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想国》的思想聚焦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50,共6页
柏拉图的《理想国》透射出一种自主、秩序、规则、统一、权义对应的法制思想。他对道德落实和制度保障的思虑,对政治稳定和治国策略的关注等,给后世的政治法律思想和今天的道德与法治建设、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诸多启示。
关键词 柏拉图 政治哲学 理念论 法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建设的百年探索和创新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洁勉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53,154,共17页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外交的发展规律,历史、辩证地认识国情、世情,科学、理性地分析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一系列反映不同时代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论,其构成了中国共...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外交的发展规律,历史、辩证地认识国情、世情,科学、理性地分析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一系列反映不同时代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论,其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建构了以内外一体的利益观、与时俱进的时代观和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观等为核心理念的总体思想,发展了以基本定位、战略主攻方向和善用机遇等为主要内涵的战略思维。中国外交坚持国家的社会主义属性、发展中国家地位和“结伴不结盟”的战略原则;在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关系和外交上形成和发展了“战略机遇论”。中国外交注重坚持基本原则和弹性灵活处理,维护核心利益和实现互谅互让,强调通盘考虑和主张分步实施外交目标;外交政策的国际对接注重原则对接、讨论对接、内涵对接。中国外交理论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继续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指引中国外交取得更大胜利,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理论 外交总体思想 外交战略思维 外交政策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待续)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洪潭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11,共6页
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研究方法,从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体育学者的哲学素质、体育实践的哲学牵取三个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了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体育 哲学 体育理论 互补性 相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于至善--论柏拉图政治哲学中的善恶观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革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83,共10页
善的问题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理念论的本体之善、理论理性的智慧之善、实践理性的中和之善和服从行为的道德之善四个层面论述了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善恶观,以此表明他的思考至今仍然体现了人类能够达到的最高智慧。
关键词 政治哲学 理念论 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待续)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洪潭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体育学者的哲学素质体育实践的哲学牵取三个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了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体育 哲学 体育理论 互补性 相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续完)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洪潭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5,共6页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体育学者的哲学素质、体育实践的哲学牵动三个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了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体育理论 哲学基础 哲学素质 互补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择原理及其哲学视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苏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立足于物理学背景分析,评述了人择原理的提出和发展,讨论了相关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 物理学常数 人择原理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者因天理:宋明理学义理法再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公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
中国传统社会法律属性的演变可以归结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先秦到汉唐的伦理法阶段,二是从宋到清的义理法阶段。宋明理学实现了由伦理法律化到法律义理化的转变,其义理法属性突出体现在"法者因天理","国法"具有依靠、... 中国传统社会法律属性的演变可以归结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先秦到汉唐的伦理法阶段,二是从宋到清的义理法阶段。宋明理学实现了由伦理法律化到法律义理化的转变,其义理法属性突出体现在"法者因天理","国法"具有依靠、源于、支撑维护以及因袭顺应"天理"等含义,强调了"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现实理性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义理法 因天理 理气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困境及其解决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锦花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0,共5页
在我国票据立法中,除有《票据法》第13条等多项体现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规范条文之外,尚存在《票据法》第10条等与无因性规则相背离的条文,这不仅在学界及实务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对司法适用也带来了困惑。当前我国多数学者倡导的&... 在我国票据立法中,除有《票据法》第13条等多项体现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规范条文之外,尚存在《票据法》第10条等与无因性规则相背离的条文,这不仅在学界及实务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对司法适用也带来了困惑。当前我国多数学者倡导的"相对无因论",亦无法在其逻辑框架中突破《票据法》第10条导致的立法悖论,获得以保护善意持票人为目的的、合法且逻辑完备的司法论证。文章所主张的票据行为二阶段无因论,不仅能够更加合乎逻辑地贯彻无因性理论的价值取向,亦可突破当前票据立法的规范矛盾,在《票据法》尚未修正之前,能逻辑自洽地适用相关法律规则,实现票据立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 无因性 二阶段说 司法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哲学视野下的负性原则:索绪尔语言理论探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霍永寿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5期9-15,共7页
本文以《普通语言学教程》和《普通语言学手稿》为基础文本,以语言哲学为视角,考察索绪尔语言理论中的负性概念。研究发现,在普通语言学理论层面,负性概念被作为一种方法和正性、对立、差异等概念一起用于定义和描写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 本文以《普通语言学教程》和《普通语言学手稿》为基础文本,以语言哲学为视角,考察索绪尔语言理论中的负性概念。研究发现,在普通语言学理论层面,负性概念被作为一种方法和正性、对立、差异等概念一起用于定义和描写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要素;在语言哲学层面,负性概念被作为语言系统结构的基础原则,制约着符号系统构成要素在各层面上的组织和运作方式。负性原则作为制约语言系统底层结构的基础原则反映了索绪尔在立论之初对语言系统的本质和语言科学学科属性的深刻把握和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负性原则 索绪尔 语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理性”的界定与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业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110,共6页
rational(理性的)与reasonab le(合理的)是罗尔斯政治哲学的基础关键词,但中译本《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对这两个词的译法刚好相反。文章首先指出这一翻译上的混乱并做了适当更改,然后通过考察罗尔斯对“理性的”与“合理的”的... rational(理性的)与reasonab le(合理的)是罗尔斯政治哲学的基础关键词,但中译本《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对这两个词的译法刚好相反。文章首先指出这一翻译上的混乱并做了适当更改,然后通过考察罗尔斯对“理性的”与“合理的”的界定及其在《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中的作用,较为清晰地阐明了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的 合理的 实践理性 政治自由主义 正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本质论的生存论指向
12
作者 李万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生存论指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向度。“传统哲学”,由于其实体性思维方式 ,从而导致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形而上学”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关系性思维方式 ,亦即实践思维方式 ,从而表现出其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生存论指... 生存论指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向度。“传统哲学”,由于其实体性思维方式 ,从而导致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形而上学”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关系性思维方式 ,亦即实践思维方式 ,从而表现出其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生存论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本质论的生存论指向 ,首先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时期 ,通过否定“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在人与社会历史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而得到初步表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本质论 生存论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13
作者 谭大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邓小平理论指导当代中国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邓小平理论的不同层次和方面均贯穿着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原则,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本文从哲学层次、政治经济学层次和科学社会主义层次分析论述了邓小平理论中真理原则... 邓小平理论指导当代中国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邓小平理论的不同层次和方面均贯穿着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原则,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本文从哲学层次、政治经济学层次和科学社会主义层次分析论述了邓小平理论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真理原则 价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原则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14
作者 陈默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71,共8页
充足理由原则,即"没有什么东西无理由而存在"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近代理性哲学的历史走向,使莱布尼茨在西方哲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也对德国古典哲学、现代西方人本哲学和现代西方分析哲学与科... 充足理由原则,即"没有什么东西无理由而存在"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近代理性哲学的历史走向,使莱布尼茨在西方哲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也对德国古典哲学、现代西方人本哲学和现代西方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叔本华和海德格尔体现出来的;对现代西方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罗素和卡尔纳普等人体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充足理由原则 德国古典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现代性转型中的情感论进路及其发展逻辑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海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7,共9页
在中国哲学现代性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情感主义的发展进路,此种哲学进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明代中期到清代的萌芽阶段,民国时期的转型过渡阶段,20世纪末以来的蓬勃发展阶段。三个发展阶段的核心理论问题与表现形态是:以情欲... 在中国哲学现代性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情感主义的发展进路,此种哲学进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明代中期到清代的萌芽阶段,民国时期的转型过渡阶段,20世纪末以来的蓬勃发展阶段。三个发展阶段的核心理论问题与表现形态是:以情欲为本的“理欲之辨”(天理、人欲之辨),从“理欲之辨”到“情理之辨”(情感、理智或理性之辨)的过渡,“情理之辨”作为理论基础的确立。与此相应,其现代性文化诉求和主张亦明显地表现为激进突破、生硬嫁接和贯通发展三个阶段。中国哲学情感论进路的未来开展,应在交叉学科的视野下,进一步深化“情理之辨”,并更多地关照中国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情感论 理欲之辨 情理之辨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契约到功利:休谟与近代政治哲学的转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汶红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48-54,共7页
自然法学说是近代契约论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休谟认为自然法学说中的“理性”概念存在着逻辑、事实与道德的内在混淆。通过对契约论的质疑和解构,基于自然主义立场,休谟从“利益”和“需要”的角度解释了人类政治建构的起源与基础,为后... 自然法学说是近代契约论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休谟认为自然法学说中的“理性”概念存在着逻辑、事实与道德的内在混淆。通过对契约论的质疑和解构,基于自然主义立场,休谟从“利益”和“需要”的角度解释了人类政治建构的起源与基础,为后来19世纪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提供了直接性的理论框架。休谟在“契约论”向“功利论”政治哲学的转向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过渡性角色,但他既不是一名契约论者,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功利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政治哲学 契约论 理性 功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理、学理、哲理、原理: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多重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共6页
科学平衡的人才培养结构、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期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实现更高质量和更为充分的就业,则是新经济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发展向度围绕育人功能展开... 科学平衡的人才培养结构、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期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实现更高质量和更为充分的就业,则是新经济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发展向度围绕育人功能展开,通过回归育人本质、夯实育人基础、精准育人方位、优化育人流程,促进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供给不断提质、人才核心素养全面增强、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完善。从高校本身而言,应着力打造道理、学理、哲理、原理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就是要聚集高层次人才供给,把道理弄清;立足类型化人才培养,把学理弄透;校准新时代育人导向,把哲理弄实;着眼创新性人才素养,把原理开通,不断提升高校人才供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人才培养 供给侧改革 道理、学理、哲理、原理四位一体 育人体系 高层次人才 类型化人才 育人导向 创新性人才 人才供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伦·伍德的《费希特的伦理思想》
18
作者 张东辉 董莹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6,共7页
伍德的《费希特的伦理思想》是英语世界第一本系统研究费希特伦理思想的专著。伍德是在费希特耶拿知识学的整体框架下阐述他的伦理思想,并且始终是结合它的思想源头康德哲学进行论述的;他对费希特实践哲学中的交互主体性思想做了重要探... 伍德的《费希特的伦理思想》是英语世界第一本系统研究费希特伦理思想的专著。伍德是在费希特耶拿知识学的整体框架下阐述他的伦理思想,并且始终是结合它的思想源头康德哲学进行论述的;他对费希特实践哲学中的交互主体性思想做了重要探讨;他以广阔的哲学视野使费希特伦理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各种思潮,与现代哲学的各个流派建立起了理论关联,赋予了费希特伦理思想以鲜活的时代生命力;他阐发了费希特关于交互主体和自由交往的伦理思想在建构一种未来的理性社会中的现实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哲学 伦理原则 自我 交互主体性 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新境界
19
作者 韩庆祥 楼俊超 《理论探讨》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独特的哲学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如何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科学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对新时代治国理政道理的科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独特的哲学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如何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科学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对新时代治国理政道理的科学阐述;“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新时代治国理政道理的学理性表述;从“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到“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再到“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入的学理化阐释。其中,“六个必须坚持”更是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理及其精髓要义。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到“六个必须坚持”的层层推进,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不断系统化与哲学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的哲学新境界,要求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哲学要义和精髓灵魂,并按照“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的要求,全面阐述这一思想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哲学新境界 道理学理哲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