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2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与强震危险性概率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长云 尹海权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04,共21页
文中基于GNSS速度场结果利用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获取2024年1月23日乌什M_(S)7.1地震前新疆地区现今的地壳变形特征。基于活动块体基本概念,结合区域地震地质数据将新疆及其邻区划分为17个活动块体,利用三维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活... 文中基于GNSS速度场结果利用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获取2024年1月23日乌什M_(S)7.1地震前新疆地区现今的地壳变形特征。基于活动块体基本概念,结合区域地震地质数据将新疆及其邻区划分为17个活动块体,利用三维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基于块体划分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91个潜在地震危险区。将基于GNSS速度场反演得到的断层滑动速率、面应变率等大地测量结果应用到经典强震危险性概率预测中,给出各潜在危险区的强震危险性概率预测结果,并综合分析了乌什7.1级地震与区域地壳变形特征和强震概率预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的速度场、应变率场和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速度场方向变化与动力背景有关,大小变化与天山构造带的吸收作用有关。南天山西段主压应变特征最为明显,其次是阿尔金断裂带。各块体边界断裂带中NW走向的断裂带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NE或近EW向的断裂带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整个天山地区以挤压变形为主。基于乌什地震震前数据获取的高概率危险区段主要集中在南天山西段,包括NE走向的迈丹断裂带、那拉提断裂带和乌孙山脊断裂带,NW走向的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和克孜勒陶断裂带北西段等。北天山强震危险概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包括阜康断裂带、博格达断裂带西段等。乌什7.1级地震发生在高发震概率迈丹断裂带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地震 地壳变形 应变率 块体模型 滑动速率 概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走滑断裂内部特征带的精细识别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军 汪峻宇 +3 位作者 赖强 文晓峰 邬光辉 焦世祥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受制于走滑断裂内部强烈的非均质性、储集类型多样及流体分布复杂的影响,走滑断裂内部裂缝带、破碎带和溶蚀带之间的测井响应复杂多变,为有效利用成像及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走滑断裂内部3特征带造成了困难。引入XGboost算法建立模型,以提... 受制于走滑断裂内部强烈的非均质性、储集类型多样及流体分布复杂的影响,走滑断裂内部裂缝带、破碎带和溶蚀带之间的测井响应复杂多变,为有效利用成像及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走滑断裂内部3特征带造成了困难。引入XGboost算法建立模型,以提高对走滑断裂内部3特征带的识别精度。分析了走滑断裂内部3特征带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敏感测井曲线构建基于均值及方差的特征向量空间集,采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建立了走滑断裂溶蚀带、破碎带和裂缝带的XGBoost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多分类评价指标对XGBoost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调优,提高了走滑断裂内部特征带的识别精度。利用构建的XGBoost模型对研究区走滑断裂内部特征带进行了识别,其中总样本数234个,识别正确样本208个,识别正确率达88.89%;预测结果表明在走滑断裂内部特征带中,裂缝带分布范围最广,破碎带其次,溶蚀带最窄,这与实际走滑断裂内部特征带的分布范围相符。基于XGBoost算法的走滑断裂内部特征带识别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裂缝带、破碎带和溶蚀带,从而有助于对走滑断裂内部尺度更小的溶蚀孔洞及裂缝储集空间的分布进行更为有效的分析,对走滑断裂内部结构的精细刻画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XGBoost算法 碳酸盐岩 测井评价 特征带识别 四川盆地 高石梯-磨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类活跃度量化建模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佳 陈唯实 +1 位作者 陈小龙 赵志坚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0-852,共13页
低空空域内的非合作目标监视能力是保障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飞鸟是低空空域内典型的“低慢小”非合作目标,对于低空空域的安全运营存在一定的影响。航空鸟击已经成为威胁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需要基于鸟情监视数据进行活动规律挖掘... 低空空域内的非合作目标监视能力是保障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飞鸟是低空空域内典型的“低慢小”非合作目标,对于低空空域的安全运营存在一定的影响。航空鸟击已经成为威胁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需要基于鸟情监视数据进行活动规律挖掘进一步提升鸟情认知能力。专业探鸟雷达系统可提供丰富的鸟类目标探测信息,为鸟情活动节律的挖掘以及野生动物管理提供了充足的样本支撑。鸟类活动节律与气象因素存在密切关联,基于气象预报信息的鸟类活动量化描述及预测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可为机场野生动物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专业探鸟雷达观测数据的鸟情活动量化以及基于气象参数的鸟情活动预报模型。构建了鸟类活跃度等级计算模型,进一步根据鸟类活跃度等级建立其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联机制。采用随机森林构建了基于多元气象参数的鸟情活动预报模型,并分别用本地留鸟与迁徙鸟数据集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元气象参数对鸟类活跃度等级进行预测具备较高的可行性,通过提升气象参数精度以及数据集时间分辨尺度可进一步提升鸟类活跃度等级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慢小目标 雷达探测 雷达数据挖掘 鸟击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西部走滑断裂带变形及其活动特征
4
作者 黄诚 林波 +4 位作者 余一欣 杨帆 余浪 陈俊宇 牛月萌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1-883,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断裂带以西地区发育多条NNW向走滑断裂带,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但关于走滑断裂带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研究仍较少。本文主要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分析顺北西部地区走滑断裂带差...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断裂带以西地区发育多条NNW向走滑断裂带,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但关于走滑断裂带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研究仍较少。本文主要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分析顺北西部地区走滑断裂带差异变形特征,明确走滑断裂活动期次及其强度,同时结合盆缘区域构造事件,探讨走滑断裂带形成机理。顺北西部地区走滑断裂带向下插入前寒武系,向上断至二叠系,剖面上多呈单条直立断层、花状构造和地堑形态。走滑断裂带在平面上主要呈NNW向线性和雁列式展布,局部地区发育叠接段。走滑断裂带主要发生右行走滑运动,断裂带活动较强向东逐渐减弱。顺北西部走滑断裂带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初始弱走滑、加里东中期强走滑、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弱走滑以及海西中—晚期持续弱走滑等4个演化阶段。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盆缘造山差异活动和区域应力场特征,指出先存剪切破裂是顺北西部地区NNW向走滑断裂带形成的基础,而多期次调节变形、斜向挤压作用和板内块体旋转对走滑断裂带的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带 差异变形 活动强度 塔里木盆地 顺北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演化
5
作者 张成 唐大卿 +2 位作者 齐荣 张威 冯权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5,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该区小位移走滑断裂发育且对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富县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油气勘探实践,探讨了富县地区走滑断裂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演化。研究表明: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该区小位移走滑断裂发育且对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富县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油气勘探实践,探讨了富县地区走滑断裂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演化。研究表明:富县地区主要发育小规模和小位移走滑断裂,发育程度较低,断层水平及垂直位移量均不明显,剖面上断裂多以高陡直立状、花状和“y”字形为主要特征,平面上断裂呈多走向和杂乱展布特征;断裂活动可划分为4个期次,即加里东期右行张扭活动、海西晚期右行走滑活动、印支期继承性走滑活动、燕山期—喜山早期左行走滑活动;断裂演化过程主要受基底断裂和盆地南部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影响,基底断裂的活化和构造应力由盆缘传至盆内的传递衰减使得研究区断裂活动以小位移弱走滑为主要运动特征。该研究可为富县地区油源断裂研究及勘探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南—古隆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6
作者 黄诚 林波 +2 位作者 张胜 王岳丰 于福生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针对顺南—古隆地区断裂系统的性质、演化期次及成因机制存在认识分歧的问题,通过地震解释、地震属性提取、断层活动强度统计、区域构造背景等分析,对研究区断裂系统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北东东向断裂为加里东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针对顺南—古隆地区断裂系统的性质、演化期次及成因机制存在认识分歧的问题,通过地震解释、地震属性提取、断层活动强度统计、区域构造背景等分析,对研究区断裂系统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北东东向断裂为加里东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发育的伸展正断层,动力来源于阿尔金洋裂开过程产生的北西—南东向伸展作用,该组断裂在加里东中期复活形成“P”破裂;北东向断裂为加里东中期压扭阶段形成的广布式左行走滑断层,应力来源于阿尔金洋在关闭过程中产生的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北北西向断裂为加里东晚期—海西中期基底走滑形成的张性破裂,应力来源于南天山洋闭合过程产生的近南北向挤压作用;车尔臣断裂走向分段活动差异是导致塔中Ⅰ号断裂分段活动并控制北东向压扭性走滑断裂广布式发育的主要原因。走滑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对储层规模、油气运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可为深入分析顺南—古隆地区走滑断裂发育过程及油气成藏关系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区及周边油气勘探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南—古隆地区 走滑断层 伸展断层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走滑断层隧道柔性接头抗错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粟威 陶伟明 +4 位作者 匡亮 张熙 申玉生 曹彧 胡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以西部高烈度地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大型模型试验,对左旋走滑断层运动下隧道结构的变形模式、受力特征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穿越断层破碎带整体式隧道结构,采用节段式衬砌和柔性接头连接下隧道结构的应变响应... 以西部高烈度地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大型模型试验,对左旋走滑断层运动下隧道结构的变形模式、受力特征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穿越断层破碎带整体式隧道结构,采用节段式衬砌和柔性接头连接下隧道结构的应变响应、位移形式、内力分布和破坏模式,旨在探究断层强制位移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响应规律,得出铰接设计对隧道结构抗错断性能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断层破碎带内设置15 cm长度衬砌节段,并以30 cm长度节段向两侧过渡,衬砌节段之间采用柔性接头连接形式,能够有效减小断层破裂面附近隧道结构的拉、压应变峰值,其中左拱腰处应变峰值降幅达到84.6%;柔性接头可通过剪切、扭转变形承担围岩传递至隧道结构的位错,隧道结构的位移曲线在柔性接头处出现不连续现象;断层走滑错动作用下断层带与活动盘交界面隧道结构受弯最严重,隧道拱腰和拱脚处弯矩最大,采用抗错断措施之后拱腰弯矩降幅最大达到87.1%;柔性接头能够避免衬砌大范围开裂和损伤,仅出现衬砌局部拉、压破坏,显著提升隧道结构的抗错断性能。为高烈度地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的抗错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走滑断层 柔性接头 节段衬砌 抗错断性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亚马尔-格达地区古构造地貌及构造活动过程
8
作者 莫午零 计智锋 +1 位作者 姜仁 张艺琼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686,共19页
为探究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三叠纪发育的裂谷以及中生代–新生代发育的大量局部隆起和走滑断裂的形成机理,对亚马尔–格达地区前中生代基底深部线状构造、沉积盖层构造发育史、古构造地貌及构造活动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 为探究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三叠纪发育的裂谷以及中生代–新生代发育的大量局部隆起和走滑断裂的形成机理,对亚马尔–格达地区前中生代基底深部线状构造、沉积盖层构造发育史、古构造地貌及构造活动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深部线状构造可分为NW向、NE向、近EW向和近SN向4组走向,NW和NE走向的线状构造是前中生代乌拉尔褶皱系基底顶部褶皱、逆冲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裂的构造响应,近SN走向的线状构造有明显可识别的正断层,是三叠纪地堑–裂谷的西部边界;2)正断层(拉张)和背斜(挤压)具有相同的走向,是由先发育NW向右行走滑断裂,后发育NE向左行走滑断裂的相互运动造成,两次走滑运动背景下形成背斜,大多数正断层形成于占主导的右行走滑运动期间;3)大多数隆起和断裂于侏罗纪开始发育,之后经历多期基底深部线状构造活化运动,与晚基米里期褶皱的形成、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以及欧亚大陆北部广泛的区域拉张作用和裂谷作用相关;4)大部分隆起可能与基底深部线状构造活化过程中的差异垂直升降运动相关,NE走向和NNE走向的隆起和线状构造反映乌拉尔–新地褶皱带的褶皱、逆断层和逆掩断层,而NW走向的隆起和线状构造对应跨欧亚板块的右行走滑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伯利亚盆地 构造活动 走滑断裂 古隆起 古构造地貌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多无人机察打一体任务规划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栋 李林 +3 位作者 王孟阳 李超越 郑元世 李智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针对动态不确定战场环境下多无人机对多区域、多目标的协同察打任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确定、任务多约束及航迹强耦合的多目标优化与决策问题,结合Dubins航迹规划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改进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 针对动态不确定战场环境下多无人机对多区域、多目标的协同察打任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确定、任务多约束及航迹强耦合的多目标优化与决策问题,结合Dubins航迹规划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改进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multiple improvement strategies,IMISGWO).首先,针对动态环境带来的无人机巡航速度及察打任务消失时间的不确定性,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了以最大化任务收益为指标的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其次,为实现该问题的快速求解,设计了初始解均匀分布、个体通信机制调整、动态权重更新和跳出局部最优等策略,提升算法解搜索能力;最后,构建了多无人机察打一体典型任务仿真场景,通过数字仿真以及虚实结合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求解不确定环境下耦合航迹的多无人机察打一体任务规划问题时,能够生成多机高效的任务执行序列和满足无人机飞行性能约束的飞行轨迹,且能够适用于无人机数量增加导致问题复杂度增加情形下此类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不确定环境 察打一体任务 任务规划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仿真分析及类型识别方法
10
作者 刘家军 李晨婧 +2 位作者 侯涛 徐浩焜 王波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233,共12页
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线位置高、架设回数多及输送距离远,其运行中容易受到雷电袭扰,从而威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同雷击类型会对线路不同部位产生损伤。针对雷击类型的准确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超高压线路雷击类型识别方法。以500 kV同塔双... 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线位置高、架设回数多及输送距离远,其运行中容易受到雷电袭扰,从而威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同雷击类型会对线路不同部位产生损伤。针对雷击类型的准确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超高压线路雷击类型识别方法。以500 kV同塔双回路鼓型杆塔为例,在ATP-EMTP平台中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的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故障工况下雷电绕击、反击的特征,以雷击线路后故障信号通过杆塔入地的暂态信号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的雷击类型识别方法,利用故障信号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在方差贡献率的不同分布趋势构造判据。通过不同参数验证分布规律的稳定性,发现分布趋势基本不受雷电流幅值大小及接地电阻的影响,且具有稳定清晰的界限,可准确识别雷电故障类型。对及时发现线路绝缘薄弱点以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跳闸 故障类型识别 绕击 反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M-158系列巡航导弹目标保障工作
11
作者 贺波 刘晓东 +1 位作者 赵晓林 吴诗辉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4,共7页
目标保障是确保AGM-158系列巡航导弹预期作战效果的关键。在分析AGM-158系列巡航导弹发展及作战运用的基础上,系统研究AGM-158系列巡航导弹针对固定高价值目标和时间敏感目标实施打击的目标保障工作内容及程序,归纳总结其主要特点,为我... 目标保障是确保AGM-158系列巡航导弹预期作战效果的关键。在分析AGM-158系列巡航导弹发展及作战运用的基础上,系统研究AGM-158系列巡航导弹针对固定高价值目标和时间敏感目标实施打击的目标保障工作内容及程序,归纳总结其主要特点,为我军目标保障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区外精确打击 巡航导弹 目标保障 目标系统分析 高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内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油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段为例
12
作者 何右安 曹东升 +5 位作者 郭雯 巩磊 常睿 王琦 鲍天禄 卢奕蕾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共14页
板内走滑断裂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沉积盆地,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页岩油储层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地震、测井、压裂施工和生产数据对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影响... 板内走滑断裂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沉积盆地,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页岩油储层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地震、测井、压裂施工和生产数据对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距、垂向穿层特征和平面延伸距离,研究区的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大尺度断层和小尺度断层两个级次。大尺度断层在长7段水平向延伸距离一般大于3000 m或者断距大于10 m,使地震同相轴产生明显错断;水平向延伸距离小于3000 m并且断距小于10 m的是小尺度断层,主要通过叠后地震属性识别表征。大尺度断层主要是沿NEE向和近EW向展布的走滑断层,还发育少量NW向的正断层。小尺度断层以NEE向和近EW向为主,主要沿大尺度断层和深层断裂呈条带状展布,平面上有4种组合样式。小尺度断层在垂向上受岩石力学层控制,分为(长7)段内小断层和穿(长7)段小断层。小尺度断层发育区的含水率高、产量低,小尺度断层发育带之间的区域更有利于长7页岩油的富集。穿段小断层延伸长度多大于1000 m,断穿长7段顶面使得长6段见油;同时使长7段含水率升高并与邻井发生层间压窜,导致长7页岩油产能降低。为了减少压窜,应尽量避免在大尺度断层和穿(长7)段小断层两侧50 m的范围内水力压裂。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板内走滑断裂内部结构的认识,还为页岩油储层的高效经济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城油田 长7段 页岩油 板内走滑断裂 岩石力学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裂缝与地应力对产能的控制作用
13
作者 何新明 张慧涛 郭宏辉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0-418,共9页
根据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背景,结合里德尔剪切模式,利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不同走滑构造样式下优势裂缝发育特征,以及不同构造分段裂缝系统有效性的改造作用,同时探讨了裂缝发育特征及地应力对产能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走... 根据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背景,结合里德尔剪切模式,利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不同走滑构造样式下优势裂缝发育特征,以及不同构造分段裂缝系统有效性的改造作用,同时探讨了裂缝发育特征及地应力对产能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走滑断裂的组合关系控制局部应力状态及裂缝发育模式;走滑断控储集层油气产能受控于应力场特征、新生裂缝产状与先存优势裂缝产状;剪切走滑构造段派生的裂缝及小规模断裂组合使断裂带有效性变高,该区域井产能普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地区 走滑断裂 裂缝特征 应力分布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飞行程序的机场鸟击综合风险评估法
14
作者 史跃亚 林睿浚 +2 位作者 王海鑫 贾静雯 盛昀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82,共11页
为提升鸟击风险评估的精准性,将机场及周边划分为机场围界内区域(区域A)、离场程序对应区域(区域B)、进近程序对应区域(区域C)和其他区域(区域D),构建基于区域重要值与鸟类距跑道、航线距离等因素的鸟击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与传统法(全... 为提升鸟击风险评估的精准性,将机场及周边划分为机场围界内区域(区域A)、离场程序对应区域(区域B)、进近程序对应区域(区域C)和其他区域(区域D),构建基于区域重要值与鸟类距跑道、航线距离等因素的鸟击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与传统法(全区域重要值×飞行高度系数)对比分析评估结果。典型物种分析表明:小云雀Alauda gulgula因区域相对数量超传统全区域相对数量,风险等级由四级跃升至一级;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风险等级为区域A(一级)、区域B(二级)和C、D(三级),因其区域相对数量高,且活动范围与航线空间重叠度高;白鹭Egretta garzetta区域C风险等级达一级(传统四级),归因于山地地形至航线垂直距离小,且航线贯穿其核心活动区。另外,各区域个体风险值呈现显著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融合了鸟类活动与飞行程序、地理因素的鸟击综合风险评估法能更精准刻画鸟种威胁差异,支持区域差异化防控策略。该研究为机场鸟击防范提供了动态化、精细化的科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击风险评估 飞行程序 鸟击防范 鸟击风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构造流体作用对超深层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控制
15
作者 曾联波 宋逸辰 +6 位作者 韩俊 韩剑发 姚迎涛 黄诚 张银涛 谭笑林 李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基于露头、岩心、测井、录井、三维地震、地球化学实验和生产测试等资料,利用生产动态分析、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多种方法,系统探讨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和流体作用对超深层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规模、储层质量及其有效性与... 基于露头、岩心、测井、录井、三维地震、地球化学实验和生产测试等资料,利用生产动态分析、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多种方法,系统探讨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和流体作用对超深层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规模、储层质量及其有效性与连通性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①走滑断层规模、构造部位与岩石力学层共同控制了缝洞储层的发育规模。断层规模越大,储层规模越大;叠接挤压段的储层规模大于叠接拉分段,纯走滑段的储层规模相对较小;走滑断层的交汇部位、转折部位与端部的储层规模较大;垂向上储层发育的差异性受岩石力学层控制,脆性指数高的岩石力学层更有利于缝洞储层的发育。②多期走滑断层活动及流体改造共同控制了缝洞储层的有效性演化及其非均质性。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大气淡水活动期为缝洞储层主要形成期;海西晚期热液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有效储集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③走滑断层构造部位和现今地应力控制了缝洞储层连通性。叠接拉分段缝洞储层连通性好于纯走滑段,叠接挤压段较差;与现今地应力方向近平行的走滑断层控制的缝洞储层连通性好。优质缝洞型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于走滑断层的叠接拉分段两侧断层交汇区域,叠接挤压段中部区域、纯走滑段交叉部位、转折部位和端部的羽状断层区;剖面上集中于高脆性指数的岩石力学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作用 缝洞型储层 走滑断层 岩石力学层 碳酸盐岩 超深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YOLOv8网络架构的机场飞鸟检测方法
16
作者 孔建国 张向伟 +1 位作者 赵志伟 梁海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2,共8页
为克服机场飞鸟检测中人工观测准确率低、速度慢、雷达探测造价高的缺点,保障民航安全运行,采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机场附近飞鸟的精确感知。为提高YOLOv8对重要特征的关注度,在颈部添加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 为克服机场飞鸟检测中人工观测准确率低、速度慢、雷达探测造价高的缺点,保障民航安全运行,采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机场附近飞鸟的精确感知。为提高YOLOv8对重要特征的关注度,在颈部添加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使网络在增加少量参数的情况下获得较明显的精度提升。提出多分支C3(Multi-branch C3,MBC3)模块,通过引入具有不同感受野的卷积分支结构以增强模块的表达能力。探究了不同网络宽度及深度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并为模型选择合适的宽度与深度因子。为减少小飞鸟特征丢失问题,提出了浅层特征-路径聚合网络(Shallow Feature-Path Aggregation Network,SF-PAN)。在机场飞鸟数据集上测试,结果表明,改进YOLOv8的mAP@50达到82.9%,相比原YOLOv8提升了2.4%;其速度达到31 frame/s。改进YOLOv8满足机场飞鸟检测实时性和精确性的要求,为复杂环境下机场鸟类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飞鸟检测 鸟击防范 注意力机制 多分支卷积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理参数对修理层合板雷击烧蚀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卢翔 田明辉 +1 位作者 单泽众 武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87,共5页
为研究挖补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遭受雷击时的烧蚀损伤特性,对复合材料修理板进行了雷击模拟和不同修理参数影响分析。首先建立完整层合板的雷击烧蚀模型,并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修理层合板的雷击... 为研究挖补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遭受雷击时的烧蚀损伤特性,对复合材料修理板进行了雷击模拟和不同修理参数影响分析。首先建立完整层合板的雷击烧蚀模型,并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修理层合板的雷击烧蚀模型,并分别对挖补角度、补片尺寸及附加补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挖补角度增大,补片烧蚀面积增大,而母板和胶膜烧蚀面积减小,三者的最大烧蚀深度均下降,补片不易脱落;补片尺寸越大,越能防止补片被树脂汽化和纤维热解造成的超压挤落;附加补片的存在会影响电流的传导方式,次级电弧更易形成,补片和母板之间更易建立电气连接,造成表面损伤程度增大,进而减小内部损伤程度;当修理板的挖补角大于2.86°,最外层补片直径大于50mm,并施加附加补片时,能最大程度地抵抗50kA的雷击烧蚀,防止补片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理层合板 雷击 烧蚀损伤 电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二叠系走滑断裂特征及成藏意义
18
作者 唐浩 邬光辉 +5 位作者 马兵山 黄天俊 邹禺 兰雪梅 苏琛 王家木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4-897,共14页
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川中地区内存在大型走滑断裂,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区域。钻井结果显示川中高磨地区二叠系一系列高产井位与走滑断裂展布位置具有一定时空关系,证实走滑断裂与气藏密切相关,但走滑断裂特征及与气藏... 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川中地区内存在大型走滑断裂,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区域。钻井结果显示川中高磨地区二叠系一系列高产井位与走滑断裂展布位置具有一定时空关系,证实走滑断裂与气藏密切相关,但走滑断裂特征及与气藏的作用关系尚不明确,制约了川中地区气藏勘探开发。以川中高磨地区7066 km2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和典型井资料为基础,解析二叠系弱走滑断裂基本特征及其对气藏的控制作用,为微弱走滑断裂活动下的断裂-成藏研究提供案例。结果表明:高磨地区二叠系发育8条一级走滑断裂,走向分别为NEE向、EW向、NW向,长度在30~160 km之间,一级走滑断裂间距介于10~30 km,二叠系走滑断裂基本继承寒武系断层发育;统计8条主干走滑断裂落差认为活动性较弱,川中地区二叠系走滑断裂活动强度具有分区差异性,具有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整体特点;下二叠统底界走滑断裂展布情况与强度均强于上二叠统底界。二叠系走滑断裂可能受控于峨眉地裂而发生左行张扭活动;川中高磨地区二叠系走滑断裂分段性明显,构造样式以斜列、线性、斜交等简单样式为主,走滑断裂的分段性造成断裂构造特征与断裂带岩石物理的差异性,并对断裂的渗流性与油气运聚具有重要的影响;测井结果显示单井距走滑断裂核部2 km范围内,孔隙度、渗透率具有明显提升的趋势,可能受到了走滑断层裂缝网络的控制作用,一系列钻井显示距离走滑断裂越近油气产量越高,证实了走滑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单井气藏解剖证实走滑断裂具有三类有利成藏作用和两类破坏成藏作用,断裂-岩性二元成藏是二叠系气藏的主要发育模式,断裂垂直沟通储层与烃源岩、断裂垂向运聚-上倾疏导、两侧断裂夹持-双向疏导是有利的走滑断裂相关成藏模式,但走滑断裂的多期断层活动可能直接破坏油气而走滑断裂深部断距小,浅部断距大的构造特征对于油气成藏也具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二叠系 构造特征 成藏模式 高磨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雄探1井寒武系油源特征与超深层勘探潜力
19
作者 苏劲 王晓梅 +11 位作者 张成栋 杨宪彰 李谨 杨煜鹏 张海祖 方玙 杨春龙 房忱琛 王亚龙 魏彩云 翁娜 张水昌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61,共15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已发现的超深层(深度大于8000 m)油气主要赋存于北部坳陷F5走滑断裂以东的下古生界储层,而该断裂西侧寒武系超深层的油气来源和勘探潜力尚不明确。通过岩相和分子标志物分析,揭示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纽芬兰统至少存在硫...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已发现的超深层(深度大于8000 m)油气主要赋存于北部坳陷F5走滑断裂以东的下古生界储层,而该断裂西侧寒武系超深层的油气来源和勘探潜力尚不明确。通过岩相和分子标志物分析,揭示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纽芬兰统至少存在硫化斜坡、深水陆棚和局限海湾3种不同沉积环境的“等时异相”烃源岩。2024年在塔北西端的雄探1井寒武系发现高产凝析油气,原油中检出完整的芳基类异戊二烯烷烃生物标志物,但未检测到三芳甲藻甾烷,这与轮探1、旗探1井为代表的纽芬兰统硫化斜坡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十分一致,表明雄探1井寒武系油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纽芬兰统烃源岩。雄探1井寒武系原油还呈现出C29甾烷优势,并且富含长链三环萜烷(最高达C39),这些生物标志物能够成为有效区分硅质泥岩和碳酸盐岩等不同岩相的油气源指标。结合逆冲和走滑断裂输导系统的成藏分析,认为F5走滑断裂以西具备接受满西生烃中心寒武系纽芬兰统烃源岩有效供烃的可能,这预示着除了盆地东部寒武系超深层台缘带相控型油气藏外,该走滑断裂以西有望成为寒武系超深层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雄探1井 超深层 分子化石 芳基类异戊二烯烃 三芳甾烷 烃源岩 走滑断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冲走滑断层分区分级解析与三维全景表征
20
作者 欧成华 王泽宇 +2 位作者 柳金城 李兆亮 梅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4,共15页
逆冲走滑断层体系广泛分布在含油气盆地富油二级构造带中,定量表征对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受水平挤压应力与压扭剪切应力叠加耦合作用,逆冲走滑断层体系内同时发生逆冲推覆位移与走滑位移,造成体系内地层破碎、断层体系复杂、测井与地... 逆冲走滑断层体系广泛分布在含油气盆地富油二级构造带中,定量表征对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受水平挤压应力与压扭剪切应力叠加耦合作用,逆冲走滑断层体系内同时发生逆冲推覆位移与走滑位移,造成体系内地层破碎、断层体系复杂、测井与地震响应杂乱,断层识别、组合、表征与建模困难。围绕逆冲走滑断层成生机制特点及断层体系复杂性解析与表征,研发出分区分级解析与三维全景表征技术,成功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油砂山断层下盘逆冲走滑断层体系的定量解析与三维全景表征。依靠分区对比,建立关键标志层交叉引层与分区标定技术,有效解决了逆冲走滑断层体系破碎地层层位标定多解性强的难题,实施了对研究区油砂山断层下盘6个关键标志层的有效标定与全区满覆盖追踪。应用多尺度多类型逆冲走滑断层褶皱阶梯状网格建模与全景可视化表征技术,实现了对研究区油砂山断层下盘逆冲走滑断层剖面平面三维立体空间多视域全景可视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走滑断层 断层识别与组合 分区分级解析 三维全景表征 油砂山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