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世情小说梦境插图的图像隐喻与文学功能
1
作者 曾礼军 刘宇颂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9,共16页
梦境插图与明清世情小说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梦境插图集中在世情小说当中,而且图像表达也呈现出独特的“世情化”特征。梦境插图以世情小说文本为依据进行构图和绘刻,表现婚恋情感、人生命运和善恶道德等世情内涵。梦境插图又具有图像... 梦境插图与明清世情小说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梦境插图集中在世情小说当中,而且图像表达也呈现出独特的“世情化”特征。梦境插图以世情小说文本为依据进行构图和绘刻,表现婚恋情感、人生命运和善恶道德等世情内涵。梦境插图又具有图像阐释的能动性,聚焦于世情人物和世情场景的绘刻和再创作,通过“梦里”与“梦外”的双重图像形态来再现、深化和拓展小说中的世情主题。梦境插图作为世情小说的副文本,还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和传播具有突出的辅助作用,进一步凸显和强化了世情叙事和世情主题。梦境插图的这种“世情化”现象的形成,是梦文化意识的民族累积、梦境图像绘制的繁荣与明清尚情文化思潮合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世情小说 梦境插图 图像隐喻 文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条件下明渠紊流拟序结构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闫静 戴坤 +2 位作者 唐洪武 陈扬 张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7,共7页
运用数字图像处理及流动显示技术,对植物条件下明渠紊流拟序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改变了明渠的紊流结构,与无植物条件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拟序结构特性,流动可以划分为3个区域:植物内层区,弱猝发现象与类卡门涡街... 运用数字图像处理及流动显示技术,对植物条件下明渠紊流拟序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改变了明渠的紊流结构,与无植物条件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拟序结构特性,流动可以划分为3个区域:植物内层区,弱猝发现象与类卡门涡街综合作用,尾流涡结构受植物直径及排列方式影响大;植物顶部附近区,紊流结构复杂、结构变化快,同时存在壁面边界层中的猝发现象及自由混合层中大涡配对现象,猝发周期与流速负相关,涡平均渗透深度与流速和淹没度正相关;植物外层区,与明渠外区类似,表现为涡体拉伸及紊流的间歇性。各区紊流拟序结构各不相同,但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显示 植物明渠 紊流 拟序结构 猝发现象 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率标线长度对减速行为的影响现象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兵 朱顺应 +2 位作者 王红 夏晶 丁乃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为探寻路面边缘率标线长度对驾驶员减速行为的影响现象和作用机理,在高速公路直线段开展路上实证研究。采集试验路段自由流车辆的断面车速数据,统计分析边缘率标线长度对减速行为的影响现象。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索影响机理。... 为探寻路面边缘率标线长度对驾驶员减速行为的影响现象和作用机理,在高速公路直线段开展路上实证研究。采集试验路段自由流车辆的断面车速数据,统计分析边缘率标线长度对减速行为的影响现象。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索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长度的减小能够显著增强边缘率标线减速效果,当边缘率标线长度分别取1.5,1和0.5 m时,平均车速与铺设前相比分别降低5.0%,7.1%和8.8%;边缘率标线长度从标线扩张率和视觉暂留2个角度影响驾驶员的减速行为;边缘率标线长度的减小与时间频率的增大能够协同地增强驾驶员的减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边缘率标线长度 结构方程模型(SEM) 减速效果 视觉暂留 扩张率 时间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作家群”探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5-282,共8页
2006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昭通作家群"与"宁夏青年作家群"、"甘肃青年作家群"、"河南青年作家群"一起被写入大会的主题报告。昭通作家群是全国唯一一个被中国作... 2006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昭通作家群"与"宁夏青年作家群"、"甘肃青年作家群"、"河南青年作家群"一起被写入大会的主题报告。昭通作家群是全国唯一一个被中国作协以市级地名来命名的作家群。一个地方的文学现象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应该说与昭通作家群的创作状态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 文学现象 作家群 文学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局限补偿”机理的微视频设计模型——以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的学习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伊亮亮 董玉琦 钱薇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26,共6页
该文运用二阶诊断测试法对8年级学生在"光现象"单元学习之前的认知起点进行了测查。在借助具身认知理论对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认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由于学习者的视觉感知在明暗分辨能力、空间分辨能力和时间分辨能力等... 该文运用二阶诊断测试法对8年级学生在"光现象"单元学习之前的认知起点进行了测查。在借助具身认知理论对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认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由于学习者的视觉感知在明暗分辨能力、空间分辨能力和时间分辨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学习者可能通过视觉获得不准确或不全面的信息,并以这些信息为依据形成对"光现象"内容的偏差认知。为了从源头上修正学习者的偏差认知,该文提出了以借助技术对视觉局限进行补偿为核心,以改善学习、促进学习者偏差认知的转变为目的,以综合运用生理补偿和心理补偿为手段的微视频学习资源设计模型,开发了"光现象"系列微视频学习资源,并通过等组准实验研究对模型及微视频学习资源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运用微视频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的实验组在促进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L 具身认知 中学物理 视觉局限 微视频 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营销理论建构及其核心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建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3,123,共6页
视觉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新概念与新领域。它建立在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科学地将视觉识别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终端卖场设计与商品展示技术运用于产品设计、传播策划和空间设计领域,由此对目标顾客及潜在顾客形成强大的视... 视觉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新概念与新领域。它建立在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科学地将视觉识别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终端卖场设计与商品展示技术运用于产品设计、传播策划和空间设计领域,由此对目标顾客及潜在顾客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对其产生心理层面的影响,从而带动商品的销售,达到营销目的。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是它的基础理论,视觉识别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终端卖场设计与商品展示是它的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营销 心理现象 视觉传达 商品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解读被当代文学史书写遗忘的名家精品——郭澄清现象论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钧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共7页
郭澄清以自成一家、成就卓越的短篇小说和史诗性的《大刀记》而跻身中国当代文学著名作家行列。但是由于所谓"文革文学空白论"、重写文学史反而对郭澄清产生了某种遮蔽与误读,这就是"郭澄清现象"。通过对郭澄清小... 郭澄清以自成一家、成就卓越的短篇小说和史诗性的《大刀记》而跻身中国当代文学著名作家行列。但是由于所谓"文革文学空白论"、重写文学史反而对郭澄清产生了某种遮蔽与误读,这就是"郭澄清现象"。通过对郭澄清小说的解读,可以发现其对中国当代小说史的独特贡献,认识"郭澄清现象"的文学史价值,恢复其历史的本真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澄清现象 《大刀记》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平凹当代中国文学高度问题的思考——基于史识视域与史学格局的建构 被引量:4
8
作者 冯肖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8,共12页
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贾平凹以其殷实足量的作品和超透支写作姿态,不仅赢得了自身应有的文学席位,与此同时也为20世纪后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的繁荣、鲜活倍增了无限的厚重质彩。因此,基于世纪文学史识视域和史学格局的建构,就有必要思考... 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贾平凹以其殷实足量的作品和超透支写作姿态,不仅赢得了自身应有的文学席位,与此同时也为20世纪后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的繁荣、鲜活倍增了无限的厚重质彩。因此,基于世纪文学史识视域和史学格局的建构,就有必要思考贾平凹当代中国文学高度问题。笔者以为其话题涵旨有三:一是不可逾越的"贾平凹文学事实"——30年文学书写与160部书的置换关系,一代不断前行的富有绿色生命意识的文学独行侠。二是不懈激活文坛的"贾平凹文学现象"——创作数量与文学史精神的始终暗合,创作质量与艺术至境的长效撞击和通达,一种关注民生的大境界正气写作。三是原在的杂学艺术观与文本潜在的文化学图式——"五大文化系脉"、"六大文化层面"的美学典本。这些是贾平凹先于他者,高于他者,引领文学的珍品别裁,是他确立当代中国文学高度的支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文学事实 文学现象 杂学艺术观 文化学图式 文学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乍暖还寒——“平凡的世界”现象与“重写文学史” 被引量:6
9
作者 武菲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41,共9页
"平凡的世界"现象由读者、体制、学术界三种不同力量的不同态度构成,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究其原因,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思潮中,文学"去政治化"的追求、受西方中心论和进化论史观支配... "平凡的世界"现象由读者、体制、学术界三种不同力量的不同态度构成,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究其原因,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思潮中,文学"去政治化"的追求、受西方中心论和进化论史观支配的文学史观、对《平凡的世界》艺术价值的低估都参与了这一现象的形成。近年来,随着"重写文学史"形成的文学史叙事被反思,《平凡的世界》重返文学史场域。路遥对经典现实主义的坚持和通过"失衡婚恋"模式对人性、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现象 文学史叙事 现实主义 路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跃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5,共9页
关于文学史的研究可能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我们为什么研究文学史?其二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意义在哪里?研究文学史,要有三个支点,即艺术感受、文献积累、理论素养;要经历三个层次,即走进文学、走出文学、最后回归文学;而今又关涉到三个热点... 关于文学史的研究可能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我们为什么研究文学史?其二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意义在哪里?研究文学史,要有三个支点,即艺术感受、文献积累、理论素养;要经历三个层次,即走进文学、走出文学、最后回归文学;而今又关涉到三个热点,即关注社会阶层的研究、物质生存的问题、强化了时空的观念。历史本身无法真实地被还原,进入历史的唯一一条途径是文献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文献学 历史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学话语转型中的“郭沫若现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剑华 田文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0,共6页
中国传统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矛盾,“郭沫若现象”的出现是“五四”新文学解决自身矛盾、摆脱尴尬处境的必然。郭沫若敏锐的时代感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绝对自由的诗体不仅推动了新文学运动进程,完成古典文学的近现代化转型... 中国传统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矛盾,“郭沫若现象”的出现是“五四”新文学解决自身矛盾、摆脱尴尬处境的必然。郭沫若敏锐的时代感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绝对自由的诗体不仅推动了新文学运动进程,完成古典文学的近现代化转型,而且建立了一整套现代自由诗的规范,给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话语转型 郭沫若现象 文论和创作 后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渗流问题模拟装置的研发及实验教学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文静 刘珂 +1 位作者 陈超 张孟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9-72,共4页
渗流问题的复杂性和理论性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给学生直观和深入的认识。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可调节水头的渗流模型试验装置。该模型装置可以形象地展现渗流过程中土体中的流网;通过调节渗流水头差,可模拟流土、管涌... 渗流问题的复杂性和理论性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给学生直观和深入的认识。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可调节水头的渗流模型试验装置。该模型装置可以形象地展现渗流过程中土体中的流网;通过调节渗流水头差,可模拟流土、管涌等一系列工程破坏现象;通过改变孔隙比、渗径长度、土的颗粒级配等物理指标,还可以开展多种实验工况下的渗流试验,分析相关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利用该装置的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土体渗流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也可为同种类型的土工"三性实验"作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模型 渗流场 管涌流土现象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的文学期待——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文化现象反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洪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4-100,共7页
文学史建构功能的凸现 ,关键是史家主体意识的弘扬 ;重视文学本体和培养文学素质的文学史 ,才能还原出文学的鲜活 ;而文化视域的对话和交流 ,为我们提供了若干文学史新理念和多样叙述方式的构想。文学史有它的过去 ,也有它的未来。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文化现象 20世纪 中国 文学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当下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詹艾斌 唐婷 欧阳小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1-65,共5页
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关注和探究生成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当下形态是当前思考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一种根本性要求。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 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关注和探究生成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当下形态是当前思考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一种根本性要求。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在以上总体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并参考学界的有关认识着重强调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文学需要高扬人的主体性;其二,需要对文学主体的观念意识和精神状态问题给予深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的当下形态 目的论视野 当下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人类学和丝路视域中的当代河西走廊文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金城 张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文学,在新时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一批重要作家和独具特色的作品,构成河西文学的新气象。他们书写河西,不约而同地展开对地域情境的叙事和抒情,重构着河西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他们重新发现被所谓正史忽略或遗忘的历史... 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文学,在新时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一批重要作家和独具特色的作品,构成河西文学的新气象。他们书写河西,不约而同地展开对地域情境的叙事和抒情,重构着河西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他们重新发现被所谓正史忽略或遗忘的历史,重视日常生活的河西历史,表现民间文化和民间情感;他们的创作体验源自河西又超越地方与族群的人类意识,执着地把一个奇特的河西世界展现给世人,开辟着由地方性而通达人类性的蹊径,也诠释了文化多样性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文学现象 地方性 重述历史 人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5年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程梅 朱瑞芳 韩世范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7期2359-2363,共5页
[目的]了解近15年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及护理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WOS)数据库中2001年—2015年发表的护理教育文献中的主题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分析,借助CiteSp... [目的]了解近15年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及护理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WOS)数据库中2001年—2015年发表的护理教育文献中的主题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分析,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展现近15年美国护理教育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果]通过对中心度高的关键词分析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2001年—2005年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社区教育、正念减压、护理信息学、遗传学)、教学模式(混合教学、人类病人模拟器、网络教育)、症状管理和循证护理实践;2006年—2010年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环境卫生课程、护理课程整合质量和安全内容、沟通技能教育)、教学模式(以学习为中心、高保真模拟、团队学习)、护士职业倦怠、临床护理教学(养老院作为实践教学场所、带教师资培养);2011年—2015年为博士教育、教学内容(跨文化能力)、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远程在线教育)、临床护理专家、护士短缺、护士继续教育。[结论]纵观近15年美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从关注护理教学和基础技能,到职业发展,再到继续教育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随着护理教育全球化不断深入,美国护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慢慢向职业价值、群体健康、信息系统、批判性思维等领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护理教育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文献分析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批评何以可能——图像时代文学阐释的视觉转向与审美创构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3,共7页
随着现代社会图像表征的愈渐成熟与主流,图像对文学的挤压造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图—文"张力,也使得传统的文学批评场域发生了与图像时代相匹配的视觉转向,孕化出视觉批评这一新的文本阐释形态。视觉批评在延续传统文学批评主... 随着现代社会图像表征的愈渐成熟与主流,图像对文学的挤压造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图—文"张力,也使得传统的文学批评场域发生了与图像时代相匹配的视觉转向,孕化出视觉批评这一新的文本阐释形态。视觉批评在延续传统文学批评主体特征的同时对文学母本的意义延展、审美内涵以及阐释者的主体身份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营造出文学批评视觉化的现代景观,这一批评范式的形成得益于速度社会、消费意识乃至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多元文化因素的现实滋养,而其本身的图像主导机制却又使得这一批评范式显露出难以回避的表意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批评 文学阐释 图像表征 “图-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文学视觉化”现象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力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7-132,141,160,共8页
随着文图共生现象的兴起和滋蔓,文学作品改编渐趋普遍和当下,文学创作的视觉性和视觉意识增强,日渐扩展的90年代“文学视觉化”现象,被视为争夺文学“领地”而深受质疑:或是大众文化滥觞的表现,或是文化尊严的丧失和“文学危机”的表征... 随着文图共生现象的兴起和滋蔓,文学作品改编渐趋普遍和当下,文学创作的视觉性和视觉意识增强,日渐扩展的90年代“文学视觉化”现象,被视为争夺文学“领地”而深受质疑:或是大众文化滥觞的表现,或是文化尊严的丧失和“文学危机”的表征,抑或是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的表现形式。面对视觉文化兴起的忧虑思想,源于无视、误解人类与非人类混合的新视觉感知的精英文学立场。回顾90年代“文学视觉化”现象,无论是文学影视改编还是文图并存,都会发现“灵晕”淡去,“眩晕”随之而来。彼时,视觉化意识还处于萌发和起始阶段,充满生命力尚显“稚嫩”。现象和批评间的错位值得重新审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文学 “文学视觉化” 现象 “灵韵”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插图中的语—图互文式视觉隐喻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璇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2,共6页
文章依托修辞学中视觉隐喻与言辞隐喻、图像与语言共生关系理论,立足实践分析图像转向语境下文学插图中语—图关系转换的视觉思维。以言辞隐喻为参照,从喻指、图像符号、生成机制等角度,探索文学插图中的隐性表达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 文章依托修辞学中视觉隐喻与言辞隐喻、图像与语言共生关系理论,立足实践分析图像转向语境下文学插图中语—图关系转换的视觉思维。以言辞隐喻为参照,从喻指、图像符号、生成机制等角度,探索文学插图中的隐性表达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隐喻 言辞隐喻 文学插图 语—图互文式视觉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民族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域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长中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80-85,共6页
在整个文学批评凸显边缘和失语的情况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更是处于弱势状态。在各种话语争鸣之中,无论是本民族自身的文学批评还是汉族学者对民族文学的批评,都因没有真正把握民族文学的书写特征、价值取向、审美规范和历史定位而... 在整个文学批评凸显边缘和失语的情况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更是处于弱势状态。在各种话语争鸣之中,无论是本民族自身的文学批评还是汉族学者对民族文学的批评,都因没有真正把握民族文学的书写特征、价值取向、审美规范和历史定位而存在批评的软弱无力状况,既不能科学剖析问题也无法给予文学创作以有益指导。调整批评姿态、转换批评方法、更新理论资源,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民族文学批评 价值取向 理论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