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江文清
黄庭旭
+4 位作者
刘端华
周仕全
谢冬容
应薛养
吴作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利用花粉辐照结合生物杂交技术育成的南恢辐819与Ⅱ-32A配组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Ⅱ优辐819,具有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先后通过福建省、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推广该组合,运用最优设计对Ⅱ优辐81...
利用花粉辐照结合生物杂交技术育成的南恢辐819与Ⅱ-32A配组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Ⅱ优辐819,具有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先后通过福建省、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推广该组合,运用最优设计对Ⅱ优辐819进行密度、秧龄、施氮量等3项栽培措施研究,并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技术措施:每公顷插14.8~28.1万丛、秧龄32~33d、施纯氮96.9~167.7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ⅱ优辐819
选育
最
优
设计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杂新组合Ⅱ优辐81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冬容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ⅱ优辐819
品种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直播稻不同烤田始期效应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倩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2期13-15,共3页
通过对Ⅱ优辐819直播稻不同烤田始期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烤田期应掌握在达到有效穗数70%~80%时进行。随着烤田始期的提前,群体结构得到改善,产量也随之相应提高。在构成产量的诸因素中,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增加有效穗...
通过对Ⅱ优辐819直播稻不同烤田始期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烤田期应掌握在达到有效穗数70%~80%时进行。随着烤田始期的提前,群体结构得到改善,产量也随之相应提高。在构成产量的诸因素中,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增加有效穗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ⅱ优辐819
品种
直播栽培
烤田始期
有效穗数
群体结构
产量
总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与两优培九在不同肥力土壤试验初报
4
作者
叶元高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2期37-38,共2页
通过Ⅱ优辐 819与两优培九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上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 ,说明了Ⅱ优辐 819在闽北有更高的生态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并制定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生产上利用。
关键词
水稻
ⅱ优辐819
杂交组合
两
优
培九杂交组合
土壤肥力
生态适应性
栽培技术
产量
米质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安市水稻新品种Ⅱ优辐819展示情况
5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2期75-75,共1页
今年我市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安排在徐集镇东方红村下郢组。为此我们制订了统一展示方案,所有展示品种同一天泡种、日浸夜露,基本上同期播种,统一时间及标准施肥等田间管理。专人调查发布病虫情报,统一供药、同时防病治虫,整个水稻...
今年我市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安排在徐集镇东方红村下郢组。为此我们制订了统一展示方案,所有展示品种同一天泡种、日浸夜露,基本上同期播种,统一时间及标准施肥等田间管理。专人调查发布病虫情报,统一供药、同时防病治虫,整个水稻生育期病虫害防治共进行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展示
水稻新品种
ⅱ优辐819
六安市
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育期
田间管理
防病治虫
东方红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陈志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
介绍Ⅱ优辐819的特征特性及作再生稻的试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该组合具有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再生力强、重穗型等特点,栽培上要把握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高留桩、加强再生季管理等技术...
介绍Ⅱ优辐819的特征特性及作再生稻的试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该组合具有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再生力强、重穗型等特点,栽培上要把握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高留桩、加强再生季管理等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优辐819
再生稻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7
作者
范可珍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ⅱ优辐819
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
南平市农科所
优
质杂交水稻
抗逆性强
再生能力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陈传晓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ⅱ优辐819
再生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
南平市农科所
杂交组合
抗逆性强
再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要点
9
作者
叶元高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2,共2页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生物杂交结合辐照诱变手段选育的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超高产、重穗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01年武夷山市兴田、武夷、吴屯等南北乡镇相继引进试种,...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生物杂交结合辐照诱变手段选育的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超高产、重穗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01年武夷山市兴田、武夷、吴屯等南北乡镇相继引进试种,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ⅱ优辐819
”
试种表现
栽培技术
水稻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优质杂交稻Ⅱ优辐819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10
作者
郑福武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9-10,共2页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大穗型的杂交中晚稻新组合。2004年莲塘镇农技站引进在莲塘镇山桥村试种,2004~2007年作中晚稻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穗大粒多、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较抗稻瘟病...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大穗型的杂交中晚稻新组合。2004年莲塘镇农技站引进在莲塘镇山桥村试种,2004~2007年作中晚稻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穗大粒多、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较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被望丰米业公司作为高于市场价保护收购的优质稻品种之一,为当地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贡献。现将示范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ⅱ优辐819
优
质杂交稻
示范表现
南平市农科所
ⅱ
-32A
优
质稻品种
优
质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在明溪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邓汉伦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ⅱ优辐819
试种表现
明溪县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重穗型杂交稻
南平市农科所
推广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高产制种技术
12
作者
邹荣春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ⅱ优辐819
重穗型杂交稻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南平市农科所
ⅱ
-32A
福建省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晚季丰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杨彬元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ⅱ优辐819
丰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晚季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南平市农科所
ⅱ
-32A
丰产稳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陈炳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6期133-134,共2页
介绍了Ⅱ优辐819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提出了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ⅱ优辐819
特征特性
丰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Ⅱ优辐819直播栽培技术
15
作者
陈国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9期184-184,187,共2页
介绍了Ⅱ优辐819直播栽培技术,如品种选择、大田准备,适时播种,肥水管理等。
关键词
ⅱ优辐819
直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杂交水稻Ⅱ优辐819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6
作者
连铭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170-170,共1页
阐述了杂交水稻Ⅱ优辐819在惠安县的种植表现,并从种子处理、播种、移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指导。
关键词
ⅱ优辐819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江文清
黄庭旭
刘端华
周仕全
谢冬容
应薛养
吴作灿
机构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专题(2004NZ01-1)
文摘
利用花粉辐照结合生物杂交技术育成的南恢辐819与Ⅱ-32A配组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Ⅱ优辐819,具有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先后通过福建省、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推广该组合,运用最优设计对Ⅱ优辐819进行密度、秧龄、施氮量等3项栽培措施研究,并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技术措施:每公顷插14.8~28.1万丛、秧龄32~33d、施纯氮96.9~167.7kg。
关键词
杂交稻
ⅱ优辐819
选育
最
优
设计
高产栽培
Keywords
hybrid rice
ⅱ
Youfu
819
breeding
optimized design
high-yield cultivating technique
分类号
S334.5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杂新组合Ⅱ优辐81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冬容
机构
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ⅱ优辐819
品种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直播稻不同烤田始期效应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倩华
机构
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2期13-15,共3页
文摘
通过对Ⅱ优辐819直播稻不同烤田始期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烤田期应掌握在达到有效穗数70%~80%时进行。随着烤田始期的提前,群体结构得到改善,产量也随之相应提高。在构成产量的诸因素中,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增加有效穗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水稻
ⅱ优辐819
品种
直播栽培
烤田始期
有效穗数
群体结构
产量
总粒数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与两优培九在不同肥力土壤试验初报
4
作者
叶元高
机构
武夷山市吴屯乡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2期37-38,共2页
文摘
通过Ⅱ优辐 819与两优培九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上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 ,说明了Ⅱ优辐 819在闽北有更高的生态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并制定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生产上利用。
关键词
水稻
ⅱ优辐819
杂交组合
两
优
培九杂交组合
土壤肥力
生态适应性
栽培技术
产量
米质
抗病性
分类号
S51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安市水稻新品种Ⅱ优辐819展示情况
5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2期75-75,共1页
文摘
今年我市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安排在徐集镇东方红村下郢组。为此我们制订了统一展示方案,所有展示品种同一天泡种、日浸夜露,基本上同期播种,统一时间及标准施肥等田间管理。专人调查发布病虫情报,统一供药、同时防病治虫,整个水稻生育期病虫害防治共进行4天。
关键词
新品种展示
水稻新品种
ⅱ优辐819
六安市
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育期
田间管理
防病治虫
东方红
播种
分类号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S5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陈志华
机构
福建省武夷山市崇安街道三农服务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
文摘
介绍Ⅱ优辐819的特征特性及作再生稻的试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该组合具有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再生力强、重穗型等特点,栽培上要把握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高留桩、加强再生季管理等技术环节。
关键词
ⅱ优辐819
再生稻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Keywords
ⅱ
youfu
819
ratooning rice
characteristics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7
作者
范可珍
机构
福建省邵武市大竹镇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ⅱ优辐819
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
南平市农科所
优
质杂交水稻
抗逆性强
再生能力
结实率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陈传晓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中仙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ⅱ优辐819
再生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
南平市农科所
杂交组合
抗逆性强
再生能力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要点
9
作者
叶元高
机构
武夷山市吴屯乡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2,共2页
文摘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生物杂交结合辐照诱变手段选育的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超高产、重穗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01年武夷山市兴田、武夷、吴屯等南北乡镇相继引进试种,表现突出.
关键词
“
ⅱ优辐819
”
试种表现
栽培技术
水稻
特征特性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优质杂交稻Ⅱ优辐819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10
作者
郑福武
机构
福建省浦城县莲塘镇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9-10,共2页
文摘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大穗型的杂交中晚稻新组合。2004年莲塘镇农技站引进在莲塘镇山桥村试种,2004~2007年作中晚稻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穗大粒多、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较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被望丰米业公司作为高于市场价保护收购的优质稻品种之一,为当地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贡献。现将示范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ⅱ优辐819
优
质杂交稻
示范表现
南平市农科所
ⅱ
-32A
优
质稻品种
优
质高产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在明溪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邓汉伦
机构
福建省明溪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ⅱ优辐819
试种表现
明溪县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重穗型杂交稻
南平市农科所
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1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高产制种技术
12
作者
邹荣春
机构
福建南平市农科所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ⅱ优辐819
重穗型杂交稻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南平市农科所
ⅱ
-32A
福建省
区域试验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晚季丰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杨彬元
机构
福建省漳州市种子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ⅱ优辐819
丰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晚季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南平市农科所
ⅱ
-32A
丰产稳产性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陈炳山
机构
南靖县农业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6期133-134,共2页
文摘
介绍了Ⅱ优辐819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提出了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ⅱ优辐819
特征特性
丰产栽培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Ⅱ优辐819直播栽培技术
15
作者
陈国明
机构
邵武市水北镇农技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9期184-184,187,共2页
文摘
介绍了Ⅱ优辐819直播栽培技术,如品种选择、大田准备,适时播种,肥水管理等。
关键词
ⅱ优辐819
直播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杂交水稻Ⅱ优辐819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6
作者
连铭
机构
福建省惠安县黄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170-170,共1页
文摘
阐述了杂交水稻Ⅱ优辐819在惠安县的种植表现,并从种子处理、播种、移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指导。
关键词
ⅱ优辐819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江文清
黄庭旭
刘端华
周仕全
谢冬容
应薛养
吴作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杂新组合Ⅱ优辐81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谢冬容
《福建稻麦科技》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Ⅱ优辐819直播稻不同烤田始期效应试验初报
徐倩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Ⅱ优辐819与两优培九在不同肥力土壤试验初报
叶元高
《福建稻麦科技》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六安市水稻新品种Ⅱ优辐819展示情况
《安徽农学通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陈志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范可珍
《福建农业科技》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Ⅱ优辐819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陈传晓
《福建稻麦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Ⅱ优辐819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要点
叶元高
《福建农业科技》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产优质杂交稻Ⅱ优辐819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郑福武
《福建农业科技》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Ⅱ优辐819在明溪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邓汉伦
《福建稻麦科技》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高产制种技术
邹荣春
《福建稻麦科技》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Ⅱ优辐819晚季丰产栽培技术
杨彬元
《福建农业科技》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Ⅱ优辐819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陈炳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Ⅱ优辐819直播栽培技术
陈国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优质杂交水稻Ⅱ优辐819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连铭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