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反馈电刺激对ⅢB型前列腺炎EPS中IL-10、PGE_2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健 王飞 +2 位作者 康新立 王安方 王忠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分析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以及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关系,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 目的:分析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以及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关系,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非前列腺炎患者、尿常规及EPS常规检查正常者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IL-10、PGE2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PSI和EPS中P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EPS中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CPSI和EPS中PG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S中IL-10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P>0.05),3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S中的IL-10、PGE2与CPS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3 5、0.432 9,P<0.01)。结论: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10和PGE2水平升高,其慢性盆痛症状严重程度与EPS中IL-10、PGE2水平呈正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能通过降低PGE2水平以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b型前列腺炎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10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受体阻滞剂联合Cox-2抑制剂对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魏山尊 熊坤林 +2 位作者 张伟国 王鹏 靳风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观察α-受体阻滞剂联合Cox-2抑制剂对Ⅲb型前列腺炎(CPⅢb)的临床疗效,并结合其作用原理探讨CPⅢb的发病机制。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医的CPⅢb患者中,经排粪造影检查筛选合并耻骨直肠肌痉挛并完成随访的患者4... 目的观察α-受体阻滞剂联合Cox-2抑制剂对Ⅲb型前列腺炎(CPⅢb)的临床疗效,并结合其作用原理探讨CPⅢb的发病机制。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医的CPⅢb患者中,经排粪造影检查筛选合并耻骨直肠肌痉挛并完成随访的患者40例,分为单用α-受体阻断剂盐酸坦索罗辛(A组)和盐酸坦索罗辛联合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组(B组),分别予以药物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2、4、6周进行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 L),依据症状改善评价疗效。结果耻骨直肠肌痉挛患者排粪造影表现为排便时耻骨直肠肌压迹直肠肠壁形成"鹅征"。对诊断伴有耻骨直肠肌痉挛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2组治疗效果在各期随访中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IPSS尿频、尿急等症状分数明显降低(P<0.05),治疗评价对比B组患者IPSS评分以及尿频、尿急、尿不尽等分项评分和Qol均比A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联合使用Cox-2抑制剂缓解耻骨直肠肌痉挛可明显提高CPⅢb的治疗效果,提示耻骨直肠肌痉挛与CPⅢb患者下尿路症状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慢性前列腺 排粪造影 耻骨直肠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健 王飞 +2 位作者 康新立 王安方 王忠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方法:对确诊ⅢB型CPPS患者50例,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盆底肌肉电刺激,每次25~30min,2次/d,5d/周,总疗程12周。评价治疗前及治疗6、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方法:对确诊ⅢB型CPPS患者50例,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盆底肌肉电刺激,每次25~30min,2次/d,5d/周,总疗程12周。评价治疗前及治疗6、12周、治疗结束后30d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评分(PSFI)、最大尿流率(Qmax)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包括疼痛症状评分(PS)、排尿症状评分(USS)]和生活质量评分(QLS)等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PS、USS、QLS、PSFI、Qmax分别为(12.62±2.07)、(7.28±2.21)、(8.36±1.57)、(14.37±4.14)分和(16.85±4.48)mL/s;治疗6周分别为(8.13±1.10)、(6.14±1.38)、(7.02±1.34)、(15.86±3.82)分和(18.01±4.21)mL/s;治疗12周分别为(7.51±1.26)、(3.24±1.03)、(4.25±1.26)、(18.28±4.23)分和(22.56±5.02)mL/s;治疗结束后30d分别为(7.82±1.21)、(4.01±1.20)、(4.86±1.33)、(17.20±3.93)分和(22.10±4.83)mL/s;治疗6周仅PS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30d各指标与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与治疗6周比较,除PS外余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0d与治疗6周比较,除PSFI外余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改善ⅢB型CPPS患者的下尿路症状(LUTS)、盆底疼痛和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b型前列腺炎 生物反馈 盆底肌肉训练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