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耕织图像”为核心的知识图谱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玮 杨家瑶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耕织图像是艺术领域重要的图像资源,在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驱动下,提出一种面向耕织图像的数字资源开发,实现多种载体形式的耕织图像资源数据知识图谱构建、主题性检索功能设计,以满足知识服务需求。构建耕织图像知识图谱与数据关... 耕织图像是艺术领域重要的图像资源,在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驱动下,提出一种面向耕织图像的数字资源开发,实现多种载体形式的耕织图像资源数据知识图谱构建、主题性检索功能设计,以满足知识服务需求。构建耕织图像知识图谱与数据关联,选取各种载体形式的耕织图像资料为数据来源,搭建图文资料图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本体知识图谱,以充分挖掘利用图像知识。基于关联数据构建作品的知识图谱模型,能够揭示耕织图像的语义信息,为各种载体形式的耕织图像资料的数据化转换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既能揭示耕织图像之间隐藏的关系,又能比较分析耕织图像中未知图像的内涵,以及耕织图像中所涵盖的关于耕作和纺织图像技术、工具、动能等的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织图像 载体形式 知识图谱 知识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政治与仪式——再探中国古代“蚕织”图像的传播与社会功能
2
作者 尹鹏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蚕织”图像,指涉及蚕织劳作活动的图形和影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此类图像主要存在于工艺美术与绘画领域。本文以宋代“蚕织”图像所涉及的三类绘画主题—“豳风图”“耕织图”和“蚕织图”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受众群体为切入点,对以往... “蚕织”图像,指涉及蚕织劳作活动的图形和影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此类图像主要存在于工艺美术与绘画领域。本文以宋代“蚕织”图像所涉及的三类绘画主题—“豳风图”“耕织图”和“蚕织图”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受众群体为切入点,对以往该领域研究中有关此类图像社会功能的观点,进行了重新思考。文中对“蚕织”图像的不同受众群体在该图像传播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特别关注他们所起的作用与其自身社会分工间的联系,由此梳理出该图像在不同社会阶层间完整的传播链条,并讨论了这一传播链条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治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织”图像 士大夫 传播途径 社会功能 身份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耕织图”中“蚕织图”绘制版本变化与形态流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向春香 李宜璟 陶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67,73,共7页
历代"耕织图"中"蚕织图"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劳作过程。从南宋直至晚清,由于许多文人画家参与绘制"蚕织图",图画内容、图画数量、绘制风格各不相同,故留下了"蚕织图"... 历代"耕织图"中"蚕织图"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劳作过程。从南宋直至晚清,由于许多文人画家参与绘制"蚕织图",图画内容、图画数量、绘制风格各不相同,故留下了"蚕织图"不同的绘制版本。至清代,"蚕织图"出现了石刻、年画、瓷器、彩绣画、实景图、彩廊、墨锭、木刻屏风等表现形态各异的载体,为"蚕织图"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这些变化体现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活动,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蚕织图"也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织图 耕织图 绘制版本变化 形态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耕织图》的流变、传播及政治使用脉络 被引量:6
4
作者 冯鸣阳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20-27,共8页
本文将不同版本和用途的楼璹《耕织图》进行图像内容、题跋、媒材、风格的对比,试图勾勒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耕织图》在南宋的传播路线及政治使用脉络。《耕织图》的众多版本不一定完全忠于原本,创作者会根据不同的受众、用途、目的来进... 本文将不同版本和用途的楼璹《耕织图》进行图像内容、题跋、媒材、风格的对比,试图勾勒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耕织图》在南宋的传播路线及政治使用脉络。《耕织图》的众多版本不一定完全忠于原本,创作者会根据不同的受众、用途、目的来进行一定的创新。《耕织图》在南宋主要从四种途径流传,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政治使用脉络:吴皇后注本的《蚕织图》只截取了《织图》的部分进行详细注释,作为宫中的蚕织技术指导图;南宋画院画家制作的摹本,根据其对原作的改动程度及不同用途分为三类:忠实原作的高宗朝院画本及刘松年本,进行创造性再现的梁楷本与意象化再造的李嵩本。楼氏后人、朝臣等对楼璹本的翻刻其目的是为了"以传永久"并使君主感知农桑为天下本,其选择的复制方式主要为石刻、版画等;绘制于南宋郡县大门的《耕织图》壁画的出现也说明了《耕织图》传播的范围已经下沉到了普通民众。对于庶民来说,《耕织图》既是科学的桑蚕技术详解图,也是政府一种较为直观的"劝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织图》 《蚕织图》 楼璹 纺织图像 政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蚕织图》技术文化东传对“蚕织浮世绘”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陶红 邓楠楠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5-123,共9页
日本“蚕织浮世绘”是中华农业技术文化东传日本的证据。江户时代的胜川春章、北尾重政、喜多川歌麿等日本画家绘制的“蚕织浮世绘”,再现了中国古代《蚕织图》技术环节称谓、蚕桑器具形状、“图文互释”等特征。15世纪至19世纪后期,鉴... 日本“蚕织浮世绘”是中华农业技术文化东传日本的证据。江户时代的胜川春章、北尾重政、喜多川歌麿等日本画家绘制的“蚕织浮世绘”,再现了中国古代《蚕织图》技术环节称谓、蚕桑器具形状、“图文互释”等特征。15世纪至19世纪后期,鉴岳真相收藏梁楷《蚕织图》、狩野永纳摹绘宋宗鲁本《蚕织图》、橘守国以楼璹版《蚕织图》为基础《绘本直指宝》,深化了中华农业技术文化东传日本的基础并扩大了其影响,最终形成日本“蚕织浮世绘”。“蚕织浮世绘”是日本农耕图像表达迈向本土化的结果,其特征包括3幅连续绘的表现形式,画面套色艳丽、构图空间多元、人物肖像“美人绘”等,其中仍能看到中国古代《蚕织图》技术文化的影响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蚕织图》 技术文化 “蚕织浮世绘” 日本蚕织图像 图像本土化 农耕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务女红图”中的左图右史——兼论其对中国传统耕织图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新豪 《农业考古》 2020年第6期188-193,共6页
“农务女红图”是邝璠以楼璹《耕织图》为蓝本而创制的一批耕织图像,它一方面通过增删图像的方式将当时农业技术的某些最新发展反映于其中,挣脱了传统耕织图像绘制中“技术停滞”的桎梏;另一方面又将楼氏所配的五言诗改为民间流行的竹枝... “农务女红图”是邝璠以楼璹《耕织图》为蓝本而创制的一批耕织图像,它一方面通过增删图像的方式将当时农业技术的某些最新发展反映于其中,挣脱了传统耕织图像绘制中“技术停滞”的桎梏;另一方面又将楼氏所配的五言诗改为民间流行的竹枝词,把读者的范围从士大夫拓展至庶民百姓。这些图像与竹枝词因其通俗性而被晚明建阳书坊的书商们所青睐,开启了日用类书“农桑门”中插入耕织图像的滥觞,使得由楼璹开创的、一直居于庙堂之上的传统耕织图体系开始通过版刻的形式传播到民间社会,构成了耕织图传播的另一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织图 农务女红图 图像 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耕织图诗的俗化与推广——以邝璠《题〈农务女红之图〉竹枝词》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贠娟 李中耀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7-224,共8页
明邝璠在宋楼璹《耕织图》的基础上更易数事,简化了农桑过程,将其编入日用类书《便民图纂》,题为《农务女红之图》,并将题诗换为"通俗浅白"的竹枝词形式,为后世构建了一个经典的市民耕织图诗蓝本。其版本有三,其中日本内阁文... 明邝璠在宋楼璹《耕织图》的基础上更易数事,简化了农桑过程,将其编入日用类书《便民图纂》,题为《农务女红之图》,并将题诗换为"通俗浅白"的竹枝词形式,为后世构建了一个经典的市民耕织图诗蓝本。其版本有三,其中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弘治十五年(1502)刻本的手钞本最符合邝璠创作原貌,并补遗了一首竹枝词,凡32首。《农务女红之图》与竹枝词将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完美结合,弥补了"图画"语境的空白,有效促进了耕织过程的推广,并重现了传统家庭"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反映了统治阶层为维护封建秩序所做出的文化改良与革新,也反映了竹枝词对"文化下移"所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邝璠 便民图纂 耕织图诗 图像叙事 竹枝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耕织图》在日本的本土化流变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航 陶红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9-367,共9页
中国古代《耕织图》自南宋楼璹首创,历经时代的变迁,成为整个封建社会农耕文化的视图标尺。日本室町时代,《耕织图》流布日本,为日本狩野画派所接纳和摹绘,用以作为粉本模仿中国的水墨绘画来彰显统治者的文化品味,后逐渐形成极具日本民... 中国古代《耕织图》自南宋楼璹首创,历经时代的变迁,成为整个封建社会农耕文化的视图标尺。日本室町时代,《耕织图》流布日本,为日本狩野画派所接纳和摹绘,用以作为粉本模仿中国的水墨绘画来彰显统治者的文化品味,后逐渐形成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四季耕作图”“养蚕机织图”。较之原本的《耕织图》内容,这些图绘有了绘画载体及绘画组构的改变,日式元素的融入也推进了其在日本的本土化发展,堪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良好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耕织图》 四季耕作图 养蚕机织图 文化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