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性敷料在小儿深Ⅱ度烧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光燕 张学兵 罗宁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是否粘连创面、换药次数、有无疼痛、疤痕轻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烧伤部位、烧伤范围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急性体液渗出... 目的:观察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是否粘连创面、换药次数、有无疼痛、疤痕轻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烧伤部位、烧伤范围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急性体液渗出期后选择清得佳凝胶填充创面,外敷优拓和拧干的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安舒妥薄膜封闭固定;对照组应患儿家属要求按常规方法治疗,外敷1%聚维酮碘和紫草油无菌纱布,外层根据创面大小覆盖4~10层无菌纱布后绷带包扎,直至创面愈合。对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疤痕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不粘连创面、换药次数少、疼痛率低、瘢痕增生轻,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可缩短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及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敷料 度烧伤 伤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体应用于小儿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洁仪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水胶体应用于小儿Ⅱ度烧伤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对48例Ⅱ度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配合全面护理),对照组(24例,采用美宝烧伤膏配合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 目的探讨水胶体应用于小儿Ⅱ度烧伤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对48例Ⅱ度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配合全面护理),对照组(24例,采用美宝烧伤膏配合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开始液化时间、创面开始修复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前4次换药时的疼痛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Ⅱ度烧伤的护理中应用水胶体,愈合快,换药疼痛轻,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度烧伤 水胶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曾勇 董肇杨 +1 位作者 彭媛 李小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3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12年1 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15例烧伤患者(火焰烧伤85例,热液烫伤98例,化学烧伤25例,电弧烧伤7例)分为对照组(95例,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和... 目的 探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12年1 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15例烧伤患者(火焰烧伤85例,热液烫伤98例,化学烧伤25例,电弧烧伤7例)分为对照组(95例,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和观察组(120例,采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瘢痕状况及对肝肾功能影响.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1±1.3)d明显少于对照组[(26±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P<0.05);观察组疼痛阳性率(16.7%,2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63.2%,60/8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8.95,P< 0.01).入院时,两组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P>0.05);用药开始后,观察组细菌阳性率逐渐降低,观察组用药7、10 d时的细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观察组瘢痕优良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2.1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并未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结论 应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处理深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较好的防治细菌感染能力,安全性高,有效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 度烧伤 银离子 感染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烫疮油治疗小儿Ⅱ度烫伤创面的疗效
4
作者 王建中 王元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3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烫疮油治疗小儿Ⅱ度烫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小儿Ⅱ度烫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早期清创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烫疮油治疗小儿Ⅱ度烫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小儿Ⅱ度烫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早期清创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烫疮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各指标、疼痛及瘢痕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14、21、28 d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创面干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分别为(5.78±1.31)d、(18.46±3.58)d、(9.16±1.72)次,均优于对照组的(9.67±2.04)d、(25.73±4.62)d、(15.49±3.2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14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8 d改良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烫疮油治疗小儿Ⅱ度烫伤创面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加快创面愈合,降低疼痛程度,减少遗留瘢痕面积,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度烫伤创面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烫疮油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