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形赋义与为义塑形:非现实“再VP”的两种构式化路径——构式化与结构、语义和表达的互动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世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
通过结构、语义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非现实“再VP”有祈使/意愿性陈述“再VP 1”、提醒/警告“再VP 2”、担心-认识/担心“再VP 3”三种用法。“再VP 2”由互动塑造引发语义和表达错配,经回溯推理重新赋义,新语义和“再VP”规... 通过结构、语义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非现实“再VP”有祈使/意愿性陈述“再VP 1”、提醒/警告“再VP 2”、担心-认识/担心“再VP 3”三种用法。“再VP 2”由互动塑造引发语义和表达错配,经回溯推理重新赋义,新语义和“再VP”规约化而完成构式化,这是构式化的为形赋义路径。“再VP 3”由互动塑造引发噬同整合并产生新结构,新结构承袭复句语义而构式化,这是构式化的为义塑形路径。结构、语义和表达之间不仅具有平行关系,更重要的是还有互动关系。从结构、语义和表达的互动视角出发,可以对构式化和语法化做出合理的解释,可以将语法化的动因和诱因联系起来,值得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形赋义 为义塑形 vp 构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式“在+处所+VP着”存在的独立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雍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4,共6页
当助词"着"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在+L+VP着"隶属于构式"在+L+VP","着"只是动词VP的内在变体;当助词"着"表示状态持续义时,构式"在+L+VP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当助词"着"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在+L+VP着"隶属于构式"在+L+VP","着"只是动词VP的内在变体;当助词"着"表示状态持续义时,构式"在+L+VP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试图从构式的理据形成、构式意义、构式组件VP的特征、构式对构式论元的选择等方面论证该类"在+L+VP着"作为构式存在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构式 在+处所 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告义“再VP”构式探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晨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2-421,共10页
在句法语义限制和会话双方共有的假设关系的基础上,警告义"再VP"构式的构式义为:因为听话人N持续实施了说话人非期望的行为VP,并且行为VP在当前语境下很有可能继续延续下去,在假设听话人能够推断出延续该行为的假设后果的前提... 在句法语义限制和会话双方共有的假设关系的基础上,警告义"再VP"构式的构式义为:因为听话人N持续实施了说话人非期望的行为VP,并且行为VP在当前语境下很有可能继续延续下去,在假设听话人能够推断出延续该行为的假设后果的前提下,说话人发出警告,希望听话人能够对此威胁结果进行预估,最终停止不当行为VP。文章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采用共时与历时的双重视角,认为警告义"再VP"构式是相应假设复句形式简省的结果,得益于语用频率和认知思维的共同推动,同时不同伴随形式的配合调节也使得警告义在日常实施的过程中更加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vp”构式 语境 历时演变 共时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着”存在句的语体结构与语法属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清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含体原子不同。(2)“P+LocP_(2)+VP”的合法与否是由“三维语法”中的语体之法决定,只有“P+LocP_(2)”满足双步平衡律,结构才能合法。同时,这也是“在”后音节数较多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着”存在句 (在)+locp+vp 语体语法 三维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