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草原人居系统:内涵特征、构建框架与发展方向 |
张鹏举
王志强
雷振东
狄彦强
荣丽华
贺龙
李佳
何苗
|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乡村三生宜居性测度与多情景模拟预测——以泰来县为例 |
王蕾
陈媛媛
翟雅琳
李泽玉
贾佳
张心语
张泽雨
周霁涵
姚允龙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广西石漠化地区“三生空间”演化及情景模拟优化 |
陈严武
余勇兵
覃照素
闫颖慧
段文彬
|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影响研究 |
毕斗斗
张宇嘉
贾振立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渭河流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
张艳
江海云
杨维新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面向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的“三生空间”效能评价 |
张中华
王晨鹏
王玉蒙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三生“空间-功能”耦合视角下村庄分类与规划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
刘燕
邓德凡
何汇域
何星
曹伟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 |
闵家森
王让会
刘春伟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9
|
环鄱阳湖城市群县域“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陈洁茹
叶长盛
魏嶶
蔡鑫
汪礼丽
|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中国乡村“三生”融合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
向书坚
宋丽影
郑瑞坤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1
|
“三生”功能供需匹配视角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模式优化 |
刘雯
唐秀美
梁梦茵
孔凡婕
孙想
王洪佳
|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基于三生空间的村域碳排放与农户福祉的耦合关系研究 |
陆文婧
陈海
梁小英
杨苗苗
马羽赫
赵如君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新疆耕地多功能时空特征与权衡管理 |
李奇峰
王艺洁
王浩阳
张蚌蚌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特大型煤矿区“三生”时空格局分异及功能协同研究 |
李菡璎
冯宇
白中科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以延安市为例探讨城镇化与生态工程共同作用下的“三生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李贝
张起明
温倩倩
康晶
王刚
季红超
罗海江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约束与增长双向引导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城“三生”空间优化--以米脂县城中心城区为例 |
贾若楠
吴左宾
|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基于InVEST-FLUS模型的岩溶区和非岩溶区“三生空间”碳储量对比 |
李慧
魏兴萍
李良鑫
|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下游影响区“三生”功能权衡/协同效应 |
李梦凡
王乾旭
刘振岳
周志民
张鹏岩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垂直特征及模式识别 |
尹林赛
刘春腊
蒲美霖
皇甫子贞
王飞宇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0
|
基于“三生”空间优化的齐鲁乡村振兴样板研究——以山东省莱阳市南官庄村为例 |
巩玉玲
刘迎华
石媚山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