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困扰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杨婷 杨帆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0,91,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4个...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4个亚主题:性困扰症状明显(性功能障碍、性生活中断);负性情绪困境(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焦虑和抑郁、对性生活恐惧和回避);婚姻关系发生多重改变(亲密关系减少、沟通障碍、夫妻角色转变、伴侣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应对方式与性康复需求(主动寻求医疗帮助、尝试替代方式、心理调适、与伴侣共同面对、期待性康复专业指导)。结论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多方面困扰,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性健康需求,提供个体化的性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性功能障碍 性生活 性困扰 负性情绪 性康复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膀胱颈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尿控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勇男 王凯晨 +2 位作者 刘斌 李杨 谷欣权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颈保留技术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ALP)中对患者术后早期尿控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8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行机器... 目的探讨膀胱颈保留技术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ALP)中对患者术后早期尿控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8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53例,其中保留膀胱颈患者31例为研究组,未保留膀胱颈患者22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手术时长、出血量、切缘阳性率、引流管拔除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尿垫使用量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非参数秩和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1月、术后2月、术后3月尿垫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月尿垫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结论 在不影响肿瘤切缘及手术疗效的前提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可提升术后即刻尿控率及早期尿控率,优化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保留膀胱 尿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3D腹腔镜下全腔内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3
作者 张云 孔娜 冷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2期89-93,共5页
总结1例患者行3D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护理要点:术前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了解患者基本病情,查阅相关资料并与手术团队进行沟通交流,准备好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及器械用物;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程,配合医生进... 总结1例患者行3D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护理要点:术前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了解患者基本病情,查阅相关资料并与手术团队进行沟通交流,准备好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及器械用物;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程,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术后做好患者的转运和交接工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意外事件发生。患者麻醉苏醒后安全返回病房。术后14 d,患者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原位新膀胱 中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近期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何金祥 于德新 毕良宽 《安徽医学》 2017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RC)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早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RC)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早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作为回肠膀胱组,40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作为新膀胱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2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90 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回肠膀胱组手术时间为(298.86±31.7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5.34±5.18)d,与新膀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中度、重度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C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荐的膀胱替代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 尿流改道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早期活动等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慧敏 张芳 +2 位作者 高珊 杨秀冬 申海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8-31,共4页
目的了解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术后早期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92例膀胱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评估术后24h内活动情况,分析早期活动等级的影响因素。结果71.7%的患者术后早期处于... 目的了解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术后早期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92例膀胱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评估术后24h内活动情况,分析早期活动等级的影响因素。结果71.7%的患者术后早期处于低活动等级水平,其中50.0%处于卧床休息状态;合并症、术前活动水平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等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水平较低,需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和干预,尤其关注术前活动水平和合并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加速康复外科 活动 活动等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王晓东 王元林 +5 位作者 石华 徐述雄 李凯 罗光恒 杨秀书 胡建新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治疗膀胱癌的临床观察指标,评价腹腔镜技术在RC治疗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2014年8月该院实施RC患者49例,其中腹腔镜组20例(A组)、开放组29例(B组)。收集两...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治疗膀胱癌的临床观察指标,评价腹腔镜技术在RC治疗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2014年8月该院实施RC患者49例,其中腹腔镜组20例(A组)、开放组29例(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等作为观察指标。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A组低于B组[(416.66±232.73)ml vs(964.16±445.73)ml,P<0.05];平均术后住院时间A组低于B组[(14.93±2.72)d vs(19.50±3.16)d,P<0.05)];术后并发症A组少于B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两组临床观察指标,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治疗膀胱癌,在手术效果方面与开放手术相似,但其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尚需要更多病例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回肠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新映 谭淑芳 +3 位作者 罗敏 刘文梅 李娟 沈玉崇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根治性切除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回肠新膀胱术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成勇 李庆文 +3 位作者 陈志军 李建 杨帅 方习武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简称"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6例采用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简称"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6例采用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80~300 mL,手术时间5~7 h,随访4~23个月,无一例出现术后复发及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白天控尿均正常,4例夜间偶尔伴有尿失禁。结论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疗效确切等特点,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安全、可靠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浸润性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回肠新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T2期膀胱癌的有效性和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何龙 李建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0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经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T2期膀胱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观察长期随访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膀胱癌患者共42例,依据手术方... 目的观察经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T2期膀胱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观察长期随访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膀胱癌患者共42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传统术式)20例和观察组(改良术式)22例,对照组在切除膀胱时进行直肠子宫平面分离,依次离断膀胱侧蒂、子宫主韧带、尿道,切除子宫、阴道前臂,之后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在游离输尿管后进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离膀胱子宫平面,进行阴道前壁暴露,显露膀胱颈切除膀胱,切断阴道侧壁及后壁。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及术后早期(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期间的3年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经多因素分析T2期膀胱癌患者DFS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对照组死亡人数为7例,OS为65.00%(13/20),DFS为55.00%(11/20),观察组死亡人数为7例,OS为68.18%(15/22),DFS为59.09%(13/22),两组患者的OS和DF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结果表明肿瘤多发(HR=0.242,95%CI=0.104~0.864,P=0.006)、肿瘤直径≥5 cm(HR=0.345,95%CI=0.761~0.976,P=0.020)为预测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T2期膀胱癌患者较传统腹腔镜术式治疗的术中出血率及输血率较低,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而针对患者随访的预后情况分析,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淋巴结清扫 肌层浸润性膀胱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肾癌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杰 张宏婕 +1 位作者 谢翠 孙同欣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9期843-844,共2页
肾癌是常见泌尿系统肿瘤之一,根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重要的治疗手段。高龄患者身体多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术前常合并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等老年慢性病,给麻醉和手术带来较大的风险。此类患者生理心理的耐受及代偿能力降低... 肾癌是常见泌尿系统肿瘤之一,根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重要的治疗手段。高龄患者身体多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术前常合并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等老年慢性病,给麻醉和手术带来较大的风险。此类患者生理心理的耐受及代偿能力降低,术后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根治性切除 围手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肠镜减压术在全膀胱根治性切除+Bricker术后假性结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鑫 许传亮 +5 位作者 张振生 王辉清 杨波 牛天力 郑明华 赵文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初步评价经肠镜减压术在全膀胱根治性切除+Bricker术后假性结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1月~2011年4月6例全膀胱根治性切除+Bricker术后假性结肠梗阻保守治疗3 d以上无效患者行肠镜减压术。术中缓慢循腔进镜,镜头位于肠腔... 目的初步评价经肠镜减压术在全膀胱根治性切除+Bricker术后假性结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1月~2011年4月6例全膀胱根治性切除+Bricker术后假性结肠梗阻保守治疗3 d以上无效患者行肠镜减压术。术中缓慢循腔进镜,镜头位于肠腔中部,并尽量减少镜头接触肠壁,进镜约5 cm左右抽吸一次,少注气或不注气。视野欠清以温开水冲洗,冲洗量约50 mL,冲后立即吸出。结果 6例患者均获成功,其中1例行2次肠镜减压。术中可见结肠腔内有大量粪水及气体,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欠清,肠蠕动波少,肠壁张力增高。吸出肠腔内的气体及粪水后,患者腹痛、腹胀明显缓解。减压术后3 d平均24 h尿量较术前3 d明显增加([3 520±280)mL vs(1 150±230)mL,P〈0.01];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30~72 h;7例次患者减压术后3 d腹围较减压术前明显减少([83±4)cm vs(92±5)cm,P〈0.05];术后5 d腹部平片较减压术前明显好转。结论经肠镜减压术治疗全膀胱根治性切除+Bricker术后假性结肠梗阻是有效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结肠梗阻 经结肠减压 膀胱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洁 张偌翠 +1 位作者 芮琳 张转运 《安徽医学》 2021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168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疼痛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 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168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疼痛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根据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RS)实施疼痛管理,试验组根据NRS评分联合中文版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表(FAS)实施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控制效果、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0 d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和肾盂肾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疼痛控制效果和疼痛教育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身体和日常生活影响、情绪影响和疼痛经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余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疼痛 根治性膀胱切除 疼痛管理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代膀胱术后麻痹性肠梗阻2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勇 白先忠 +3 位作者 蒙清贵 程继文 陆浩源 王植柔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6-6,共1页
本组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7、77岁,均因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别于2005年10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代膀胱术。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 直肠代膀胱 后麻痹性肠梗阻 浸润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小萍 梁卫洁 +2 位作者 许红璐 马庆欢 方壮娜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的类型、表现、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术后6例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有2种并发症),占19.4%。其中切口裂开1例、切...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的类型、表现、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术后6例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有2种并发症),占19.4%。其中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2例,尿漏2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及时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发生的不同原因,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尤其需加强引流管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手助腹腔镜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闵捷 马嘉兴 +3 位作者 张志强 耿浩 张志辉 于德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3例膀胱癌施行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术,术中先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注重对腹下神经和盆丛的保护。自阴道底部... 目的探讨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3例膀胱癌施行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术,术中先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注重对腹下神经和盆丛的保护。自阴道底部横断阴道后壁和前壁,在阴道前壁10~2点范围内无神经血管层面靠近膀胱壁游离并离断膀胱侧血管蒂;在尿道近端游离时,远离膀胱颈并避免进入盆内筋膜,从而保护阴道侧方的自主神经纤维和盆底传入的会阴神经分支。术后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s Index,FSFI)评估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病理示阴道及尿道切缘均为阴性。1例盆腔淋巴结阳性,余12例在平均13.1月(6~25个月)的随访中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FSFI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6.0±3.8)分vs.(19.4±6.3)分,P=0.000],术后6个月评分较术后3个月显著恢复[(14.1±6.7)分vs.(6.0±3.8)分,P=0.001],其中FSFI子项“润滑度”和“性交痛”评分对于术后性功能评分恢复的贡献最大。结论严格选择病例,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 女性 性功能 保留阴道前壁 保留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姬 李美清 +2 位作者 黄柳芳 马育璇 陈凌武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手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利用手辅助操作通道切口或下腹部小切口行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时间245~530min,平均(367土6.7)min;出血量80~500ml...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手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利用手辅助操作通道切口或下腹部小切口行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时间245~530min,平均(367土6.7)min;出血量80~500ml,平均(247土6.9)ml;住院时间9~83d,平均(22±7.8)d。43例患者随访1~38个月,平均(18±7.6)个月,其中3例因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死亡;肺部转移和局部复发并全身转移各1例,均带瘤生存;1例术后3个月因突发肺梗塞死亡;其余37例无瘤存活。结论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安全、可行,尤其对于复杂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有效防止微创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保障了患者的术中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手辅助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膜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在〉80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宗平 徐一鹏 +3 位作者 李方印 王华 陈贵平 朱绍兴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评估〉80岁的老年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2例〉80岁的经腹膜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单或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膀胱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采用经腹膜外根... 目的评估〉80岁的老年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2例〉80岁的经腹膜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单或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膀胱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采用经腹膜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单或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100-180min),平均失血量为214ml(100-1200m1),术中输血患者共5例。共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其中淋巴囊肿3例,切口感染2例,肺炎1例,脑梗死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8d(6-14d)。晚期并发症4倒,均为泌尿系感染。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2例患者死亡。结论对于高龄膀胱癌患者腹膜外膀胱全切除加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是可行的,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输尿管皮肤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回肠通道术治疗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明建 肖剑 +2 位作者 吴保忠 李文钊 张启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3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回肠通道术治疗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1例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15)采用开放根治术治疗...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回肠通道术治疗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1例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15)采用开放根治术治疗,观察组(n=16)则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通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发现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的术后复发情况上来看,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通道术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优化术后指标,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 回肠通道 肌层浸润型膀胱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贵贤 崔茂荣 +4 位作者 王红丹 刘俊宁 张学刚 徐跃文 刘志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1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析ERAS(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析ERAS(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41例/组。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治疗理念管理,观察组则实施ERAS理念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应用ERAS理念管理患者可获得理想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且并发症少,预后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S理念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春霞 杨霞霞 +4 位作者 田超伟 李曼红 胡丹 王雨生 张自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30-633,共4页
目的:观察开放性眼外伤不同时间点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以探讨Ⅱ期玻璃体手术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22-06/2023-02就诊于我院眼科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60例60眼,按Ⅰ期规范化急诊救治手术时间与Ⅱ期玻璃体... 目的:观察开放性眼外伤不同时间点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以探讨Ⅱ期玻璃体手术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22-06/2023-02就诊于我院眼科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60例60眼,按Ⅰ期规范化急诊救治手术时间与Ⅱ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不同间隔时间分为治疗组A(间隔时间≤14 d, 32例32眼)和治疗组B(间隔时间>14 d, 28例28眼)。治疗组A中眼球破裂伤16眼(50%),穿通伤13眼(41%),贯通伤3眼(9%);治疗组B中眼球破裂伤15眼(54%),穿通伤12眼(43%),贯通伤1眼(4%)。术后随访6 mo,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玻璃体切除手术前两组患者间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6 mo,治疗组A中10眼(31%)视力显著提高,21眼(66%)视力有效提高,1眼(3%)视力无改善;治疗组B中,5眼(18%)视力显著提高,16眼(57%)视力有效提高,7眼(25%)视力无变化,两组比较有差异(U=322.5,P=0.032)。治疗组A中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依赖、玻璃体再积血、眼球萎缩与治疗组B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A术后随访未见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显著低于治疗组B(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Ⅱ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Ⅰ期救治手术后2 wk内完成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开放性 玻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