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F_1染色体制备方法及核型分析 |
刘莉
张岩
陈超
李炎璐
孔祥迪
于欢欢
陈建国
翟介明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2
|
密度胁迫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
张现红
李文洋
刘宝良
费凡
高小强
郭冉
曹淑全
朱智文
|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虎龙杂交斑循环水育苗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 |
黄达
张和森
刘敏
张宇雷
顾川川
高倩倩
|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调控下珍珠龙胆石斑鱼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高金伟
姜智飞
张文慧
周文礼
卢文玉
|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不同氧气含量条件下无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品质预测模型的建立 |
米红波
张婷
鹿悦
陈敬鑫
李学鹏
励建荣
|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花龙斑”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
陈攀
陈燕
马军
毛海俊
付琪
黄海
|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罗勒精油在珍珠龙胆石斑鱼保活过程中的残留规律研究 |
黄宇豪
吴炜俊
梁喜丽
陈伟澎
范秀萍
秦小明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
2024 |
0 |
|
8
|
广东沿海4种石斑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
舒琥
魏秋兰
罗丽娟
蔡晓阅
蔡文贵
张海发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9
|
温度和盐度对龙虎斑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梁华芳
黄东科
吴耀华
王成桂
黎明江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10
|
不同蛋白水平对2种规格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
赵书燕
林黑着
黄忠
周传朋
王珺
王芸
戚常乐
|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1
|
龙胆石斑鱼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系统发育学分析 |
张晓君
秦国民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4
|
|
12
|
蓝身大斑石斑鱼冷冻精子(♂)与棕点石斑鱼(♀)杂交后代发育及生长特征分析 |
田永胜
唐江
马文辉
成美玲
李振通
吴玉萍
张晶晶
王林娜
庞尊方
王晓梅
翟介明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13
|
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跟踪观察 |
陈超
孔祥迪
李炎璐
宋振鑫
贾瑞锦
于欢欢
翟介明
马文辉
庞尊方
刘江春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0
|
|
14
|
5种石斑鱼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
区又君
吴勇
李加儿
刘楚吾
|
《南方水产》
CAS
|
2008 |
12
|
|
15
|
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幼鱼消化道粘液细胞和胃泌素细胞的研究 |
李加儿
吴水清
区又君
刘江华
温久福
王鹏飞
|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6
|
杂交种“云龙石斑鱼”与亲本的形态差异分析 |
李振通
成美玲
田永胜
唐江
马文辉
侯云霞
王晓梅
翟介明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17
|
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快速筛选 |
孙晓飞
郭伟良
谢珍玉
王世锋
胡文婷
李富盛
王文慧
周永灿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8
|
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鞍带石斑鱼生长特点研究 |
黄锦雄
杨宇晴
张海发
黄靖荃
张磊
蔡秀娜
|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9
|
表面活性剂SDS与DBS对褐点石斑鱼急性毒性研究 |
白丽蓉
陈刚
张健东
周晖
施钢
汤保贵
黄建盛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20
|
棕点石斑鱼Piscidin样肽基因的克隆及其成熟肽的原核表达 |
陈大玮
邓利
何凡
邱聪龄
马一见
刘志刚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