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ontology and rules to retrieve the semantics of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 被引量:1
1
作者 DONG Yumin LI Ziyang +1 位作者 LI Xuesong LI Xiaoh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211-1218,共8页
Remote sensing da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ariety and quantity of remote sensors,the problem of“knowledge barriers”arises when data users in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ariety and quantity of remote sensors,the problem of“knowledge barriers”arises when data users in disaster field retrieve remote sensing data.To improve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roposes an ontology and rule based retrieval(ORR)method to retrieve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and this method introduces ontology technology to express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remote sensing knowledge,on this basis,and realizes the task suitability reasoning of earthquake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mining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remote sensing metadata and disasters.The prototype system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ORR method,which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using the ORR method to retrieve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 can reduce the knowledge requirements of data users in the retrieval process and improve data retrieval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data DISASTER ONTOLOGY semantic reas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Meaning of “X": Study of Mea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2
作者 Zhang Hui\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2期141-145,共5页
This article is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agmatics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Leech’s classical questions about the meaning of X. It makes a discrim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aspe... This article is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agmatics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Leech’s classical questions about the meaning of X. It makes a discrim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meaning that the two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focus upon respectively. Both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re studies of the meanings of language. Semantics studies the meaning within the system of language while pragmatics studies the meaning with the speaker involved, that is to say from the social angle. Pragmatics i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semantics. Given the fact that neither semantics nor pragmatics alone can solve the myth of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it may not be wise to make a clear cut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s PRAGMATICS MEANING LEE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wards a Unified Framework of Syntax, Semantics and Logic
3
作者 Francis Yunqing Lin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0-33,共14页
1. IntroductionHumans have the ability (or competence) to think logically, and this is an undeniable fact. However,what this ability consists in is a difficult question. It might be said that logical ability consists ... 1. IntroductionHumans have the ability (or competence) to think logically, and this is an undeniable fact. However,what this ability consists in is a difficult question. It might be said that logical ability consists in theknowledge of a set of logic rules. But what are those logic rules? For centuries logicians have d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work on it as that semantics and Logic Towards a Unified Framework of Synt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emantic segmentation-based underwater acoustic image transmission framework for cooperative SLAM
4
作者 Jiaxu Li Guangyao Han +1 位作者 Shuai Chang Xiaomei F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39-351,共13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water sonar detection technology,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approach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underwater navigation field in recent years.But the weak detection abi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water sonar detection technology,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approach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underwater navigation field in recent years.But the weak detection ability of a single vehicle limits the SLAM performance in wide areas.Thereby,cooperative SLAM using multiple vehicl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The key factor of cooperative SLAM is timely and efficient sonar image transmission among underwater vehicles.However,the limited bandwidth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s contradicts a large amount of sonar image data.It is essential to compress the images before transmission.Recently,deep neural networks have great value in image compression by virtue of the powerful learning ability of neural networks,but the existing sonar image compression method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usually focus on the pixel-level information without the semantic-level information.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ovel underwater acoustic transmission scheme called UAT-SSIC that includes semantic segmentation-based sonar image compression(SSIC)framework and the joint source-channel codec,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semantic inform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sonar image at the receiver.The SSIC framework consists of Auto-Encoder structure-based sonar image compression network,which is measured by a semantic segmentation network's residual.Considering that sonar imag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urred target edges,the semantic segmentation network used a special dilated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iCNN)to enhance segmentation accuracy by expanding the range of receptive fields.The joint source-channel codec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is proposed that adjusts the power level of the transmitted data,which deal with sonar image transmission error caused by the serious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method preserves more semantic information,with advantages over existing methods at the same compression ratio.It also improves the error tolerance and packet loss resistance of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 segmentation Sonar image transmission Learning-based com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neral Boolean semantic modelling approach for complex and intelligent industrial systems in the framework of DES
5
作者 XU Changyi WANG Yun +1 位作者 DUAN Yiman ZHANG C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219-1230,共12页
Discrete event system(DES)models promote system engineering,including system design,verification,and assessment.The advancement 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endowed us to fabricate complex industrial systems.Conseq... Discrete event system(DES)models promote system engineering,including system design,verification,and assessment.The advancement 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endowed us to fabricate complex industrial systems.Consequently,the adoption of advanced modeling methodologies adept at handling complexity and scalability is imperative.Moreover,industrial systems are no longer quiescent,thus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s of the systems should be dynamically specified in the model.In this paper,the composition of the subsystem behaviors is studied to generate the complexity and scalability of the global system model,and a Boolean semantic specify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generating dynamic intelligent operations in the model.In traditional modeling approaches,the change or addition of specifications always necessitates the complete resubmission of the system model,a resource-consuming and error-prone process.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pproaches,our approach has three remarkable advantages:(i)an established Boolean semantic can be fitful for all kinds of systems;(ii)there is no need to resubmit the system model whenever there is a change or addition of the operations;(iii)multiple specifying tasks can be easily achieved by continuously adding a new semantic.Thus,this general modeling approach has wide potential for future complex and intelligent industria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complex system operation specifying Boolean semantic discrete event system(DES)theory intelligent op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相关语义重要性的语义压缩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勇 刘志强 +1 位作者 田茂幸 贾松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5-803,共9页
为了改善传统压缩方法在保留深层语义信息方面的不足,提出新型语义压缩算法.将全局相关语义重要性(GCSI)作为语义重要性度量参数,综合考虑语义任务相关性和语义内在相关性指标,全面评估语义特征的重要性,实现有效的语义压缩.实验结果表... 为了改善传统压缩方法在保留深层语义信息方面的不足,提出新型语义压缩算法.将全局相关语义重要性(GCSI)作为语义重要性度量参数,综合考虑语义任务相关性和语义内在相关性指标,全面评估语义特征的重要性,实现有效的语义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相比传统方法,所提算法的压缩性能提升超过30%;在低带宽和低信噪比环境中,所提算法的分类准确度提升超过10%.在相同带宽和性能要求下,相较于现有基于语义任务相关性的语义压缩方法,所提算法的噪声稳定性更好,显著降低了网络传输压力,提升了任务处理性能,有能力面对未来逐步增加的数据传输需求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通信 图片分类 语义重要性 语义压缩 语义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赋能语义通信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政宇 梁馨月 +5 位作者 孙钢灿 牛凯 楚征 杨照辉 杨光睿 郑谷寒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5,共9页
智能超表面(RIS)以其卓越的成本效益、低能耗及独特的可编程性,在调控无线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成为6G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语义通信(SemCom)突破香农极限,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的精确传递,同样被视为6G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首先... 智能超表面(RIS)以其卓越的成本效益、低能耗及独特的可编程性,在调控无线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成为6G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语义通信(SemCom)突破香农极限,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的精确传递,同样被视为6G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首先回顾了语义通信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并分析了RIS在提高通信性能方面的突出优势。接着,提出RIS赋能语义通信系统模型,展示了RIS在提升通信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最后,对RIS赋能语义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其将迈向智能化、个性化信息传递新阶段,为6G通信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有望成为6G核心关键技术,引导通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语义通信 无线通信 第六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越野场景无人履带平台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慧岩 司璐璐 +1 位作者 王旭睿 王文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理解和处理复杂越野场景中环境要素形状不规则、地形多变及路面属性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感知的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图像和激光雷达融合网络获取初始3D语义标签;然后,对越野场景稀疏点云采用贝叶斯稠密化... 为了理解和处理复杂越野场景中环境要素形状不规则、地形多变及路面属性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感知的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图像和激光雷达融合网络获取初始3D语义标签;然后,对越野场景稀疏点云采用贝叶斯稠密化算法补全3D语义占据标签;最后,生成包含复杂环境要素大小、位置和语义信息的3D语义占据栅格地图.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和表示复杂越野环境中的3D信息,为复杂越野环境下无人履带平台的路径规划提供了更加准确和丰富的先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履带平台 多模态融合 3D语义占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三维点云在岩性语义分割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邵燕林 刘浪 +4 位作者 曾齐红 胡忠贵 魏薇 邓帆 王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3-1324,共12页
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可快速获取扫描目标表面的点云数据,包括用于描述目标几何特征的空间点坐标和刻画目标材质反射率信息的激光反射强度。将激光三维点云的自动语义分割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探研究中,能为区域地质特征描绘奠定基础。为了展示... 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可快速获取扫描目标表面的点云数据,包括用于描述目标几何特征的空间点坐标和刻画目标材质反射率信息的激光反射强度。将激光三维点云的自动语义分割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探研究中,能为区域地质特征描绘奠定基础。为了展示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在地质场景大规模语义分割领域的最新进展,首先对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两种三维点云获取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到激光雷达在精度、泛用性、不易受光照条件影响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阐述岩性语义分割的原理,将近年来基于几何特征或强度特征的岩性点云分割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介绍了常用大规模点云数据集和评价指标,并比较不同算法分割性能;最后总结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并指出岩性语义分割任务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雷达 数字模型 点云语义分割 岩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马铃薯幼苗与杂草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祝诗平 林曦 +2 位作者 冯川 周杰 李博鑫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7-156,共10页
针对自然环境下农作物与杂草相互交织,杂草种类繁多,难以准确识别等问题,该研究以马铃薯幼苗及其伴生杂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杂草识别方法。首先以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为基准,将其主干网络替换为MobileNetV2... 针对自然环境下农作物与杂草相互交织,杂草种类繁多,难以准确识别等问题,该研究以马铃薯幼苗及其伴生杂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杂草识别方法。首先以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为基准,将其主干网络替换为MobileNetV2,构成轻量化DeepLabv3+模型,随后为了提升模型的非线性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激活函数(attention activate function,AAF),并将其融入到AAF-Conv卷积里,取代轻量化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中主干网络MobileNetV2的第一个3×3Conv,建立AAF-DeepLabv3+模型。使用AAF-DeepLabv3+模型获取马铃薯幼苗的形态边界,采用图像学的方法识别图像中杂草区域。在轻量化DeepLabv3+模型基础上,AAF激活函数与常见激活函数进行对比试验,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分别比ReLU6、SiLU、CeLU提升了1.58、1.31、1.99个百分点,平均像素识别准确率(mean pixel accuracy,mPA)分别提升了1.47、0.6、1.26个百分点,表现出良好的性能。AAF-DeepLabv3+模型在消融试验和与其他常见语义分割模型对比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性能优势,mIoU和m PA分别为90.82%和95.56%,比原始DeepLabv3+模型提升了1.07和1.15个百分点,帧率为69.21帧/s,比原始模型提高了30.77帧/s,模型大小为22.56 MB,比原始模型降低了185.96 MB。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环境下,该模型整体性能优于UNet、PSPNet、HrNet、DeepLabv3、FCN等主流的语义分割网络模型。该杂草识别方法不仅降低了前期图片标注工作量,还有效地解决了杂草与农作物目标交叠且杂草种类繁多带来的识别难题,为移动端设备进行农田杂草识别及研制智能化除草装置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幼苗 杂草识别 语义分割 激活函数 AAF-DeepLab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特征增强的遥感建筑物分割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振久 田昊 +1 位作者 张杰浩 曲海成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4,共13页
针对遥感地物建筑物图像目标尺度差异大、样本空间分布不均衡、地物边界模糊、场景区域跨度大所导致的分割效果不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动态特征增强高精度遥感建筑物分割算法。首先,构建New_GhostNetV2网络,利用自适应上下文感知卷积... 针对遥感地物建筑物图像目标尺度差异大、样本空间分布不均衡、地物边界模糊、场景区域跨度大所导致的分割效果不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动态特征增强高精度遥感建筑物分割算法。首先,构建New_GhostNetV2网络,利用自适应上下文感知卷积,增强算法对样本空间特征的捕捉能力。其次,采用Ghost Convolution结合跳跃连接和特征分支策略设计多层级信息增强模块,增强特征整合。随后引入级联注意力CGA(cascaded group attention),通过组内独立注意力计算,加强模型对多样化地物形态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动态深度特征增强器构造特征融合模块,进一步加强模型捕获能力。在WHU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基线模型F1-Score提高8.57%,mIoU提高12.48%,与其他主流语义分割模型相比,改进DeepLabv3+具有更好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特征增强 信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路径监督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网络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春娟 乔泽 +3 位作者 闫浩文 吴小所 王嘉伟 辛钰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2-741,共10页
为解决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目标物体边界分类模糊的问题,提出双路径监督与注意力筛选网络。引入可监督的边界提取模块来增加边界信息通道,提高边界信息在语义分割中的权重,增强对目标物体边界像素的注意力;引入注意力筛选模块,通过... 为解决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目标物体边界分类模糊的问题,提出双路径监督与注意力筛选网络。引入可监督的边界提取模块来增加边界信息通道,提高边界信息在语义分割中的权重,增强对目标物体边界像素的注意力;引入注意力筛选模块,通过注意力图筛选出浅层网络中的空间细节信息和深层网络中的抽象语义信息,舍弃网络中的冗余信息,防止过拟合。双路径监督与注意力筛选网络在Potsdam数据集和Jiage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分别为85.44%和86.07%,比次优网络MagNet和SAPNet分别提升了1.24%和1.28%、1.54%和1.27%。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能更精准地分割目标物体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可监督 边界信息 注意力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和Transformer交叉教学的半监督医学图像分割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云 胡雯青 +1 位作者 杨虹 吴亚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由于医学图像分割领域缺乏高质量的标注数据,半监督学习方法在医学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受到高度重视.为了充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在半监督学习中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NN与Transformer... 由于医学图像分割领域缺乏高质量的标注数据,半监督学习方法在医学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受到高度重视.为了充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在半监督学习中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NN与Transformer交叉教学的半监督医学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将经典的深度协同训练从一致性正则化简化为交叉教学,利用循环伪标签方案使两个网络的预测差异转换为无监督损失,以鼓励两个网络具有一致的低熵预测.所提方法在ISIC 2018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在采用20%的标注比例时,Dice系数和Jaccard系数分别达到87.25%和79.17%,相比于监督U-Net++的训练结果分别提升了2.89%和3.53%,并且优于目前主流的半监督学习方法,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半监督医学图像分割上的有效性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学习 图像语义分割 交叉教学 循环伪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源时间副词的语义来源及演变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军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9,共19页
基于与行为事件之间的关系,时间副词可以分为时间情状与时间框架两类,本文一共讨论了27个时间副词的语义来源及形成机制。时间情状副词其源头动词的语义都是综合性的,语义演变的过程就是其他语义要素消失、只剩下情状方式这一个语义要素... 基于与行为事件之间的关系,时间副词可以分为时间情状与时间框架两类,本文一共讨论了27个时间副词的语义来源及形成机制。时间情状副词其源头动词的语义都是综合性的,语义演变的过程就是其他语义要素消失、只剩下情状方式这一个语义要素,同时经历了从描摹自身的动作情状转而描摹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的时间情状这一过程,属于单纯的隐喻过程。时间框架副词其源头动词的语义是作为整体进入时间义的。要演变为时间框架副词,首先需要进入事件序列,在语篇中与行为事件构成时间框架关系,进而获得时间功能。这一路径的词基本上都存在重新分析的阶段,语义演变是一个转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时间副词 时间情状 时间框架 语义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的多尺度上下文感知网络
15
作者 李智杰 惠爱婷 +3 位作者 李昌华 董玮 张颉 介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623,共14页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道路提取中面临的局部特征丢失和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本文基于SwinUnet网络提出了一种面向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的多尺度上下文感知网络。首先,在编码器中设计了一个具有上下文聚合模块的分支,以增强上下文信息提取...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道路提取中面临的局部特征丢失和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本文基于SwinUnet网络提出了一种面向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的多尺度上下文感知网络。首先,在编码器中设计了一个具有上下文聚合模块的分支,以增强上下文信息提取,并缓解因遮挡引起的语义模糊问题。其次,为了解决编解码器之间语义信息不匹配的问题并提高模型的空间信息提取能力,在跳跃连接中引入了空间特征提取模块,取代了SwinUnet中直接复制编码器特征的方法。最后,在下采样阶段设计了一个特征收缩模块,以减少编码器中信息丢失并增强网络的分割能力。在Massachusetts道路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F1,IoU,Pr和Re指标上分别达到了80.91%,69.40%,78.03%和65.20%。与主流方法UNet和SwinUnet相比,IoU分别提高了4.45%和2.72%,证明了所提算法通过全局建模、上下文增强和信息匹配优化,有效提升了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的精度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道路提取 语义分割 Swin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方法及应用
16
作者 牛凯 鲁延鹏 董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通过将语义通信技术引入工业网络,构建了一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系统。系统中设计了语义编解码器以提取信源中的语义信息,相对于传统通信系统,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有更高的信息压缩效率与更高的符号差错容忍能力。同时引入信... 通过将语义通信技术引入工业网络,构建了一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系统。系统中设计了语义编解码器以提取信源中的语义信息,相对于传统通信系统,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有更高的信息压缩效率与更高的符号差错容忍能力。同时引入信源信道联合编解码器,以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方式将语义信息转化为信道符号传输,进一步提升系统对工业网络通信资源的利用效率。所有编解码器均构建在深度神经网络架构Transformer上,确保了编解码器对语义信息的理解能力及系统的泛化能力。在工业药品生产场景中,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通信方案,该语义编码传输系统在图像重建质量和传输处理速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且系统对下游任务的性能影响极小,保证了工业生产中如缺陷检测等关键任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据压缩与传输 语义通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场景的实时语义SLAM算法
17
作者 符强 钟振 +1 位作者 纪元法 任风华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3,共7页
针对传统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在动态环境下定位精度较低、稳健性较差、结合深度学习后实时性较差及无法构建稠密地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RB-SLAM3的改进算法。首先,采用轻量化SegFormer语义分割网络... 针对传统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在动态环境下定位精度较低、稳健性较差、结合深度学习后实时性较差及无法构建稠密地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RB-SLAM3的改进算法。首先,采用轻量化SegFormer语义分割网络,对图像中存在的动态物体进行识别后,添加掩膜图像自适应膨胀方法,根据特征点数自动调整掩膜膨胀范围,更有效地保留静态特征点及去除潜在动态特征点;然后,改进词袋模型,提升算法的加载和匹配速度;最后,添加稠密建图线程,根据掩膜信息和关键帧,构建去除动态特征后的稠密点云地图。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动态场景下能够有效地剔除动态物体特征点,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和稳健性,平均处理速度为20帧/s,基本满足实时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SLAM ORB-SLAM3 语义分割 稠密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衡少标签样本下基于语义自动编码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18
作者 孙宝刚 何国斌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9-436,共8页
为了提升不均衡少标签样本下高光谱图像分类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语义自动编码网络,该网络首先将高光谱的类别标签信息引入到语义自编码网络模型中,通过将不同数据集的原始数据及标签信息分别映射至同一特征空间以建立已知类别和... 为了提升不均衡少标签样本下高光谱图像分类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语义自动编码网络,该网络首先将高光谱的类别标签信息引入到语义自编码网络模型中,通过将不同数据集的原始数据及标签信息分别映射至同一特征空间以建立已知类别和未知类别的关联,然后将该对应关系应用于未知数据集进行标签推理,并构建基于图正则化项的目标函数以保存数据集中特征流形结构,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将全局问题分解为多个较小、较容易求解的局部子问题,最终获得全局最优解。实验选取3个具有不同的光谱维度、光谱带数量和土地覆盖类型的高光谱数据集进行处理,可以满足实验数据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其分类结果与基准结果比较相近,适合工程上对非均衡高光谱图像数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地物分类 深度学习 语义自动编码网络 语义关联 特征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语义的口令攻击模型
19
作者 柏志安 廖健 曾剑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386,共6页
大数据技术给口令安全研究带来新的思路,通过该技术已经发现了口令中存在的姓氏、常用词汇、常用数字串等典型语义,但口令中仍存在大量无法归类的语义特征,限制了口令猜测成功率。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语义的口令建模方法,具体包括在口令... 大数据技术给口令安全研究带来新的思路,通过该技术已经发现了口令中存在的姓氏、常用词汇、常用数字串等典型语义,但口令中仍存在大量无法归类的语义特征,限制了口令猜测成功率。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语义的口令建模方法,具体包括在口令切分中减小无效语义、建立未知语义的长度分布、在上下文无关模型中引入未知语义三个主要处理过程。在大规模口令数据集上的攻击实验表明,所提语义口令建模方法对于现有口令猜测模型的成功率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 语义挖掘 猜测 上下文无关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安全帽佩戴分割算法
20
作者 邵晓艳 董文永 +2 位作者 赵雪专 李玲玲 薄树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5-195,共11页
针对物流园区空间跨度大、作业设备繁多导致安全帽佩戴检测分割难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安全帽佩戴分割算法。该算法采用ResNet-101膨胀残差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在编码阶段引入卷积注意力机制融合模块,有效增强特征... 针对物流园区空间跨度大、作业设备繁多导致安全帽佩戴检测分割难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安全帽佩戴分割算法。该算法采用ResNet-101膨胀残差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在编码阶段引入卷积注意力机制融合模块,有效增强特征区域表征能力;在特征提取阶段引入图像特征网格化模块,将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平均切分,有助于获得局部图像的小目标特征。将该算法在SHWD(Safety Helmet Wearing Detect)数据集中训练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的像素准确率达到89.23%,相比DeepLabv3+提升了2.21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复杂场景下物流园区安全帽佩戴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膨胀卷积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