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活性增强参与代谢综合征多组分聚集状态形成 被引量:7
1
作者 路萍 徐芸芸 +1 位作者 苏兆亮 许化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0-825,共6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活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多组分聚集状态的关系。方法募集维持性血透治疗超过3个月病情稳定的DN患者3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30例。Ficoll-泛影葡胺密... 目的探讨终末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活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多组分聚集状态的关系。方法募集维持性血透治疗超过3个月病情稳定的DN患者3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30例。Ficoll-泛影葡胺密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C2相关的视黄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白细胞介素17受体B(IL17RB)、IL-33受体T1/ST2、IL-5、IL-13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ILC2的百分比;ELISA检测血浆IL-5、IL-13水平;计算3组受试对象MS发生率、组分个数;Pearson法分析各组分与ILC2相关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单纯T2D和DN患者的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及MS组分数均升高,MS发生率分别为46.67%和86.67%。DN患者ILC2的比例增加,ILC2相关转录因子RORα及膜受体T1/ST2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且与IL-5和IL-1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此外,DN患者PBMC的IL-13 mRNA水平与收缩压、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ILC2膜受体T1/ST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透治疗的DN患者比单纯T2D患者存在更明显的MS多组分聚集现象,ILC2活性增强可能通过对血压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参与糖尿病肾病患者MS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喘颗粒对哮喘小鼠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瑶 袁星星 +1 位作者 田春燕 李竹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6期1201-1206,1212,共7页
目的:观察平喘颗粒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数量和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平喘颗粒或IL⁃33中和抗体进行干预,分别通过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 目的:观察平喘颗粒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数量和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平喘颗粒或IL⁃33中和抗体进行干预,分别通过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分别以ELISA和qRT⁃PCR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IL⁃4、IL⁃5、IL⁃13和IL⁃33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ST⁃2、FIZZ1和Arg⁃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PAS评分和胶原染色面积明显增加,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IL⁃4、IL⁃5、IL⁃13和IL⁃33的表达明显增加,肺组织中ILC2和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ST⁃2、FIZZ1和Arg⁃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平喘颗粒能够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PAS评分和胶原染色面积,下调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IL⁃4、IL⁃5、IL⁃13和IL⁃33的表达,降低肺组织中ILC2和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ST⁃2、FIZZ1和Arg⁃1蛋白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颗粒通过抑制ILC2介导的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从而改善哮喘气道重塑,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颗粒 支气管哮喘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M2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相关分子与抗磷脂抗体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崔佳 郭莹 +3 位作者 高伟 王霞 王娜 帖彦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823-3826,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相关分子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CA)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全部入组产妇测定血清抗心... 目的研究妊娠期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相关分子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CA)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全部入组产妇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A/G/M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IgA/G/M,将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A/G/M阳性产妇作为对照组,将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A/G/M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IgA/G/M同时阳性作为研究组。检测产妇血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相关分子相对表达量,统计妊娠结局,分析妊娠期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相关分子与抗磷脂抗体表达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产妇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相关分子IL-33 mRNA、ST2 mRNA、GAT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3与习惯性流产正相关,与早产、死胎、胎盘早剥无关;ST2与习惯性流产、死胎呈正相关,与早产、胎盘早剥无关;GATA3与习惯性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早剥均呈正相关;ACA-IgA、ACA-IgG、ACA-IgM与习惯性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均呈现为正相关;β2-GP1-IgA、β2-GP1-IgG、β2-GP1-IgM抗体与习惯性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早剥均呈现为正相关。结论妊娠期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相关分子与抗磷脂抗体表达与妊娠不良结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早期检测IL-33、ST2、GATA3、ACA-IgA/G/M、β2-GP1-IgA/G/M可对妊娠不良结局进行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相关分子 抗磷脂抗体 妊娠期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在白色脂肪棕色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俊 刘超波 +3 位作者 潘秀和 蒋雯雯 李明才 李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5-368,374,共5页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于2001年被发现,由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发育而来,广泛分布在血液、肠道、气管、肺脏、脾脏、肝脏、动物脂肪和皮肤等部位,经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或IL-33刺激后可产生IL-...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于2001年被发现,由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发育而来,广泛分布在血液、肠道、气管、肺脏、脾脏、肝脏、动物脂肪和皮肤等部位,经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或IL-33刺激后可产生IL-5和IL-13等2型辅助性T(type 2 helper T,Th2)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米色脂肪组织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细胞介素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瑶 蒋丽娜 +1 位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5,共5页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T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重要固有免疫细胞,对T淋巴细胞具有显著调控作用。大量研究证实,ILC2可有效诱导CD4+ T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Th)2亚型特异性分化,从而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平衡过程。该文就ILC2对...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T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重要固有免疫细胞,对T淋巴细胞具有显著调控作用。大量研究证实,ILC2可有效诱导CD4+ T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Th)2亚型特异性分化,从而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平衡过程。该文就ILC2对于Th2特异性分化的影响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2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在蠕虫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安梦婷 张峰波 +1 位作者 赵骁 丁剑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46-1650,共5页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是在巴西日圆线虫模型中发现的一群新的非B非T的固有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液、肠、肝脏、脾脏等组织中。最新研究表明,ILC2能够直接或间接参与蠕虫感染的免疫过程。本文就ILC2在蠕虫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蠕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诱导的干扰素λ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思奇 蒋炜 +2 位作者 WANG SQ SHEN Y LI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0-1560,共1页
[据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21年5月报道]题:恩替卡韦诱导的干扰素λ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作者Wang SQ等)已有研究证实,恩替卡韦在抗HBV过程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在HBV相关肝病进程... [据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21年5月报道]题:恩替卡韦诱导的干扰素λ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作者Wang SQ等)已有研究证实,恩替卡韦在抗HBV过程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在HBV相关肝病进程中,恩替卡韦对非自然杀伤固有淋巴细胞(non-NK ILC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 干扰素λ 恩替卡韦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抗HBV 免疫调节作用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程程 武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5-1101,共7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来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来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干预组通过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及雾化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PBS替代。干预组在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1,25-(OH)2-D3混合液0.08 mL[含1,25-(OH)2-D3 0.08μg],对照组、哮喘组以PBS替代。末次激发24 h后,行肺泡灌洗术,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采用ELISA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变化;qRT-PCR检测肺组织抑瘤因子2(suppressor of tumorigenicity 2,ST-2)、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 IL-33、 IL-5、 IL-13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来源ILC2s比例变化;分析BALF中EOS计数、IL-33表达与ILC2s,IL-33与IL-13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气道形态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加重;干预组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及干预组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EOS计数、IL-33、IL-13、IL-5表达以及肺来源ILC2s(lineage-ICOS+ST-2+)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BALF中IL-5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及干预组肺组织ST-2、ICOS、IL-33、IL-5、IL-13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IL-5 mRNA表达高于哮喘组(P<0.05),其余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5)。BALF中EOS计数与ILC2s比例、IL-33表达与ILC2s比例、IL-33与IL-13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854、0.757、0.886,P<0.05)。结论 1,25-(OH)2-D3可通过抑制IL-33/ST-2通路调节ILC2s活化,减少IL-13分泌,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而对IL-5无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1 25-二羟维生素D3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13 细胞介素33 抑瘤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抗炎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爽 崔淯夏 +1 位作者 陈红 宋俊贤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抗炎治疗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心血管残余风险的重要策略。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通过增加调节性T细胞和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其功能,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随着更多研究证实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在A... 抗炎治疗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心血管残余风险的重要策略。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通过增加调节性T细胞和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其功能,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随着更多研究证实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在ASCVD抗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有望成为ASCVD抗炎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细胞介素2 调节性T细胞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三醇诱导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最适条件探索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璨 王晓钰 +5 位作者 于曦 陶羽 王燕 包凯帆 季律 洪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MC903)致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诱导剂量探索实验:从d 0起,于各剂量组BALB/c小鼠右耳分别涂布0.33、1、3 nmol MC903,连续诱导7 d。每天观察小鼠耳肿胀程度并测量双耳耳厚,分别于d 3、7取材分析。诱导时...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MC903)致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诱导剂量探索实验:从d 0起,于各剂量组BALB/c小鼠右耳分别涂布0.33、1、3 nmol MC903,连续诱导7 d。每天观察小鼠耳肿胀程度并测量双耳耳厚,分别于d 3、7取材分析。诱导时间探索实验:从d 0起,于BALB/c小鼠右耳涂布2 nmol·ear-1MC903,连续诱导至d14。每天观察小鼠耳肿胀程度并测量双耳厚,分别于d 3、7、11、15获取小鼠右耳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制备小鼠右耳耳组织匀浆,检测匀浆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IL-33、IL-4、IFN-γ表达水平以及外淋巴结中DC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40+、CD86+和ILC2细胞百分含量的变化。结果 1每耳1、3 nmol MC903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度从d 3开始显著增加,TSLP、IL-4水平明显增加,每耳3 nmol MC903剂量组IL-33水平于d 7明显增加。2每耳2 nmol MC903诱导的特应性皮炎小鼠从d 3起,小鼠右耳耳肿胀明显,耳厚逐渐增加,并于d 14达到峰值;小鼠耳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从d 7起,小鼠右耳耳组织红肿,毛细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耳部炎性症状维持并逐渐加重至d15;与正常小鼠相比,MC903使右耳组织匀浆中TSLP水平于d 3明显升高,随后逐渐下降,IL-4、IL-33水平于d 7明显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外淋巴结中DC的表面标记分子CD40+、CD86+和ILC2的含量在d 7和d 15均有上升。结论每耳2 nmol MC903诱导小鼠7 d可成功建立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TSLP较适检测点为d 3,IL-4、IL-33较适检测点为 d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三醇 小鼠特应性皮炎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细胞介素-33 细胞介素-4 树突状细胞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C2通过激活STAT6和分泌IL-13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占朋 李欣 +5 位作者 杨焰 黎博 魏红艳 胡春林 付清玲 廖晓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慢性肾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目的: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慢性肾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C2的比例;ELISA技术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3的浓度;提取慢性肾衰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后分别分为3组(对照组、细胞因子刺激组、干预组)进行体外培养3 d后,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L-13浓度;Western blot法对健康对照者PBMC在刺激前及刺激后15 min、30 min、1 h、2 h的转录活化因子6(STAT6)的磷酸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PBMC中ILC2比例及血浆IL-13浓度均较健康人高(P<0.05);体外培养上清液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个亚组中IL-13浓度均较健康人高(P<0.05),且2类人群中均呈现出细胞因子刺激组较对照组升高,干预组较细胞因子刺激组降低的现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TAT6的蛋白水平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中ILC2的比例升高,同时ILC2内STAT6活化并分泌大量IL-13,介导Th2细胞的极化而调节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 慢性肾功能衰竭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6 细胞介素-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9在寄生虫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梦婷 朱玥洁 +1 位作者 于明凯 丁剑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87-892,共6页
寄生虫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有机体,它们寄生于宿主体内并依赖宿主体提供的营养为生。寄生虫感染往往会导致宿主免疫系统的激活,其中以Th2型免疫为主,宿主通过释放多种Th2型细胞因子促进寄生虫的排出。IL-9(Interleukin-9)... 寄生虫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有机体,它们寄生于宿主体内并依赖宿主体提供的营养为生。寄生虫感染往往会导致宿主免疫系统的激活,其中以Th2型免疫为主,宿主通过释放多种Th2型细胞因子促进寄生虫的排出。IL-9(Interleukin-9)作为一种重要的Th2型细胞因子,可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2 innate lymphoid cell,ILC2)、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γδT细胞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9、ILC2细胞是IL-9的主要生产者。本文就IL-9的主要细胞来源、免疫学功能以及其在寄生虫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9细胞 IL-9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寄生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