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及其应激复发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卓 颜畅 +2 位作者 李怡芳 栗原博 何蓉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5-1190,共6页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常见的病原体,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原发感染后,HSV-1在上皮细胞大量复制,然后沿轴突逆行至感觉神经节并潜伏下来。当机体在一定的应激负荷下,潜伏感染的病毒重新激活,从而造成复发性疾病。因此,阐明病毒潜伏...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常见的病原体,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原发感染后,HSV-1在上皮细胞大量复制,然后沿轴突逆行至感觉神经节并潜伏下来。当机体在一定的应激负荷下,潜伏感染的病毒重新激活,从而造成复发性疾病。因此,阐明病毒潜伏感染及应激复发的相关机制,将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预防、治疗和控制带来新的启示。该文就HSV-1潜伏感染与应激复发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潜伏 复发 应激 干扰素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SM_(44)株和17Syn~+株用作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铁军 喻启桂 +1 位作者 刘露霞 朱治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已被证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它可被轴突顺行或/和逆行运输,还可被跨神经元传递;病毒的株不同,其运输方向亦可不同。本文研究了此病毒SM44株和17yn+株在鼠脑内跨神经元传递的方向性和可...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已被证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它可被轴突顺行或/和逆行运输,还可被跨神经元传递;病毒的株不同,其运输方向亦可不同。本文研究了此病毒SM44株和17yn+株在鼠脑内跨神经元传递的方向性和可靠性。结果提示:此两株病毒均能被跨神经元传递,并且以顺行跨神经元传递为主,因而可被作为示踪物用于跨神经元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示踪物 神经元 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β-葡聚糖体外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文秀 孙红武 徐泽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3,共4页
本研究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对其细胞毒性、病毒灭活、吸附和增殖等进行体外抗病毒研究,从而研究其抗病毒效应。结果显示,β-葡聚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在Vero E6细胞上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测定其IC50为5.18mg/mL,TI为34.1。结果表明... 本研究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对其细胞毒性、病毒灭活、吸附和增殖等进行体外抗病毒研究,从而研究其抗病毒效应。结果显示,β-葡聚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在Vero E6细胞上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测定其IC50为5.18mg/mL,TI为34.1。结果表明,灰树花β-葡聚糖能明显抑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CPE效应,具有较好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Β-葡聚糖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幸乐 卢世栋 +4 位作者 马红霞 李懿 叶莹 黄学勇 郭万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回顾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合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核酸阳性咽拭子样本,采用Vero和Vero E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采用Mi... 目的:回顾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合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核酸阳性咽拭子样本,采用Vero和Vero E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采用MiSeq测序技术测定分离株基因组序列,采用MicroSpectrum病原体鉴定分析软件分析非2019-nCoV毒株组分。结果:12例12份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得到5株病毒,其中4株病毒各代培养物均呈2019-nCoV核酸阳性,HN03株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到支原体感染表现并逐渐表现为2019-nCoV核酸阴性。MiSeq测序获得4株2019-nCoV全基因组序列,HN03株获得部分2019-nCoV基因序列。HN03株的三代培养物经宏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提示HN03株为HSV-1和猪鼻支原体双阳性。结论:HN03株源病例为2019-nCoV和HSV-1合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合并感染 MiSeq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毛发红糠疹并发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梁俊琴 伊力努尔 普雄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4-624,共1页
患儿女,35个月。因全身起红疹、脱屑2周余于2010年11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儿家长述20d前发现其口周有小水疱,口腔内有2处溃疡,同时掌跖部有红斑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疑诊为“手足口病”,
关键词 毛发红糠疹 幼儿 单纯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生素S632A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立莹 李电东 李晓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8-391,419,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抗生素S632A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模型,观察给药后小鼠存活率和平均存活时间,并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脑组织病毒滴度,以及HE染色观察给药组小鼠脑组织病变程度。... 目的研究新型抗生素S632A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模型,观察给药后小鼠存活率和平均存活时间,并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脑组织病毒滴度,以及HE染色观察给药组小鼠脑组织病变程度。结果实验结果显示28m g/kg治疗剂量的S632A能够明显降低小鼠死亡率,延长其平均存活时间,降低脑组织病毒滴度,减轻脑组织病变程度,且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ACV)治疗效果类似,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一定剂量的S632A在小鼠体内具有类似于ACV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S632A 阿昔洛韦 单纯疱疹病毒 昆明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与口腔粘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斌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是一种DNA病毒,以增殖、潜伏和整合感染方式广泛累及人群。HSV-1具有体外转化潜能;实验性口腔癌模型证实HSV-1为一共(协同)致癌因子;口腔鳞癌患者存在抗HSV-1的体液免疫;部分口腔粘膜癌...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是一种DNA病毒,以增殖、潜伏和整合感染方式广泛累及人群。HSV-1具有体外转化潜能;实验性口腔癌模型证实HSV-1为一共(协同)致癌因子;口腔鳞癌患者存在抗HSV-1的体液免疫;部分口腔粘膜癌前损害和鳞癌组织存在HSV-1的DNA片段,与DNA互补的RNA和表达HSV-1抗原。因而HSV-1可能与口腔粘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 癌前损害 鳞癌 单纯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测定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敏感性
8
作者 胡楠 邹涓 +1 位作者 管怀进 丁润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MC)测定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抗病毒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空斑减数试验(PRA)测定对无环鸟苷(ACV)敏感的HSV-1病毒株(SM44)和对ACV耐药的病毒株(ACVr)对常用抗病毒药物ACV、...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MC)测定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抗病毒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空斑减数试验(PRA)测定对无环鸟苷(ACV)敏感的HSV-1病毒株(SM44)和对ACV耐药的病毒株(ACVr)对常用抗病毒药物ACV、更昔洛韦(GCV)、膦甲酸(PFA)和阿糖腺苷(Ara-A)的敏感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ACVr对ACV和GCV的IC50明显高于SM44(P<0.05),而对PFA和Ara-A的IC50两株病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M法和PRA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74,P<0.01)。结论FCM可以用于抗病毒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药物敏感性 病毒药物 流式细胞技术 空斑减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慢性痛基因治疗的载体
9
作者 张红 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84-988,共5页
慢性顽固性疼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I,HSV-I)载体具有天然嗜神经性,适合神经系统转基因治疗。皮下接种HSV-I载体,能有效传递疼痛调节基因至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 慢性顽固性疼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I,HSV-I)载体具有天然嗜神经性,适合神经系统转基因治疗。皮下接种HSV-I载体,能有效传递疼痛调节基因至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感觉神经元,编码抑制性神经递质或抗炎递质,减轻了炎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这种全新的止痛方法,没有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能与标准的止痛治疗措施联合应用,显示了巨大的潜力。现就HSV-I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基因治疗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诱导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SH-SY5Y表达β-淀粉样蛋白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娟 张力航 +2 位作者 高金超 赵文娟 殷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对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SH-SY5Y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扩增HSV-1,测定病毒滴度。取感染复数(MOI)为10的3.2×108PFU/mL HSV-1分别感染SH-SY5Y细胞12、24 h,...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对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SH-SY5Y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扩增HSV-1,测定病毒滴度。取感染复数(MOI)为10的3.2×108PFU/mL HSV-1分别感染SH-SY5Y细胞12、24 h,显微镜下观察SH-SY5Y细胞的形态变化,使用PCR检测细胞中HSV-1 DNA的表达;双色免疫荧光检测SH-SY5Y细胞中Aβ和载脂蛋白E(ApoE)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淀粉样蛋白前体(APP)、黑素代谢酶(MME)、ApoE、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 HSV-1感染SH-SY5Y细胞12 h后,镜下可见细胞突触减少,突起回缩;感染24 h后细胞开始聚集,呈圆形,并有细胞脱落。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相比,HSV-1感染12 h后细胞中Aβ表达增加(P<0.01),ApoE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感染24 h后,Aβ表达仍增加(P<0.05),但弱于12 h时(P<0.01),APOE蛋白表达增加(P<0.01)。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比较,HSV-1感染12 h后细胞中APP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GSK-3β总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且磷酸化活性增强(P<0.05),MME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感染24 h时MME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ApoE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 HSV-1感染后可诱导SH-SY5Y细胞Aβ表达增加,在感染12 h时可能通过促进APP代谢、GSK-3βSer9磷酸化诱导Aβ产生,而在24 h时主要是通过抑制Aβ降解促使Aβ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载脂蛋白E 淀粉样蛋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4通过脑内CD1-NKT促进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诱导的Aβ沉积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金超 殷明 赵文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6-416,共1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载脂蛋白Eε4(APOE4)等位基因是目前唯一公认的散发性AD的高风险遗传因素。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提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感染与AD发病有关,并且HSV-1感染...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载脂蛋白Eε4(APOE4)等位基因是目前唯一公认的散发性AD的高风险遗传因素。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提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感染与AD发病有关,并且HSV-1感染在APOE4基因携带者AD患病风险最高,提示APOE4基因型影响HSV-1感染诱发AD发病。本课题旨在研究APOE4对HSV-1经鼻感染诱发的脑内HSV-1病毒载量、Aβ沉积及神经免疫的影响。方法 HSV-1分别经鼻感染9月龄雌性APOE4-和APOE3-TR小鼠,分别应用PCR技术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并比较小鼠脑内HSV-1DNA,HSV 1病毒g C包膜糖蛋白水平;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ELISA检测并比较脑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淀粉样蛋白(Aβ)及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应用DAB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内NKT细胞,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小鼠脑内CD1d蛋白和CD1阳性细胞。结果小鼠HSV-1经鼻感染7 d后,在嗅球、皮质、海马等脑组织均能检测到病毒DNA和g C蛋白,并且APOE4-TR小鼠脑内HSV-1病毒载量明显多于APOE3-TR小鼠;APOE4-TR小鼠脑内APP的表达和Aβ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APOE4-TR小鼠。免疫组化及ELISA检测显示,HSV-1感染后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TNF-α和IL-6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增加,并且APOE4-TR小鼠脑内炎症因子水平增加更为明显;而HSV-1感染后APOE3-TR小鼠脑内CD1水平的增加比APOE4-TR更为明显,APOE3-TR小鼠脑内也更易在检测到NK T细胞存在。结论 APOE4促进脑组织内HSV-1病毒载量、Aβ沉积及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却减弱脑内CD1和NK 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反应。提示APOE4促进HSV-1感染诱发AD可能与CD1和NK 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单纯疱疹病毒 载脂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裙边糖胺聚糖体外抗I型单纯疱疹病毒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于囡 刘赛 +1 位作者 王海桃 高艳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from Scallop Skirt,SS-GAG)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的作用。方法运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SM44株),并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通过观察病毒感染后的... 目的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from Scallop Skirt,SS-GAG)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的作用。方法运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SM44株),并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通过观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变性反应(cytopathiceffect,CPE)和运用MTF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SS—GAG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是否有直接的灭活作用、对HSV—Ⅰ感染复制的抑制活性以及对HSV—Ⅰ感染细胞的综合作用等,并观察药物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SS-GAG各浓度组(100、50、25mg·L^-1)能有效地保护经HSV—Ⅰ感染的Vero细胞,使细胞活性增强(P〈0.01);并减弱HSV—Ⅰ导致的病变效应,抑制病毒的复制。此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是SS—GAG对HSV—Ⅰ没有直接的灭活作用;SSGAG在50~1600mg·L^-1浓度范围内对Vero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SS-GAG在体外实验系统中显示出明显的保护宿主细胞抵抗HSV-Ⅰ病毒感染的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裙边 糖胺聚糖 单纯疱疹病毒 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聂爱芹 席兴华 +2 位作者 程芳 雷璐贇 王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玉屏风散对不同感染时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小鼠模型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HSK复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感染时期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表达水平,ELIS... 目的观察中药玉屏风散对不同感染时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小鼠模型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HSK复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感染时期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γ-IFN、IL-2、IL-4及IL-10水平改变。观察并比较玉屏风散对不同感染时期HSK小鼠模型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血清γ-IFN、IL-2、IL-4及IL-10水平改变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SK潜伏期(PI28d)和复发期(UVB3d)模型小鼠CD3+、CD4+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升高;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IL-2、γ-IFN水平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显著增高。CD4+T淋巴细胞表达的降低与IL-2、γ-IFN水平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在同一感染期内,玉屏风散治疗组、玉屏风散+阿昔洛韦治疗组治疗末期与治疗开始时比较,HSK模型小鼠体内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和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IL-2、γ-IFN,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结论玉屏风散具有提高HSK潜伏期和复发期模型小鼠体内CD3+、CD4+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CD8+T淋巴细胞表达,改善CD4+/CD8+比值水平,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 玉屏风散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序列分析筛选单纯疱疹病毒I型蛋白组中的PACS-1结合蛋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军 李英辉 +5 位作者 薛采芳 甄荣芬 李旬 王宪锋 刘忠湘 万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筛选单纯疱疹病毒I型蛋白组中的PACS1结合蛋白。方法根据筛选标准,利用ScanProsite和PSORT软件对蛋白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结果该方法可有效地筛选出PACS1结合蛋白。利用该方法,在单纯疱... 目的筛选单纯疱疹病毒I型蛋白组中的PACS1结合蛋白。方法根据筛选标准,利用ScanProsite和PSORT软件对蛋白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结果该方法可有效地筛选出PACS1结合蛋白。利用该方法,在单纯疱疹病毒I型蛋白组中,共筛选出可能与PACS1结合的蛋白质33种。结论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筛选PACS1结合蛋白的方法。筛选出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PACS1结合蛋白,将为研究PACS1在疱疹病毒发生及潜伏性感染中的作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PACS-1 蛋白组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I型潜伏感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平 谢鹏 赵高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90-293,i001,共5页
目的 建立简便易行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 (HSV_1)潜伏感染动物模型。方法 BALB c小鼠 6 0只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为鼻黏膜病毒滴入组、尾静脉接种组和角膜划痕接种组 ,进行单纯疱疹病毒I型接种。 6周后行小鼠三叉神经节病毒抗原检测和病毒... 目的 建立简便易行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 (HSV_1)潜伏感染动物模型。方法 BALB c小鼠 6 0只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为鼻黏膜病毒滴入组、尾静脉接种组和角膜划痕接种组 ,进行单纯疱疹病毒I型接种。 6周后行小鼠三叉神经节病毒抗原检测和病毒DNA片段检测 ,以确认潜伏感染的存在。结果 尾静脉接种组小鼠三叉神经节病毒DNA片段的检出率为 9 12 ,角膜划痕组小鼠三叉神经节病毒DNA片段的检出率为 13 16 ,均高于鼻黏膜接种 12 2 0 ;小鼠三叉神经节病毒抗原表达均为阴性 ;尾静脉接种组死亡率 4 15 ,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鼻黏膜病毒滴入、尾静脉注射和角膜划痕接种均可建立小鼠HSV_1潜伏感染模型 ,以角膜划痕法引起疱疹病毒急性感染症状轻恢复快 ,潜伏感染发生率高 ,为最理想的建立HSV_1潜伏感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 动物模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病毒ELISA和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酶免疫法检测食蟹猴血清中B病毒相关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盘宝进 《广西畜牧兽医》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采用B病毒 (BV)作为抗原的ELISA法和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 (HSV -1 )的酶免疫 (EIA)法分别检测食蟹猴血清中BV抗体和BV相关抗体 ,结果BVELISA法和HSV -1EIA法阳性检出率均为 1 0 9% (5 /46) ,两者符合率为 1 0 0 %。这一结果为食蟹猴的BV... 采用B病毒 (BV)作为抗原的ELISA法和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 (HSV -1 )的酶免疫 (EIA)法分别检测食蟹猴血清中BV抗体和BV相关抗体 ,结果BVELISA法和HSV -1EIA法阳性检出率均为 1 0 9% (5 /46) ,两者符合率为 1 0 0 %。这一结果为食蟹猴的BV抗体监测和进出口检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相关抗体 BV 血清 HSV-1 食蟹猴 ELISA法 抗体监测 酶免疫法 阳性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在潜伏期表达微RNA以调控病毒自身mRNA的表达
17
作者 侯晋 陈涛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mRNA 潜伏期 HSV-1 PCDNA3.1 RNA序列 自身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单纯疱疹病毒Ⅰ型g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18
作者 张海威 翟璐 +4 位作者 王丽姿 黄艳梅 涂伟 徐乐 宋佰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4期8-11,31,共5页
目的:获取牛单纯疱疹病毒Ⅰ型gB基因编码的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中牛疱疹病毒Ⅰ型VRL27-FEB-2012株囊膜糖蛋白B(UL27)基因,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gB基因序列的第100~1197bp,将此目的片段其命名为1F8基因,随后将PC... 目的:获取牛单纯疱疹病毒Ⅰ型gB基因编码的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中牛疱疹病毒Ⅰ型VRL27-FEB-2012株囊膜糖蛋白B(UL27)基因,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gB基因序列的第100~1197bp,将此目的片段其命名为1F8基因,随后将PCR扩增后的1F8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重组质粒命名为pMD18-T-1F8;对构建的重组克隆质粒进行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并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中,获得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1F8,再通过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鉴定正确后,在37℃条件下用终浓度为0.1mM IPTG诱导重组菌4h,取诱导后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在1097bp处出现了目的条带;对pMD18-T-1F8重组质粒的PCR、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条带为牛疱疹病毒Ⅰ型gB基因序列;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实验对表达蛋白的鉴定结果显示,在58.6kDa左右出现目的条带,与软件预测蛋白的大小相符,确定为牛疱疹病毒Ⅰ型gB蛋白。结论:研究成功构建了牛单纯疱疹病毒Ⅰ型gB基因部分片段1F8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1F8,并成功表达1F8蛋白,为后续牛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GB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致严重肝损害1例报告
19
作者 刘维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48-1448,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学生,汉族。患者于1月前大量吃辣椒(火锅)后出现胃部不适,口腔溃疡,口唇缘疱疹,未进行治疗。后间断有上述症状出现。于1周前出现腹痛腹泻,乏力,恶心,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小便如浓茶色。到村卫生院...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学生,汉族。患者于1月前大量吃辣椒(火锅)后出现胃部不适,口腔溃疡,口唇缘疱疹,未进行治疗。后间断有上述症状出现。于1周前出现腹痛腹泻,乏力,恶心,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小便如浓茶色。到村卫生院就诊并经中药治疗疗效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严重肝损害 治疗疗效 病例资料 胃部不适 口腔溃疡 腹痛腹泻 胃内容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肽丁安类似物对单纯疱疹病毒DNA合成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明标 陈明 +4 位作者 叶群瑞 杨惠民 高雅君 王琳 柳元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79-83,共5页
放射性标记的HSV-1与HSV-2 DNAs作为探针,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原代兔肾细胞DNA点杂交,籍助放射自显影术和液体闪烁计数测定杂交程度,用以检测酞丁安类似物对HSV DNA合成的影响。对5种酞丁安类似物:V8501、V8519、V8502、V8512和V8540... 放射性标记的HSV-1与HSV-2 DNAs作为探针,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原代兔肾细胞DNA点杂交,籍助放射自显影术和液体闪烁计数测定杂交程度,用以检测酞丁安类似物对HSV DNA合成的影响。对5种酞丁安类似物:V8501、V8519、V8502、V8512和V8540进行了比较,V8540抑制作用最强,其对HSV-1和HSV-2的IC_(50)值分别为1.4μmol/L与2.3μmol/L。V8501、V8519、V8502与V8512对HSV-1的IC_(50)值分别为251μmol/L、225μmol/L、13.6μmol/L与6.3μmol/L、而对HSV-2的IC_(50)值分别为257μmol/L、163μmol/L、12.3μmol/L与5.1μmol/L。HSV DNA合成的抑制与空斑抑制程度近似,因此可以认为,单纯疱疹病毒DNA合成可能是酞丁安类似物抗病毒活性的作用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杂交 与Ⅱ单纯疱疹病毒 DNA合成 酞丁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