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大为 任力 闵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8-1254,共7页
目的·探讨Ⅰ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groupⅠ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Ⅰ型mGluR)调节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改良电休克(modifi... 目的·探讨Ⅰ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groupⅠ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Ⅰ型mGluR)调节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shock,MECS)后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2~3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抑郁模型。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另取30只抑郁大鼠随机分为D组、M组、KM组。C组不予实验处理;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行伪MECS处理;M组腹腔注射丙泊酚,KM组腹腔注射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10 mg/kg),之后分别行MECS处理。应用糖水偏好实验评估抑郁状态;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记忆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细胞膜NMDAR1、mGluR1、mGluR5蛋白表达。另取36只抑郁大鼠随机分为6组:DE组、m1E组、m5E组,DE'组、m1E'组、m5E'组。DE组、DE'组脑片灌流单纯人工脑脊液;m1E组、m1E'组脑片灌流含有mGluR1阻断剂的人工脑脊液;m5E组、m5E'组脑片灌流含有mGluR5阻断剂的人工脑脊液。检测DE组、m1E组、m5E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以及DE'组、m1E'组、m5E'组NMDAR介导的场电位(fEPSPNMDAR)。结果·实验处理后,与D组比较,M组和KM组糖水偏好百分比升高(P<0.05),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延长(P<0.05),目标象限空间探索时间(space exploration time,SET)缩短(P<0.05);与M组比较,KM组EL缩短(P<0.05),目标象限SET延长(P<0.05)。与D组比较,M组和KM组NMDAR1、mGluR1、mGluR5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组比较,KM组NMDAR1、mGluR1、mGluR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组比较,m1E组和m5E组LTP降低(P<0.05)。与DE'组比较,m1E'组和m5E'组fEPSPNMDAR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能通过上调抑郁大鼠MECS后海马组织细胞膜NMDAR和Ⅰ型mGluR表达,增强NMDAR激活状态同时上调LTP,减轻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电休克 学习记忆功能 ⅰ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突触可塑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和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双向调节作用
2
作者 孙娜 孔令恒 +3 位作者 牛利刚 朱娟霞 徐燕 杜剑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mGluR 7)和8(mGluR 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心包插管术制作CMR大鼠模型,在VL-PAG内分别注射mGluR 7和mGluR 8的激动剂AMN082和DCPG...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mGluR 7)和8(mGluR 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心包插管术制作CMR大鼠模型,在VL-PAG内分别注射mGluR 7和mGluR 8的激动剂AMN082和DCPG,观察其对大鼠CMR的调节作用;同时电损毁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ostroventral medulla,RVM)亚核中的中缝大核或双侧网状巨细胞核,观察VL-PAG对大鼠CMR的下行调控作用。结果 AMN082选择性激活VL-PAG内mGluR7后,对辣椒素诱发的CMR具有明显的易化作用(P<0.05);与之相反,DCPG激活VL-PAG内mGluR 8对CAP诱发的CMR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这种易化或抑制效应均可被其拮抗剂MSOP完全拮抗;损毁大鼠VL-PAG的主要中继亚核中的中缝大核后,VL-PAG内AMN082微注射所产生的易化效应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P>0.05),VL-PAG内DCPG微注射所产生的抑制效应被部分地减弱(P<0.05);而双侧网状巨细胞核损毁后,AMN082微注射所产生的易化效应明显被减弱,同时DCPG所产生的抑制效应也有所减弱。结论VL-PAG内mGluR 7和mGluR 8对大鼠CMR具有易化和抑制双向调节效应,而这种双向调节效应很可能是通过RVM的不同亚核、不同神经元的激活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代谢谷氨酸受体7 代谢谷氨酸受体8 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及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大鼠温度过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谢俐萍 金幼虹 +3 位作者 叶芳 罗玉 杨娟霞 陈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离子型及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大鼠温度过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作用药谷氨酸(Glu)、N-甲基-D-天冬氨酸(NMD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AMPA),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作用药[(S)-DHPG],非竞争性NMDA受体... 目的探讨离子型及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大鼠温度过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作用药谷氨酸(Glu)、N-甲基-D-天冬氨酸(NMD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AMPA),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作用药[(S)-DHPG],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竞争性AMPA受体拮抗剂(CNQX),选择性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cpcco E)t分别注入L5~6脊神经结扎和假手术大鼠左足底部皮下组织,观察大鼠对辐射热的反应。结果 Glu、NMDA、AMPA、(S)-DHPG能减少假手术组足底逃避阈值,而对手术组则无效;相反,MK-801、CNQX及cpcco Et能增加手术组足底逃避阈值,但对假手术组无效。结论外周离子型和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敏感性的改变可导致末梢神经可塑性变化,这种变化是神经损伤引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与维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5-6脊神经结扎 离子谷氨酸受体 代谢谷氨酸受体 温度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中Ⅱ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大为 闵苏 任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shock,MECS)后学习记忆中Ⅱ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 Glu R)的作用。方法 2~3月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采用慢性轻度不...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shock,MECS)后学习记忆中Ⅱ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 Glu R)的作用。方法 2~3月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选取30只建模成功的抑郁大鼠随机分为D组、M组、KM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给药,D组给予生理盐水后行伪电休克处理,M组和KM组分别给予丙泊酚及丙泊酚+氯胺酮(10 mg/kg)后行电休克处理,C组不做任何处理,行糖水偏好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评价行为学变化,并检测海马m Glu R2和m Glu R3表达水平。另取12只抑郁大鼠进行电生理实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Ⅱm Glu R阻断剂组(L组),制备海马脑片后分别予以正常人工脑脊液和含有Ⅱm Glu R阻断剂的人工脑脊液灌流,应用电生理技术记录海马Schaffer侧枝-CA1神经通路(SC-CA1)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结果实验处理后,与D组相比,M组和KM组糖水偏好百分比升高(P<0.01),M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目标象限探索时间缩短(P<0.01),KM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探索时间延长(P<0.01)。与C组相比,D组、M组、KM组m Glu R2、m Glu R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M组相比,D组、KM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D组与K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海马SC-CA1神经通路LTP高于L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改善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m Glu R2和m Glu R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 突触可塑性 氯胺酮 Ⅱ组代谢谷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mer蛋白介导谷氨酸受体信号转导
5
作者 张澄宇 章江洲 彭碧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8-361,共4页
Homer蛋白是一类联系突触内细胞骨架蛋白、信号蛋白的重要物质。Homer家族蛋白可和mGluRI、IP3R、Shank、RyR中富含脯氨酸的序列结合。Homer蛋白可以自我交联形成同聚或异聚体 ,此多聚体通过与多种蛋白、受体形成复合体并相互作用 ,在... Homer蛋白是一类联系突触内细胞骨架蛋白、信号蛋白的重要物质。Homer家族蛋白可和mGluRI、IP3R、Shank、RyR中富含脯氨酸的序列结合。Homer蛋白可以自我交联形成同聚或异聚体 ,此多聚体通过与多种蛋白、受体形成复合体并相互作用 ,在信号转导、突触形成、受体在细胞定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R 代谢谷氨酸受体 Shank 三磷酸肌醇受体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泛素结合酶UBE2S抑制Ⅰ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6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6-1086,共1页
天然免疫反应是宿主通过识别"自我"与"非我",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感染引发宿主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并激发一系列的级联反应,最终促进了干扰素(IFN)和促炎性细胞因... 天然免疫反应是宿主通过识别"自我"与"非我",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感染引发宿主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并激发一系列的级联反应,最终促进了干扰素(IFN)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病毒感染宿主后,病毒核酸结合PRR使其构象发生改变并与接头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包括核因子(IκB)抑制蛋白激酶(IKK)家族和TANK结合激酶1(TBK1)在内的复合物的形成和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干扰素 病毒核酸 第一道防线 抗病原微生物 模式识别受体 病毒感染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