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缩短PET/CT采集时间对帕金森病诊断的影响
1
作者
李靖雯
赵睿玥
+3 位作者
符乙敏
许立夫
梁思浩
王欣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究缩短氘代-氟[^(18)F]丙那嗪(^(18)F-D6-AV133)PET/CT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及帕金森病诊断效能的影响,减少长时间显像造成的运动伪影。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病患者27例与健康...
目的探究缩短氘代-氟[^(18)F]丙那嗪(^(18)F-D6-AV133)PET/CT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及帕金森病诊断效能的影响,减少长时间显像造成的运动伪影。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病患者27例与健康对照者24例,受试者注射示踪剂^(18)F-D6-AV133(371.04±16.30)MBq,60 min后进行图像采集,时长10 min。应用CT衰减校正重建为采集时间3、5、7、10 min的4组图像,对所得PET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纹状体相对枕叶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UVR),2位医师分别对不同组图像进行定性分析。比较不同采集时间SUVR、视觉评分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得SUVR最佳临界值。结果2位医师图像质量视觉分析一致性较强(ICC=0.853,P<0.001),采集时间为5 min的图像能达到临床工作中普遍的质量水平,占78.4%(40/51)。图像质量半定量结果显示,采集时间5 min和10 min所得SUVR与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1,P=0.069),且两组最佳临界值一致,均为3,即适当缩短采集时间对帕金森病诊断结果无影响。结论随着技术设备的发展进步,PET图像质量逐步提高,扫描时间逐渐缩短,可以将^(18)F-D6-AV133采集时间从常规的10 min缩短为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采集时间
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
显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
被引量:
10
2
作者
尚琨
乔洪文
+4 位作者
卢洁
崔碧霄
苏玉盛
李则
梁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15-1620,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对28例PD患者(PD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18)F-FDG脑代谢和^(18)F-FP-DTBZ PET/CT显像。对PD患者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和Hoehn...
目的探讨^(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对28例PD患者(PD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18)F-FDG脑代谢和^(18)F-FP-DTBZ PET/CT显像。对PD患者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H-Y)进行临床评分。在^(18) F-FDG PET图像上观察代谢减低脑区;在^(18) F-FPDTBZ PET图像上测得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壳核后部标准摄取值(SUV)。比较PD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并与临床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中23例(23/28,82.14%)大脑皮层代谢减低,8例(8/28,28.57%)基底核代谢减低。PD组尾状核^(18)F-FP-DTBZ SU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壳核前部及后部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PD组早期PD患者尾状核^(18) F-FP-DTBZ SU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壳核前部及后部^(18) F-FPDTBZ 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中晚期PD患者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18) F-FP-DTBZ 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壳核前部及后部^(18)F-FP-DTBZ SUV均与UPDRSⅢ运动评分、H-Y分期均呈负相关(壳核前部:r=-0.463、-0.564,P=0.002、0.001;壳核后部:r=-0.412、-0.585,P=0.005、0.001)。单侧肢体症状PD患者症状对侧壳核前部及后部^(18)F-FP-DTBZ SUV较症状侧减低(P均<0.05)。结论 ^(18) F-FDG及^(18) 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可为诊断PD和评估病情提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氟脱氧葡萄糖F18
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
体层摄影术
发射
型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缩短PET/CT采集时间对帕金森病诊断的影响
1
作者
李靖雯
赵睿玥
符乙敏
许立夫
梁思浩
王欣璐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基金
广州医科大学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文摘
目的探究缩短氘代-氟[^(18)F]丙那嗪(^(18)F-D6-AV133)PET/CT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及帕金森病诊断效能的影响,减少长时间显像造成的运动伪影。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病患者27例与健康对照者24例,受试者注射示踪剂^(18)F-D6-AV133(371.04±16.30)MBq,60 min后进行图像采集,时长10 min。应用CT衰减校正重建为采集时间3、5、7、10 min的4组图像,对所得PET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纹状体相对枕叶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UVR),2位医师分别对不同组图像进行定性分析。比较不同采集时间SUVR、视觉评分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得SUVR最佳临界值。结果2位医师图像质量视觉分析一致性较强(ICC=0.853,P<0.001),采集时间为5 min的图像能达到临床工作中普遍的质量水平,占78.4%(40/51)。图像质量半定量结果显示,采集时间5 min和10 min所得SUVR与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1,P=0.069),且两组最佳临界值一致,均为3,即适当缩短采集时间对帕金森病诊断结果无影响。结论随着技术设备的发展进步,PET图像质量逐步提高,扫描时间逐渐缩短,可以将^(18)F-D6-AV133采集时间从常规的10 min缩短为5 min。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采集时间
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
显像
图像质量
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Collection time
VMAT2 targeting imaging agent
Image quality
分类号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445.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
被引量:
10
2
作者
尚琨
乔洪文
卢洁
崔碧霄
苏玉盛
李则
梁志刚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核医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
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15-1620,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103000)
文摘
目的探讨^(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对28例PD患者(PD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18)F-FDG脑代谢和^(18)F-FP-DTBZ PET/CT显像。对PD患者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H-Y)进行临床评分。在^(18) F-FDG PET图像上观察代谢减低脑区;在^(18) F-FPDTBZ PET图像上测得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壳核后部标准摄取值(SUV)。比较PD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并与临床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中23例(23/28,82.14%)大脑皮层代谢减低,8例(8/28,28.57%)基底核代谢减低。PD组尾状核^(18)F-FP-DTBZ SU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壳核前部及后部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PD组早期PD患者尾状核^(18) F-FP-DTBZ SU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壳核前部及后部^(18) F-FPDTBZ 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中晚期PD患者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18) F-FP-DTBZ 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壳核前部及后部^(18)F-FP-DTBZ SUV均与UPDRSⅢ运动评分、H-Y分期均呈负相关(壳核前部:r=-0.463、-0.564,P=0.002、0.001;壳核后部:r=-0.412、-0.585,P=0.005、0.001)。单侧肢体症状PD患者症状对侧壳核前部及后部^(18)F-FP-DTBZ SUV较症状侧减低(P均<0.05)。结论 ^(18) F-FDG及^(18) 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可为诊断PD和评估病情提供有益信息。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氟脱氧葡萄糖F18
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
体层摄影术
发射
型
计算机
Keywords
Parkinson disease
Fludeoxyglucose F 18
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type 2
Tomography,emission-computed
分类号
R7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7.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缩短PET/CT采集时间对帕金森病诊断的影响
李靖雯
赵睿玥
符乙敏
许立夫
梁思浩
王欣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
尚琨
乔洪文
卢洁
崔碧霄
苏玉盛
李则
梁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