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ength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hard rock containing a single structural plane under varied loading angles : A true triaxial investigation
1
作者 XU Huai-sheng LI Shao-jun +3 位作者 XU Ding-ping LIU Xu-feng FENG Guang-liang WANG Zhao-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903-1921,共19页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planes and principal stresse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eep hard rock.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loading angle under true triaxial compr...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planes and principal stresse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eep hard rock.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loading angle under true triaxial compression.While 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the angleβbetween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the structural plane,the role of angleω,between the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and the structural plane,is often overlooked.Utilizing artificially prefabricated granite specimens with a single non-penetrating structural plane,we set the loading angleβto range from 0°to 90°across seven groups,and assignedωvalues of 0°and 90°in two separate group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strength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βup to 45°,beyond which it tends to stabilize.The angleωexerts a strengthening effect on the peak strength.Deformation mainly occurs post-peak,with the strain values ε_(1) and ε_(3) reaching levels 2−3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intact rock.The structural plan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failure mode whenω=0°,while failure localizes near the σ_(3) surface of the specimens whenω=90°.The findings enhance data on structural plane rock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 and inform theoretical research,excavation,and support design of rock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e triaxial compression hard rock structural plane loading angle STRENGTH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mass under true triaxial cyclic loading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2
作者 LI Ying-ming FAN Chao-tao +6 位作者 DONG Chun-liang ZHAO Guang-ming MENG Xiang-rui WANG Xiang-jun SHI Wen-qiu WU Xin-wen GAO Jiang-hu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938-1954,共17页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deep surrounding rock instability induced by roadway excavation or mining disturbance,the true triaxial loading system was used to conduct graded cyclic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σ_(1) and in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deep surrounding rock instability induced by roadway excavation or mining disturbance,the true triaxial loading system was used to conduct graded cyclic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σ_(1) and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σ_(2) tests on sandstone to simulate the effect of mining stress in actual underground engineering.The influences of each principal stress cycl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acoustic emission(AE)characteristics,and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 were analyzed.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 under true triaxial cyclic loading were studied.Furthermore,the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mass under true triaxial cyclic loading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E cumulative ringing count.The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cumulative-damage changes in circulating sandstone,which elucidated the mechanism of damage deterioration in sandstone subjected to true triaxial cyclic load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graded cycleσ_(1) on limit maximum principal strain ɛ_(1max) and limit minimum principal strainɛ_(3max)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limit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ain ɛ_(2max).Graded cycleσ_(2) had a greater impact onɛ_(2max) and a smaller impact onɛ_(3max).The elasticity modulus of sandstone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d cyclic load amplitude,while the Poisson ratio increased linearly.b of AE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ing,decreasing,slightly fluctuating,and finally decreasing during cyclingσ_(1).b showed a trend of slight fluctuation,large fluctuation,and finally increase during cyclingσ_(2).Sandstone specimens experienced mainly tensile failure,tensile-shear composite failure,and mainly shear failure with increased initialσ_(2) orσ_(3).This was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rise angle-average frequency of the AE parameter,corresponding to the rock specimens from splitting failure to shear failure.Besides,the mechanical damage behavior of sandstone under true triaxial cyclic loading could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established constitutive model.At the same time,it was found that the sandstone damage variable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σ_(2) during cyclingσ_(1).The damage variable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σ_(3) during cyclingσ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true triaxial cyclic principal stress acoustic emission constitutive model damage vari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de credit contracting in a risk-averse supply chain under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3
作者 Zhihong Wang Yuanyuan Xu +2 位作者 Yuwei Shao Ziyi Chen Yi Zh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7,24,I0002,共15页
Trade credit,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integrating and coordinating material,information,and financial flow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We explore how a manufacturer can design optim... Trade credit,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integrating and coordinating material,information,and financial flow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We explore how a manufacturer can design optimal trade credit contracts when a risk-averse retailer hides its sales cost information(adverse selection)and selling effort level(moral hazard).We develop incentive models for a risk-averse supply chain when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coexist,which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under single information asymmetry(moral hazard).Moreover,we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rivate information and risk-aversion coefficient on contract parameters,selling effort level and the profit or utility of the supply chain.The study shows that when the degree of retailer’s risk aversion is within a certain range,reasonable trade credit contracts designed by the manufacturer can effectively induce the retailer to report its real sales cost and encourage it to exert appropriate effort.Furthermore,we find that the optimal trade credit period,optimal transfer payment,and retailer’s optimal sales effort level under dual information asymmetry are less than those under single information asymmetry.Numerical analysis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 on decisions and prof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e credit risk averse adverse selection moral hazard supply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训育人性的式微与重塑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松柏 曹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1,95,共9页
大学校训天然地蕴含着育人因素,但目前的大学校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日渐形式化,以致其育人价值逐渐被弱化。这一现象反映出校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针对校史、学校定位与特色的诠释不足,以致教师和学生立足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对其解读不够... 大学校训天然地蕴含着育人因素,但目前的大学校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日渐形式化,以致其育人价值逐渐被弱化。这一现象反映出校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针对校史、学校定位与特色的诠释不足,以致教师和学生立足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对其解读不够;往往静态以显,以致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存在感,难以在“渗透”中彰显其育人价值;常常独立以存,未能基于现代传播方式以教师、学生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与师生的日常结合,进而在多维度渗透中凸显育人作用。重申校训的育人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立足现代性、学校发展等要求,对校训进行阐释,并形成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多维度投射;立足传播性、渗透性要求,开发出更受师生欢迎的校训呈现和表达方式;深研校训与师生发展的内在联系,科学研发校训在教育教学以及师生生活中的渗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训 育人 德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类人之间的道德前景——从意向性看人工智能的伦理之“锚” 被引量:8
5
作者 田海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1,179,共15页
人工智能演进开启了人与类人互成镜像的“类人世代”。AI类人(Agents)在其“锚定”的社会、理性、价值、德性存在中以“伦理物形式”呈现。基于计算主义对AI“伦理之锚”的阐释遭遇“具身主义”批评。“具身哲学”认为计算主义的AI类人... 人工智能演进开启了人与类人互成镜像的“类人世代”。AI类人(Agents)在其“锚定”的社会、理性、价值、德性存在中以“伦理物形式”呈现。基于计算主义对AI“伦理之锚”的阐释遭遇“具身主义”批评。“具身哲学”认为计算主义的AI类人不可避免地掉入“离身心智”“道德机器”“行而上学”的类人陷阱。按照“意向性差异”的一般阐述,“机器意向性”与“蝙蝠的意向性”的比较可为“类人”的伦理之“锚”做出说明。机器意向性呈现出的四重紧张关系,表征了AI类人因“主体性欠缺”而无法最终越出其初始用具形态的阈限,因而隐蔽着一种“新奴隶制设置”。人机共生意向性作为机器伦理的底层架构以“自身意识逃逸”为技术进路,然而这实际上预设了“自身意识”返回自身且面向自己本身的反思的重要性。反思性带来的不安或忧性,是机器意向性无法穿越的“伦理剩余物屏障”。澄清“类人陷阱”“新奴隶制设置”“自身意识逃逸”造成的不安,有助于破除AI伦理学探究中出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类人(行动者) 意向性 伦理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p等b应力路径下堆石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家军 王俊鹏 +3 位作者 周跃峰 万航 孙向军 韩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4,164,共9页
针对某典型筑坝堆石料,开展了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的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球应力p、中主应力系数b和初始干密度ρ0对堆石料应力-应变规律、强度特性以及π平面上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非共轴特性的影响。在实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 针对某典型筑坝堆石料,开展了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的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球应力p、中主应力系数b和初始干密度ρ0对堆石料应力-应变规律、强度特性以及π平面上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非共轴特性的影响。在实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考虑中主应力影响下常用强度准则对堆石料强度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随着球应力p与初始干密度ρ_(0)的增大,堆石料的初始剪切模量E_(i)与峰值强度q_(max)均随之增大。②球应力p增大会抑制剪胀特性;初始干密度高时试样更容易进入剪胀状态;随中主应力系数b的增大,峰值强度q_(max)减小,剪胀特性增强。③Lade-Duncan强度准则能够较好地描述堆石料的非线性强度特性。④试样初始剪切阶段,非共轴性最强,在试样接近失稳破坏时,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逐渐趋于共轴。⑤非共轴性随着b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p的增大,非共轴性逐渐减弱;随着ρ_(0)的增大,非共轴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真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 剪胀性 非共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砂岩真三轴加卸载力学特性演化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刚 郑金叶 +3 位作者 刘义鑫 祝清傲 杨宝东 范玉林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6,共13页
煤炭地下气化、地热能开采过程中的高温环境及应力场的变化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强度特征均会产生影响,对高温处理后的岩石在不同三轴应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力学性质变化的研究,在地下工程实际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真三轴应力下煤... 煤炭地下气化、地热能开采过程中的高温环境及应力场的变化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强度特征均会产生影响,对高温处理后的岩石在不同三轴应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力学性质变化的研究,在地下工程实际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真三轴应力下煤岩水力润湿范围动态监测试验系统,开展不同温度不同三轴应力条件下砂岩的加卸载试验,分析高温后砂岩的变形特征、强度特征及能量变化规律,研究温度及三轴应力对砂岩宏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岩的破坏以脆性破坏为主,不同温度砂岩的破坏面均沿着垂直最小主应力的方向形成,破裂角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趋近于垂直;砂岩的承载能力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600℃时,承载能力达到最大,1 000℃时最小;温度对砂岩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等变形参数的影响较为明显,三轴应力对变形参数影响相对较小;砂岩变形参数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趋势,砂岩变形参数与三轴应力大致呈正相关趋势;1 000℃时,砂岩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峰值强度均最小,极限应变最大;砂岩加卸载过程中能量密度变化趋势与峰值强度大致相同,其中弹性能占输入能比例较高对砂岩破坏影响较大;结合砂岩的矿物成分、孔裂隙结构及孔隙率的变化情况,发现砂岩的宏观强度变化与微观的结构变化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热损伤 真三轴 变形特征 强度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怀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共16页
德育传统不仅仅属于过去,而且内存于现实之中,与现实有着血肉的联系,具有一种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连续性。从德育传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共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形成、发展到衰微变革五个时期。首重德育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追求理想人... 德育传统不仅仅属于过去,而且内存于现实之中,与现实有着血肉的联系,具有一种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连续性。从德育传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共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形成、发展到衰微变革五个时期。首重德育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追求理想人格是德育传统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德育传统具有规范学校教育、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塑造中华民族典型人格特征五大功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变革和继承中国德育传统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是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当前,我国学校工作必须把德育置于首位;培育理想人格;优化德育模式;重视设计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三位一体的德育内容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富德育内容;将德育视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实践;重视探索德育原则和方法;注重自我道德修养。总之,只有对中国德育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中国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传统 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换 学校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的表征及教育应对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淑萍 苏超举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道德敏感性反映了个体对最小行为刺激量的道德感知,是衡量个体道德水准和社会道德底线的重要标准,因而提升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当下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主要症候为道德情感趋于冷漠,... 道德敏感性反映了个体对最小行为刺激量的道德感知,是衡量个体道德水准和社会道德底线的重要标准,因而提升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当下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主要症候为道德情感趋于冷漠,道德图式不健全,个人中心主义倾向突出等。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复杂的,其中,制度上道德回报机制不完善,教育上道德知识远离青少年生活经验,社会环境上的现代性扩张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理解力等,都是造成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学校德育应依从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的生成逻辑,注重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感受能力,珍视其道德情感体验;增强道德知识对青少年真实生活的解释力,完善其道德图式;创设校园公共活动情境,在公共交往中培育青少年的公共意识,以消解个人中心主义对个体道德敏感性发展的阻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道德敏感性 道德图式 感受能力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耦合作用下高压空气冲击煤岩破裂规律与声发射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衍坤 张正锐 张纪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29,共11页
为探寻煤岩体高效致裂新技术,提出了水耦合作用下高压空气冲击致裂煤岩的思路,利用自主研发的高压空气冲击致裂煤岩体真三轴试验系统,设计了五种钻孔不耦合系数(1.0、1.5、2.0、2.5、3.0),开展了水耦合作用下高压空气冲击致裂煤岩试验,... 为探寻煤岩体高效致裂新技术,提出了水耦合作用下高压空气冲击致裂煤岩的思路,利用自主研发的高压空气冲击致裂煤岩体真三轴试验系统,设计了五种钻孔不耦合系数(1.0、1.5、2.0、2.5、3.0),开展了水耦合作用下高压空气冲击致裂煤岩试验,借助动态气压监测与声发射检测手段,研究了煤岩体裂缝形态、气压曲线及能量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水耦合作用显著提高了高压空气的能量利用率,使试块产生的水平及竖直裂缝长度明显大于空气耦合时;水耦合时试块的破裂面无碎屑出现,而空气耦合时试块破裂面出现了较多碎屑;随着钻孔不耦合系数的增大,试块裂缝长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钻孔不耦合系数为2.0时,裂缝长度达到峰值,此时试块产生的裂缝网络最为丰富;致裂过程的气压曲线呈现起裂、扩展和贯通三个阶段,水耦合作用时的气压峰值均大于空气耦合作用时的气压峰值;声发射信号主要集中在扩展阶段,水耦合作用时声发射信号响应更为剧烈,且以多簇形式出现,而空气耦合作用时则以单簇形式出现;当钻孔不耦合系数为2.0时,声发射累积能量和累积事件数均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致裂 真三轴 水耦合 声发射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力学特性大型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景山 左永振 +3 位作者 程展林 黄鑫 张超 王志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143,共8页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应用大型真三轴仪对填料进行了大型平面应变试验,共开展了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的粗粒土平面应变各向等压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关系主要为应变硬化型,应力曲线呈爬升型,体变表现为剪缩。某一小主应力下,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初始干密度一定时,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与小主应力呈线性关系增大。初始剪切阶段,小主应力一定时,偏应力与球应力之比曲线斜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剪切变形的发展,不同初始干密度的应力比曲线逐渐趋于接近。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单调增加则对应应变硬化型,若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则对应应变软化型。相同小主应力时,初始弹性模量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近似呈线性关系;某一初始干密度下,初始弹性模量随小主应力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增大。中主应力系数随大主应力方向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曲线形态呈三折线形,初始剪切阶段增长较为缓慢,随剪切变形的增大增长相对加快并呈线性关系增大,如曲线末端下弯为应变硬化型,曲线末端上翘为应变软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大型平面应变试验 力学特性 主应力 偏应力 球应力 大型真三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德育生成的人学困境及人性化重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成林 黄玉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旨归。高校德育的生成借由其所阐明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与人学联结,其人本意涵通过其生发的人性起点、生成的“此在”特质、内在的人本逻辑得以体现。“以人为本”阐明的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向度,但在工...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旨归。高校德育的生成借由其所阐明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与人学联结,其人本意涵通过其生发的人性起点、生成的“此在”特质、内在的人本逻辑得以体现。“以人为本”阐明的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向度,但在工具理性盛行的实然境况中,高校德育遭遇“人学空场”困境,表现为德育范式的物化遮蔽、德育评价的量化解构、德育主体的异化偏离等三个方面。为此,高校德育从以下相互联系、相互涵摄的三个向度进行人性化重构:转向对话德育,呼唤人性的价值关怀;构建生活德育,回归人性的本真存在;倡导主体德育,彰显人性的自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生成哲学 人学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还是叙事?——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6,共9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是一个未被注意到的教育问题。长久以来,小学德育教材的文体都是论证性的。由此造就了小学德育教材论证文体的“思维定式”,小学德育教材中的正文如果不是观点性的,教材的编写者、审查者、使用者就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是一个未被注意到的教育问题。长久以来,小学德育教材的文体都是论证性的。由此造就了小学德育教材论证文体的“思维定式”,小学德育教材中的正文如果不是观点性的,教材的编写者、审查者、使用者就会下意识地认为不正常。论证文体确有其优势,但毋庸讳言,小学德育教材被论证文体支配、主导所导致的问题不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研发过程中,编写组尝试引入叙事文体,效果良好,但遇到的质疑与挑战也非常大。文体选择不能只靠因袭固有做法,不能只靠成年人的偏好,而应依据道德教育的性质、儿童道德学习的特性来决定。当然,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叙事为主,论证为辅”是值得继续坚持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 叙事 论证 文体选择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企业ESG表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代昀昊 彭可可 +1 位作者 童心楚 李鸿雨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5,共12页
作为绿色金融工具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会提升企业ESG表现,还是适得其反?本文根据环责险投保企业名单,结合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9—2022年数据,探讨了企业投保环责险与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投保环责险存在道德风险,在将可能的... 作为绿色金融工具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会提升企业ESG表现,还是适得其反?本文根据环责险投保企业名单,结合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9—2022年数据,探讨了企业投保环责险与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投保环责险存在道德风险,在将可能的环境污染赔偿转嫁给保险公司后,企业会减弱环境治理动机和增加“漂绿”行为,从而导致ESG表现下降。异质性分析表明,外部治理监督能约束投保企业的道德风险,内部兼顾环境保护的经营目标和充足的绿色投入是企业进行环境治理的保障,因此在公众环境关注度和环境规制水平较高、环境执法力度较强的地区,重污染行业和竞争程度较低的行业中,以及国有企业和外部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投保环责险对企业ESG表现的负面效应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投保环责险对企业ESG表现的负面效应主要集中于环境和公司治理维度,投资者对企业购买环责险的短期市场反应显著为负。基于上述发现,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和环境执法力度,同时优化环责险产品设计,根据事故发生率等因素实行差别化保险费率和理赔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ESG表现 道德风险 漂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新时代高校美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对全民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引领作用。高校美育除了具备审美教育的一般特性,还具有道德涵养属性,其目标在于道德养成。相较于社会美育和中小学美育,高校美育的示范性、体系性、可持续性更强,其可... 新时代高校美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对全民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引领作用。高校美育除了具备审美教育的一般特性,还具有道德涵养属性,其目标在于道德养成。相较于社会美育和中小学美育,高校美育的示范性、体系性、可持续性更强,其可以扭转当代教育“感性缺失”状况,这构成了高校美育道德养成的人性保障。在高校美育的实施策略上,以“浸润”为总原则,依托公共艺术类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诗性思维,培养通识审美、担当情怀以及愉悦追求,为全社会审美素养提升和创新意识养成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美育 道德 感性 美育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德育维度的实践审视及路径重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程轩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107,共8页
“德才兼备”或“品学兼优”为我们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德育和智育的双重视角。当前学界对关键能力导向的智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具有较高的共识度,在德育维度的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却面临着认识上“在位”和实践上“缺位”的困境。归... “德才兼备”或“品学兼优”为我们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德育和智育的双重视角。当前学界对关键能力导向的智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具有较高的共识度,在德育维度的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却面临着认识上“在位”和实践上“缺位”的困境。归因于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学科智育核心素养路径窄化引发的德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误区。学科德育核心素养的实践需建立在学生与知识、情境的情感互动之上,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科知识道德内涵的挖掘、教学过程中多元情境的创设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关联互动等来重构学科德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整体育人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德育 智育核心素养 德育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轴高压电脉冲岩体致裂试验系统及定向破裂特征
17
作者 郭军 刘全 +8 位作者 冯国瑞 白锦文 王志强 文晓泽 米鑫程 冯文明 张洁 张旭 李丽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7-1968,共12页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真三轴应力作用下高压电脉冲岩体定向致裂试验系统。首先,将真三轴试验机与高压电脉冲系统相结合,构建了试验系统的核心框架;其次,采用超动态应变仪高精度监测致裂过程中的应变;最后,对红砂岩试样进行试验,从放电能量...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真三轴应力作用下高压电脉冲岩体定向致裂试验系统。首先,将真三轴试验机与高压电脉冲系统相结合,构建了试验系统的核心框架;其次,采用超动态应变仪高精度监测致裂过程中的应变;最后,对红砂岩试样进行试验,从放电能量、负载电极结构和单向围压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其高压电脉冲致裂的破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由高压电脉冲系统、应力加载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能够实现复杂应力条件下岩体致裂过程的精确控制和实时监测;负载电极的能量转换效率稳定在10%~20%;放电能量对致裂效果具有最优值,在低放电能量下,定向致裂效果不明显;而当能量过高时,非聚能方向会产生较多次生裂纹,导致能量利用率下降;增大放电孔宽度可显著提升冲击波的传播效率,12 mm聚能孔的能量释放定向性比6 mm聚能孔的优;单向围压抑制垂直围压方向的裂纹萌生与扩展,而促进平行围压方向的裂纹;在相同能量下,随着单向围压增大,裂纹扩展方向与围压方向的平均夹角减小,裂纹宽度和长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电效应 试验系统 真三轴 定向致裂 峰值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三向刚性真三轴仪研制及验证
18
作者 邵生俊 王泽驰 +2 位作者 邵帅 吴昊 张少英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7-1112,共6页
中主应力对土的应力应变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土的应力应变行为,在土力学领域开展真三轴试验是必要的。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一种新型三向刚性真三轴仪,包括由4块底面滚动及侧面滑移刚性板、刚性试样帽和刚性底... 中主应力对土的应力应变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土的应力应变行为,在土力学领域开展真三轴试验是必要的。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一种新型三向刚性真三轴仪,包括由4块底面滚动及侧面滑移刚性板、刚性试样帽和刚性底板构成压力室、三向伺服液压步进电机加载控制系统、计算机与存储智能控制系统、水-气吸力控制系统面板四部分。通过将长方体土样分为真三轴长方体剪切层试样和端部传递层土块,由端部传递层作用于长方体剪切层传递竖向主应力与侧面滑移刚性板施加作用正交双向主应力,解决了传统三向刚性板加载互相干扰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展重塑黄土和饱和砂土的验证试验,验证了仪器的合理性,总结了试样破坏形式及试验误差的原因。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变形均匀、自动加载智能控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三向刚性真三轴仪 重塑黄土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材料应力-应变测试方法及设备研究综述
19
作者 潘勤学 胡嘉 +5 位作者 郑健龙 吕松涛 张军辉 姜舜君 宋小金 周怀德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52,共25页
现行路面材料应力施加与测试方法难以实现三向独立及拉伸加载,真三轴仪可开展三向全应力状态下路用材料三轴力学性能试验,对路面结构与材料的设计及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综述国内外不同应力状态下路面(含岩土)方向材料应力-应变... 现行路面材料应力施加与测试方法难以实现三向独立及拉伸加载,真三轴仪可开展三向全应力状态下路用材料三轴力学性能试验,对路面结构与材料的设计及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综述国内外不同应力状态下路面(含岩土)方向材料应力-应变测试方法与设备测试原理、特点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现行常用施加不同应力状态设备的技术特点,其中重点分析3类典型真三轴仪的应力施加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应变测量方法与技术进行归纳,据此提出路面材料真三轴试验设备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真三轴仪可准确模拟路用材料的实际受力状态,适用于三向不同应力状态下路面材料的强度、模量、本构模型等大部分材料力学特性研究;刚性加载真三轴仪可实现路面材料三向全应力状态组合,且采用三向滑动互扣式夹具可有效解决刚性加载板间的相互顶托、消除应力空白角和端部效应,使得试件的三向应力-应变均匀分布;LVDT位移传感器精度高、灵敏度及抗干扰性能好,较适合路面材料应变测试。据此建议采用滑动互扣式刚性加载真三轴仪及LVDT位移传感器进行三维复杂应力状态下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料 测试方法 真三轴 应力 应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论“真”
20
作者 孔令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5,共9页
《庄子》继承《道德经》讨论“真”。“真”来源于与他物、他人、过去的对照,来源于性情的纯洁,描述了人的理想状态,即本然。“真”是《庄子》对《道德经》中“自然”范畴的发展,是衡量个体之“德”的价值标准(区别于儒家的“善”)。德... 《庄子》继承《道德经》讨论“真”。“真”来源于与他物、他人、过去的对照,来源于性情的纯洁,描述了人的理想状态,即本然。“真”是《庄子》对《道德经》中“自然”范畴的发展,是衡量个体之“德”的价值标准(区别于儒家的“善”)。德之真来源于“真性”“真君”“真宰”和道之真即天真,还来源于“真知”。二者兼具的人,就是真人。庄子从多个生存场景的若干重要方面具体地阐述了真人的表征。概括起来,“真人”是远离祸患、身体健康、神态安宁、心态平和、看轻得失、看淡生死、精神逍遥、智慧超绝、自然无为的人。如何成为真人?《庄子》给出的办法是“游”以“采真”。“游”是在多元共生的关联中自主选择、自由而行的动态成长。“采真”之真包括“真知”“真行”,其综合结果是作为“采真”主体的“真人”,其境界是“至人”,其抽象内涵是道,其方式是与有为相对的无为。《庄子》对“真”的原创性开掘对后世哲学史、思想史、中医药学和道教影响深远,在现代也有反思和启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道家 真人 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