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框架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对华认知战——以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孔志国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4,共10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对华实施的认知战,研究这种战争的主要方式、基本内容、表现特征以及带来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有效应对之策。[方法/过程]本文以话语分析领域对污名化最有解释力的跨...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对华实施的认知战,研究这种战争的主要方式、基本内容、表现特征以及带来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有效应对之策。[方法/过程]本文以话语分析领域对污名化最有解释力的跨学科、综合性的框架理论作为研究范式,以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为例进行分析,探讨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的生成、发展、演变与影响,并由此总结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在内的美国对华认知战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结果/结论]美国保守派智库对华污名化在内的美国对华认知战是一种多主体、全时域、多方位的新型战争,具有成本低、隐蔽性高、杀伤力强的特性,以及不区分平时和战时、不区分前线和后方的特点。中国要加强对美西方国家认知战实践做法的研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升话语建构能力,注重加强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框架理论 美国保守派智库 对华污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tigmatic Points法设计高性能80通道阵列波导光栅器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勤存 戴道锌 +2 位作者 潘德荣 何赛灵 何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采用StigmaticPoints方法改进传统的罗兰圆结构设计方法 ,给出一个实用化、高性能 80通道阵列波导光栅器件设计方案 .对采用这两种设计方法得到的器件性能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传统设计方法在设计大通道数阵列波导光栅器件中存在... 采用StigmaticPoints方法改进传统的罗兰圆结构设计方法 ,给出一个实用化、高性能 80通道阵列波导光栅器件设计方案 .对采用这两种设计方法得到的器件性能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传统设计方法在设计大通道数阵列波导光栅器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StigmaticPoints方法对器件性能的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波导光栅(AWG) 罗兰圆 stigmaticPoints方法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辈心理健康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测评中学生的效度与信度
3
作者 彭彪 韩雪 +2 位作者 王慧 杨棋凯 罗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检验同辈心理健康病耻感量表(PMHSS-R)中文版在中学生中的效度与信度。方法:选取1099名中学生,随机分为样本1(n=549)和样本2(n=550),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总样本(n=1099)用于考察内部一致性信度,2周后选取其中8... 目的:检验同辈心理健康病耻感量表(PMHSS-R)中文版在中学生中的效度与信度。方法:选取1099名中学生,随机分为样本1(n=549)和样本2(n=550),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总样本(n=1099)用于考察内部一致性信度,2周后选取其中87名中学生进行重测;另外选取259名中学生(样本3),采用抑郁症病耻感量表(DSS)、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ATSPPHSF)进行效标效度检验。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2个公因子,命名为病耻感意识、病耻感认同,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86%;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2因子模型拟合指数较好(χ^(2)/df=3.70,CFI=0.97,TLI=0.96,SRMR=0.03,RMSEA=0.07);PMHSS-R中文版得分与DSS得分正相关(ICC=0.58,P<0.01),与ATSPPH-SF得分负相关(ICC=-0.40,P<0.01);总量表及2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0、0.92和0.85,重测信度(ICC)分别为0.84、0.76和0.78。结论:同辈心理健康病耻感量表(PMHSS-R)中文版评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病耻感具有良好效度与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病耻感 效度 信度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性皮肤病患者外部污名状况的质性研究
4
作者 官鸿锦 罗钟玲 +2 位作者 匡叶红 肖易 沈敏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1,共9页
目的:大多数皮肤病为可见性皮肤病(visible skin diseases,VSDs),因患病部位暴露,患者更可能遭受来自公众及相关职业人群(服务提供者)的外部污名,导致远超生理层面的心理负担与社会歧视。当前国内针对VSDs外部污名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 目的:大多数皮肤病为可见性皮肤病(visible skin diseases,VSDs),因患病部位暴露,患者更可能遭受来自公众及相关职业人群(服务提供者)的外部污名,导致远超生理层面的心理负担与社会歧视。当前国内针对VSDs外部污名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银屑病、白癜风、痤疮为代表,旨在了解VSDs患者在不同场景中所经历的外部污名,并为后续的测量工具研制、定量研究和干预措施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招募23例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病医院门诊的银屑病、痤疮、白癜风患者,对VSDs患者进行定性访谈。采用Mayring的定性内容分析法及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使用定性研究报告标准进行报告。调查内容包括各个场景中的外部污名状况。结果:VSDs患者在家庭、社区、休闲服务场所、医院和其他场景遭受了外部污名,主要动机是避免疾病(担心传染、厌恶、远离);在学校场景中,各类VSDs均有患者报告遭受外部污名。银屑病患者在所有场景均遭受外部污名,白癜风与痤疮患者仅在部分场景遭受污名。结论:VSDs患者遭受了外部污名;与痤疮与白癜风相比,银屑病患者遭受的外部污名可能更严重。VSDs遭受外部污名的主要动机是避免疾病,应通过加强公众教育来纠正对VSDs的错误认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成员的外部污名、提供者污名与结构性污名是VSDs外部污名的重点,政策制定者应重点考虑VSDs患者的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性皮肤病 外部污名 污名力 场景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污名转向正名:中国电竞文化形象的嬗变、动因及未来路向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思均 熊禄全 谭青山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作为根植于电子游戏与竞技文化的新兴文化,电竞文化逐渐从昔日的“污名”标签转向如今的“正面”形象。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中国电竞文化正名的脉络、动因及未来路向。研究认为,国内电竞文化形象经历了“电子鸦片”... 作为根植于电子游戏与竞技文化的新兴文化,电竞文化逐渐从昔日的“污名”标签转向如今的“正面”形象。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中国电竞文化正名的脉络、动因及未来路向。研究认为,国内电竞文化形象经历了“电子鸦片”到“竞技项目”的文化符号转向、“网瘾少年”到“运动员”的文化身份转向以及文化价值由“负”至“正”的正名过程。这得益于国内电竞政策体系、电竞产业、电竞赛事、电竞文化传播媒介等行业环境的持续优化,驱动社会逐渐改变电竞文化形象的刻板印象。其全面正名仍任重道远,应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引导电竞文化健康发展;以文化IP塑造为重点,增强电竞文化符号渲染力;以身份认同促进为基础,提升电竞文化群体凝聚力;以跨界合作拓展为抓手,扩大电竞文化价值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电竞文化 文化形象 文化认同 污名 正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室与操场之间:体育生的身体经验与道德处境
6
作者 张瀚文 安许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5,共10页
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深描了从普通高中毕业的体育生在学校的身体经验与道德处境变化,呈现个体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并分析其文化生产过程。研究发现,普高体育生在学校教育中形成了“荣耀与污名”并存的情感结构,在经历了全面而细致的... 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深描了从普通高中毕业的体育生在学校的身体经验与道德处境变化,呈现个体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并分析其文化生产过程。研究发现,普高体育生在学校教育中形成了“荣耀与污名”并存的情感结构,在经历了全面而细致的身体规训后,他们的主体性受到了压制,由此开始抵抗学校文化并陷入低道德处境。从教室转向操场,普高体育生在身体的“享受”与新意义空间的敞开中逐渐恢复主体性。在训练生活里,体育生形成了“紧密相关且休戚与共”的氛围、“血味鼻息”的共同记忆,最终建构了“讲义气”与“重尊卑秩序”的共同体文化,并在教练员的“撑腰”下形成了反学校的文化底气。回到教室后,体育生通过“拽劲儿”的身体经营进行了主动的文化区隔与道德处境提升,但这一努力又不可避免地在传统教育价值秩序中受挫。于是,“创造性”的意义生产吊诡式地使体育生再次陷入污名化处境。大学孕育了新的文化世界,当知识教育不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当身体文化重新得到尊重时,体育生群体便可能实现真正的意义生产和文化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生 污名 身体社会学 道德处境 文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统治下女性体育粉丝何以正当化?——基于“国乒”微博超话的考察
7
作者 王创业 马旭 +2 位作者 董嘉颖 张恩槊 吕永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5,共9页
在男性主导的体育空间中,女性体育粉丝的身份与行动常面临污名化挑战。聚焦“国乒”运动员微博超话,探究女性体育粉丝在男性统治下何以使其其身份与行动正当化。发现:在资源层面,运用“顺应”“切割”“表演”等策略融入男性体育文化;... 在男性主导的体育空间中,女性体育粉丝的身份与行动常面临污名化挑战。聚焦“国乒”运动员微博超话,探究女性体育粉丝在男性统治下何以使其其身份与行动正当化。发现:在资源层面,运用“顺应”“切割”“表演”等策略融入男性体育文化;在过程层面,通过“叙事转译”“道德化”及强化“身份认同”将个体行为连接至社会价值层面;在认知层面,利用“溢出效应”与“可见性努力”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承认。揭示了在中国语境下女性体育粉丝在“国家—市场—社会”的结构性约束下,只能局部性地寻求承认、获取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体育粉丝 微博超话 饭圈 污名化 正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月经羞耻的概念分析
8
作者 王一玫 郑粉善 李功欣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6-49,59,共5页
目的定义女性月经羞耻的概念内涵,为医护人员识别和干预月经羞耻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以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月经羞耻的定义属性包括低自我效能、自我隔离、社交困扰;其前置因素包括社会文... 目的定义女性月经羞耻的概念内涵,为医护人员识别和干预月经羞耻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以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月经羞耻的定义属性包括低自我效能、自我隔离、社交困扰;其前置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对月经的污名化、女性客体化对月经的影响、月经生理知识的缺乏等因素;结局包括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个体忽视对月经的护理和关注、女性自信心和社会地位下降、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结论月经羞耻的内涵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并可能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青春期女性。为准确识别和评估月经羞耻,应研发特异性的测量工具,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月经羞耻对女性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 月经羞耻 月经污名化 月经耻辱 月经沉默 低自我效能 自我隔离 社交困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的适用性及理念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知仲 操慧颖 +3 位作者 陈兆祺 李攀 丁佳欣 胡茂荣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29,共4页
将叙事疗法应用于非自杀性自伤的心理治疗之中,为治疗非自杀性自伤探寻一种基于赋权的心理治疗理念。从非自杀性自伤的本身特点和叙事疗法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叙事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的适用性;结合治疗的具体过程,对叙事疗法应用于非... 将叙事疗法应用于非自杀性自伤的心理治疗之中,为治疗非自杀性自伤探寻一种基于赋权的心理治疗理念。从非自杀性自伤的本身特点和叙事疗法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叙事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的适用性;结合治疗的具体过程,对叙事疗法应用于非自杀性自伤的理念进行分析;最后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将叙事疗法应用于治疗非自杀性自伤的试点研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借鉴思路。因此,叙事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疗法 非自杀性自伤 心理治疗 污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障碍污名化研究的范围综述
10
作者 沈昶邑 陈玉莹 +5 位作者 吴翯旻 邹利 李煦 赵雅娟 王彦凤 苏杭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2-37,共6页
通过范围综述审查了国内外有关游戏障碍污名化的研究,了解游戏障碍污名化的特征、成因、影响及干预。提炼出游戏障碍污名化的10个主题,包括整体性污名,强调危险,从“污名化”到“正名化”,媒体报道偏差,技术恐慌与社会控制,认知分歧、... 通过范围综述审查了国内外有关游戏障碍污名化的研究,了解游戏障碍污名化的特征、成因、影响及干预。提炼出游戏障碍污名化的10个主题,包括整体性污名,强调危险,从“污名化”到“正名化”,媒体报道偏差,技术恐慌与社会控制,认知分歧、偏差与不足,社会排斥与歧视,求助障碍,心理健康问题,游戏障碍污名化干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游戏障碍污名形成模型。未来需要提高游戏障碍污名化研究的质量,扩大研究内容与对象,加强对污名形成机制的研究与干预手段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障碍 污名化 污名形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抛物面反射镜的投影畸变校正研究
11
作者 罗志超 何煜 +2 位作者 李瑶艳 邵传强 杨晓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4-1750,共7页
光学元件在使用基于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Computer Controlled Optical Surfa-cing,CCOS)的设备进行迭代加工时,需要导入光学干涉测量的面形数据。而使用无像差点法的自准直检测光路测量离轴凹抛物面反射镜时,由光路产生的投影... 光学元件在使用基于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Computer Controlled Optical Surfa-cing,CCOS)的设备进行迭代加工时,需要导入光学干涉测量的面形数据。而使用无像差点法的自准直检测光路测量离轴凹抛物面反射镜时,由光路产生的投影畸变会使检测的面形图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工件的面形质量难以快速收敛。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准直检测光路的离轴凹抛物面镜的畸变校正方法。通过确定干涉仪中CCD测量坐标系和镜面坐标系的投影坐标变换,结合少量标记点的标定,对整个面形进行重构,从而校正投影畸变。针对某大口径离轴四反光学系统的Φ430mm等厚离轴凹抛物面主镜的自准直检测,以畸变校正后的检测数据作为磁流变设备的加工指导,表面面形精度RMS最终达到λ/80(λ=632.8nm)。该方法基于少量标记点实现高精度面形校正,能够有效缩短CCOS迭代加工过程中的畸变校正时间,在保证表面质量要求的情况下提升光学元件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无像差点法检测 投影畸变 Fiducials功能 干涉图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污名化:风险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征 被引量:52
12
作者 张昱 杨彩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在当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污名现象渐趋严重,出现了污名现象不断增多、污名对象不断泛化、污名内容逐渐多样、污名关系愈加交错复杂的泛污名化趋势,并同时呈现出一般污名、交错污名、内隐污名、突发污名与常态污名并存、公众污名... 在当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污名现象渐趋严重,出现了污名现象不断增多、污名对象不断泛化、污名内容逐渐多样、污名关系愈加交错复杂的泛污名化趋势,并同时呈现出一般污名、交错污名、内隐污名、突发污名与常态污名并存、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相分离等新特性。究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个体风险日益增大,且现代社会高度分工下的知识隔离使个体对风险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相对弱化,同时陌生人社会中的价值冲突、信息化的张力等因素也共同加剧了不信任的转移与扩散,进而促进了泛污名现象日趋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化 泛污名化 信任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杨柳 刘力 吴海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9-830,共12页
应激与应对的理论发展构建了污名应对研究的基本框架。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污名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目前,关于被污名者应对污名策略的研究,特别是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日... 应激与应对的理论发展构建了污名应对研究的基本框架。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污名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目前,关于被污名者应对污名策略的研究,特别是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日趋增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区分出问题聚焦性与情绪聚焦性策略、卷入与摆脱策略以及前摄性与反应性策略;对于可隐藏污名而言,还涉及到表露/隐藏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质性研究范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注重污名应对策略的情境性,加强不同污名领域的专题研究,关注对应对策略的评价并构建污名应对策略的层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 被污名者 应对策略 艾滋病污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污名化的影响、产生与应对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齐建 姚尚满 王志中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53,共5页
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背景出发,总结了疾病污名化的影响、产生和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流行病污名会产生个体的社会规避与失能、风险失真与社会性恐慌,并考验基层社区疫情防控的脆弱性;疾病污名化与个体医学知识匮乏、流行病风险在... 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背景出发,总结了疾病污名化的影响、产生和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流行病污名会产生个体的社会规避与失能、风险失真与社会性恐慌,并考验基层社区疫情防控的脆弱性;疾病污名化与个体医学知识匮乏、流行病风险在情感上道德化以及社会建构中的区隔和排斥有关。污名治理应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全人照顾模式出发,注重多元专业性整合、社区韧性提升和政策制度驱动下的文化更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化 流行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内隐污名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卢芳芳 邹佳佳 +2 位作者 张进辅 蒋怀滨 林良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176,共5页
为探讨留守儿童的概念和行为特征在留守儿童污名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揭示其内隐运作机制,减小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消极态度或偏见,改善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环境,对随机抽取的福清市68名小学教师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结果发现:IAT1中被试... 为探讨留守儿童的概念和行为特征在留守儿童污名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揭示其内隐运作机制,减小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消极态度或偏见,改善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环境,对随机抽取的福清市68名小学教师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结果发现:IAT1中被试对留守儿童持消极内隐态度,实验结果存在显著的IAT效应(p<0.001);IAT2中被试对留守儿童的特殊行为持消极的内隐态度,实验结果存在显著的IAT效应(p<0.001).认为留守儿童的概念和行为特征在留守儿童污名化过程中起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留守儿童 污名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文宇 李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在综述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并指出了其各自的不足。为了弥补当前研究在中观层面的关注不足,提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视角与框架。该框架利用微观层面互联网语篇分析来重构中观层面... 在综述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并指出了其各自的不足。为了弥补当前研究在中观层面的关注不足,提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视角与框架。该框架利用微观层面互联网语篇分析来重构中观层面网络语言暴力的事件—过程,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社会情境来展现"暴力的语言"向"语言的暴力"演变背后的驱动机制和社会操纵过程,可为下一步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提供启示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网络语言暴力 污名化 网络欺凌 人肉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名化”与《红楼梦》社会身份的变动及传播趋向 被引量:8
17
作者 顾宇 温庆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8,共8页
《红楼梦》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多次被“污名化”,尤其是被贴上“诲淫”的社会标签与“叙满”“排满”的民族标签,使得《红楼梦》的社会身份经历多次变动。历代读者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以贴标签的形式任意解构与重构《红楼梦》的文... 《红楼梦》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多次被“污名化”,尤其是被贴上“诲淫”的社会标签与“叙满”“排满”的民族标签,使得《红楼梦》的社会身份经历多次变动。历代读者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以贴标签的形式任意解构与重构《红楼梦》的文本意义。这使得历代读者的评论往往聚焦于社会功用而非文学审美趣味,严重影响了《红楼梦》的社会美誉度。与此同时,另一些读者进行了诸多去“污名化”的努力,主张回归《红楼梦》“文学上之价值”。而“污名化”与去“污名化”的交织论争,是彼时知识阶层经历社会诸多变革之后深思古代小说存在意义的结果,以便对《红楼梦》的社会价值提出更合理的意见,从而更包容地对待《红楼梦》的多样旨趣与多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化” 《红楼梦》 社会身份 阅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跨国扩散背景下的西方对华污名化 被引量:31
18
作者 曾向红 李琳琳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35,159,160,共21页
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以来,西方借机对华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污名化浪潮。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多点暴发,对华污名化经历了从道德性指责到政治性攻击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动机政治化、内容复杂化等特征。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 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以来,西方借机对华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污名化浪潮。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多点暴发,对华污名化经历了从道德性指责到政治性攻击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动机政治化、内容复杂化等特征。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借助文化霸权和话语权力,妄图通过对华污名化将中国塑造为疫情的“罪魁祸首”,以此争取国内外支持,达到对华打压与遏制的政治目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疫情面前,针对中国的污名化运动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破坏力:世界各地的亚裔成为种族主义者的攻击对象;中美两国关系愈加趋向紧张;中国的外交处境更加艰难。对此,中国应从污名生成的机制入手,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应对舆论危机的能力与韧性,在去污名化过程中做到有情、有理、有力、有节,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与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污名与污名化 西方对华舆论 国际舆论环境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法设计平场型EDG波分复用器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泓桥 何赛灵 +2 位作者 盛钟延 石志敏 何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利用两点法 (twostigmaticpointsmethod)对平场型蚀刻衍射光栅 (EDG)波分复用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 .与传统EDG相比 ,该方法以较小的性能损失为代价 ,极大简化了制作工艺 .通过标量波动衍射理论对 16通道的该型器件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 利用两点法 (twostigmaticpointsmethod)对平场型蚀刻衍射光栅 (EDG)波分复用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 .与传统EDG相比 ,该方法以较小的性能损失为代价 ,极大简化了制作工艺 .通过标量波动衍射理论对 16通道的该型器件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 :在用光探测器陈列接收的情况下 ,额外的功率损耗约为 1dB ,信道间的不均匀性小于 0 .3dB ,串绕小于 - 30d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刻衍射光栅 平场型 两点法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有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移民在文化适应中常常会被迁入地居民赋予"污名化"称谓,这种行为对移民的文化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产生"污名化"的原因既是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两种不同民间文化差异的结果,又是迁入地居民对移民群体文化排斥的外在表... 移民在文化适应中常常会被迁入地居民赋予"污名化"称谓,这种行为对移民的文化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产生"污名化"的原因既是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两种不同民间文化差异的结果,又是迁入地居民对移民群体文化排斥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迁入地居民为提高自尊而产生心理认同感的反映。"污名化"是特定阶段的称谓,会随着移民与迁入地居民交往与联系的加强而逐渐弱化并最终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污名化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