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双层套管接头的航空管路振动特性研究
1
作者 权凌霄 付晨 +1 位作者 姚仁逸 郭长虹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双层套管接头是飞机燃油管路连接使用的一种柔性管接头,可以对所连接的管路进行位移与转角的补偿,具有复杂的力学特性。文中依据套管接头结构组成,分析了带有双层套管接头的航空管路内、外管与柔性接头间的振动耦合机制;采用ABAQUS软件... 双层套管接头是飞机燃油管路连接使用的一种柔性管接头,可以对所连接的管路进行位移与转角的补偿,具有复杂的力学特性。文中依据套管接头结构组成,分析了带有双层套管接头的航空管路内、外管与柔性接头间的振动耦合机制;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含有管路、P形卡箍、支架及双层套管接头的管路单元有限元模型,针对于管路单元开展了约束模态分析,针对管路前8阶固有频率探究了摩擦因数及套管接头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最后搭接振动系统测试平台,通过对频域响应的测量,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各阶固有频率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和套管接头的存在而降低,考虑套管接头和不考虑套管接头的固有频率误差最大约为81.17%,有限元仿真时选择摩擦因数为0.6时所得固有频率与试验结果的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套管接头 飞机燃油系统 摩擦因数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视域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
作者 王丽 张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5-51,共7页
基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别建立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双循环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2018-2022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高职教育和经济双循环的耦合协调特征,再利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地区差异。... 基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别建立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双循环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2018-2022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高职教育和经济双循环的耦合协调特征,再利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省份特征上,广东省高职教育与经济双循环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仍较低;地区特征上,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大小、变化速度和耦合协调模式存在不均衡性;城市特征上,同一地区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关系也存在差异性,尤其是珠三角内部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度不均匀现象较为严重。为更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打造广东省高职教育标杆,辐射带动其他城市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构建高职教育与经济双循环互促共进格局,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精准制定耦合协调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高职教育 耦合协调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C剪力墙在弹性基底上的局部屈曲特性
3
作者 赵钦 张仕祥 周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83,共12页
针对设置拉结件的钢板在弹性基底上的局部稳定问题,首先,根据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考虑弹性基底和拉结件拉力的钢板局部屈曲非线性特征方程及其伽辽金表达式;其次,通过Matlab进行牛顿迭代得到了钢板的屈曲应力和变形模态... 针对设置拉结件的钢板在弹性基底上的局部稳定问题,首先,根据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考虑弹性基底和拉结件拉力的钢板局部屈曲非线性特征方程及其伽辽金表达式;其次,通过Matlab进行牛顿迭代得到了钢板的屈曲应力和变形模态;再次,经过对所得变形曲面的分析,得出了钢板在不同拉结件布置方法下的3种典型屈曲模态;最后,引入板件有效宽度法则,通过瑞利-里兹法推导出了不同模态下组合板的局部失稳临界荷载计算公式,进而得到了组合板在轴向受压状态下纵、横两个方向拉结件最大间距的限制要求。结果表明:当拉结件设置达到4排后非加载边的边界条件对钢板屈曲荷载的影响可以忽略;在拉结件排列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当拉结件纵、横向间距之比β为0.6~1.2时,交错排列下的钢板屈曲应力达到最大值,此时板件实际的屈曲系数约为5.8,拉结件正交排列时板件的屈曲系数最大值大致相同,此时其纵、横向间距之比β约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能量法 屈曲系数 拉结件间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光伏支架结构气动特性及体型系数计算方法
4
作者 付兴 朱浩彦 +2 位作者 李靖 翟杰 程传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3-1943,共11页
双排光伏具有净空高、间隙多、前后相互遮挡的特点,其气动力特性与传统的单排光伏气动力特性有显著区别。首先,针对双排光伏的布局,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其气动力特性,并通过柔性双排光伏刚性模型的风洞试验验证模拟结果;其... 双排光伏具有净空高、间隙多、前后相互遮挡的特点,其气动力特性与传统的单排光伏气动力特性有显著区别。首先,针对双排光伏的布局,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其气动力特性,并通过柔性双排光伏刚性模型的风洞试验验证模拟结果;其次,分析了倾角、间距比和光伏板数量对双排光伏气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数据拟合方法,提出了双排光伏体型系数简化计算方法和建议取值。研究结果表明:单个光伏区域的体型系数与光伏板倾角、间距比和光伏板数量密切相关,体型系数与这3个参数是线性关系;双排光伏迎风面的风压系数变化均匀,最大正风压出现在下排光伏下边缘,上排光伏上边缘出现负压;双排光伏的体型系数随着倾角增加而增加,在倾角大于20°后会出现漩涡脱落现象,进而影响光伏背风面的风压分布,但上下排体型系数的比基本保持不变,边跨的比例系数比中间跨的比例系数更大;当倾角小于20°时,上排干扰系数为1.0,比例系数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光伏支架结构 气动力特性 体型系数 数值仿真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中空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潇 龚俊 +2 位作者 邵永波 黄伟峰 李紫君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101,共16页
为了提升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CFDST)短柱的轴压性能,提出并设计了薄壁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multi-cavity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tubular,MCFDST)短柱,对其轴压力学性能进行... 为了提升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CFDST)短柱的轴压性能,提出并设计了薄壁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multi-cavity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tubular,MCFDST)短柱,对其轴压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试件包括15个方套方MCFDST短柱试件和3个方套方CFDST短柱试件。以混凝土抗压强度、外钢管宽厚比、空心率和是否设置拉肋为参数,通过分析试件的变形、荷载−位移曲线、破坏现象和延性系数,探究了各参数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失效模式和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混凝土抗压强度从58 MPa提升至90 MPa,试件承载力提升46%,延性系数最高降低74%;外钢管宽厚比从39降低到29,试件承载力提升12.5%,延性系数明显增大;空心率从0.31增大到0.38,试件承载力提升了1.3%,延性系数仅提升1%;增设拉肋使构件承载力提升14.2%,延性系数最高提升282%。其次,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并开展了大量有限元参数分析,讨论了现行规范对该短柱轴压承载力的适用性,发现日本规范AIJ的预测公式可以精确估计MCFDST短柱轴压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短柱 试验研究 轴压性能 失效模式 极限承载力 延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双层置信极端梯度提升树的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定位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席磊 王文卓 +3 位作者 白芳岩 陈洪军 彭典名 李宗泽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4-833,I0112-I0114,共13页
面向高维复杂的电力量测数据,现有攻击定位检测方法存在定位精度差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双层置信极端梯度提升树的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定位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引入最大信息系数对量测数据进行特征选择,能够非线... 面向高维复杂的电力量测数据,现有攻击定位检测方法存在定位精度差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双层置信极端梯度提升树的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定位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引入最大信息系数对量测数据进行特征选择,能够非线性地衡量数据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且公平地根据一个特征变量中包含另一个特征变量的信息量来去除冗余特征,有效解决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定位检测方法普遍面临的量测数据高维冗余问题;同时提出一种具有正反馈信息传递作用的双层置信极端梯度提升树来对各节点状态进行分类,通过结合电网拓扑关系学习标签相关性,从而有选择性地利用前序标签有效预测信息,来减少后续分类器学习到的前序标签预测信息中包含的错误,最终实现对受攻击位置的精确定位。在IEEE-14、IEEE-57节点系统上进行大量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且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精度、召回率、F1值和AUC(area under curv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最大信息系数 双层置信 极端梯度提升树 标签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侧压力系数对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影响模型试验研究
7
作者 马晓斌 王士民 +1 位作者 刘畅 钟美昀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5-735,共11页
当今盾构隧道的建设规模愈发庞大,洞身穿越的地层复杂多变,单层管片衬砌结构往往难以满足隧道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由此双层衬砌结构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为探究不同地层中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的适用性,依托广深客运专线狮子洋盾构隧... 当今盾构隧道的建设规模愈发庞大,洞身穿越的地层复杂多变,单层管片衬砌结构往往难以满足隧道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由此双层衬砌结构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为探究不同地层中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的适用性,依托广深客运专线狮子洋盾构隧道工程,通过相似模型试验,以侧压力系数(0.5,0.6,0.7,0.8)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层条件下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地层侧压力系数增大,双层衬砌整体更加趋于静水压力场状态,管片衬砌与二次衬砌极限轴力值增大,弹塑性临界点与内力突变点滞后。当侧压力系数从0.5增至0.8时,双层衬砌的极限承载能力提升了66.39%,最大径向位移从15.17 mm减小为9.45 mm,管片衬砌侧向位移受限,二次衬砌辅助管片衬砌承载能力提升。高地层侧压力条件下管片衬砌裂纹发育程度下降,局部掉块现象减少,双层衬砌整体结构的可靠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层衬砌 模型试验 侧压力系数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球机器人全向移动双拾取机械臂变阻抗控制
8
作者 尹志红 邓朝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7,共4页
网球是一个具有弹性的物体,其位置和动态特性在机器人接触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且机械臂本身的刚性和阻尼特性会影响其与网球之间的接触力,难以精准完成抓取任务。为此,提出一种网球机器人全向移动双拾取机械臂变阻抗控制方法。在对双拾取... 网球是一个具有弹性的物体,其位置和动态特性在机器人接触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且机械臂本身的刚性和阻尼特性会影响其与网球之间的接触力,难以精准完成抓取任务。为此,提出一种网球机器人全向移动双拾取机械臂变阻抗控制方法。在对双拾取机械臂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后,获取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位置/力控制的阻抗分析结果,修正双拾取机械臂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置,充分考虑刚性系数和阻尼系数,保持修正量始终为0,令机械臂与网球之间的接触力收敛为期望接触力,实现对网球的稳定抓取。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控制机械臂按照期望运行轨迹向网球移动,还可以实现稳定抓取,避免网球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机器人 变阻抗控制 刚性系数 阻尼系数 双拾取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双管射流泵流量修正系数的优化研究
9
作者 乔倩瑜 罗懿 +2 位作者 赵润冬 周瑞立 周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是释放高产水气井产能的重要排采工艺,但在实际应用中射流泵理论方程存在气井适应性差、计算结果误差大、无法精准指导工艺参数设计的问题。基于射流泵理论排量方程,分析造成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的原因,... 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是释放高产水气井产能的重要排采工艺,但在实际应用中射流泵理论方程存在气井适应性差、计算结果误差大、无法精准指导工艺参数设计的问题。基于射流泵理论排量方程,分析造成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的原因,明确流量修正系数优化对射流泵工艺设计的重要作用,并依托Q1井同心双管射流泵工艺+井下智能监测技术,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流量修正系数计算方法,拟合出一个六元参数流量修正系数经验方程,准确率达98%;相较于常规计算方法误差减小了48.2%,提升了吸入口压力的计算精度。采用该方程对另外3口同心双管射流泵进行参数优化,优化后的平均日产气量增加1542 m^(3),平均日产液量增加2.5 m^(3)。所得结论对于进一步指导射流泵工艺在排水采气中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采气 同心双管射流泵 理论排量方程 流量修正系数 吸入口压力 多因素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并网后系统的惯量特性研究及其最小惯量评估方法
10
作者 李京华 王德林 +3 位作者 孙浩宁 陆佳怡 左云裴 胡杰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5,共13页
随着风电大规模的并网,其所具有的“零惯量”特征使电网惯量水平降低,频率特性恶化。为寻求风电并网对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规律,明晰系统运行边界,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惯量特性及最小惯量需求展开研究评估。首先,在同步发电机不同运行方式下... 随着风电大规模的并网,其所具有的“零惯量”特征使电网惯量水平降低,频率特性恶化。为寻求风电并网对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规律,明晰系统运行边界,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惯量特性及最小惯量需求展开研究评估。首先,在同步发电机不同运行方式下,基于理论推导出评估风电并网系统惯量特性变化的计算表达式,并分析系统惯量特性的变化规律。在风电附加虚拟惯量控制情况下,以惯量响应过程提供的能量为出发点,基于系统惯量削弱量和风电虚拟惯量的平均惯量支撑功率,定义了一项惯量变化系数COIC,以此来判定系统惯量水平变化情况。其次,建立考虑风电渗透率的改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SFR),量化系统惯量与风电渗透率的关系,给出了风电并网系统最小惯量评估方法。最后,搭建了含风电接入的4机2区域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和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 惯量特性 频率稳定 惯量变化系数 最小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转子转速时间尺度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与分析
11
作者 许洪胜 占萌 +4 位作者 付聪 张水平 苗璐 包博 李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95-3409,共15页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析,发现随着电网变弱,系统将出现小扰动失稳现象。采用主导模态分析法,确定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小扰动失稳的主导环节为功率平衡环节(转子动态与有功外环)。因此,以功率平衡环节为核心,构建了类Heffron-Phillips模型,并揭示了储能元件状态量与同步环节相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发现锁相环环节对系统同步/阻尼特性影响很小,而端电压环节是引入负阻尼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有功外环、端电压环节的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参数优化提供相应指导。上述理论分析均通过了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和硬件在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转子转速 时间尺度 主导模态分析 复转矩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求根的双厚度透射法确定液体光学常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百愚 李磊 +5 位作者 王伟宇 武晓亮 王翠香 范琦 刘静 徐翠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3-2738,共6页
光谱反演法可实现液体光学常数(消光系数和折射率)的确定,其中双厚度透射法是有代表性的光谱反演法之一。由于液体自身无法形成确定的形状,需要盛放在透明容器(液体池)中,因而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光谱透射率包含了液体池光学常数的影响,... 光谱反演法可实现液体光学常数(消光系数和折射率)的确定,其中双厚度透射法是有代表性的光谱反演法之一。由于液体自身无法形成确定的形状,需要盛放在透明容器(液体池)中,因而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光谱透射率包含了液体池光学常数的影响,这使得基于双厚度透射法所建立的光谱透射率方程极为复杂,难以求得解析解,通常采用反演法来计算液体的光学常数。现有的反演法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反演迭代耗费时间,二是反演迭代会引入误差,三是反演法得到的液体折射率存在二值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三层介质结构(液体池),考虑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的多次反射,建立液体厚度满足整数比的光谱透射率方程组。通过代数运算获得与消光系数有关的多项式方程,求解并选择大于0小于1的实数根来计算消光系数;另求解关于液体池光学窗口反射率的一元二次方程,选择大于0小于1的根来计算液体和容器分界面的反射率,进而计算得到液体折射率的两个值。再用另一材料制作的液体池测量液体的光谱透射率,然后结合已经得到的消光系数作相关计算,会另外得到液体折射率的两个值,从四个值中选择相同者即为液体的折射率。作为应用示例,选用文献中水在0.5~1.0μm光谱范围的光学常数作为“理论值”、光学常数已知的石英玻璃和有机玻璃作为液体池材料。在不考虑仪器测量误差的情况下,将上述文献数据代入光谱透射率方程,计算得到的透射率作为“实验数据”。然后用多项式求根的方法确定水的光学常数,所得结果与“理论值”完全符合。模拟过程和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是可用的,该方法解决了反演法的计算耗时、迭代误差以及折射率的二值问题,为液体光学常数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常数 折射率 消光系数 衰减系数 双厚度透射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焕鑫 宋薏铭 +2 位作者 杜新喜 王若林 马文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3,共9页
目的研究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与动力响应。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的静力性能、动力特性、动力响应和风振系数分析,探究了跨度、横向连接系间距以及挠度限值等影响因素对... 目的研究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与动力响应。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的静力性能、动力特性、动力响应和风振系数分析,探究了跨度、横向连接系间距以及挠度限值等影响因素对支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构的风振响应随着跨度的增加而增大;结构跨中挠度及上层索索力随横向连接系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增大上层索预应力可以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而下层索预应力过大会导致结构的风振响应增大。结论通过研究给出了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的风振系数取值范围以及上、下层索的初始预拉力设置建议,可以为其结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光伏支架 双层索系 静力性能 动力响应 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折减系数法与极限平衡法的顺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小根 盛济铭 +2 位作者 王静 刘泓辰 毛新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8,共8页
以四川省布拖县龙潭乡冯家坪滑坡为例,利用FLAC3D软件设计了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应用“GIS-Rhino-FLAC3D”耦合技术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滑坡失稳过程中衰减速度和弱化程度的不同,以及非饱和... 以四川省布拖县龙潭乡冯家坪滑坡为例,利用FLAC3D软件设计了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应用“GIS-Rhino-FLAC3D”耦合技术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滑坡失稳过程中衰减速度和弱化程度的不同,以及非饱和土中基质吸力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一种以黏聚力和摩擦力的衰减权重定义综合安全系数的双折减系数法,并采用极限平衡法作对比计算,研究分析了顺层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抗剪强度参数双折减程序可以得出安全系数云图,直观地反映滑坡安全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传统强度折减法相比,所提出的双折减系数法计算的滑动面分布范围和综合安全系数更精确,较极限平衡法误差更小,可以准确地反映滑坡的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双折减系数法应用于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滑坡 极限平衡法 双折减系数法 GIS-Rhino-FLAC3D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斜拉桥双层桁架主梁施工状态的阻力系数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加武 谢泽恩 +2 位作者 李嘉煜 李宇 赵雪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针对规范中对大跨径桁架桥的双层主梁阻力系数在取值上的局限,提出一种主梁阻力系数计算方法,以施工阶段节段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为基础,对双层桁架主梁进行模型简化后,使用CFD计算得出其三分力系数.采用不同迎风面特征尺寸,桁架片数以... 针对规范中对大跨径桁架桥的双层主梁阻力系数在取值上的局限,提出一种主梁阻力系数计算方法,以施工阶段节段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为基础,对双层桁架主梁进行模型简化后,使用CFD计算得出其三分力系数.采用不同迎风面特征尺寸,桁架片数以及桁架间距,分析了迎风面特征尺寸对主梁的阻力系数的影响.讨论了桁架间距以及片数不同对主梁的阻力系数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迎风面特征高度与特征宽度对主梁阻力系数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对此提出以桁架纵高比为变量的双层桁架桥梁主梁的阻力系数拟合公式;当桁架间距较小时,桁架片数对主梁阻力系数无影响,但当桁架间距与桁架高度比值达到3时,桁架片数的变化会对主梁的阻力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双层桁架梁 三分力系数 规范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增举 姚成贵 张德华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现有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对于复杂噪声的去除效果有限,且处理速度不能满足实时监控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首先,采用切尾均值滤波器对图像噪声进行初步滤除,同时引入二次检验机制处理残留的噪声点... 现有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对于复杂噪声的去除效果有限,且处理速度不能满足实时监控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首先,采用切尾均值滤波器对图像噪声进行初步滤除,同时引入二次检验机制处理残留的噪声点,通过引入离散系数提升算法对不同像素的区分能力,增强去噪性能;其次,采用基于极值数量的分类处理及再次检验机制,有效减少残留噪声问题;然后,在小波函数中引入新的控制变量优化软阈值函数和硬阈值函数,构建双阈值函数,结合Radon变换增强对线性特征的处理,增强对矿井图像的检测能力;最后,采用均方误差(MSE)与峰值信噪比(PSNR)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切尾均值算法、硬阈值算法、软阈值算法,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处理的图像的MSE增长相对缓慢,MSE最小,图像去噪效果最好;引入离散系数后,去噪图像的MSE相较于引入前低300 dB左右,PSNR相较于引入前高20 dB左右,引入离散系数能有效减少噪声点对算法的影响;相较于卡尔曼遗传优化算法、变换域图像去噪算法、交叉分支卷积去噪网络,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处理的图像MSE分别降低了27,21,13 dB,PSNR分别提升了8,6,3 dB,去噪耗时分别缩短了0.20,0.16,0.1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图像去噪 切尾均值 二次检验机制 小波变换 离散系数 双阈值函数 RAD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老化方式下新旧沥青的扩散融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秀君 董力铭 +2 位作者 孙悦 张恒 赵麟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分别制备了热氧老化沥青和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构建了新、旧沥青双层扩散模型,并且通过相对浓度与扩散系数的模拟计算、拉拔试验与荧光显微镜试验研究了新、旧沥青扩散融合程度与温度、沥青四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更不... 分别制备了热氧老化沥青和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构建了新、旧沥青双层扩散模型,并且通过相对浓度与扩散系数的模拟计算、拉拔试验与荧光显微镜试验研究了新、旧沥青扩散融合程度与温度、沥青四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更不易与基质沥青扩散融合,与基质沥青的黏附性较差;在10~40℃内,新、旧沥青能够快速扩散融合,超过40℃后,升高温度对扩散融合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且对热氧-紫外老化沥青与基质沥青的扩散融合促进作用的减小速率更大;沥青四组分扩散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经紫外老化后,四组分的扩散系数均有所下降,沥青质的降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新旧沥青双层扩散模型 分子动力学 老化沥青 相对浓度 扩散系数 拉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CNN模型的双排开孔圆筒防波堤透射系数预测
18
作者 邓斌 王玲 +4 位作者 何军 尹龙斌 蒋昌波 陈杰 伍志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2,共11页
双排开孔圆筒防波堤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防波堤,对其消浪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求解防波堤水动力学问题成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文提出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 双排开孔圆筒防波堤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防波堤,对其消浪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求解防波堤水动力学问题成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文提出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实现对双排开孔圆筒防波堤透射系数的智能优化预测。结果表明:(1)确定波高、波周期、波长、波速、排间距、开孔率、水深为影响透射系数的关键因子;(2)当SSA-CNN模型的种群数量为10时,对波浪透射系数预测的R2值达到0.9909,平均相对误差相比单一的CNN模型降低了5.07%。研究成果为利用神经网络研究波浪透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优化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开孔圆筒防波堤 消浪特性 麻雀搜索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19
作者 李盛 贾云翔 +3 位作者 郭铮 吕文达 于本田 李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1,共13页
为探究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翼缘和腹板的弯矩比,通过对3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的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连接节点接触面滑移特征和力学传递机理的分析,进行Ⅱ型截面组合梁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摩擦... 为探究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翼缘和腹板的弯矩比,通过对3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的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连接节点接触面滑移特征和力学传递机理的分析,进行Ⅱ型截面组合梁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滑移和力学传力过程可分为翼缘外接触面未完全滑移和完全滑移以及翼缘内接触面完全滑移3个阶段;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承担弯矩与无连接板截面弯矩之和等于该梁截面处的理论弯矩,腹板接触面承担的弯矩主要由其上的水平摩擦力承担;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上的摩擦力随节点滑移而重新分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对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影响明显;根据推出的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计算式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为7.13%,该计算可用于优化螺栓连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 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 滑移 弯矩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方法的带可替换耗能梁段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研究
20
作者 殷占忠 李鑫炜 冯大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带可替换双槽钢型剪切耗能梁段偏心支撑钢框架中耗能梁段的截面尺寸、梁段长度、加劲肋个数以及结构层数对于结构影响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_(d)的影响,通过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18个不同参数的模型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IDA),得... 为研究带可替换双槽钢型剪切耗能梁段偏心支撑钢框架中耗能梁段的截面尺寸、梁段长度、加劲肋个数以及结构层数对于结构影响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_(d)的影响,通过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18个不同参数的模型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IDA),得到各模型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耗能梁段的构造参数,能够提高带可替换双槽钢型剪切耗能梁段防屈曲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能力以及变形能力,给出R和C_(d)的建议值,为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替换双槽钢型剪切耗能梁段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