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骨膏治疗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彭涛 鲁毅 +6 位作者 褚志荣 齐昆 刘建琴 黄芒莉 熊玮 汪岚 杨艳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7-341,364,共6页
目的 观察强骨膏对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PMO)的疗效及对实验性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择自然绝经 5年以上 ,骨密度 (BMD)低于同性别峰值骨量 1 3 %以上且不伴合并症 ,未经治疗的 1 1 8例PM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 观察强骨膏对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PMO)的疗效及对实验性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择自然绝经 5年以上 ,骨密度 (BMD)低于同性别峰值骨量 1 3 %以上且不伴合并症 ,未经治疗的 1 1 8例PM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观察组 78例连服 6个月强骨膏 ,对照组 2 1例连服 6个月葡萄糖酸钙片 ,空白对照组 1 9例不服用任何药物。各组治疗前后检测股骨颈BMD和骨代谢相关指标。实验选用健康 6月龄雌性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 (模型组 )和强骨膏组 ,并以葡萄糖酸钙片及龙牡壮骨冲剂作为对照物 ,观察其对骨密度、生物力学 ,血E2 、Ca水平的影响。另选 50只小白鼠 ,以阿斯匹林作对照 ,观察强骨膏对疼痛的影响。结果 临床研究表明 ,强骨膏能显著缓解PMO患者的骨痛 ,治疗前后BMD平均提高 5 93 % ,E2 、ALP、Ca增高 ,PYD下降 ,总有效率为 94.87% ,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研究发现各剂量组强骨膏能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的BMD(P <0 0 5)及E2 、Ca水平 (P <0 .0 5 ,P<0 0 1 ) ,中、高剂量组显著提高大鼠股骨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和屈服点值 (均P <0 0 5 ,均P <0 0 1 )。强骨膏还具有镇痛作用。结论 强骨膏治疗PMO疗效较好 ,提示其具有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膏 治疗 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PMO 疗效 动物模 绝经后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陶军 许永武 +2 位作者 郑雪丽 袁忠 张祥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1)选出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其中髋部骨折组30例均为新近骨折并有X线片为诊断依据;(2)30例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与之对应;(3)全部对象均行骨密...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1)选出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其中髋部骨折组30例均为新近骨折并有X线片为诊断依据;(2)30例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与之对应;(3)全部对象均行骨密度测定;(4)采静脉血,EDTA抗凝;(5)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白细胞,置-80℃保存;(6)分离的白细胞中提DNA;(7)ARMS-PCR检测。结果 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中选出1例Ss型,其余均为SS型;3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ss型。结论 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α1 基因多态 原发骨质疏松症 相关 骨密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2
3
作者 范陈豪 赵晶晶 谢海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7-267,270,共2页
关键词 I胶原α1基因 原发骨质疏松症 遗传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五禽戏防治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静伟 潘定权 +1 位作者 何康宏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五禽戏防治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0例予华佗五禽戏锻炼,对照组30例保持日常生活不变,于试验前、试验后6个月对2组腰椎骨密度值、骨代谢指标(I型原胶原N端前肽... 目的探讨改良五禽戏防治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0例予华佗五禽戏锻炼,对照组30例保持日常生活不变,于试验前、试验后6个月对2组腰椎骨密度值、骨代谢指标(I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腰背部疼痛评分(VAS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6个月后,试验组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代谢指标、腰背部疼痛评分(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改良五禽戏锻炼在短期内提高腰椎BMD的作用不甚明显,但可显著降低原发Ⅰ型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PINP、S-CTX水平、腰背部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禽戏 原发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痛的影响 被引量:66
5
作者 陈清河 曾维铨 +2 位作者 黄少辉 向明 陈闻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04,226,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骨密度和骨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220例,将所... 目的分析探讨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骨密度和骨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骨化三醇和碳酸钙D3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使用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3年,3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密度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均>0. 05);治疗三年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加(P<0. 05),试验组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均<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 0. 05);经过三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 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 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新发骨折出现,而对照组患者则有1例出现左侧股骨颈骨折;试验组患者在静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有5例出现轻微的头疼、乏力、发热、感冒等症状,在服用塞来昔布洛索洛芬后症状缓解。结论对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采取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骨密度,改善其骨痛VAS评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老年患者 骨密度 骨痛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筋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远栋 王平 +4 位作者 王为民 古恩鹏 杨光 刘爱峰 张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荣筋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服用荣筋片、罗盖全和钙尔奇D;对照组30例,服用罗盖全和钙尔奇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荣筋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服用荣筋片、罗盖全和钙尔奇D;对照组30例,服用罗盖全和钙尔奇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荣筋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原发骨质疏松症 肾虚血瘀 荣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武汉、福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VDRⅠ、VDRⅡ-1、VDRⅡ-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谢雁鸣 胡松年 +3 位作者 韩华 寇秋爱 高蕊 杜宝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寻找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SNP) ,研究正常人群与骨质疏松患者 ,以及不同地区患者之间的SNP位点的差异。方法 应用人类基因组学的方法 ,对北京、武汉、福建三个地域的 4 17例被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 目的 寻找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SNP) ,研究正常人群与骨质疏松患者 ,以及不同地区患者之间的SNP位点的差异。方法 应用人类基因组学的方法 ,对北京、武汉、福建三个地域的 4 17例被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骨质疏松组其中北京组 2 36例 ,武汉组 12 3例 ,福建组 6 1例 )和 6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 ,进行了骨质疏松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研究。结果 对对照组与骨质疏松患者组进行x2 分析 ,VDRⅠ基因型总体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CC与TT、CC与CT、及TT与CT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VDRⅡ- 1基因型总体水平比较 ,及CC与TT、CC与CT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TT与CT基因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DRⅡ- 2基因型总体水平比较 ,及CC与TT、CC与CT、TT与CT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北京、武汉、福建三地区的VDRⅠ基因型总体水平 ,对照组与北京组、北京组与武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北京组与福建组、武汉组与福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DRⅡ- 1基因型总体水平 ,对照组与武汉组、对照组与福建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对照组与北京组、北京组与武汉组、北京组与福建组及武汉组与福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DRⅡ- 2基因型总体水平 ,北京组与武汉组、北京组与福建组及武汉组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基因 CT 原发骨质疏松症 患者 单核苷酸多态 SNP 总体水平 VDR 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郑炜宏 张会良 伍中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研究及完善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在中山市抽样检查21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椎(L2~4)正侧位,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检测,并按中医辨证思维进行辨证,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 目的研究及完善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在中山市抽样检查21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椎(L2~4)正侧位,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检测,并按中医辨证思维进行辨证,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型以肾阳虚证、肾阴虚证为主,尚有较大部分患者为脾肾阳虚证、脾胃气虚证。结论男、女性都以肾虚型为主,其中男性以肾阴虚证为主,女性以肾阳虚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原发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瑾 邓敬兰 +3 位作者 欧阳巧洪 刘加昌 韩翠华 刘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9-320,324,共3页
目的探讨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放射免疫方法,对252例中老年志愿者不同部位的BMD及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的含... 目的探讨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放射免疫方法,对252例中老年志愿者不同部位的BMD及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①无论是对照组还是骨质疏松组(OP),老年男性BMD均明显高于老年女性BMD,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②OP组的BG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OP组的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BGP、PINP和ICTP水平可直接反映骨胶原合成和降解状态,对于判断老年OP的进程以及指导OP的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原发骨质疏松症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代谢指标 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血清骨钙素 前胶原 患者 放射免疫方法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自发脊椎压缩性骨折的骨密度阈值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珍 杨定焯 +1 位作者 马锦富 任碧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7-48,32,共3页
作者收集176例47~76岁成都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美国DPX-L型双能骨密度仪测量脊椎骨密度并摄胸腰椎侧位片,计算其楔形指数,结果表明自发脊椎压缩性骨折38例,其L2~4骨密度显著低于非骨折组。对骨折组L... 作者收集176例47~76岁成都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美国DPX-L型双能骨密度仪测量脊椎骨密度并摄胸腰椎侧位片,计算其楔形指数,结果表明自发脊椎压缩性骨折38例,其L2~4骨密度显著低于非骨折组。对骨折组L2~4骨密度与椎体最小楔形指数用直线回归分析,对T5-L4所有≤0.8的楔形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脊椎压缩骨折的骨折阈值的骨密度L2~4为0.8122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脊椎骨 原发骨质疏松症 压缩骨折 椎体 侧位片 压缩骨折 L Logistic回归分析 胸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Ⅰ型胶原α1链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冻结肩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文祥 包倪荣 +7 位作者 王艺颖 方益春 邱阳 郭耀曼 韦昌辉 钱洪 谢发荣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目前原发性冻结肩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在基因及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I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冻结肩的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6月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 目的目前原发性冻结肩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在基因及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I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冻结肩的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6月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就诊的42名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为病例组,5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MMP-3基因多态性rs679620及rs522616与COL1A1基因多态性rs1107946,分别进行基因型测定。结果 MMP-3多态性位点rs679620基因型分布与原发性冻结肩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等位基因A与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30~0.99,P=0.044)。COL1A1多态性位点rs110794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原发性冻结肩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P=0.994、0.920)。与隐性遗传模型GG相比,GT、TT和G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T与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3基因多态性rs679620等位基因A是原发性冻结肩发病的保护性因素。MMP-3基因多态性rs522616和COL1A1基因多态性rs1107946与原发性冻结肩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胶原α1链 基因多态 原发冻结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ERK1/2通路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源 姚硕 +1 位作者 段超 丁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45-174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阳虚衰证、气滞血瘀证4个证型,所有患者均检测组织ERK1/2 mRNA和ERK1/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不同证型患者ERK1/2表达差异。结果120例患者的中医证型中肝肾阴虚型占比较高,其次为脾肾阳虚型、肾阳虚型,血瘀气滞型占比最低,男性多为肾阳虚型,女性多为肾阴虚型,气滞血型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其他证型(P<0.05);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L 2~4、股骨颈、转子区、Wards区骨密度值比较,血瘀气滞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ERK1/2 mRNA、ERK1/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血瘀气滞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的L 2~4、股骨颈、转子区、Wards区骨密度平均值与ERK1 mRNA、ERK2 mRNA、ERK1蛋白、ERK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51、0.306、0.318、0.270,P均<0.05)。结论血瘀气滞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ERK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肾阳虚者,肾阳虚者低于肾阴虚者,且表达水平与患者骨密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骨宝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骨胶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友新 邢海清 +2 位作者 郑良朴 林久茂 陈新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模型大鼠骨胶原代谢状况及强骨宝方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方法进行大鼠糖尿病(DM)造模,成模后第7周末用DEXA测大鼠骨密度(BMD),取小于正常组平均BMD2.5个标准差的作为DOP模型鼠,再按性别随机...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模型大鼠骨胶原代谢状况及强骨宝方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方法进行大鼠糖尿病(DM)造模,成模后第7周末用DEXA测大鼠骨密度(BMD),取小于正常组平均BMD2.5个标准差的作为DOP模型鼠,再按性别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强骨宝组,阳性对照组以消渴丸和阿法迪三(α骨化醇)联合用药,第14周末处死取材,取血液检测IL6、TNFα、IGF1、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结果模型组IL6、TNFα、ICTP显著升高,IGF1、PICP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过强骨宝干预后,所有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DM时骨胶原合成减少及降解加快,易出现OP;强骨宝方可抑制IL6、TNFα的异常表达,刺激IGF1的产生,维持骨胶原代谢的平衡,可以防治DOP,其效果优于消渴丸与阿法迪三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强骨宝方 胶原 细胞因子 PICP IC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型和Ⅲ型前胶原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刘克强 刘绛光 邹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I型和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P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名同年龄健康者的血清PC I、PC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用超声测量左心室解剖... 目的 研究血清I型和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P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名同年龄健康者的血清PC I、PC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用超声测量左心室解剖和舒缩功能参数。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PC I、PCⅢ和TNF-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P<O.005,P<0.001,P<0.001);高血压伴舒张功能减退者血清PC I和PCⅢ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但舒张功能正常者(PC I:P<0.05;PCⅢ;P<O.01)。血清PC I浓度与VA(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流速)呈正性直线相关(r=0.268;P<0.05),血清PCⅢ浓度与VE(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呈负性直线相关(r=-0.271;P<0.05);血清PC I和PCⅢ浓度均与VE/VA呈负性直线相关(PC I与VE/VA:r=-O.226;P<O.05;PCⅢ与VE/VA:r=-O.336;P<O.01);血清PCⅢ浓度与TNF-α浓度呈正性直线相关(r=O.338;P<O.01)。结论 (1)PC I和PCⅢ浓度可以作为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的间接指标,并可能成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患者LVDF减退的生化指标;(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说明TNF-α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或心肌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左心室舒张功能 前胶原 前胶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分子CR1活性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峰 张乐之 +2 位作者 许育 王海滨 钱宝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0-811,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 补体受体 循环免疫复合物 炎症 原发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盐对Ⅰ型糖尿病大鼠骨矿盐代谢及骨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祎 张晓晶 +5 位作者 郑珂 王巍 穆帅 薛峰 滕松龄 付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4-889,共6页
目的评价钒酸盐对Ⅰ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及骨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Wistar大鼠被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n=15)、高血糖组(n=15)、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n=15)。对高血糖组和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大鼠进行Ⅰ型糖尿病造模,正常饲养组大鼠... 目的评价钒酸盐对Ⅰ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及骨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Wistar大鼠被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n=15)、高血糖组(n=15)、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n=15)。对高血糖组和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大鼠进行Ⅰ型糖尿病造模,正常饲养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以8 w龄Wistar雄性大鼠按45 mg/kg体重注射佐链尿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高血糖钒酸盐治疗组糖尿病大鼠应用钒酸盐治疗,每只大鼠按0.18 mg/(kg·d)钒计量喂养,每只大鼠通过灌胃治疗,治疗共持续12 w。正常饲养组和高血糖组则以生理盐水灌胃进行对照。连续喂养12 w,期间每周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体重、血糖监测。喂养结束以后,分别取3组大鼠胫骨、股骨进行Micro-CT检测、免疫组化和组织形态学检测、生物力学检测、骨矿含量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经过12 w治疗,结果显示钒酸盐能够明显改善大鼠的高血糖状态,提高体重指标,而且治疗组平均骨小梁厚度、最大负荷载力、骨盐含量指标均明显高于高血糖组(P<0.05)。但钙盐的含量并没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钒酸盐能够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骨代谢、骨小梁显微结构及骨组织的力学性能,可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盐 糖尿病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骨生物力学 骨形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重庆地区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向林 柳青 雷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人口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Ⅰ,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联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人口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Ⅰ,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联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对104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c hypertension,EH)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T1R(A1166C)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EH组A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240vs0.005,P<0.05),EH组C1166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130vs0.025,P<0.05);而EH组中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750vs0.950,P<0.05);EH组中还发现了较罕见的CC纯合子基因型。结论: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AT1R基因的AC、AA基因型频率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重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与AT1R基因的A1166C多态性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