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erature-Induced Unfolding Pathway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Insights from Circular Dichroism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Ji ZHANG Shiyu +1 位作者 ZENG Yu DENG Yi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5-76,共22页
In this study,circular dichroism(CD)and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unfolding pathway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at temperatures of 298–371 and 298–500 K,and the re... In this study,circular dichroism(CD)and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unfolding pathway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at temperatures of 298–371 and 298–500 K,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explored.Our computational findings o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SEB showed that at room temperature,the CD spectroscopic results we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MD results.Moreover,under heating conditions,the changing trends of helix,sheet and random coil obtained by CD spectral fitting we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MD.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rmal stability mechanism of SEB,the MD trajectories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secondary structure assignment(SSA),radius of gyration(R_(g)),free energy surfaces(FES),solvent-accessible surface area(SASA),hydrogen bonds and salt bridg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low heating temperature,domain Ⅰ without loops(omitting the mobile loop region)mainly relied on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to maintain its thermal stability,wherea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domain Ⅱ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salt bridges and hydrogen bonds.Under high heating temperature conditions,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in domain Ⅰ without loops were destroyed an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was almost completely lost,while domain Ⅱ could still rely on salt bridges as molecular staples to barely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secondary structure.These results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mechanisms that maintai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SEB at the molecular level,and provide a direction for establishing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food steriliza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 circular dichroism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emperature-induced unfol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SEB方法的建立及在不同基质中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琦 陈立杰 +2 位作者 董邦权 杨琨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61-762,共2页
目的:建立检测SEB的双单克隆抗体(mAb)夹心ELISA,并检测在多种基质中SEB的敏感性。方法:制备、纯化抗SEBmAbB4和D6。D6mAb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检测抗体,B4mAb作为包被抗体。结果:成功建立了敏感、特异检测SEB的ELISA方法,检测... 目的:建立检测SEB的双单克隆抗体(mAb)夹心ELISA,并检测在多种基质中SEB的敏感性。方法:制备、纯化抗SEBmAbB4和D6。D6mAb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检测抗体,B4mAb作为包被抗体。结果:成功建立了敏感、特异检测SEB的ELISA方法,检测抗体稀释液和小牛血清中SEB,检测灵感度0.2μg/L,定量线性范围0.78~12.5μg/L,r2=0.992,批间变异系数(CV)<10%,回收率80%~110%。检测50g/L脱脂牛奶、尿液和自来水中的SEB,灵敏度0.39μg/L,定量线性范围0.78~25μg/L,r2=0.997。与SEA和SECl无交叉反应。结论:本方法测量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食品工业和临床标本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 MAb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 NK T细胞在超抗原SEB诱导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接英 潘志强 +2 位作者 陈钰 张文华 武宇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研究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亚单位(SEB)治疗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与CD4+自然杀伤(NK)T细胞的相关性。方法Fisher 344大鼠21只作为供体,Lewis大鼠42只作为受体。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建立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将受体... 目的研究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亚单位(SEB)治疗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与CD4+自然杀伤(NK)T细胞的相关性。方法Fisher 344大鼠21只作为供体,Lewis大鼠42只作为受体。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建立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SEB组在角膜移植术前腹腔内注射75μg/kgSEB 0.2 mL,每4日1次,共3次;SEB联合地塞米松组除按上述方法注射SEB外,在角膜移植术后每日结膜下注射5 g/L地塞米松0.1 mL,每日1次,共3次;生理盐水组按SEB组的方法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观察植片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指标并进行评分。术后第10天,每组取3只受体大鼠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结果SEB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2.50±1.41)d,较SEB联合地塞米松组(10.38±3.07)d和生理盐水组(7.30±0.67)d明显延长(P<0.05)。SEB组淋巴细胞的增生能力明显降低,脾脏和颌下淋巴结中的CD4+NK T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SEB联合地塞米松组脾脏和颌下淋巴结中的CD4+和CD8+细胞百分数均明显降低。SEB组房水和血清中IL-2质量浓度均明显降低,而IL-10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结论超抗原SEB能够明显延长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手术植片的存活时间,其作用机制与上调了CD4+NK T细胞有关,CD4+NK T细胞对于免疫耐受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亚单位 NK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纯化SEB及其活性鉴定
4
作者 张靖 王惠芳 +1 位作者 高川 宋云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4-947,共4页
目的:采用亲和层析法获取高纯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并对其进行活性分析。方法:采用正辛酸沉淀法纯化了一株抗SEB的单克隆抗体(1D2),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成亲和层析柱纯化SEB,并对其... 目的:采用亲和层析法获取高纯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并对其进行活性分析。方法:采用正辛酸沉淀法纯化了一株抗SEB的单克隆抗体(1D2),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成亲和层析柱纯化SEB,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抗原活性进行鉴定。结果:与离子交换纯化法和市售的标准品相比较,亲和层析法纯化的SEB纯度高,纯化的效率为60·71%。同时,纯化后的SEB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超抗原活性。结论: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可以高效率地纯化高纯度的SE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seb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超抗原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姜永强 宁保安 +3 位作者 郑玉玲 马茹 李韩平 高志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SEB) ,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SE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 ,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免疫学活性与天然SEB进行比较研究。观察重组SEB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SEB) ,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SE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 ,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免疫学活性与天然SEB进行比较研究。观察重组SEB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以及对小鼠肝癌和肉瘤的体内抑瘤效果。结果 SEB获得高效表达 ,并一步将其纯化至均质。与天然毒素相比较 ,重组SEB的免疫学活性与超抗原活性基本相似。首次证明 ,即使SEB的浓度为 10ng/L ,仍然对人肝癌细胞有显著地抑制作用 ,其对小鼠体内的肝癌和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重组SEB在体内外均有一定肿瘤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超抗原 表达 纯化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的培养产毒与柱层析纯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小红 谢笔钧 +2 位作者 史贤明 孙科 李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91,共4页
本文采用玻璃纸覆盖琼脂平板法,在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48h后,收集菌体,10000×g离心15min,上清液经聚乙二醇20000浓缩。浓缩液依次经羧甲基阳离子交换纤维素CM-32层析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过滤纯化,获得电泳纯的金黄色葡萄球... 本文采用玻璃纸覆盖琼脂平板法,在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48h后,收集菌体,10000×g离心15min,上清液经聚乙二醇20000浓缩。浓缩液依次经羧甲基阳离子交换纤维素CM-32层析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过滤纯化,获得电泳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实验证明,利用该简化的二步柱层析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完全能满足血清学检实验和鉴定的要求,方法简便易行,一般实验室均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b型肠毒素 培养产毒 离子交换层析 凝胶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母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成年子代CD3^+TCR Vβ8^+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管俊昌 刘勇 +5 位作者 孔晓明 朱翔 余峰玲 林娜 刘从森 张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母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B(SEB)对成年子代CD3+TCR Vβ8+T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妊娠16 d时给予SD大鼠尾静脉注射15μg SEB,同时设立PBS对照组。孕鼠自然分娩后子代鼠生长至成年,流式细胞仪检测成年子代鼠胸腺及外周血中CD3+TC... 目的观察妊娠期母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B(SEB)对成年子代CD3+TCR Vβ8+T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妊娠16 d时给予SD大鼠尾静脉注射15μg SEB,同时设立PBS对照组。孕鼠自然分娩后子代鼠生长至成年,流式细胞仪检测成年子代鼠胸腺及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并观察成年子代鼠再次给予SEB时胸腺及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的应答变化。结果妊娠期母鼠给予SEB可导致雌、雄性成年子代鼠胸腺CD3+TCR Vβ8+T细胞的比例(雌性:1.760,雄性:1.098),较对照组的(雌性:2.714,雄性:2.088)明显减少(P<0.05),其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的变化与胸腺中类似。PBS组的雌雄性成年子代鼠给予SEB后其胸腺及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较同窝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SEB组的雌雄性成年子代鼠给予SEB后与其同窝PBS对照组比较,胸腺中CD3+TCR Vβ8+T细胞无变化(P>0.05),但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妊娠期母鼠给予SEB改变其成年子代大鼠CD3+TCR Vβ8+T细胞对再次SEB刺激的应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CD3+TCR Vβ8+T细胞 胸腺 葡萄球菌肠毒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琨 张月娟 万一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3,共5页
为高效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用于SEB的快速检测,通过原核表达方法表达SEB,对其纯化方法进行研究,并通过Western-blot和制备的SEB纳米磁性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其抗原性。研究表明:SEB成功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 为高效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用于SEB的快速检测,通过原核表达方法表达SEB,对其纯化方法进行研究,并通过Western-blot和制备的SEB纳米磁性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其抗原性。研究表明:SEB成功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并在E.coil BL21(DE3)中得到有效表达,表达量达65.8%;采用Ni柱亲和层析和DEAE阴离子层析两步纯化得到纯度为95.2%的SEB,Western-blot和SEB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显示所纯化的重组SEB具有SEB的抗原性,可用于SEB快速检测试纸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原核表达 纯化 免疫层析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俞红 李雪萍 钱利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4,34,共4页
目的 研究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的免疫原性和作为超抗原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 利用小鼠动物模型 ,分别对SEB 2 3位突变体 (SEB -M2 3)和 15 0位突变体 (SEB -M 15 0 )作毒力、免疫原性和保护力试验。结果 小鼠致死性试验表明 ... 目的 研究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的免疫原性和作为超抗原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 利用小鼠动物模型 ,分别对SEB 2 3位突变体 (SEB -M2 3)和 15 0位突变体 (SEB -M 15 0 )作毒力、免疫原性和保护力试验。结果 小鼠致死性试验表明 ,与野生型SEB (SEB -N)相比 ,SEB -M 2 3的毒力大幅度下降 ,而SEB -M15 0的毒力则未见下降。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发现 ,SEB -M15 0与SEB -N相比 ,cpm掺入量相似 ,说明 15 0位突变并不影响SEB超抗原的活性 ;SEB -M2 3与SEB -N相比 ,其cpm掺入量显著下降 ,表明 2 3位突变可显著降低SEB超抗原活性。ELISA结果显示 ,以SEB -N、SEB -M 2 3、SEB-M 15 0三种蛋白免疫小鼠 ,都能诱生一定量的抗体 ,且产生的抗体水平非常接近 ,无统计学意义。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结果证明 ,SEB -M2 3蛋白免疫的小鼠能抵抗野生型SEB致死剂量的攻击 ,同时被动转移免疫小鼠的抗血清能保护接受致死剂量SEB -N的小鼠免于死亡。结论 SEB -M 2 3毒力低、免疫原性强 ,有可能成为一种很有希望的超抗原候选疫苗 ,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突变体 免疫原性 超抗原疫苗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亚飞 徐水凌 +1 位作者 罗冬娇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3-558,共6页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SEB—E.coliBL2IDE3.采用SDS-PAGE检测rSEB表达产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SEB.采用TCID50法测定rSEB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D50值.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人肝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公布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SEB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μg/ml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μg/ml 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rSEB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SEB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以后减毒r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seb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系统/构建 重组蛋白/表达 细胞毒性 淋巴细胞/增殖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噬菌体表面展示肽库中筛选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抑制剂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韩平 郑玉玲 +2 位作者 邓小红 马茹 姜永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2-356,共5页
通过生物淘选,从噬菌体表面展示12肽肽库中筛选能与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B ,SEB)结合且能抑制其肠毒活性的特异性短肽.采用Phage ELISA和MTT鉴定所得目的肽的亲和性;根据优势噬菌体阳性克隆序列合成相应多肽.利... 通过生物淘选,从噬菌体表面展示12肽肽库中筛选能与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B ,SEB)结合且能抑制其肠毒活性的特异性短肽.采用Phage ELISA和MTT鉴定所得目的肽的亲和性;根据优势噬菌体阳性克隆序列合成相应多肽.利用竞争ELISA研究合成肽与SEB单克隆抗体竞争结合SEB的情况;通过动物实验考察其抑制SEB的超抗原特性和肠毒活性情况.筛选所得短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抑制SEB对鼠脾淋巴细胞的激活;合成肽与SEB质量比为16 0∶1时,合成肽可较好地抑制SEB对乳猫的肠毒活性,并对SEB引起的小鼠致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初步得到了能与SEB特异结合并能抑制SEB超抗原特性和肠毒活性的短肽,为进一步研制SEB高效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eb) 随机肽库 筛选 seb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顺磁微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琨 王伟华 +4 位作者 万一 颜真 訾静 王军 高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07,共5页
采用基于顺磁微粒标记抗体的免疫层析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快速定量检测的层析试纸条。利用EDC和NHS交联活化顺磁微粒,对顺磁微粒包被抗体的体系进行优化;根据双抗夹心法原理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对制备的SEB免疫层析试... 采用基于顺磁微粒标记抗体的免疫层析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快速定量检测的层析试纸条。利用EDC和NHS交联活化顺磁微粒,对顺磁微粒包被抗体的体系进行优化;根据双抗夹心法原理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对制备的SEB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测试研究。优化的顺磁微粒偶联抗体的缓冲体系为p H 9.0,5mmol/L硼酸,0.05%Tween-20;磁珠包被抗体量为125μg/2mg磁珠,封闭剂为0.25%的脱脂牛奶,磁珠保存液为5mmol/L硼酸、0.05%Tween-20+0.05%Triton X-100,0.01%Na N3,0.5%BSA,p H9.0;建立的SEB顺磁微粒免疫层析试纸条T线抗体浓度为1mg/m L,最低检测限为1ng/m L,磁信号检测显示,该试纸条在SEB浓度0.1~1 000ng/m L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SEB顺磁微粒免疫层析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定量的特点,可应用于SEB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顺磁微粒 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诱导IgA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丽强 万强 +2 位作者 吴燕升 刘伟伟 高建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2-108,共7页
目的建立Ig A肾病小鼠模型,并观察模型的生化及病理指标特点。方法 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6只),模型组单次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0.8 mg/kg,第二周开始,连续注射三周,第四周结束后检测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 目的建立Ig A肾病小鼠模型,并观察模型的生化及病理指标特点。方法 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6只),模型组单次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0.8 mg/kg,第二周开始,连续注射三周,第四周结束后检测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BUN、Scr、UA;蛋白指标TP、ALB;肝功能ALT、AST、ALP;血脂TC、TG、LDL的情况,肾脏免疫荧光Ig A的沉积,肾脏病理HE、PAS、PASM、Masson染色以及透射电镜的观察肾脏超微结构,以及肝脏与小肠HE染色、免疫荧光Ig A的沉积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与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P<0.01);模型组小鼠肾功能指标CREA,UA均高于正常组(P<0.05),BUN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蛋白指标TP、ALB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肝功能指标AS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ALT、ALP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血脂TG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LD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TC差异无显著性。肾脏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模型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区呈颗粒状、团块状的Ig A沉积;模型组小鼠肾脏病理轻中度损伤,系膜区免疫复合物增多;模型组小鼠肝脏HE染色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伴有部分肝细胞坏死,小肠绒毛缺损,肠绒毛变短变细、间距明显增宽,有部分分上皮脱落,中央央乳糜管扩张显著,淋巴细胞增多,明显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使用超抗原SEB尾静脉注射小鼠可以成功复制Ig A肾病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动物模型 se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简并引物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基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继超 陈柏儒 +1 位作者 姜铁民 陈历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1,共3页
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建立一种PCR技术同步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基因的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基因编码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简并引物SEAB来扩增靶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105bp和135bp,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 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建立一种PCR技术同步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基因的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基因编码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简并引物SEAB来扩增靶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105bp和135bp,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菌株和4株对照菌株进行PCR检测,评价该引物的特异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DNA系列10倍稀释,对其灵敏性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菌株的DNA检测结果呈阳性,4株对照菌株的检测结果呈阴性,通过基因测序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SEB的DNA最低检测浓度为3.58ng,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20h。建立了一个特异、快速灵敏的在同一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基因的PC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A、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俞红 钱利生 李雪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38-239,244,共3页
目的 应用重组和克隆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方法 利用PCR和PCR致变技术从产SEB的标准株扩增SEB基因 ,与原核表达载体 pTrc99A重组后引入大肠杆菌JM1 0 9。通过序列测定鉴定突变基因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目的 应用重组和克隆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方法 利用PCR和PCR致变技术从产SEB的标准株扩增SEB基因 ,与原核表达载体 pTrc99A重组后引入大肠杆菌JM1 0 9。通过序列测定鉴定突变基因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分别检测表达产物和表达量。结果 获得了 3株重组菌NJM1 0 9、M2 3JM1 0 9、M1 5 0JM 1 0 9。测序表明 ,SEB N序列与已报道的天然seb完全一致 ;SEB M 2 3第 2 3位天冬酰胺密码子AAT发生定向突变 ,即由丝氨酸密码子AGT替代 (N2 3S) ;SEB M1 5 0第1 5 0位氨基酸发生非定向突变 ,由苏氨酸密码子ACT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GCT(T1 5 0A)。表达SEB M1 5 0和SEB M2 3的重组细菌裂解液经SDS PAGE ,在 2 80 0 0处可见有表达条带 ,非重组菌则无。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和蛋白浓度测定表明 ,重组菌表达目的蛋白量为 5 μg/ml培养液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3.5 %。 结论 获得了2株能表达SEB突变体的工程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突变体 克隆 细菌超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的酶联免疫检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段鸿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617-2619,共3页
[目的]为细菌毒素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BALB/c小白鼠为免疫对象,以自制的高纯度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EB)为免疫抗原,研究其抗体的产生过程和效价,并建立SEB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自制SEB纯度较高,能较好地刺... [目的]为细菌毒素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BALB/c小白鼠为免疫对象,以自制的高纯度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EB)为免疫抗原,研究其抗体的产生过程和效价,并建立SEB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自制SEB纯度较高,能较好地刺激动物产生抗体。以自制SEB为免疫抗原注射BALB/c小白鼠,其最高效价为1∶100 000。SEB浓度在1-1 000 ng/ml范围内,竞争抑制率与SEB浓度的对数值呈显著线性关系。当SEB的浓度为5-500 ng/ml时,随样品中SEB浓度的增加,污染样品的回收率变异系数减小,检测准确度提高。[结论]对不同污染程度的牛奶样品,利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其SEB残留的灵敏度远远高于生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抗原 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的Love波免疫传感器研究
17
作者 刘虹 高志贤 +2 位作者 王源升 刘清山 朱惠忠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1,共4页
报道了一种可用于检测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的Love模式声表面波压电免疫传感器。传感器本身由压电石英基片、叉指换能器和S iO2声波导层构成。通过APTES和戊二醛层交联蛋白A,实现抗体分子的定向固定,在Love波传感器的表面构建出抗体... 报道了一种可用于检测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的Love模式声表面波压电免疫传感器。传感器本身由压电石英基片、叉指换能器和S iO2声波导层构成。通过APTES和戊二醛层交联蛋白A,实现抗体分子的定向固定,在Love波传感器的表面构建出抗体分子探针的传感界面。建立了基于网络分析仪的传感器测试系统,对抗体分子固定化过程以及10-6g/mL SEB的响应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相位的偏移随时间表现出明显而规律性的改变,与戊二醛共价交联法进行了对比,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蛋白A法固定抗体以及捕获了SEB后的表面进行了成像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e声表面波免疫传感器 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 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灭活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迪 张大革 +1 位作者 孙运金 马挺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195,202,共5页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休克小鼠模型评价低温等离子体对SEB的灭活效果。实验设定为空白对照组、阳性组和3个处理组(等离子体降解处理SEB 10、20、30 min组),小鼠注射SEB后,观察120 h。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和体重,并测定小鼠...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休克小鼠模型评价低温等离子体对SEB的灭活效果。实验设定为空白对照组、阳性组和3个处理组(等离子体降解处理SEB 10、20、30 min组),小鼠注射SEB后,观察120 h。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和体重,并测定小鼠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SEB的含量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处理30 min时SEB的降解率最大为96%。与阳性组相比,处理SEB 10、20、30 min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分别为阳性组的2.50、3.33、5.00倍;处理SEB 30 min组小鼠平均体重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处理SEB 30 min组小鼠肝脏中CAT、SOD、GSH-Px的活性与阳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69.33%、74.93%、47.92%。综上,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以降低SEB的含量,从而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延长存活时间,且其存活时间具有处理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介质阻挡放电 灭活效果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鹏利 路云龙 +5 位作者 李想 李丽华 任孝茹 陈利莉 张敢为 季艳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0-255,共6页
在前期已获得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纳米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SEB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为食品及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优化表达条件... 在前期已获得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纳米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SEB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为食品及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优化表达条件后,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获得抗SEB的纳米抗体B7;以纳米抗体B7作为捕获抗体,以噬菌体展示的抗SEB纳米抗体B6为检测识别元件,建立夹心ELISA方法;以牛奶、牛肉及西瓜汁为样本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纳米抗体B7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量为6.2 mg/L;该方法在16~1 024 n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 4),最低检出限为(9.58±0.07)ng/mL;该方法与SEC有42.18%的交叉,与SEA及另外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交叉;牛奶、牛肉和西瓜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26%~108.43%,79.36%~106.56%和83.81%~99.43%。该方法以纳米抗体作为识别元件,可应用于实际食品及农产品中的SEB高灵敏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纳米抗体 噬菌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高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法固定ssDNA制作的压电式DNA传感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志贤 房彦军 +3 位作者 王红勇 周焕英 宁保安 晁福寰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0-64,共5页
利用硅烷法将ssDNA固化T方向切割、3.58MHz和10MHz石英晶体金电极上,构建了压电DNA传感器,建立了快速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基因的方法。优化了固定SEB基因的条件,并用动态法、静态法和斑点杂交法进行了固化效果观察。结果表明:该传... 利用硅烷法将ssDNA固化T方向切割、3.58MHz和10MHz石英晶体金电极上,构建了压电DNA传感器,建立了快速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基因的方法。优化了固定SEB基因的条件,并用动态法、静态法和斑点杂交法进行了固化效果观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2h后,有较好响应;对不同长度DNA探针固化效果进行比较,169bp(即169个碱基)SEB探针固定和杂交效果较好;利用0.5mol/LNaOH进行电极洗脱,时间为45min,电极可以再生,且传感器可以重复使用3次;利用1.2mol/LNaOH和1.2mol/LHCl洗涤电极,该电极可多次再利用;固化好的电极于4℃条件下可以保存三周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法 SSDNA 压电式DNA传感器 葡萄球菌肠毒素b 3-氯基丙基三乙氧基甲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