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英杰 孙东东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8,共13页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尤其是西部高校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亟待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教师培育政策子工具使用不足;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高校对人才培养政策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制定高层次人才政策时,应适度增强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运用,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师培育相关政策;西部地区高校应改善办公实验条件,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南部、西部和北部高校应加快制定人才培养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高层次人才 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内容要素 二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透视——基于“时间—工具—力度”三维分析框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春霞 陈佳妮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而言具有极为关键的方向标作用。通过构建“时间—工具—力度”三维政策分析框架,以2012—2023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105份政策文本为对象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时间维度,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 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而言具有极为关键的方向标作用。通过构建“时间—工具—力度”三维政策分析框架,以2012—2023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105份政策文本为对象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时间维度,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经历了概念新生期、快速拓展期、稳步发展期和高素质迭代期等阶段,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与波峰波谷交替出现的特征;在工具维度,相关政策体现为由命令性、激励性、能力建设、系统变革等四大类型及其11个政策核心要素构成,其中能力建设政策关注度最高,涵盖14个工作领域的数字技能要素;在力度维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层面出台的政策最多,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层面的关注较少。基于不同维度的交叉分析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要素的聚焦演变、发展分布及逻辑关联,在“时间—工具—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中体现出立体、动态的特点。未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应加快顶层设计,制定“数字技能培育国家专项政策”;彰显地域特色与群体包容性,引导形成强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育行动计划”;注重正向激励与聚合效应,形成“合作伙伴参与数字技能培育”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数字技能 政策透视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数字政策的内容框架、创新路径及启示——以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为锚点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琳 钱雨秋 郑汉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6,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欧盟以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作为数字政策的锚点,对欧盟及成员国的数字政策进行统筹规划。基于数字政策内容框架,欧盟系统地对欧盟范围内的数据等数字资源进行协调、组织与控制。探讨欧盟相关数字政策内容与实践路径可为欧盟后... [研究目的]欧盟以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作为数字政策的锚点,对欧盟及成员国的数字政策进行统筹规划。基于数字政策内容框架,欧盟系统地对欧盟范围内的数据等数字资源进行协调、组织与控制。探讨欧盟相关数字政策内容与实践路径可为欧盟后续数字政策预测,以及我国数字政策设计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面向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结合网络调研、实地调研与内容分析,基于制度文本分析框架,从目标理念、基本制度两个层面,从数字技能、数字基础设施、业务数字化与数字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探究欧盟数字政策的内容框架与创新路径。[研究结果/结论]借鉴欧盟数字政策的内容框架及创新路径,我国可考虑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的数字发展指标体系,面向国内国际“双循环”需求设计数字理念,基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精准实施数字政策,聚焦数智技术前沿应用落地实践数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策 数字政策内容框架 数字经济 社会指数 制度文本分析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柱”政策框架、跨境资本流动与房地产价格调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千红 石晓艺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6,共12页
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近70%。随着金融双向开放程度的提升及跨境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放宽,探究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效果是否受跨境资本流动影响愈发重要。为此,采用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 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近70%。随着金融双向开放程度的提升及跨境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放宽,探究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效果是否受跨境资本流动影响愈发重要。为此,采用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双支柱”政策框架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有效性及跨境资本流动对政策调控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宏观审慎政策能增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负向调节,弥补货币政策在调控房地产价格方面的不足,且该政策效果呈现区域异质性。第二,跨境资本流动对“双支柱”政策框架调控效果产生影响,并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政策框架 跨境资本流动 房地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变迁的三维审视——1981—2023年政策文本的混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宝玺 王苇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5,共14页
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遴选人才的重要保障。基于1981—2023年158份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文本,以政策工具结构论和过程论为基础,构建“政策工具-招生环节-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探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的现实困境及政策... 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遴选人才的重要保障。基于1981—2023年158份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文本,以政策工具结构论和过程论为基础,构建“政策工具-招生环节-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探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实施中的利益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变迁是内外动力耦合与多元主体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多维政策工具、规定性招生环节和多元化政策目标的作用下,招生政策虽实现了公平、质量与效率的动态平衡,但存在政策工具单一依赖与组合失调,分类选拔不足和准入标准单一及政策实施过程“棚架现象”凸显等问题。鉴于此,相关政策制定者应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推动招生政策精准实施;逐步解决分类选拔不足问题,实行弹性化入学,探索分权治理模式;渐进式消除“棚架现象”,强化动态监管和信息公开,提升招生透明度和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招生制度 政策变迁 三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信息治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政策法规文本量化评价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旭 刘斌斌 邱均平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24,共16页
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已成为全球各界关注的焦点,其展现的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引发了信息生态中的诸多乱象。量化评价并优化GAI政策法规,在丰富GAI治理学理化研究、助力提升社会风险治理... 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已成为全球各界关注的焦点,其展现的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引发了信息生态中的诸多乱象。量化评价并优化GAI政策法规,在丰富GAI治理学理化研究、助力提升社会风险治理水平与信息治理效能和推进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剖析了GAI内容引发的信息治理困境,其次,采用PMC指数模型(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 index model)并结合Matlab工具,对全球14项GAI政策法规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研究发现,政策法规整体一致性水平较高,但仍存在立法行业领域服务类型不明确、可信可控性应用功能受限、技术保障治理范围固化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技术优化、风险评估、应用部署和国际政策法规交融4个优化层面;针对GAI引发的信息治理困境问题,将敏捷治理细化为智慧服务、可信应用和技术安全三大核心维度,以此作为评价GAI政策法规的标尺;构建了软硬法兼施的灵活方案和场景化分层治理模式的优化框架,并提出了以信息治理为导向的GAI政策法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治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 政策法规 量化评价 PMC指数模型 优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环境正义:湄公河水电开发中的竞争性叙事
7
作者 王彦 王光厚 《南洋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20,共16页
湄公河水电开发是一个充满高度冲突性的政策领域,各竞争性联盟通过话语和行动将其由政策争议转变成叙事竞争,从而影响了湄公河水电开发的进程。不同倡议团体对湄公河水电开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叙事政策分析框架(NPF)理论来看,国际水... 湄公河水电开发是一个充满高度冲突性的政策领域,各竞争性联盟通过话语和行动将其由政策争议转变成叙事竞争,从而影响了湄公河水电开发的进程。不同倡议团体对湄公河水电开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叙事政策分析框架(NPF)理论来看,国际水电协会与国际河流组织的湄公河水电开发存在着竞争性叙事,两者分别将“经济发展”和“环境正义”作为主要的话语武器,讲述“水电开发与经济繁荣”及“水电开发与环境破坏”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并通过“天使与魔鬼转换”“扩大与减少冲突”“因果机制”等策略,试图达到推动或阻止水电开发的政策目的。中国企业作为湄公河水电开发项目的主要建设者与融资者,成为那些反对水电开发的倡议团体的主要指责对象,它们将湄公河环境问题归咎于中国的水电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甚至扩展到整个中国国家层面,由此形成中国企业海外水电投资中尤其要防范的话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公河 水电开发 竞争性叙事 叙事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叙事对政策支持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IP属地公开政策的调查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书维 冯帅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8,共11页
伴随着政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最大化争取公众政策支持以提升政策有效性成为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以备受热议的IP属地公开政策为研究背景,基于叙事政策框架,通过一项调查实验来探究政策叙事如何影响公众政策支持度。研究发现:(1)包含... 伴随着政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最大化争取公众政策支持以提升政策有效性成为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以备受热议的IP属地公开政策为研究背景,基于叙事政策框架,通过一项调查实验来探究政策叙事如何影响公众政策支持度。研究发现:(1)包含角色和强调收益的政策叙事均能有效提升公众政策支持度,其中,正面角色和强调个人收益情节叠加的政策叙事分别带来更高的公众政策支持度;(2)角色与情节的交互效应显著,包含正面角色和个人收益情节的叙事对公众的政策支持行为意愿的提升作用最强;(3)感知有效性在强调收益情节的政策叙事与政策支持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对角色的情感在包含角色的政策叙事与政策支持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为微观叙事政策框架的文献增加实证支持,同时也对争议性政策的宣传与沟通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政策框架 感知有效性 角色情感 政策支持态度 政策支持行为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柱调控与银行风险承担——微观机制及结构-时序异质性
9
作者 顾海峰 于家珺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47,共32页
双支柱政策是危机后金融稳定治理框架的顶层设计,深入考察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对于完善双支柱调控框架及防控银行业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双支柱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微观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年-2020年中国262家银行... 双支柱政策是危机后金融稳定治理框架的顶层设计,深入考察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对于完善双支柱调控框架及防控银行业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双支柱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微观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年-2020年中国262家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均能抑制银行风险;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产生风险溢出,宏观审慎监管则能削弱这一风险溢出,由此发挥双支柱政策的协同治理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减弱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负向冲击及减弱银行顺周期杠杆,削弱了宽松货币政策的风险溢出,由此形成政策互补.在结构维度,同业关联对双支柱政策的协同治理效应具有非对称影响,其弱化了宏观审慎监管对宽松货币政策风险溢出的抑制作用,放大了宏观审慎监管对紧缩性货币政策风险治理效果的削弱作用.此外,双支柱政策对规模更大、非利息业务占比更低的银行具有更好的协同治理效应.在时间维度,利率市场化推进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双支柱政策的协同治理效应分别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调控 银行风险承担 宏观审慎监管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何以揭示政策变迁“黑箱”?——基于技术转型多层次模型下倡议联盟框架的解释
10
作者 曲纵翔 安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9,共13页
倡议联盟框架作为解释政策变迁的主流工具,打破了传统政策研究中的“铁三角”思维。然而,由技术推动的社会变迁作为促成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却被长期忽视。这导致倡议联盟框架难以解释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且尚未明确政策产出至政策影响... 倡议联盟框架作为解释政策变迁的主流工具,打破了传统政策研究中的“铁三角”思维。然而,由技术推动的社会变迁作为促成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却被长期忽视。这导致倡议联盟框架难以解释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且尚未明确政策产出至政策影响环节的运作机制。对此,基于技术转型的多层次模型对于解释政策变迁的“黑箱”状态具有显著优势。该过程以利基层、“社会—技术”体制、景观层为基础要素,表现为联盟信念与政策变迁需求形成、社会群体协调与政策形态松动、社会变迁与政策间断、联盟重组与政策变迁完成几个阶段。以数字技术推动的社会与政策变迁验证了该思路的合理性,确认并厘清了社会变迁对政策变迁具有的显著推动作用及其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变迁 社会变迁 多层次模型 倡议联盟框架 技术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优质粮食工程政策量化评价
11
作者 崔宁波 宋瑞 +1 位作者 兰惠 范月圆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9,共8页
优质粮食工程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手。通过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17—2023年56项优质粮食工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 优质粮食工程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手。通过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17—2023年56项优质粮食工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1)政策主体逐渐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粮食部门为主、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发文趋势。2)优质粮食工程政策工具运用较为协调,呈现“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的偏好格局。3)10项代表性政策内容的PMC指数得分均值为6.56分,整体表现良好,但在保障措施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量化评价 优质粮食工程 三维框架 PMC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基于倡议联盟分析框架
12
作者 雷晓康 于林霞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74,M0007,共19页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规制范畴,演变为涉及人类文明伦理基底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的深层博弈。作为具有显著非中立性特征的战略技术,人工智能(AI)正成为大国价值体系竞争的新型载体,其治理主导权争夺已成为主要经济体的...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规制范畴,演变为涉及人类文明伦理基底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的深层博弈。作为具有显著非中立性特征的战略技术,人工智能(AI)正成为大国价值体系竞争的新型载体,其治理主导权争夺已成为主要经济体的战略优先事项。然而,技术迭代的不确定性叠加地缘政治竞争,导致国际治理生态呈现“规则碎片化”与“价值阵营化”的双重异化。“强监管联盟”与“弱监管联盟”在技术伦理、规则制定权与跨境管辖等维度存在根本分歧,现有治理机制难以化解这些结构性矛盾引发的协调困境。然而,“智能向善”伦理范式、多层治理实践及国际组织构建的专业对话平台,为突破治理僵局提供了可能。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研究建议构建三级协同机制:核心层强化制度性履约、辅助层优化动态协调、影响层完善参与式传播。这种立体化设计既能确保技术发展的人类中心导向,又可增强治理方案的地域适应性,最终达成科技伦理与人类价值的正向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治理 倡议联盟框架 强监管联盟 弱监管联盟 政策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紫璠 刘宝存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1,共12页
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经过百年发展历程已颇为成熟与完善。杜威民主主义联盟和普洛瑟职业主义联盟是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利益主体,联盟之间的博弈和联盟成员产生的新认知是影响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变迁的内... 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经过百年发展历程已颇为成熟与完善。杜威民主主义联盟和普洛瑟职业主义联盟是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利益主体,联盟之间的博弈和联盟成员产生的新认知是影响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和联盟权力的变更则是外部因素。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变迁呈现出渐进与突变交替的特征。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美国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政策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高中阶段教育 政策变迁 倡议联盟框架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新框架
14
作者 彭兴韵 欧明刚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建立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2018年政府不再宣布M2的调控目标,这意味着中国事实上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为核心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建立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成为学术界与管...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建立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2018年政府不再宣布M2的调控目标,这意味着中国事实上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为核心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建立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成为学术界与管理层的共识。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曾尝试建立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但它并不是以利率为中心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国建立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首先需要明确选择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指标利率,隔夜回购利率是比较好的选择,同时要完善利率走廊机制,使利率走廊收窄并变得更加灵活;其次,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正常化的基础上,建立中央银行贷款和基于国债买卖的公开市场操作相结合的政策工具组合。为此,需要发挥再贷款或再贴现的第一级市场流动性调控功能,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丰富国债品种,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促使利率平滑化和引导利率期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中间目标 政策工具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工具”架构分析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动态演进与优化路径
15
作者 王苏曦 卢洪艳 +1 位作者 鲍丽萍 钟志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4-82,共9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转型起步阶段总结和借鉴职业教育信息化各阶段的发展经验将有助于转型高效落地。聚焦国家信息化战略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发展,以2001—2020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发布的职业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转型起步阶段总结和借鉴职业教育信息化各阶段的发展经验将有助于转型高效落地。聚焦国家信息化战略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发展,以2001—2020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发布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内容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搭建政策工具与政策主题二维分析框架展开探究。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主题和政策工具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主题—工具”二维和“主题—工具—时间”的三维视角,揭示政策的演进特征。同时,也发现政策制定中存在能力建设工具监督缺失、象征和劝告工具过度且激励不足、系统变革工具匮乏致协同治理困难等问题。基于此,建议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制定中,强化权威工具效力以健全评估监控机制,提升激励工具活力推动数字化应用,激活系统变革工具促进协同治理,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政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信息化 “主题—工具”架构 数字化转型 政策工具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完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16
作者 范从来 程一江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0,176,共12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各国宏观调控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关键内容。我国在宏观审慎政策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在实践过程中,始终结合国内经济金融实际及形势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治理机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各国宏观调控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关键内容。我国在宏观审慎政策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在实践过程中,始终结合国内经济金融实际及形势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治理机制、政策工具、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当今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处在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结构转换的复杂性上升,金融体系内部的复杂性、关联性也不断提升,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的存量风险仍在显露,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任务仍不宜掉以轻心,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立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宏观审慎政策仍然存在政策目标不够量化清晰、政策工具体系不完善、风险识别监测机制不健全、政策覆盖面不足等问题,需要借鉴国际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设经验,坚持以我为主和问题导向,与时俱进,从明晰政策目标、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风险识别监测、拓宽政策领域等方面持续加强实践探索,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政策框架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伦理政策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启示
17
作者 彭炳辉 许浩 +1 位作者 梁少博 程卿玄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12,共15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伦理政策是风险治理的引领。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政策调研建立“工具—内涵”二维框架,对20份AI伦理政策进行内容分析,探明全球AI伦理内涵和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为我国实践提供启示。研究发现,在政...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伦理政策是风险治理的引领。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政策调研建立“工具—内涵”二维框架,对20份AI伦理政策进行内容分析,探明全球AI伦理内涵和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为我国实践提供启示。研究发现,在政策工具维度,呈现出供给型和环境型运用充分、需求型内部差异较大的特征;AI伦理内涵维度上,系统伦理和社会福祉备受关注,责任溯源与素养提升重视不足;二维交叉分析发现,环境型落实多元内涵、供给型推动素养提升,而需求型目标适配性亟待强化。我国AI伦理政策制定需在公共数据和知识产权利用、监管和问责设计、AI素养提升,以及政策工具的目标适配性等方面加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伦理 政策 政策工具 二维分析框架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时空特征及政策建议
18
作者 朱雄伟 李德智 +1 位作者 周圣华 于路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2,48,共8页
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改变原有以低要素成本价格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重构县城发展逻辑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命题。文章从政策文本分析... 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改变原有以低要素成本价格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重构县城发展逻辑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命题。文章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首先基于人本理念搭建了县城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场域—政策工具—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然后通过对148份县城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县城绿色低碳发展存在着政策区域东西失衡、政策力度适配性弱、政策工具分布不均衡、参与主体发展路径模糊等问题。最后明晰了我国县城绿色低碳发展的“中梗阻”问题,并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绿色低碳发展结构、优化县城绿色低碳政策工具结构、强化县城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力度等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县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绿色低碳发展 政策框架 时空特征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TSN工控系统安全策略生成与优化的数字孪生框架
19
作者 张会迈 胡晓娅 周纯杰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1-874,共14页
TSN工控系统多业务流融合的特点使得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非常困难。为保证安全策略与系统实时运行的协调,提出一种服务于安全策略生成与优化的“物理层-数据层-孪生层-服务层”四层双闭环数字孪生框架。通过服务层的初步安全策略生成与... TSN工控系统多业务流融合的特点使得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非常困难。为保证安全策略与系统实时运行的协调,提出一种服务于安全策略生成与优化的“物理层-数据层-孪生层-服务层”四层双闭环数字孪生框架。通过服务层的初步安全策略生成与孪生层的部署验证间迭代优化构成的内闭环,实现最优安全策略生成;通过物理层与孪生体间构成的外闭环,实现安全策略动态调整。将工业领域控制器和电机间的确定性通信过程作为实验对象,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框架 TSN工控系统 安全策略决策 自适应优化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训练大语言模型的实体关系抽取框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伟 金成功 +3 位作者 杨龙 周默 孟祥主 冯慧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4,共15页
实体关系抽取是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和专业领域数据集的重要基础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训练大语言模型的实体关系抽取框架(entity relation extraction framework based on pre-trained large language model, PLLM-RE),并针对循环... 实体关系抽取是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和专业领域数据集的重要基础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训练大语言模型的实体关系抽取框架(entity relation extraction framework based on pre-trained large language model, PLLM-RE),并针对循环经济政策进行了实体关系抽取研究。基于所提出的PLLM-RE框架,首先使用RoBERTa模型进行循环经济政策文本的实体识别,然后选取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表示(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 BERT)模型进行循环经济政策实体关系抽取研究,以构建该政策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PLLM-RE框架在循环经济政策实体关系抽取任务上的性能优于对比模型BiLSTM-ATT、PCNN、BERT以及ALBERT,验证了所提框架在循环经济政策实体关系抽取任务上的适配性和优越性,为后续循环经济领域资源的信息挖掘和政策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训练大语言模型 实体关系抽取框架 循环经济政策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