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型前胶原肽与PZ—肽酶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殷蔚荑 汪汉芝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27-28,共2页
肝纤维化是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在肝中沉积所造成的。这种沉积与肝中结缔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平衡有关。目前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诊断指标,如Ⅲ型前胶原肽(PⅢP),扳层素等多从胶原合成方面进行研究难以判断纤维化程度。本文以PⅢP作为胶原... 肝纤维化是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在肝中沉积所造成的。这种沉积与肝中结缔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平衡有关。目前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诊断指标,如Ⅲ型前胶原肽(PⅢP),扳层素等多从胶原合成方面进行研究难以判断纤维化程度。本文以PⅢP作为胶原合成指标,以PZ—肽酶活性作为分解指标,研究PⅢP/PZ—肽酶比值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单英 秦定一 +2 位作者 孙玉 周灵杰 熊诗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47-49,共3页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血清PⅢP含量也增加(r=0.588,P<0.001);肝脏病理损伤严重的CAH组和HC组患者血清PⅢP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PH组(P<0.01)。提示:血清PⅢP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活动度,作为临床判断肝病进展及转归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硬变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5
3
作者 叶红军 高永生 +4 位作者 王丽英 肖红 计秀生 潘春芝 冯雪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90-92,共3页
用放免法测定102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血清PCⅢ和PⅢP定量明显相关(r=0.5101),血清PCⅢ与胆红素、ALT、白蛋白和HBVDNA等指标不相关。提示血清PCⅢ检测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 用放免法测定102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血清PCⅢ和PⅢP定量明显相关(r=0.5101),血清PCⅢ与胆红素、ALT、白蛋白和HBVDNA等指标不相关。提示血清PCⅢ检测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可能较血清PⅢP测定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血清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标记人Ⅲ型前胶原建立放免法诊断肝纤维化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伟道 刘兴明 +3 位作者 林丁 王盛乾 刘予 张静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43-146,共4页
本文用^(125)I标记人Ⅲ型前胶原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法,并用此法测定100例正常人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上限为120μg/L)及181例各种肝病和其他病人血清PCⅢ。肝病患者中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显著升高;急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单纯型)略有升... 本文用^(125)I标记人Ⅲ型前胶原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法,并用此法测定100例正常人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上限为120μg/L)及181例各种肝病和其他病人血清PCⅢ。肝病患者中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显著升高;急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单纯型)略有升高;慢性迁延性肝炎、胆石症和其他病人均无显著升高,37例患者肝活检纤维化程度和血清PCⅢ呈密切正相关(r=0.984,p<0.001)。结果说明此法测定血清PCⅢ诊断肝纤维化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含量与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殷蔚荑 汪汉芝 +3 位作者 王宝恩 施树玉 朱传林 杨利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99-99,共1页
Ⅲ型前胶原肽(PⅢP)是Ⅲ型前胶原的氨基端肽。它极易裂解下来,故在体液中可以测到。当Ⅲ型胶原合成旺盛时,PⅢP释放入血量增加,故认为血清PⅢP含量测定是肝纤维增生的良好指标,但亦有相反的报道。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参与结... Ⅲ型前胶原肽(PⅢP)是Ⅲ型前胶原的氨基端肽。它极易裂解下来,故在体液中可以测到。当Ⅲ型胶原合成旺盛时,PⅢP释放入血量增加,故认为血清PⅢP含量测定是肝纤维增生的良好指标,但亦有相反的报道。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参与结缔组织基质的水解,其在血清中活性与肝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N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蛋白检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新月 孙燕 向德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 (PⅢNP)、Ⅳ型胶原 (CⅣ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3例慢性乙型肝炎、1 8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对其中 64例进行肝...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 (PⅢNP)、Ⅳ型胶原 (CⅣ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3例慢性乙型肝炎、1 8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对其中 64例进行肝活检并进行肝组织学纤维化程度分期 ,分析患者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与慢性肝炎分型及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 :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阶段相一致 ,随肝脏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 ,其中慢性肝炎中度、重度、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肝病理组织学分期 (S0~S4)中 ,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随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 ,S2~S4与S0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检测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是判断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增生程度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与肺气肿合并肺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卫小红 吴小燕 +2 位作者 王军辉 Asmitanand Thakur 马爱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观察肺气肿合并肺纤维化(CPFE)淋巴细胞亚型的分布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及纤维化程度,探讨其炎症反应、免疫状态与肺纤维化(PF)的关系。方法:对2005—03/2007—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CPFE、2... 目的:观察肺气肿合并肺纤维化(CPFE)淋巴细胞亚型的分布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及纤维化程度,探讨其炎症反应、免疫状态与肺纤维化(PF)的关系。方法:对2005—03/2007—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CPFE、2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19例对照进行如下检测:光镜下观察肺活检标本的病理改变;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细胞计数和分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ALF中T淋巴细胞亚型;放射免疫法检测BALF和血清PⅢNP水平。结果:活检病理结果发现,IPF组纤维化率高于CPFE组(P〈0.01),但两组纤维化率与是否吸烟均不相关(P〉0.05);BALF炎细胞分类结果显示CPFE组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IPF组和对照组(P〈0.05,P〈0.01);FCM检测BALF发现CPFE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IPF组和对照组(P〈0.05);CPFE组和IPF组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之间CD4+的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CPFE组与IPF组血清PⅢN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CPFE组血清PⅢNP检测值显著低于IPF组(P〈0.01)。BALF与血清PⅢNP水平呈正相关(γ=0.82)。结论:CPFE的PF病变具有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香烟烟雾刺激可能并非其直接或主要致纤维化因素;CPFE肺组织局部具有较IPF和对照明显且以CD8+T淋巴细胞增高为主的炎性反应,抗淋巴细胞炎症和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血清PⅢNP可用作早期发现CPFE和监测PF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寒性肺疾病 纤维 T淋巴细胞 氨基端 放射免疫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前胶原和可溶性IL—2受体在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叶红军 刘建萍 +1 位作者 张丽杰 杨佩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用放免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丹参组病人PCⅢ和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秋水仙硷对照组PCⅢ水平亦... 用放免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丹参组病人PCⅢ和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秋水仙硷对照组PCⅢ水平亦有降低,而sIL—2R无明显变化。这表明血清PCⅢ和sIL—2R联合检测可望作为诊断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和判定疗效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SIL-2R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肽对肝纤维化鼠血清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程计林 周欣 +3 位作者 李定国 黄新 魏红山 徐芹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肽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鼠分5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单纯饲养不给任何处理;余20只大鼠均给予40%... 目的 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肽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鼠分5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单纯饲养不给任何处理;余20只大鼠均给予40%CCl4橄榄油腹部皮下注射6周,之后,继续给予CCl4同时分别加用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RGDS(RGDS组)、精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肽(RGES组)、干扰素a-2b(IFN组)腹腔注射。4周后去眼球取全血,应用酶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的Ⅲ型胶原含量。结果 血清Ⅲ型胶原水平IFN组和RGDS组(58.73±8.18ng/ml和64.35±13.73ng/ml)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和RGES组(126.02±33.92ng/ml和119.61±33.92ng/ml)。结论 RGDS可使肝硬化鼠血清Ⅲ型胶原降低,RGES无此生物效应,可见RGD结构和序列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 纤维 血清 治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伟 赵伟 罗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1-442,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 10 0例为实验组 ,抽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PCⅢ含量 ,并行肝组织活检 ,病理检查。同时选择 40例体检正常者作对...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 10 0例为实验组 ,抽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PCⅢ含量 ,并行肝组织活检 ,病理检查。同时选择 40例体检正常者作对照组。结果 两组血清PCⅢ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不同期的肝组织纤维化患者其血清PCⅢ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PCⅢ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86 ,P <0 0 5 )。结论 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越高 ,血清PCⅢ含量亦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血清 病理分期 相关性 研究 组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乃忠 瞿治平 +1 位作者 徐培康 王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HLD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含量,其均值为18.34±12.42ng/ml,较正常对照组7.49±0.81ng/ml明显增高,经青霉胺治疗后的部分轻症患者血清PⅢP水平可恢复正常。认为HLD患者血清PⅢP的检测为...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HLD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含量,其均值为18.34±12.42ng/ml,较正常对照组7.49±0.81ng/ml明显增高,经青霉胺治疗后的部分轻症患者血清PⅢP水平可恢复正常。认为HLD患者血清PⅢP的检测为反映肝纤维化活动性、程度及肝细胞炎症、坏死的灵敏指标,定期监测对肝硬化的趋势及药物疗效的评估均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核变性 ⅲ型前胶原肽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巴秋菊 金雨琦 赵翠林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应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测定各类肝病患者血清标本。结果:各类肝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血清PcⅢ含量升高尤为显著,分别为(202±43)μg... 应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测定各类肝病患者血清标本。结果:各类肝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血清PcⅢ含量升高尤为显著,分别为(202±43)μg/L和(264±52)μg/L。提示:血清PcⅢ测定对慢性肝病、肝硬变的早期诊断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是较敏感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硬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郭英华 赵慧元 +3 位作者 初开秋 田清武 张琪 王筱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2期793-794,共2页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离心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离心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组:C组PⅢP含量高于A组(P<0.05),有明显差异:而B组PⅢP含量虽高于A组,C组PⅢP含量高于B组,但其均值均>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肝癌组PⅢ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癌组PⅢP含量低于肝硬化组,两组含量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变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宜辉 郭萍 +2 位作者 达四平 赵晓晏 胡扬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2-432,435,共2页
近年来随着血清诊断学的发展,有研究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TypeⅢprecolagen,PcⅢ)可用来诊断肝纤维化[1]。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种胃肠道疾病及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PcⅢ含量,以探讨PcⅢ在纤维化诊断中... 近年来随着血清诊断学的发展,有研究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TypeⅢprecolagen,PcⅢ)可用来诊断肝纤维化[1]。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种胃肠道疾病及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PcⅢ含量,以探讨PcⅢ在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检测对象: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敏 蔡卫民 +1 位作者 翁红雷 刘荣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比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PⅢNP)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实用价值。对114例肝穿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同时进行血清PCⅢ及PⅢNP的检测,均用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标本... 比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PⅢNP)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实用价值。对114例肝穿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同时进行血清PCⅢ及PⅢNP的检测,均用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作肝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病理组织学分度,探讨PCⅢ及PⅢNP与它们关系。114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PCⅢ与PⅢNP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这2项指标均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分度有关。相关系数PCⅢ为0.446、0.412和0.343;PⅢNP为0.463、0.403和0.308。PCⅢ与PⅢNP检测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均有意义,PⅢNP在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方面比PCⅢ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端 纤维 慢性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继浩 蓝永洪 +4 位作者 樊守艳 杨卫丽 靳德军 袁勇 林世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沉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产生肝纤维化模型,设置模型组、空白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海南血竭总黄酮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实验末期... 目的:探讨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沉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产生肝纤维化模型,设置模型组、空白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海南血竭总黄酮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实验末期,取肝,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观察TGFβ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四氯化碳模型大鼠肝脏出现典型的纤维化表现,肝脏胶原纤维间隙广泛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Ⅰ、Ⅲ型胶原(0.58±0.09)vs(7.40±0.55),(1.36±0.27)vs(6.48±0.82),(P均〈0.001)及TGFβ1表达明显增加;大剂量血竭总黄酮应用可以明显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沉积(P〈0.05),抑制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2.38±0.57)vs(7.40±0.55),(2.13±0.44)vs(6.48±0.82),(P〈0.050.01)及TGFβ1表达。结论:海南血竭总黄酮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表达,发挥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血竭 纤维 TGFΒ1 Ⅰ、蛋白 免疫组织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前胶原与层粘连蛋白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静艳 高红 +1 位作者 王兆荃 支雅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为探讨Ⅲ型前胶原(hpcⅢ)与层粘连蛋白(LN)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应用放免法检测Ⅲ型前胶原和ELISA法检测层粘连蛋白对208例不同类型的肝炎病人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 为探讨Ⅲ型前胶原(hpcⅢ)与层粘连蛋白(LN)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应用放免法检测Ⅲ型前胶原和ELISA法检测层粘连蛋白对208例不同类型的肝炎病人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中hpcⅢ和LN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hpcⅢ在慢性肝炎阶段已有明显增高,且随肝炎的进展程度而递增,与门静脉宽度呈正相关,r=0.82,与食道静脉曲张不相关,说明hpcⅢ在肝纤维化早期既已有明显改变;LN与肝功检查不相关,与门静脉宽度和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93,说明LN是反映肝纤维化晚期的良好指标,二者联合检测,不仅能提高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性,且能早期诊断,尤其能反映肝纤维化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纤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与肾脏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珊 张明霞 +1 位作者 刘伦志 向海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PCⅢ及PCⅢ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PCⅢ及PCⅢ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取得肾组织标本进行HE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纤维化程度;Spearman分析PCⅢ及PⅢNP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PCⅢ和PⅢNP水平探讨肾纤维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预测PCⅢ及PⅢNP在Ⅱ度肾纤维化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随着肾纤维化程度的升高,患者PCⅢ和PⅢNP的水平逐渐升高(P<0.01)。PCⅢ和PⅢNP水平与肾纤维化程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s=0.820,P=0.000;rs=0.806,P=0.000)。PCⅢ对Ⅱ度肾纤维化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45%、83.93%,ROC曲线下面积0.96,95%CI=0.890~0.991;PⅢNP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36%、92.86%,ROC曲线下面积0.93,95%CI=0.849~0.976;两者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CⅢ:OR值为1.151(95%CI=1.035~1.280,P=0.009);PⅢNP:OR值为1.198(95%CI=1.039~1.380,P=0.013)。结论:血清中PCⅢ及PⅢNP水平与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两者对重度肾纤维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胶原在人和大鼠肝纤维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捷 翟为溶 +2 位作者 张月娥 周筱梅 杜卫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44-249,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Ⅲ型胶原在纤维化中的意义,本工作应用核酸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人体慢性肝病和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早期)肝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不同阶段的表达产物(前胶原mRNA、前胶原端肽和胶原蛋白)作定性、定量和定位检测... 为了深入研究Ⅲ型胶原在纤维化中的意义,本工作应用核酸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人体慢性肝病和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早期)肝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不同阶段的表达产物(前胶原mRNA、前胶原端肽和胶原蛋白)作定性、定量和定位检测,同时对Ⅰ型胶原作相应观察,兼以结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分别作为贮脂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标记。结果显示肝纤维化早期和活动期主要是Ⅲ型胶原合成增多,并证明间质细胞特别是炎症活动区窦旁贮脂细胞及其相关细胞是肝纤维化时主要的胶原生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Ⅳ型胶原及板层素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漫松 迟宝荣 冯露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索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36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胶原(TpyeⅢcolagen,PCⅢ)、Ⅳ型胶原(TpyeⅣcolagen,Ⅳ-C)和板层素(Laminin,LN)水平。结果... 目的:探索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36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胶原(TpyeⅢcolagen,PCⅢ)、Ⅳ型胶原(TpyeⅣcolagen,Ⅳ-C)和板层素(Laminin,LN)水平。结果:各类肝病患者血清PCⅢ、Ⅳ-C和LN水平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以PCⅢ≥135μg/L、Ⅳ-C≥130μg/L为诊断肝纤维化的临界点,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达80%以上。结论:表明PCⅢ、Ⅳ-C及LN可作为肝纤维化诊断较为敏感的指标,其中Ⅳ-C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优于PCⅢ及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板层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