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奥尔格融合诗与修辞的新构想
1
作者 杨宏芹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2,92,共11页
信奉“为艺术而艺术”的德国诗人格奥尔格在19世纪末提出融合诗与修辞的新构想,基于三点:一是建构自己的言说对象--格奥尔格圈子;二是把“为艺术而艺术”与修辞看成一种美育;三是重视身教。格奥尔格的这一想法,灵感来自马拉美,具体见于... 信奉“为艺术而艺术”的德国诗人格奥尔格在19世纪末提出融合诗与修辞的新构想,基于三点:一是建构自己的言说对象--格奥尔格圈子;二是把“为艺术而艺术”与修辞看成一种美育;三是重视身教。格奥尔格的这一想法,灵感来自马拉美,具体见于他创作的以亚历山大里亚诗人卡利马科斯和古希腊修辞教育家伊索克拉特这两个人名为标题的两首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凡·格奥尔格 马拉美 卡利马科斯 伊索克拉特 “为艺术而艺术”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被引量:5
2
作者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60,共7页
世界文学是美国初、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五种美国中学的世界文学教科书共选录中国文学作品71篇,包括先秦典籍、中古诗词、现当代作品、民间故事、美国华裔文学等。教科书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在选录时,重视中国文学中能够... 世界文学是美国初、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五种美国中学的世界文学教科书共选录中国文学作品71篇,包括先秦典籍、中古诗词、现当代作品、民间故事、美国华裔文学等。教科书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在选录时,重视中国文学中能够反映普世价值的作品。教材或以主题编目,或以区域和时代划类。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的教学案例很好地体现了五种教材强调的整体语言艺术教学方法。美国的中国文学教学特点表现在:具有系统性,强调整体性;具有广度、深度,而且注重有意义的主题教学;注重从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语言表达技巧、语体风格等各方面去讲解所选作品;注重激发学生思考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学语文 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 整体语言艺术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再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彭赛虹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62,共2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应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这种现象却往往被扭曲,对艺术教育浅层化理解的人有之;表面化突击化应付的人有之。
关键词 艺术教育 重视 生命本体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苎麻机械化收获的高效栽培模式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熊伟 汪红武 +2 位作者 汤涤洛 王维 徐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93-96,共4页
为解决体系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生产机械化问题,从适宜苎麻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出发,以农机农艺结合思路下手,以农艺配合农机的模式,探讨了便于机械化行走的高效栽培模式,设计了一套以无厢沟、无腰沟、小缓坡的地块田间整理... 为解决体系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生产机械化问题,从适宜苎麻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出发,以农机农艺结合思路下手,以农艺配合农机的模式,探讨了便于机械化行走的高效栽培模式,设计了一套以无厢沟、无腰沟、小缓坡的地块田间整理模式,解决了方便机械行走及苎麻园排水问题,同时设计了移栽、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给水方面的机械化操作,设计了一套机械化生产高效栽培方案,分析了苎麻发展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广苎麻大型机械化收获及苎麻大农场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 机械化 高效栽培 农机农艺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