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市道地药材苍术绿色高效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殿军 王景顺 +5 位作者 于平 高显婷 王金鹤 贾晓妹 王宏伟 王国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苍术是呼伦贝尔市种植面积最大的道地药材品种,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由于苍术种植技术水平低,严重制约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针对苍术生产存在的问题,于2022-2024年开展了苍术大田机械直播、苍术滴灌水肥一体化和苍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 苍术是呼伦贝尔市种植面积最大的道地药材品种,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由于苍术种植技术水平低,严重制约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针对苍术生产存在的问题,于2022-2024年开展了苍术大田机械直播、苍术滴灌水肥一体化和苍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通过集成创新总结形成苍术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该技术示范推广可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生产目标,进一步推动呼伦贝尔市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苍术 高效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和转录组响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文君 张赛 +5 位作者 孙成振 苏书乐 谢波艳 孔丽静 郑金双 向增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6,共11页
为了探究北苍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本试验采用穴盘育苗法,分析持续自然干旱3~18 d北苍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特征;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干旱胁迫下北苍术的分子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持续干旱6 d起,北苍术植株相对含... 为了探究北苍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本试验采用穴盘育苗法,分析持续自然干旱3~18 d北苍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特征;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干旱胁迫下北苍术的分子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持续干旱6 d起,北苍术植株相对含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复水15 d时,北苍术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植株相对含水量恢复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他指标均仍极显著高于对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总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T活性可较好地反应北苍术的抗旱能力,干旱胁迫下北苍术隶属函数综合评价D值为0.765~0.865。转录组分析共获得14 53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功能注释最多的Unigene与细胞组分相关,KEGG分类中注释最多的Unigene是糖代谢;注释到萜类与聚酮类代谢途径的Unigene共71条,其中12条编码倍半萜和三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7个关键酶。综合分析可知,干旱胁迫影响北苍术相关功能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其生理特征。本试验为北苍术的抗旱机理和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干旱胁迫 生理特征 抗氧化酶 转录组 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学特性的北苍术种质资源评价
3
作者 白佳 赵春颖 +2 位作者 陈建辉 魏金月 李颖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54,共12页
【目的】基于北苍术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对其植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为种质资源选育、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不同县区的野生或栽培北苍术样品30株(编号为BCZ1~BCZ30),对其株... 【目的】基于北苍术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对其植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为种质资源选育、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不同县区的野生或栽培北苍术样品30株(编号为BCZ1~BCZ30),对其株高、茎粗、周长、簇生茎数、叶长、叶宽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植株各指标差异、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对株高、叶形指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并依据叶片分裂部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北苍术株高30.33~69.67 cm,茎粗0.10~0.53 cm,周长32.67~122.67 cm,簇生茎数5.00~55.00支,上、中、下叶的长宽比分别为1.6~3.9,1.4~3.6,1.4~3.8。其中BCZ9株高最高、茎最粗、中下部叶片最长;BCZ2、BCZ12、BCZ15、BCZ20、BCZ21、BCZ26全株叶片均呈卵形或椭圆形,未见分裂;而BCZ29全株叶片羽状分裂;30株北苍术茎粗、叶宽、叶长的变异系数大,存在显著变异,具有遗传变异性;而株高、周长等变异系数较小,遗传较为稳定;北苍术株高与茎粗、周长、簇生茎数均极显著相关,叶片长度与宽度极显著相关;以株高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茎粗、周长、簇生茎数及上、中、下部叶长和叶宽可以共同解释北苍术株高44.70%的变异,以叶形指数为因变量,株高、茎粗、周长、簇生茎数及上、中、下部叶长和叶宽可共同解释北苍术上部叶形指数79.60%、中部叶形指数91.50%、下部叶形指数87.50%的变异;以叶片分裂部位为变量,将不同产地北苍术聚为6类。【结论】承德市滦平县大屯镇的BCZ9植株种质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株高、种源等可作为评价北苍术种质资源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性状和SSR标记的140份北苍术种质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谢波艳 孔丽静 +9 位作者 赵文君 苏书乐 张赛 张煜彬 孙成龙 赵思源 张明慧 范圣此 向增旭 郑金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7-1616,共10页
本研究以140份北苍术种质为材料,基于13个形态指标进行形态多样性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形态指标变异系数为1.93%~63.11%,其中主茎粗变异系数最大,花展开度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最大... 本研究以140份北苍术种质为材料,基于13个形态指标进行形态多样性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形态指标变异系数为1.93%~63.11%,其中主茎粗变异系数最大,花展开度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最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长度、花展开度、主茎粗、株高、主茎与分枝夹角是反映北苍术形态多样性的主要指标。基于13个形态指标可以将140份北苍术种质聚为4个类群。利用筛选出的8对SSR引物扩增北苍术基因组DNA,根据特异性条带将140份北苍术种质聚为3个类群。13个形态指标和3个遗传多样性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花结籽数与多态性信息量指数(PI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茎粗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140份北苍术种质在形态指标和遗传多样性指标上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形态指标与遗传多样性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为北苍术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形态指标 分子标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种质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R标记和DNA条形码技术的苍术基原鉴别研究
5
作者 陈研 冯露露 +1 位作者 黄荣 齐伟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0-501,共12页
目的开发出能同时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分子标记方法,并探究不同种质资源苍术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对不同地区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Bunge)Koidz及关苍术A.japonica Koidz.ex Kitam基因组DNA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结合SRAP、ISSR... 目的开发出能同时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分子标记方法,并探究不同种质资源苍术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对不同地区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Bunge)Koidz及关苍术A.japonica Koidz.ex Kitam基因组DNA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结合SRAP、ISSR、DAMD分子标记方法,优化PCR反应体系,筛选并转换成特异性标记,同时,采用条形码方法分析种间序列差异。结果通过SRAP、ISSR、DAMD三种分子标记方法的PCR扩增,共筛选出198对能稳定扩增且重现性好的引物,转换出7对能稳定、快速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SCAR引物。条形码方法检测出北苍术ITS2序列长度为454 bp,关苍术ITS2序列长度为453 bp,与其他苍术属植物之间遗传距离较远。NJ树结果显示,北苍术、关苍术及其他苍术属植物均各自聚为一支,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依据ITS2二级结构,4种苍术属植物在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均有明显差异,可以直观地进行区分。结论所开发的特异性SCAR标记为苍术属植物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新方法,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北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关苍术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Direct amplification of minisatellite region DNA(DAMD)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种子萌发方法研究
6
作者 温健 张利超 +1 位作者 孙文松 汪岐禹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提升北苍术种子萌发以及促进幼苗生长的方法。[方法]以北苍术为研究对象,对发芽率低的种子施用5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以0 mg/L为对照,4种浓度(20、40、80、160 mg/L)处理种子24 h,测量种子萌发起始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种... [目的]研究提升北苍术种子萌发以及促进幼苗生长的方法。[方法]以北苍术为研究对象,对发芽率低的种子施用5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以0 mg/L为对照,4种浓度(20、40、80、160 mg/L)处理种子24 h,测量种子萌发起始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种苗株高、主根长、侧根数量和种子简易活力指数。[结果]经过80 mg/L 6-BA、160 mg/L NAA、80 mg/L IBA、40 mg/L IAA、20 mg/L KT处理的北苍术种子的萌发能力及生长状况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160 mg/L NAA处理效果最优。[结论]160 mg/L NAA处理种子发芽一致性、整齐性更好,适用于优质种苗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种子 萌发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和茅苍术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33
7
作者 曾志 叶雪宁 +2 位作者 庞世敏 张涛 沈妙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0-476,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47和50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八强峰法和分区法,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把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5个区,比较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47和50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八强峰法和分区法,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把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5个区,比较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在总离子流色谱图Ⅳ和Ⅴ区中,从北苍术和茅苍术中均检出苍术的主要药效成分β-桉叶油醇、苍术酮和苍术素,且相对含量较高。这表明《中国药典》将北苍术、茅苍术统称为苍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茅苍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油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超临界CO_2萃取产物的成分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迎春 曾健青 +1 位作者 刘莉玫 张镜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8,共3页
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法分析了北苍术的超临界CO2 萃取产物的成分 ,鉴定出苍术酮、β_桉叶油醇、苍术醇等31种化合物 ,占出峰总面积的88.1% ,并与传统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 ,两种方法抽提的苍... 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法分析了北苍术的超临界CO2 萃取产物的成分 ,鉴定出苍术酮、β_桉叶油醇、苍术醇等31种化合物 ,占出峰总面积的88.1% ,并与传统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 ,两种方法抽提的苍术主成分基本相同 ,但超临界CO2 萃取产物比SD产物多出现了一些重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气相色谱-质谱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中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FLC/Q-TOF-MS分析麸炒北苍术的成分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单晨啸 崔小兵 +4 位作者 柴川 文红梅 李伟 于生 张爱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03-2707,共5页
目的利用超快速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FLC/Q-TOF-MS分析北苍术麸炒前后化学成分及量的整体变化,方法采用UPLC T3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源,正模式下采集... 目的利用超快速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FLC/Q-TOF-MS分析北苍术麸炒前后化学成分及量的整体变化,方法采用UPLC T3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源,正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应用Markerview等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比较北苍术炮制前后成分变化。结果正离子模式时PCA分析能很好区分麦麸对分析的影响并发现麸炒后苍术苷A、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以及一未知成分量显著升高,与此同时α-姜黄烯、苍术醇、白术内酯Ⅲ、苍术素量显著下降。结论麸炒使白术内酯Ⅲ脱水、脱氢转化而使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量增加,可能是麸炒北苍术药材健脾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LC Q-TOF-MS 北苍术 麸炒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北苍术多酚提取工艺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克克 强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探讨北苍术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评价北苍术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以乙醇浓度、液料比和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以北苍术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北苍术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 探讨北苍术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评价北苍术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以乙醇浓度、液料比和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以北苍术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北苍术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测定北苍术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北苍术多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4%(质量分数),液料比25mL/g,超声时间37 min,在此条件下北苍术多酚提取量达到(11.67±0.15)mg/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97%。该优化工艺可行;优化的北苍术多酚提取工艺科学、合理,且提取的北苍术多酚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北苍术 多酚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北苍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姜雨昕 肖春萍 +2 位作者 孙金 武艳雪 翁丽丽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8,共7页
为分析所收集北苍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Popgene 1.32软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且运用Ntsys的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对22个不同来源的北苍术种子个体间... 为分析所收集北苍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Popgene 1.32软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且运用Ntsys的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对22个不同来源的北苍术种子个体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SSR试验共得到246个清晰位点,其中224个位点具有多态性,总的多态性比率为91.06%。北苍术种子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9106±0.285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21 7±0.340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56 1±0.172 5、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95 9±0.230 6。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北苍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这为其遗传育种、种质资源评估及品种鉴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娜 尹海波 陈吉祥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对源自不同产地的22份北苍术种子形态大小、含水量、千粒重、净度、生活力、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检验。在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三个等级,本实验依据各项检测项目对22份北苍术种子进行检验,初步确定北苍术种子... 对源自不同产地的22份北苍术种子形态大小、含水量、千粒重、净度、生活力、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检验。在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三个等级,本实验依据各项检测项目对22份北苍术种子进行检验,初步确定北苍术种子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种子 质量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物对北苍术出苗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舒娜 潘晓曦 +2 位作者 马琳 徐淑娟 魏云洁 《特产研究》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研究北苍术种子出苗及生长发育的适宜覆盖物。对不同覆盖(地膜、稻草、松针)处理北苍术种子出苗及植株生长状况进行研究,测定了出苗期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各覆盖物处理中,出苗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地膜覆盖>松针覆盖>对照>... 研究北苍术种子出苗及生长发育的适宜覆盖物。对不同覆盖(地膜、稻草、松针)处理北苍术种子出苗及植株生长状况进行研究,测定了出苗期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各覆盖物处理中,出苗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地膜覆盖>松针覆盖>对照>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处理最好,土壤温度高,种子出苗早且出苗率高达72.8%;稻草覆盖处理土壤温度最低,种子出苗率也最低;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根粗、根重、单株重(P<0.05)。温度是影响北苍术种子出苗的主要因素,覆盖处理通过改变土壤温度能明显影响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覆盖物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北苍术功效关联物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翁丽丽 曾行调 +2 位作者 王孟聪 种湘歌 李宜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3-469,共7页
目的 建立北苍术药材的指纹图谱,利用化学计量学分析色谱峰贡献率,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分析北苍术药材的功效关联物质。方法 北苍术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0.2%磷... 目的 建立北苍术药材的指纹图谱,利用化学计量学分析色谱峰贡献率,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分析北苍术药材的功效关联物质。方法 北苍术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8、220、340 nm。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相关成分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22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4个特征峰被指认,分别为绿原酸、β-桉叶醇、苍术素、苍术酮。综合分析表明,苍术素、β-桉叶醇、苍术酮是苍术发挥活性作用的有效成分,预测分析其可作为北苍术的功效关联物质。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北苍术功效关联物质,为北苍术药材质量的全面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网络药理学 功效关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北苍术出苗率及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云洁 王志清 +1 位作者 孔祥义 谷海军 《特产研究》 2012年第2期40-42,共3页
研究了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对北苍术出苗率及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沙贮处理种子出苗期比其它处理提前7d,出苗率高,平均出苗率达到72.6%,5个处理中以沙贮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冰箱、赤霉素处理;植株生长性状采用DT软件进行... 研究了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对北苍术出苗率及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沙贮处理种子出苗期比其它处理提前7d,出苗率高,平均出苗率达到72.6%,5个处理中以沙贮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冰箱、赤霉素处理;植株生长性状采用DT软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对9个性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差异显著,以沙贮处理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种子处理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和马蔺的花粉形态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瑞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射干和马蔺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与研究。二者的花粉粒均为长球形 ,左右对称 ,不等极 ,具单沟 (远极沟 ) ,射干花粉粒外壁网状饰纹较粗 ,网脊稍弯曲 ,网胞大 ,网眼中有颗粒 ;马蔺花粉粒外壁网状饰纹较...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射干和马蔺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与研究。二者的花粉粒均为长球形 ,左右对称 ,不等极 ,具单沟 (远极沟 ) ,射干花粉粒外壁网状饰纹较粗 ,网脊稍弯曲 ,网胞大 ,网眼中有颗粒 ;马蔺花粉粒外壁网状饰纹较细 ,网脊平滑 ,网胞小 ,网眼中无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 马蔺 花粉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 鸢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利霞 黄青 +3 位作者 王茹静 李鸿翔 谭玉柱 董小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46-3051,I0021,共7页
目的:完善苍术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对10批茅苍术与10批北苍术药材,采用显微鉴别法、TLC法进行鉴别;并对其水分、杂质、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重金属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建立苍术药材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 目的:完善苍术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对10批茅苍术与10批北苍术药材,采用显微鉴别法、TLC法进行鉴别;并对其水分、杂质、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重金属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建立苍术药材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及测定苍术素含量。结果:苍术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与薄层鉴别特征显著。在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中,20批苍术检出4个主要共有特征峰,其相似度为0.93~0.98。苍术药材中苍术素含量测定在0.5~60 m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n=13),平均加样回收率茅苍术为97.84%(1.62%),北苍术为98.63%(RSD为0.81%)。结论:本研究优化后的苍术药材质控方法符合中药质量控制的整体性、综合性及可适用性的要求,可用于苍术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北苍术 苍术素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商品药材等级标准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思敏 欧阳丽敏 +3 位作者 王新宏 安叡 崔波 尤丽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6-1543,共8页
目的建立北苍术商品药材等级标准。方法收集36批样品,测定其长度、单个质量、断面色泽、质地、每1 kg的头数等外观指标,对各外在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确定分级指标;测定其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 目的建立北苍术商品药材等级标准。方法收集36批样品,测定其长度、单个质量、断面色泽、质地、每1 kg的头数等外观指标,对各外在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确定分级指标;测定其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苍术素含有量、β-桉叶醇含有量及挥发油含有量,对各内在质量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t检验并确定分级指标,同时结合主客观分析,综合判定北苍术商品药材等级划分指标。结果头数与长度、单个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0.835,为极显著负相关。建立北苍术商品药材等级标准为一等品,头数少于140头/kg,且能过2.5 cm×2.5 cm方孔筛的部分小于5%、苍术素超过0.45%、杂质小于1.5%;二等品,头数超过140头/kg,且能过1.5 cm×1.5 cm方孔筛的部分小于5%、苍术素超过0.30%、杂质小于1.5%;统货,能过1.5 cm×1.5 cm方孔筛的部分小于35%、苍术素超过0.30%、杂质小于3%。结论建立的北苍术商品药材等级标准,有利于确保北苍术药材的临床质量与疗效、促进优质优价良性市场秩序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等级 外观性状指标 内在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鑫媛 赵红玲 +4 位作者 白茹玥 李哲 魏金月 赵蓝青青 赵春颖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2-821,共10页
【目的】分析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为探索北苍术根腐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苍术根腐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 【目的】分析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为探索北苍术根腐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苍术根腐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较健康植株总量和多样性显著降低。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真菌菌群在门水平的丰度相对健康土壤增高的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的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在目水平增多的是肉座菌目(Hypocreales)、假球壳目(Pleosporales)、小丛壳目(Glomerellales)等,减少的是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等;在属水平上增多的是镰刀菌属(Fusarium),赤霉属(Gibberella)等,减少的是被孢霉属(Mortierella)、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毛壳属(Cheatomium)及木霉属(Trichoderma)等。统计学分析表明,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pH显著低于健康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显著增高。且不同处理的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酶活性检测显示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及土壤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结论】常见生防菌毛壳属(Cheatomium)在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较少,Schizotheciumj菌在健康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丰度更高。致病菌镰刀菌(Fusarium)在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多。北苍术根腐病的成因可能与其根际真菌丰度降低、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显著变化有关,但差异菌群的功能多样性及与北苍术植株根腐病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尚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真菌 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化学成分及其血管新生抑制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君 王桁杰 胡国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71-3276,共6页
目的研究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化学成分及其血管新生抑制活性。方法北苍术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 目的研究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化学成分及其血管新生抑制活性。方法北苍术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eco-愈创木酮(1)、gibberodione(2)、junipercamphor(3)、2-one-3,4-dehydro-4,15-dihydrocostic ester(4)、7α-hydroxycostol(5)、elema-1,3,11(13)-trien-12-oic acid(6)、atractylenolid I(7)、atractylenolidⅢ(8)、atrchiterpene B(9)、olean-12-ene-3,11-dione(10)、δ-amyrione(11)。化合物1~2、5对HUVEC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50.5±1.1)%、(47.3±0.9)%、(45.2±1.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6、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具有一定程度的HUVEC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血管新生活性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