供一些音乐演奏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创作背景 演奏技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探究
2
作者 李爱红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b小调钢琴奏鸣曲》于1853年创作完毕,是一部能够充分展现李斯特创作技巧之高超的单乐章钢琴奏鸣曲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审美水平,在近些年频频登上音乐会,因戏剧冲突鲜明、情感强烈而吸引了一大批古典音乐爱好者... 《b小调钢琴奏鸣曲》于1853年创作完毕,是一部能够充分展现李斯特创作技巧之高超的单乐章钢琴奏鸣曲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审美水平,在近些年频频登上音乐会,因戏剧冲突鲜明、情感强烈而吸引了一大批古典音乐爱好者,即使是从现代艺术角度来看,这一作品仍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虽然刚开始时备受争议甚至是否定、抨击,但仍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社会各界对这一作品的印象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B小调钢琴奏鸣曲 音乐分析 演奏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拉姆斯《^#f小调钢琴奏鸣曲》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是浪漫主义高峰时期一个奇特的艺术现象,他被视为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成功地延续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是浪漫主义高峰时期一个奇特的艺术现象,他被视为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成功地延续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以及舒曼的德奥音乐传统。《#f小调钢琴奏鸣曲》(op.2)是勃拉姆斯三十岁前完成的作品,具有许多初期的创作特征。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上来分析此曲,以期为钢琴演奏提供某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f小调钢琴奏鸣曲 复古者 演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威传统之音,民族情结之魂——格里格《e小调钢琴奏鸣曲》音乐文本解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霞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0-172,共3页
19世纪后半叶挪威著名民族主义音乐家格里格在传承德奥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将挪威民间音乐与其有机融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挪威民族之魂的的艺术音乐。《e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格里格早期作品中唯一的一首钢琴奏... 19世纪后半叶挪威著名民族主义音乐家格里格在传承德奥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将挪威民间音乐与其有机融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挪威民族之魂的的艺术音乐。《e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格里格早期作品中唯一的一首钢琴奏鸣曲。该作品将德奥传统音乐体裁与挪威民族音乐元素相融合,形成格里格独特的创作技法和音乐语言。展现了格里格在音乐创作中继承德奥传统音乐形式的同时注重挪威民族音乐特色的渗透及其锐意创新的精神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格 e小调钢琴奏鸣曲 挪威民族音乐特征 和声 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曲式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于红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结构庞大,内容复杂,使用单乐章奏鸣曲的写作方式,方法独特。文章结合图示从曲式结构、主题、调式调性、织体、节拍、速度六个方面对作品的曲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到目前为止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或...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结构庞大,内容复杂,使用单乐章奏鸣曲的写作方式,方法独特。文章结合图示从曲式结构、主题、调式调性、织体、节拍、速度六个方面对作品的曲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到目前为止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或以文字形式进行大概的分划或总结归纳的研究非常之少,所以本文章意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B小调钢琴奏鸣曲 曲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三乐章创作特征分析与演奏诠释 被引量:1
6
作者 檀伯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38-239,共2页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是作曲家最具有影响力的钢琴奏鸣曲之一,该作品的第三乐章以其严谨简洁的形式表现了深刻的戏剧性内容。成功演奏这部作品的关键在于把握整体曲式结构特征,理解局部音乐材料的构成和音乐语言的陈述方式,...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是作曲家最具有影响力的钢琴奏鸣曲之一,该作品的第三乐章以其严谨简洁的形式表现了深刻的戏剧性内容。成功演奏这部作品的关键在于把握整体曲式结构特征,理解局部音乐材料的构成和音乐语言的陈述方式,同时,对演奏者演奏技术和表现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小调奏鸣曲 奏鸣曲 创作特征 演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第一乐章曲式学分析——兼及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的“宏观调性结构”思维 被引量:1
7
作者 符方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6-122,共7页
舒伯特对于钢琴奏鸣曲体裁形式的拓展、尤其在奏鸣曲式调性结构方面作出的创新尝试不仅是前人所不能及,还对于奏鸣曲式在浪漫主义时期不同体裁音乐中的自身发展与演化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文章通过对舒伯特D845第一乐章的分析,从曲式... 舒伯特对于钢琴奏鸣曲体裁形式的拓展、尤其在奏鸣曲式调性结构方面作出的创新尝试不仅是前人所不能及,还对于奏鸣曲式在浪漫主义时期不同体裁音乐中的自身发展与演化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文章通过对舒伯特D845第一乐章的分析,从曲式学角度给出"宏观调性结构"思维这一结论和视角,不仅肯定了舒伯特对于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的演变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更提供了一种关于奏鸣曲式变体及其结构力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 奏鸣曲 “宏观调性结构”思维 平行移调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多芬《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与演奏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正梅 《音乐时空》 2012年第1期77-78,共2页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的杰作,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听到的曲目。本文通过对该奏鸣曲进行分析,从理性的角度对音乐进行解读,以便演奏者能更好的把握作曲家的意图,做到准确的演绎。
关键词 c小调 第八钢琴奏鸣曲 分析 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大提琴演奏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博 《北方音乐》 2015年第24期49-49,共1页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的奥尼加城,是俄国优秀的指挥家、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其作品含有丰富的俄国色彩,激情洋溢,旋律优美,被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国古典音乐钢琴家、作曲家及指挥家...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的奥尼加城,是俄国优秀的指挥家、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其作品含有丰富的俄国色彩,激情洋溢,旋律优美,被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国古典音乐钢琴家、作曲家及指挥家。本文简要介绍了拉赫玛尼诺夫,并分析了其作品《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结构,介绍了《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大提琴演奏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大提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渲染”与“点彩”——比较分析德彪西《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与拉威尔《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奕 《黄河之声》 2011年第15期33-35,共3页
作为印象主义最主要的法国代表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一生中都只创作过唯一一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这两部作品均属于作曲家的晚期创作,可以说是体现他们成熟创作风格的... 作为印象主义最主要的法国代表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一生中都只创作过唯一一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这两部作品均属于作曲家的晚期创作,可以说是体现他们成熟创作风格的典范,标志着印象主义小提琴音乐的风格特征。本文将两部作品在创作特点上做出比较式探究,希望通过此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小提琴音乐在印象主义时期发展的特征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彪西 拉威尔 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印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提琴换弦技术与人体经络——以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为例
11
作者 沈沛 刘志敏 《当代音乐》 2019年第7期144-147,共4页
在乐曲演奏中,演奏者换弦不正确的缺陷会不经意地暴露出来,但随着音乐的稍纵即逝会很快被忽视,换弦技术的好坏决定了乐曲是否完美演绎。笔者根据大提琴换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发现在大提琴演奏时经常由于换弦技术不当导致演奏不协调... 在乐曲演奏中,演奏者换弦不正确的缺陷会不经意地暴露出来,但随着音乐的稍纵即逝会很快被忽视,换弦技术的好坏决定了乐曲是否完美演绎。笔者根据大提琴换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发现在大提琴演奏时经常由于换弦技术不当导致演奏不协调,进而身体紧张,经络不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为此希望通过研究去阐释换弦技术与身体的协调、放松。本文将以什么是换弦、换弦技术的训练、换弦的实际应用三大板块进行论述。其中包括了换弦的含义、换弦的科学原理、换弦的技术、换弦的训练和以勃拉姆斯的《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为例的实际应用详细地进行说明与论证。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更多器乐学习者对换弦技术的思考,以及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后,能够在更多音乐作品中精确地使用换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弦技术 人体经络 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12
作者 梁冬梅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深邃忧郁,代表着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巅峰。他的作品充满着独特的忧郁气质,在这种忧郁气息下隐藏着一种时代赋予的悲剧性的存在。在他的诸多作品中,《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为数不多的大提琴作品,尽管这部作...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深邃忧郁,代表着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巅峰。他的作品充满着独特的忧郁气质,在这种忧郁气息下隐藏着一种时代赋予的悲剧性的存在。在他的诸多作品中,《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为数不多的大提琴作品,尽管这部作品充满着忧郁和对自我能力的质疑,但它的旋律性以及艺术性却使其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而这种质疑和忧郁自然使得作品内在的悲剧性得到了提升。尤其是流传最为广泛的第三乐章,华丽的旋律下蕴含着忧伤,演奏中要格外重视这种悲剧性的表达,才能使作品的维度与深度得以体现。本文也将从时代背景、和声、曲式分析以及大提琴演奏旋律分析等方面入手,分别阐述其悲剧性的审美在这部作品中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悲剧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a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浅析莫扎特的“悲怆”
13
作者 廖颖 《民族音乐》 2010年第2期81-82,共2页
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W·A·Mozart)是18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他短暂的35年中创作了75卷共计626首作品。体裁包括歌剧、室内乐、协奏曲、交响乐、钢琴奏鸣曲等。莫扎... 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W·A·Mozart)是18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他短暂的35年中创作了75卷共计626首作品。体裁包括歌剧、室内乐、协奏曲、交响乐、钢琴奏鸣曲等。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整体上表现为轻松、活泼、快乐,音乐语言平易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 第一乐章 维也纳古典乐派 悲怆 小调 18世纪 音乐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c小调钢琴奏鸣曲》探析贝多芬早期创作特征
14
作者 聂娜 《民族音乐》 2013年第2期96-97,共2页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生于德国波恩,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他的构想不平庸乏味,旋律极富个性,音乐对比性极强,所有人类的经历和情感:...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生于德国波恩,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他的构想不平庸乏味,旋律极富个性,音乐对比性极强,所有人类的经历和情感:爱情、欢乐、悲伤、英雄等等,都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创作特征 早期 小调 音乐作品 路德维希 作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贝多芬两首f小调钢琴奏鸣曲对比分析引发的思考
15
作者 周颖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9期55-56,共2页
两首f小调奏鸣曲不仅仅是调性上的相同,而是在乐思、节奏、性格、思想等许多方面相似,也许可以说第2首是第1首某些不成熟方面的补充和改进。第2首f小调奏鸣曲作品——《热情》是贝多芬的音乐天才所获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 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对比分析 小调 音乐天才 调性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邦《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研究
16
作者 范晓荣 《黄河之声》 2014年第8期30-31,共2页
本文从肖邦《b小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对作品演奏技巧的分析,从而提升对肖邦奏鸣曲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不断提高演奏与分析能力,为研究肖邦作品乃至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肖邦 b小调钢琴奏鸣曲 演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舒曼《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 被引量:3
17
作者 邾佳雯 《音乐时空》 2013年第9期193-193,共1页
舒曼创作的《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以自传性的方式描绘了舒曼与女钢琴家克拉拉的复杂的情感经历及内心世界。通过比较分析《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音乐语言和情感的关系,从创作背景,音乐个性和创作技法(包括节奏、旋律、力度、复调织体... 舒曼创作的《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以自传性的方式描绘了舒曼与女钢琴家克拉拉的复杂的情感经历及内心世界。通过比较分析《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音乐语言和情感的关系,从创作背景,音乐个性和创作技法(包括节奏、旋律、力度、复调织体)出发,探究作者的创作风格,展示音乐语言的魅力,更好地表现"梦幻音乐诗人"创作中音乐诗意化,情感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曼 《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音乐语言与情感 创作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拉姆斯《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创作和演奏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琳 《当代音乐》 2019年第2期74-75,共2页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其创作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交响乐、艺术歌曲等多个领域。而《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则是其在室内乐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形式完整,内容丰富,对后世的室内乐创作产生了深远...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其创作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交响乐、艺术歌曲等多个领域。而《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则是其在室内乐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形式完整,内容丰富,对后世的室内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获得室内乐创作和演奏等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创作和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情感表达——以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思雯 《戏剧之家》 2023年第8期81-83,共3页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有的人追求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作品,力求凸显自身的高超技艺;有的人追求对作品的情感理解,力求凸显作品本身的意蕴,展现出丰富的情感,以此感染听众。但不管演奏者出于何种目的弹奏一首曲子,如果无法把这首乐曲当中...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有的人追求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作品,力求凸显自身的高超技艺;有的人追求对作品的情感理解,力求凸显作品本身的意蕴,展现出丰富的情感,以此感染听众。但不管演奏者出于何种目的弹奏一首曲子,如果无法把这首乐曲当中的情感展现出来,也就无法虏获听众的内心,演奏本身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对此,本文结合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分析演奏者应当如何在演奏过程中更好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演奏 情感表达 《C小调钢琴奏鸣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40)第一乐章音乐材料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雪岩 王旭青 《美育学刊》 2019年第4期94-100,共7页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了诸多既具鲜明个人特色又兼有民族风格、既富有古典主义气息又不乏现代音乐色彩的音乐作品。《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就是他将古典与浪漫、民族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经典音乐作品。通...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了诸多既具鲜明个人特色又兼有民族风格、既富有古典主义气息又不乏现代音乐色彩的音乐作品。《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就是他将古典与浪漫、民族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经典音乐作品。通过研究和分析《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将能探究作曲家对音乐核心材料加以组织、延伸与展开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音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