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能力提高 被引量:1
1
作者 谷成 史心旭 王巍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155,共18页
本文将税务部门开展的税收“放管服”改革作为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代表,基于2010—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税... 本文将税务部门开展的税收“放管服”改革作为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代表,基于2010—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提高企业发展预期和纾解企业财务困境两种渠道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纳税信用较好的企业、面对较高程度市场竞争的企业及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作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推动企业进行实质性创新,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营商环境能提升代际流动性么?——基于“放管服”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刘礼稳 郭鸿剑 谭卓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8,共13页
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是促进社会流动还是加剧阶层固化?本文使用CFPS2010—2020六期完整数据,利用“放管服”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探究了2010—2020年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基准结果表明,“放管服”改... 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是促进社会流动还是加剧阶层固化?本文使用CFPS2010—2020六期完整数据,利用“放管服”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探究了2010—2020年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基准结果表明,“放管服”改革能显著提升代际流动性,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教育和就业两个渠道提升代际流动性。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改善对代际流动性的提升作用在父代教育水平较低、家庭借贷约束高的群体和新兴就业机会多的地区更显著。为此,政府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畅通高素质人才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代际流动性 “放管服”改革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鋆星 李成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基于放权、管理、服务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并利用核密度函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收敛模型、区域Moran′s I指数,分析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总体效果... 基于放权、管理、服务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并利用核密度函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收敛模型、区域Moran′s I指数,分析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总体效果持续提升,在区域层面呈现梯度效应;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总体差异显著缩小,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全国与三大区域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均具有σ收敛特征,支持β收敛机制;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还表现出高—低或者低—高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提出应从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多层次市场调节体系、推行智慧化科技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赋能科技放管服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放管服改革 时空演变 空间集聚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审慎环境执法的规制模式和制度优化
4
作者 廖彩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如何在过于强势和柔性有余之间取得平衡,是环境执法面临的现实难题,为了适应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包容审慎环境执法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相关理论研究亟须跟进。通过对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在理论上对包容审慎环... 如何在过于强势和柔性有余之间取得平衡,是环境执法面临的现实难题,为了适应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包容审慎环境执法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相关理论研究亟须跟进。通过对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在理论上对包容审慎环境执法的规制模式进行提炼,即包容审慎环境执法在总体上建构了“劝导优先,惩罚后置”的回应性规制模式,在监管过程中更加注重柔性执法,审慎使用具有高权属性的行政制裁手段,从而矫正因过于偏重惩戒而在规制双方中形成的对立局面,进而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虽然包容审慎环境执法契合放管服改革下的环境执法转型趋势,但通过规范分析,发现其仍然面临一定的理论张力和现实困境。①对不法行为予以包容,与依法行政原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②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实施差异式执法可能降低环境行政处罚的明确性;③存在的放松规制倾向或许会削弱环境行政执法的风险预防功能。为了回应包容审慎环境执法面临的困境,建议有针对性地作出相应制度调适。①提升有关包容审慎环境执法规范性文件的规范层级,运用备案审查制度,对其依法审查并对违法问题予以纠正,从而解决包容审慎环境执法的合法性问题。②在原则和规则维度建构包容审慎环境执法规范体,以此消解差异化执法带来的处罚不确定问题。③在风险判断和风险治理阶段,通过提升风险信息治理能力、加强秩序违反型行为规制以及借助信用规制工具等方式来有效扩充其预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包容审慎 环境规制 回应型法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基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反思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天平 何志伟 +2 位作者 陈婷婷 方彦 谢晨璐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9,共6页
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具有许多亮点和突破点,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不能仅以历史实践的总结、国际经验的借鉴和社会舆论的期许作为改革的依据,而要跳出传统改革的思维框框,对高考改... 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具有许多亮点和突破点,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不能仅以历史实践的总结、国际经验的借鉴和社会舆论的期许作为改革的依据,而要跳出传统改革的思维框框,对高考改革进行系统的战略设计;其次,应以对教育方针的准确理解为前提,以严谨、客观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改革集权性的高考体制为突破口,以高校和考生双向多元的自主选择为目标,致力于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最后,应加快立法进程,强化社会监督,简政放权,标本兼治,逐步实现考试社会化、学校招生自主化、学生选择多样化,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实施意见 制度建设 简政放权 标本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永林 周海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16,共5页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迈入攻坚阶段,一定程度存在着有些"放"得不协调、不配套,有些"管"得不科学、不到位,有些"服"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有些高校接不住、管不好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迈入攻坚阶段,一定程度存在着有些"放"得不协调、不配套,有些"管"得不科学、不到位,有些"服"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有些高校接不住、管不好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放管服"内涵认识不清、管办评分离不够、省级教育统筹乏力、高校内部治理效能不高。唯有进一步更精准地"放"、更有效地"管"、更优质地"服"、更有力地"接",方能实现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改革 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策研究——基于山东省部分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第三方评估 被引量:24
7
作者 高学栋 李坤轩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8-184,共7页
基于对山东省部分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第三方评估的视角,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有:网上服务平台普及率不高、网络化服务水平欠佳、电子档案认可和利用度低、网络服务意识不强、网上服务平台宣传推... 基于对山东省部分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第三方评估的视角,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有:网上服务平台普及率不高、网络化服务水平欠佳、电子档案认可和利用度低、网络服务意识不强、网上服务平台宣传推介不够、网上服务平台的兼容性不强、部门间信息壁垒尚未打破等。文章梳理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理论研究的轨迹与现状,在深入进行理论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纵深发展的建议是:优化再造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通数据壁垒,强化对政策措施落实督查力度,提升政府驾驭"互联网+"能力,培养"互联网+政府服务"新理念,营造"互联网+政务服务"舆论氛围,加强系统和信息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政务服务 “放 服”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第三方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挑战与应对——基于政策有效执行和整体性治理的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崔运武 李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0,共8页
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入手的"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当前地方政府的改革在"放"的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但却面临着如何在"放"的基础上做... 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入手的"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当前地方政府的改革在"放"的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但却面临着如何在"放"的基础上做好"管服"的挑战。导致挑战的原因在于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制约因素,行政权力结构调整滞后,政策执行信息传递效率不高,执行人员的素质能力、激励方式和执行资源有待完善。必须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和要求进行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政策执行 整体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简政放权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谦 方浩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96,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深化简政放权契合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简政放权并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对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深化简政放权契合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简政放权并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效果初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简政放权应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大突破,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简政放权 服务型政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选择与制度同构:省级政府“放管服”改革实施行为及诱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烨 姜蕴珊 +1 位作者 任牡丹 阎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80-90,共11页
“放管服”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基于省际比较视角,选取国内9个省份的“放管服”改革实施文件作为案例,采用目标—手段链分析和文本分析法深入剖析“放管服”改革实施的整体行为逻辑。研究发现... “放管服”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基于省际比较视角,选取国内9个省份的“放管服”改革实施文件作为案例,采用目标—手段链分析和文本分析法深入剖析“放管服”改革实施的整体行为逻辑。研究发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省份,在“放管服”改革的实施目标、实施举措、保障机制等方面却存在较大的“趋同性”。这种趋同性是地方政府“理性选择行为”的结果,而理性选择行为逻辑主要源于制度同构中的强制性机制、模仿性机制、规范性机制和竞争性机制等的共同作用。从深入思考“放管服”改革本质,精准设置改革短、中、长期目标,发挥改革保障机制实效,勇于创新和优化现有制度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理性选择 制度同构 国家治理现代化 政府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监管的演进、界定、主要挑战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47
11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信用监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梳理信用监管提出的背景和演进过程,认为信用监管是指以现代社会治理和信用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信息... 信用监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梳理信用监管提出的背景和演进过程,认为信用监管是指以现代社会治理和信用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分级分类和精准智能监管为手段,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协同共治制度。比较传统监管方式,提出信用监管的六大特点和五大实现路径,并对市场监管、海关、交通运输等信用监管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及其成效进行分析,指出信用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完善信用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监管 社会信用体系 行政管理体制 信用立法 商事制度改革 “放管服”改革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展及其重点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耀桐 包雅钧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4,共8页
当前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政务公开、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政府工作的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公正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改革、公车制度改... 当前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政务公开、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政府工作的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公正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改革、公车制度改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反腐倡廉等十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及未来,"十三五"期间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将重点围绕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推进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加快和加大力度建设"四个政府",推进政府廉洁履职和反腐败斗争,坚决处理为官不为、克服庸政懒政怠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加快各项行政制度的更加成熟定型等十个任务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十三五”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审批局建设的四维机制:基于行政组织要素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宋林霖 何成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0,共9页
行政审批局是唯一以放管服改革整体目标为主要职责的政府机构,具有天然改革属性,对于研究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典型样本价值。在试点改革过程中,行政审批局以许可权限集中为前提,有效地推动简政放权、审管分离与透明行政,显著增强了... 行政审批局是唯一以放管服改革整体目标为主要职责的政府机构,具有天然改革属性,对于研究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典型样本价值。在试点改革过程中,行政审批局以许可权限集中为前提,有效地推动简政放权、审管分离与透明行政,显著增强了公众的获得感,是与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适应的地方审批部门,是贯彻放管结合、从审批层面促进监管的重要体制突破。基于案例的追踪研究,选取三家国内改革典型"样本",运用行政组织要素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局改革中的制度建设实质趋同,主要包括四个基础机制,即高层推动的动力机制、专业化队伍的保障机制、审批权集中的价值实现机制以及"局+中心"的协调机制。行政审批局模式改变了政务服务中心的底层逻辑,初步构建了跨部门审批产生化学融合反应的合法性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局 相对集中许可权 放管服改革 行政组织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管服”意见》下的普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治理探讨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吴振利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7,46,共8页
以《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引,普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治理同样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使其从被治理走向适度自主治理,从名义上的"独立"主体走向实质上的"治学... 以《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引,普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治理同样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使其从被治理走向适度自主治理,从名义上的"独立"主体走向实质上的"治学"主体。治学权及与之高度相关的权力,属于普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的界内事;不该负责和不擅长的,属于普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的界外事;与治学权高利害相关、比较重要和不宜由普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单独持有的,则属于应合理分权的交界事。普通本科院校对二级学院应该做到真放真管真服务,普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则应该规范作为、积极作为和理性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本科院校 二级学院 治学主体 “放管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琛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9,共12页
"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与营商环境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个评估指标体系相互参考、相互比较,能够有效提高改革成效评估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构建我国"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指标体... "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与营商环境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个评估指标体系相互参考、相互比较,能够有效提高改革成效评估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构建我国"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分析方法。建立科学的改革成效评估体系,是"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改革成效评估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与“常”:电商直播监管的问题检视与对策探寻 被引量:47
16
作者 宋林霖 黄雅卓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消费空间的限制,央地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推广,电商直播呈迅猛发展之势。但电商直播“野蛮生长”的背后也暴露出主播素质良莠不齐、价格销量等数据造假、产品功能虚假夸大宣传、假冒...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消费空间的限制,央地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推广,电商直播呈迅猛发展之势。但电商直播“野蛮生长”的背后也暴露出主播素质良莠不齐、价格销量等数据造假、产品功能虚假夸大宣传、假冒三无产品频现与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网络商业监管的旧难题与电商直播情境中的新挑战。从电商直播纷繁复杂的发展乱象中厘清其演进逻辑与类别特征,对其分类实施精准监管,针对电商直播监管问题的“变”与“常”,从行为主体、遵循的原则、行为程序、操作技术四个方面,探索政府规制电商直播的有效方式,以期对整个行业进行正确引导与合理规范,实现电商直播的有序发展与适度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直播 政府监管 “互联网+” “放管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赋能、权力规制与制度供给——“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实现逻辑 被引量:11
17
作者 彭向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137,共7页
从整体上探讨“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总体遵循“技术赋能—... 从整体上探讨“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总体遵循“技术赋能—权力规制—制度供给”的逻辑框架,即以权力规制为中轴,包括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与强化营商主体责任两个方面;以技术赋能、制度供给为两翼,包括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增强监管执法创新、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营商法规供给、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等六个方面,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目标的实现。三者的关系逻辑为:通过技术赋能突破权力规制的阻力与障碍,促使政府清权、减权、放权落到实处;通过制度供给规范和约束政府的权力,奠定和巩固权力规制的基础,防止和避免规制的“内卷化”;技术赋能与制度供给之间则互为重塑与保障。这一研究为地方政府开展“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提供了参考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营商环境优化 技术赋能 权力规制 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降成本”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欧浦玲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5,共9页
成本较高是当前制约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服务业存在税收负担下降尚不明显、名目繁多费用增加企业成本开支、所需生产要素成本较高、隐性制度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在对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 成本较高是当前制约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服务业存在税收负担下降尚不明显、名目繁多费用增加企业成本开支、所需生产要素成本较高、隐性制度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在对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如下建议:深入推进服务业"营改增",制定更为完善税前扣除和征管细则,推动新一轮减税改革;加大涉服行业"简政放权"力度,逐步减少行政性审批,建立与国际接轨商事制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尽快形成市场化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创新引领和对内对外双向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降成本” “营改增” “放管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公法规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姚荣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7,共11页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的宏观政策引导下,政府对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审批式管理"开始被"质量导向"的"监管式治理"取代。据此,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行政规制,正在由&...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的宏观政策引导下,政府对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审批式管理"开始被"质量导向"的"监管式治理"取代。据此,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行政规制,正在由"显性"转向"隐性"。然而,这并未改变公立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权作为行政权的现实窘境,政府依旧将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视为国家"委办事项"。要破解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规范与保障的一系列难题,必须走出将其界定为"内部管理权"抑或"行政权"的误区。从理想的状态而言,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应回归作为学术自治权的本质并被纳入公法规制的视野,进而形塑"国家法"与"大学法"良性互动的"合作规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高校 教师职称评审权 “放管服”改革 学术自治权 公法规制 合作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方政府简政放权改革中的权责关系调整——以A省省市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曾明 魏琬昕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80,共9页
简政放权作为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先手棋",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简政放权,不是简单的上下级政府间放权与接权过程,更涉及权力、资源、责任、人员等内容在不同层级政府间的重新配置,实质是上下级政... 简政放权作为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先手棋",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简政放权,不是简单的上下级政府间放权与接权过程,更涉及权力、资源、责任、人员等内容在不同层级政府间的重新配置,实质是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关系调整问题。本文以A省省市县行政审批权的下放与承接过程为例,对简政放权中上下级政府间关系调整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当前上下级政府间权力、责任、人员、资源的关系是一种不协调的状态,这种不协调的关系造成了政府间责权关系不一致、资源配置不到位、人员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成为制约简政放权的深层次因素。因此,深化简政放权需要均衡调整上下级政府间权力、责任、人员和资源关系,通过改革行政层级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职责,重塑政府间关系,推动形成上下级政府间责权利一致的权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政放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政府间关系 责权对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