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猪源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荣 何奇松 +6 位作者 伍和明 冯淑萍 付薇 徐贤坤 蒋家霞 孙翔翔 熊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了解广西猪源禽Ⅰ型副粘病毒的流行特征、毒力强弱及基因类型,为今后开展猪源副粘病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有效防控副粘病毒感染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疑似发病猪组织病料,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病毒后,分别进行血凝(HA)与... 【目的】了解广西猪源禽Ⅰ型副粘病毒的流行特征、毒力强弱及基因类型,为今后开展猪源副粘病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有效防控副粘病毒感染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疑似发病猪组织病料,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病毒后,分别进行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平均死亡时间(MDT)和脑内接种致死指数(ICPI)测定,然后运用RT-PCR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及扩增部分F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比对分析。【结果】从广西疑似发病猪组织中分离获得一株猪源禽I型副粘病毒,其HA、HI效价均为26,鸡胚最小致死量为10-8/0.1mL,MDT为60h,ICPI为1.45;分离株F基因112~117位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R-R-Q-R-R-F,与NDV标准强毒株HER33、F48E9的裂解位点一致;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标准强毒株F48E9、中等毒力代表毒株BeaudetteC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6.5%和85.7%,其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1%和90.8%。【结论】猪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分离株为强毒株,属于基因Ⅱ型,是传统型毒株,广西地区禽I型副粘病毒宿主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禽ⅰ型副粘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F基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ZQ98-1株F基因全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谢青梅 曹永长 毕英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55-357,共3页
本研究报道了PMV_1/鸽 /肇庆 /1/1998株 (ZQ98_1株 )F基因的全序列。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 1712bp ,编码由5 5 3个氨基酸组成的F0多肽。F0蛋白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112 K_R_Q_K_R_F117,F0蛋白中有 3个与病毒融合相关的重要抗原位... 本研究报道了PMV_1/鸽 /肇庆 /1/1998株 (ZQ98_1株 )F基因的全序列。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 1712bp ,编码由5 5 3个氨基酸组成的F0多肽。F0蛋白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112 K_R_Q_K_R_F117,F0蛋白中有 3个与病毒融合相关的重要抗原位点和 6个糖基化位点。经比较 ,鸽Ⅰ型副粘病毒ZQ98_1株和PMV_1/Pigeon/England/116 8/84(116 8/84)株、Warwick株及Ulster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5 %、90 %和 89% ,氨基酸的变异率分别为 5 .4%、6 .2 %及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F基因 序列分析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祥 孙静 +6 位作者 智敏 杨晓宇 付恬 吕欣孺 马沛然 杨思远 柴洪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0-444,共5页
东北某动物园鸽群发生异常死亡,采集病死鸽脏器,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尿囊液呈Ⅰ型副粘病毒核酸阳性。通过对F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BS0904裂解位点基序为112RRQKRF117... 东北某动物园鸽群发生异常死亡,采集病死鸽脏器,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尿囊液呈Ⅰ型副粘病毒核酸阳性。通过对F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BS0904裂解位点基序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的典型分子特征;分离株F基因与疫苗株LaS ota、B1、Clone 30、VG/GA、V-4、Mukteswar及经典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仅为84. 2%—85. 8%;而与2011—2013年在中国多个地区鸽中所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则高达98. 8%—99. 9%,并且在遗传进化树上位于同一分支,属于ClassⅡ,基因型为Ⅵb-EU/re。该基因型毒株在中国鸽群中有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流行传播,且与疫苗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远,说明疫苗株不能对鸽群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因此为了更好地对鸽群进行Ⅰ型副粘病毒的有效防控,需要针对Ⅵb基因型研发新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F基因 Ⅵb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贺东生 姜峥荣 +1 位作者 陈学杰 龙洪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1年第9期26-28,共3页
采用鸡胚接种的方法从病死鸽中分离到了一株病毒,其血凝效价(HA)平均为28,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的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所分离的病毒林为Ⅰ型副粘病毒。该病毒对1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ICPI)为0.39... 采用鸡胚接种的方法从病死鸽中分离到了一株病毒,其血凝效价(HA)平均为28,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的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所分离的病毒林为Ⅰ型副粘病毒。该病毒对1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ICPI)为0.39,肌肉注射1日龄雏鸡不发病,该毒株对雏鸡和鸡胚来说为弱毒力株。用30日龄的幼鸽做人工发病试验时可复制此病,并使其 HI平均抗体滴度由第 15 d的 2. 9 log2上升到第 25 d的 7. 25 lo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分离 鉴定 鸡胚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 被引量:1
5
作者 游洪 王林川 陈芳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鸽瘟 ⅰ型副粘病毒 致病性 防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Ⅰ型副粘病毒病快速诊断及广西分离株F基因研究初报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禄 韦平 +3 位作者 韦天超 左天荣 李康然 甘甲忠 《广西畜牧兽医》 2003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快速诊断 广西分离株 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病原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永新 刘思伽 《家禽科学》 2005年第10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 病原特性 交叉反应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深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3-34,共2页
鸽型副粘病毒病是目前对鸽最为严重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在非免疫鸽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最高可达100%,少的也有30%以上,在免疫鸽群中则以散发性为多。现将某大型种鸽场发病及其诊断、防治情况报道于下。1 发病情况某市... 鸽型副粘病毒病是目前对鸽最为严重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在非免疫鸽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最高可达100%,少的也有30%以上,在免疫鸽群中则以散发性为多。现将某大型种鸽场发病及其诊断、防治情况报道于下。1 发病情况某市一个新建成投产不久的肉鸽饲养场,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诊断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地区高致病力禽Ⅰ型副粘病毒毒株分离与血清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璐 郑法新 +2 位作者 李侠 时学斌 尹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239-240,共2页
分离了山东半岛地区的4株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株,并对其血清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鸡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属于强毒株,鸽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对鸡不发病,对鸽则表现为强毒株。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毒株分离 血清学特性 山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禽Ⅰ型副粘病毒)的检测和鉴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俊 巩霞 王川庆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2年第3期10-13,共4页
新城疫病毒 (NDV)分离株毒力的巨大差异使得检测NDV对于确诊该病是远远不够充分的 ,因为无致病力的病毒和有毒力的毒株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诊断需要更多的证据 ,至少要能够说明所分离的毒株是否具有毒力。常规的检测和鉴... 新城疫病毒 (NDV)分离株毒力的巨大差异使得检测NDV对于确诊该病是远远不够充分的 ,因为无致病力的病毒和有毒力的毒株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诊断需要更多的证据 ,至少要能够说明所分离的毒株是否具有毒力。常规的检测和鉴别NDV方法通常费时费力 ,并需要非常烦琐的体内试验。此外 ,进一步的诊断还需要提供更多有关于来源及其传播的信息。本文集中讨论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该病上的应用。尽管对NDV分离株的毒力验证仍需进行体内试验 ,一套套单克隆抗体株的建立和应用对于鉴定NDV分离株来说仍是一个巨大进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变得更加简便可靠 ,极有可能取代单抗的应用 ,尤其是那些为了流行病学目的而对病毒所作的鉴定。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诱人之处在于其可以快速、精确而肯定地在一个试验中同时囊括诊断新城疫 (ND)的三个方面 :病毒的检测、鉴定 (包括对其毒力的推测 )和流行病学。大量基于RT -PCR的技术已被建立起来 ,同时辅以其后的酶切分析、核酸探针杂交以及核酸测序技术。尽管NDV各毒株之间的广泛变异仍然造成了一些技术困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技术 鉴别技术 病原学 DNV 致病性分子 新城疫病毒 ⅰ型副粘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思伽 邹永新 蔡弋 《畜禽业》 2008年第6期90-90,共1页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感染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以病鸽出现拉稀、扭头为特征症状。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防治 急性传染病 鸽新城疫 病毒感染 发病率 死亡率 鸽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禽Ⅰ型副粘病毒致病性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2
作者 傅光华 刘友生 +6 位作者 黄瑜 程龙飞 施少华 陈红梅 万春和 林芳 林建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91-696,共6页
为了解当前流行于鸭群的禽I型副粘病毒的致病性和分子特征,测定分析了两株病毒对不同动物的致病性、病毒的遗传进化地位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两株病毒中,M4毒株与疫苗Ulster株同源性最高,为基因I型,基因组全长15 186nt,P... 为了解当前流行于鸭群的禽I型副粘病毒的致病性和分子特征,测定分析了两株病毒对不同动物的致病性、病毒的遗传进化地位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两株病毒中,M4毒株与疫苗Ulster株同源性最高,为基因I型,基因组全长15 186nt,PX2/03毒株则与近来分离自水禽的FP1/02等高致病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为基因VIII型,基因组全长15 192nt。尽管两株病毒间的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很高,为92.3%,但二者致病性差异明显,毒株M4感染SPF鸡和鸭均未引起明显发病症状,而PX2/03毒株对1日龄雏鸡、6周龄SPF鸡及不同品种的雏鸭都表现出高致病性。另外,动物感染试验表明,尽管PX2/03毒株对3种鸭的致死性差异不明显,番鸭较半番鸭及樱桃谷鸭对PX2/03毒株更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鸭源 ⅰ型副粘病毒 基因组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13
作者 徐天刚 池振明 +1 位作者 刘华雷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2005年在山东地区部分肉鸽养殖场出现鸽子大量死亡现象,从死亡鸽中分离到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SD05027,SD05028,SD05029),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69h,69.6h,81.6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31,1.43,1.48,证明此次分离的三株病毒... 2005年在山东地区部分肉鸽养殖场出现鸽子大量死亡现象,从死亡鸽中分离到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SD05027,SD05028,SD05029),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69h,69.6h,81.6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31,1.43,1.48,证明此次分离的三株病毒株均属速发型新城疫病毒。应用RT-PCR技术对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F蛋白裂解位点处的序列(112R/K-R-Q-K-R-117F)与新城疫强毒在这一区域的序列相符。与多株已报道的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基因进化树分析,将其鉴定为基因VI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测定 系统发育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活性的检测
14
作者 王林川 游洪 +9 位作者 何建伦 李艺华 王庆 黄爱芳 梁荣赞 蔡耀明 赖宝禄 谭伟华 史万华 王忠满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灭活苗 免疫保护 华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 粮油食品 广州市 HI试验 实验室免疫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15
作者 方忠意 崔保安 陈红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实验室诊断 防治 流行病学调查 神经症状 病理剖检 病毒感染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效果观察
16
作者 屈勇刚 张淑霞 樊海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用鸽A/PMVⅠ油佐剂灭活苗和NDVLasota 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肉种鸽,20 d 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3 .00log2 以上维持30 d 以上。40 d 后用鸽A/PMVⅠ和NDVF48E9 分别进行攻击,对于ND... 用鸽A/PMVⅠ油佐剂灭活苗和NDVLasota 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肉种鸽,20 d 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3 .00log2 以上维持30 d 以上。40 d 后用鸽A/PMVⅠ和NDVF48E9 分别进行攻击,对于NDVF48E9 的攻击,保护率均为100 % ,对于鸽A/PMVⅠ的攻击,鸽A/PMVⅠ油佐剂灭活苗保护率为100 % ,NDVLasota 油佐剂灭活苗保护率为66.7 % 。田间试验,抽检48 份血样,抗体平均为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油佐剂灭活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巍 《湖北畜牧兽医》 2011年第8期26-27,共2页
近几年来,随着养鸽业的快速发展,鸽瘟在我国各地频繁暴发,给养鸽业带来惨重的损失。就鸽瘟(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鸽场防治鸽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18
作者 钟奇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症状 病理变化 预防 治疗 ⅰ型副粘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
19
作者 盛佩良 姚金水 +1 位作者 陈家祥 李昂 《动物检疫》 1989年第6期12-14,共3页
福州市郊区洪山乡的江、陈两个专业户的肉鸽群,于1989年3月间,突然发生一种以翅腿麻痹、头颈歪斜、震颤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诊断为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广东分离株鸡胚培养参数的测定
20
作者 王林川 游洪 +2 位作者 陈敬昌 钟伟才 陈芳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0年第3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鸽瘟 ⅰ型副粘病毒 鸡胚培养参数 HA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